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我国会计准则的内容与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标准来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规范,确保获得公开透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成为迫切要求。而今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则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会计理念 国际准则
一、产生新会计准则的背景及特点
(一)产生新会计准则的背景
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会计方法的选择是由会计理念决定的,会计理念为形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会计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时新会计准则在采用了新的会计理念的基础之上,应运而生。新的会计准则确立了以具体准则为规范,以基本准则为主导的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1.新准则有效协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
新会计准则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并与其大部分的会计政策和方针趋同。然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为依据的,必然会存在与国际准则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总体上高度地协调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2.新准则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全面性
新会计准则将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全面性这三个特点充分融合,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到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能够更好地为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提供参考的依据,帮助财务人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在新的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和会计技术有了更改,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有了全新的变化。
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上的新变化
1.财务报表目标的变化
目前会计报告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决策有用观,另一种是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将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而受托责任观则认为会计报告的目标在于反映企业历史的和客观的信息,即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会计准则重点说明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会计信息,如实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这样能够促使使用会计报告的人员以此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方案。因此,虽然目前新会计准则任然以受托责任观为主,但也有决策有用观的表述,总之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了解会计信息的平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以及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决策有用观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与国际先进的会计准则有效接轨。
2.对职工酬劳的新理解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成本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从职工的酬劳等其他支出成本来看,为了获得职工所付出的有效劳动而支付的代价均构成了对职工的酬劳,也就是说无论是直接发放的还是以职工股权的形式、或者是职工在职时还是离职后取得的、是实物还是非实物的,都应该看做是企业的人工成本来进行核算。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会计准则对全面人工成本概念的使用已经与国际会计标准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报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企业业绩报告方式的新发展
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净资产的变化来进行判断的,而非只对企业净利润进行测算。表明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是否增加,只有通过企业经资产的情况来判断,净资产增加了,说明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使提高了,反之则是降低。这就意味着只有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才能真正说明企业的生产活动为社会增加了财富。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应该仅仅关注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净利润是多是少,而是将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放在首要地位。这种方式才是促进全面收益的真正含义。企业的净资产变化不仅要求确认其构成来源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还需要确认传统经收集难以处理的物价变动,从而更加真实的、全面的反应在报告期间内企业的净资产的变化。在保证可靠计量的基础之上,净资产的变动情况能够确认未实现的收益与损失,这样能够促进企业报告相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由于能够体现资产负债,所以净资产收益下的全面收益观成为会计报告体现中的重点。
4.资产负债表观的最新体现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现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首先是对所得税的确认,同时计量确认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利润表债务法来对收益进行系统的定义,其中重点突出了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要将收入与费用在会计和税法中的确认方式存在的差异分辨清楚,从而确定本期的所得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对在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提高预算的价值。其次是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从过去的权益法核算变更为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核算指的是确认企业全部收益为企业的投资收益;而成本核算法则是企业对子公司中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所以,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进行收回。
三、新旧会计准则之思考
不管是对企业、投资者还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者等,会计准则的更新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宏观上这是中国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微观上则涉及到了社会生活各个活动的利益与选择。新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
1.财务信息更加可靠
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必须做到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前提,要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体来说,新会计准则有效的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
(1)在新会计准则中充分体现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突出了资产的定义确认,如果资产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给企业带来效益时,需要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2)在新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等其他不确定事项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鉴别,同时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新会计准则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由租赁造成的负债时,要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3)在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要对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在不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以具体商业环境为依据灵活的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会计政策。例如可以按财务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充分揭示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2.完善了我国金融体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外汇改革的开展,金融业务范围创新的迅速发展,给会计准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再保险合同等8个准则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些准则不仅对传统的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同时也适用于企业原有意义上的短期投资业务。
四、结束语
从上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随着新会计的颁布以及逐步实施,我国的会计理念、会计核算制度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更新。新会计准则体系所列示的会计体系在整体框架、内涵与观念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国际趋同的大方向,会计理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坚持在中国特色的基础知识,继续保持对会计理念的更新意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必定会与国际先进会计体系接轨,从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等效。
参考文献
[1]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会计研究, 2006(03).
[2]夏鹏.新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财会月刊, 2006(07).
[3]李勇.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论选择.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12).
[4]李红.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中国农业会计.2008,10.
[5]沈献忠.论新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不对称科技创新导报, 2008.
[6]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12).
[7]冯有朝.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理念的更新.现代经济信息.
[8]任亚辉.探究新会计准则给我国会计体系带来的新理念.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2009,8.
作者简介:马莉(1977-),女,回族,湖北宜昌人,天津市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专业方向:会计学。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会计理念 国际准则
一、产生新会计准则的背景及特点
(一)产生新会计准则的背景
会计准则的制定以及会计方法的选择是由会计理念决定的,会计理念为形成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奠定了基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传统的会计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这时新会计准则在采用了新的会计理念的基础之上,应运而生。新的会计准则确立了以具体准则为规范,以基本准则为主导的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的企业会计标准体系。
(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特点
1.新准则有效协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关系
新会计准则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并与其大部分的会计政策和方针趋同。然而,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我国经济的现实情况为依据的,必然会存在与国际准则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总体上高度地协调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2.新准则的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全面性
新会计准则将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全面性这三个特点充分融合,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发展方向,同时结合到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新会计准则的出台,能够更好地为可能出现的新会计业务提供参考的依据,帮助财务人员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在新的会计准则中,会计目标和会计技术有了更改,更重要的是会计理念有了全新的变化。
二、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理念上的新变化
1.财务报表目标的变化
目前会计报告的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决策有用观,另一种是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报告的目的是将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而受托责任观则认为会计报告的目标在于反映企业历史的和客观的信息,即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新会计准则重点说明了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的会计信息,如实的反映企业管理层履行职责的情况,这样能够促使使用会计报告的人员以此做出更准确的决策方案。因此,虽然目前新会计准则任然以受托责任观为主,但也有决策有用观的表述,总之为决策者提供了一个更好的了解会计信息的平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以及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决策有用观必将得到良好的发展,最终与国际先进的会计准则有效接轨。
2.对职工酬劳的新理解
新会计准则将企业成本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明确的区分,从职工的酬劳等其他支出成本来看,为了获得职工所付出的有效劳动而支付的代价均构成了对职工的酬劳,也就是说无论是直接发放的还是以职工股权的形式、或者是职工在职时还是离职后取得的、是实物还是非实物的,都应该看做是企业的人工成本来进行核算。从这个角度来看,新会计准则对全面人工成本概念的使用已经与国际会计标准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了报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企业业绩报告方式的新发展
对企业经营状况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净资产的变化来进行判断的,而非只对企业净利润进行测算。表明企业实际盈利能力是否增加,只有通过企业经资产的情况来判断,净资产增加了,说明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使提高了,反之则是降低。这就意味着只有企业的净资产增加了才能真正说明企业的生产活动为社会增加了财富。因此,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应该仅仅关注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净利润是多是少,而是将企业净资产的变化放在首要地位。这种方式才是促进全面收益的真正含义。企业的净资产变化不仅要求确认其构成来源的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还需要确认传统经收集难以处理的物价变动,从而更加真实的、全面的反应在报告期间内企业的净资产的变化。在保证可靠计量的基础之上,净资产的变动情况能够确认未实现的收益与损失,这样能够促进企业报告相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真实性。由于能够体现资产负债,所以净资产收益下的全面收益观成为会计报告体现中的重点。
4.资产负债表观的最新体现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负债表现的运用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体现出来的。首先是对所得税的确认,同时计量确认由利润表债务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运用利润表债务法来对收益进行系统的定义,其中重点突出了收益是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要将收入与费用在会计和税法中的确认方式存在的差异分辨清楚,从而确定本期的所得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对在报告期内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以提高预算的价值。其次是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从过去的权益法核算变更为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核算指的是确认企业全部收益为企业的投资收益;而成本核算法则是企业对子公司中分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所以,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被投资单位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进行收回。
三、新旧会计准则之思考
不管是对企业、投资者还是政府部门的监管者等,会计准则的更新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宏观上这是中国会计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微观上则涉及到了社会生活各个活动的利益与选择。新会计准则具有以下优点:
1.财务信息更加可靠
新准则中的基本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可靠性,必须做到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前提,要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具体来说,新会计准则有效的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从三个方面入手的:
(1)在新会计准则中充分体现了市场因素变化对资产价值所造成的影响,重点突出了资产的定义确认,如果资产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给企业带来效益时,需要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2)在新会计准则中,或有事项等其他不确定事项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鉴别,同时要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新会计准则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由租赁造成的负债时,要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3)在新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了要对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在不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企业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以具体商业环境为依据灵活的选择适合其发展的会计政策。例如可以按财务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充分揭示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
2.完善了我国金融体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外汇改革的开展,金融业务范围创新的迅速发展,给会计准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确认、计量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套期保值、再保险合同等8个准则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些准则不仅对传统的金融企业出现的创新金融业务,同时也适用于企业原有意义上的短期投资业务。
四、结束语
从上文的描述中可以看出,随着新会计的颁布以及逐步实施,我国的会计理念、会计核算制度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更新。新会计准则体系所列示的会计体系在整体框架、内涵与观念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国际趋同的大方向,会计理念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态度,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坚持在中国特色的基础知识,继续保持对会计理念的更新意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必定会与国际先进会计体系接轨,从而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等效。
参考文献
[1]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会计研究, 2006(03).
[2]夏鹏.新会计准则出台: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财会月刊, 2006(07).
[3]李勇.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兼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理论选择.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6(12).
[4]李红.新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比较.中国农业会计.2008,10.
[5]沈献忠.论新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不对称科技创新导报, 2008.
[6]李勇,左连凯,刘亭立.资产负债观与收入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12).
[7]冯有朝.新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理念的更新.现代经济信息.
[8]任亚辉.探究新会计准则给我国会计体系带来的新理念.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2009,8.
作者简介:马莉(1977-),女,回族,湖北宜昌人,天津市天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专业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