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震泽中学作为一所老牌重点中学,其文化的内蕴性是极其渊远的。建成于上世界的这所老校要焕发新的生机,首先需要其对自身文化内蕴有深入透彻而又客观真实且具有前瞻性的认识。如何定位我校学校文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一、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深度性
1.自省自明的文化自觉性
中国儒家自孔孟开始就有注重“求诸己的自省、自知、自信之精神”的传统。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亦需要自省之态,察自,悟自,觉自,而后才能超越与创新,真正达成文化的优质。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特色和发展趋向。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应时时保持一种自省自明的姿态,对自身文化及其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唯有保持这样的态度,才能推进学校文化的发展,达成学校文化优质发展的目标。同时,要注意的是,自知之明绝不是自我封闭、沾沾自喜,它着眼于自身的缺失、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察自身文化,明文化优劣,从而提升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避免文化攀附的内生性
如果说文化自觉的核心在于自省,那么文化攀附的核心则在于外骛。文化攀附专注于他我,文化攀附者看不到自己,眼中只有外来文化,信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股脑儿将外来文化拿来,全不论是否产生排斥异化反应。文化攀附者专注于争胜,想要一蹴而就、一鸣惊人,然而攀附着缺少原创方案,梦想着借来他处的文化光泽,照亮自家的庭院,于是不断走上山寨之路,最终只能沦为他人文化的附庸。文化攀附专注于自身的圆善和自我肯定,最终滋生自负,盲目自大,最终只能让文化走向绝境。
文化攀附是一种内在心态,它不是外来文化强迫你吸收,而是源自于人们内在的心态。倘若抱着急功近利的心,那么文化攀附势必会在人们内心扎根。这恰恰与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背道而驰。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需要剔除这种文化攀附的不良心态,遏制其内生性,强化文化本位意识,方能可持续发展,使得学校文化走向深层。
3.全球视野下的兼容性创造性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还应具备全球视野,它不应是闭门造车,不能固步自封,它应有其文化兼容性和文化创造性,应有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所谓文化兼容,不是文化回归,不是文化复古,不是文化全盤西化,而是要求学校打开视野,把自身放到全球文化场中来,了解多元文化,进行比较审查透视,清楚认识其利弊得失,从而发现自身文化发展的优缺点,进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有所创造,最终实现文化的共存与共荣。
(二)落脚于教育质量的优质性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必须落脚于教育质量的优质性上。我们难以想象,一所学校没有教育质量,怎么会有发展力?怎么能谈优质的学校文化?
1.教育质量要义解读
何谓教育质量?《教育大辞典》解释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简而言之,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成绩,教学成绩仅仅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而非根本要素。就当前中学而言,教育质量应分为两个要素,一是学校教学成绩,二是学生人格培养。实现中学教育质量的优质性,要求学校两面开花,既注重学校教学成绩,即升学率;又要关注学生人格培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做人道德的培养。
2.教育质量的优质性的实施
教育质量的优质性的实现,首先要保障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成绩的最直观的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人格的培养。要实现这一层优质,学校要在课堂内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习惯。譬如组建学生社团,使得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升研究能力、交际能力等。再如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小组,让学生自主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待人处事的态度。而在这样的教育质量优质性的指引下,学校才可抛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进入追求“绿色升学率”实现“素质教育”的阳关大道。
3.教育质量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需要落脚于教育质量的优质性。教育质量的优质,有助于营造优质的学校文化,使得学校在优质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提炼新的、有益的文化内涵,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师生在优质教育过程中,不断培育并真正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乃至哲学精神,从而能更好地贯彻学校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的师生群体,在不断实现教育质量优质的过程中,也无形地在深化学校文化。
反之,优质的学校文化更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达到教育质量的优质,两者相辅相成,良性循环。譬如优质的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关注教师队伍的文化性
学校文化的传承者是教师。学校文化的优质诉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文化性。如果教师队伍是反学校文化的,那么学校文化势必不能走向优质。目前不少学校中存在着反学校文化教师,比如说反叛型教师、牢骚型教师、消极型教师、敷衍型教师和批判型教师,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师队伍是无益乃至阻碍学校文化的优质发展道路的,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要关注教师队伍的文化性,将教师队伍真正发展为学校文化优质发展的内驱力。
教师的文化性指教师所具备的文化力。教师的文化性,是让教师真正成为文化人,不是教书匠,而是专业化、高素质。这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变“工匠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等。而这样一支队伍的建设无疑会成为学校文化很好的传承者,且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开创清华大学“黄金时代”的梅贻琦校长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文化力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魅力、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发展需要关注教师的文化性,要增强教师队伍的文化意识,使之不仅仅将教师作为一份职业,一个谋生的工具,更是将教师这一岗位作为施展自身魅力的舞臺、凸显自身个性的空间、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5.彰显物质文化的契合性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物质为表,蕴文化于内。在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上需要彰显出其契合性。
学校的物质文化首先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上蕴含了思想、价值等文化属性。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上必须将物质与学校整体文化特色融合起来,譬如校园的人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文化设施等各项硬件设施契合现代学术高中标准。再如校园的布置、校园的景观、建筑等与学校整体风格相契合,与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相契合。
6.构建制度文化的导引性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学校所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
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的学校制度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约束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来形成他们基本一致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对于制度文化建设更注重其导引性。
首先,制度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保障学校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对它的制定、修改、废止要积极慎重。朝令夕改,只能损害学校制度文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故而优质学校文化下的制度文化建设要立足实际,且看到时代发展的步伐,具有前瞻性。
其次,制度文化建设要有人文性。制度文化建设应集思广益,以人为本,充分展现出学校的民主性,符合师生的心理结构,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弹性,从而有效发挥制度文化的约束性、规范性,实现制度文化的导引性。
二、 特色诉求下的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学校传统文化的深层承续性
特色诉求下的学校文化是兼具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的,是建设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它根植于学校历史、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寻求具有本校独有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时代特色,追求内在情调、神韵上的契合,实现对学校传统文化的深层承续性。
1.依托传统不断变迁创生学校理念
特色诉求下的学校文化需要独特、独立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建构这一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立足本校实际,追溯本校传统,前瞻本校未来。江苏省震泽中学在办学九秩历程中,逐渐确立了“诚朴”的校训,逐步形成了“朴实求是”的校风、“严谨创新”的教风和“勤奋致远”的学风。在这样的传统之上,学校不断深入完善,这一“校训”也在时势浪潮之中不断内化外延。随着《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并付诸实施,学校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再次反思创新学校文化建设,挖掘、整合、提升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理念文化,最终充实学校理念,形成“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才”的核心理念、“朴茂弘毅,知行卓绝”的学校精神和“容”的学校气质。
2.依托晓庵文化打造品牌课程基地
晓庵文化是我校学校文化的“文化原点”,不断挖掘、提炼、传承其“学究天人”的理念,引入时代的元素加以培植,才能产生引入入胜的效果,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理想的文化自觉,真正形成特色文化。故而依托晓庵文化,紧扣“传承”、“创新”两大要素,在早期“晓庵天文小组”的基础上,立足内源,融合现代科技,中期打造以天文为龙头,以航海模、机器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两翼的科学普及教育,在近期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开发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微课程,让晓庵文化既拥有根系,又能持续散枝发叶,开花结果。
3.依托地域特色彰显文化个性
江苏省震泽中学初创于太湖南岸的震泽古镇,后迁于吴江松陵,学校位于太湖之滨,具有“吴头越尾”的地域风貌的环境文化。吴越之地,太湖之滨,水乡泽国,其境内贴水花园、人家枕河、菱藕朝市于一域,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吴人传承吴越文化,内涵典雅、精巧和柔美,学校百年濡染,鲜明的地域特色,孕育出不同于其他地域学校的文化个性。这一个性让校园大气而古朴,既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更有江南水乡式的典雅,校园景观文化中处处蕴含着吴地的精细雅致。同时,依托这一地域特色,内化于师生群体,让学生、教师在治学之路上不断求“细”,在为人之路上不断求“雅”,校园展现精致儒雅之貌,彰显独特的江南水乡古镇校园的气质文化。
(二)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学校特色文化的动态发展性
学校特色文化是渐进的、一脉相承的,它具有学校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传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关注特色文化的动态发展性,避免简单化和庸俗化,这需要特色文化站在本校传统的基础上,既具有本土情怀,又必须打开视野,看到当代社会文化的转换,融合多元文化,在不断生成、发展、碰撞的过程中深化学校特色资源,营造、建设特色文化。
1.依托社团构建校本课程
构建校本课程是现代化学术高中基于学生个体、学校个性、社会发展而提出的创新的教育,是一所学校特色教育特色文化实施的操作载体。江苏省震泽中学在特色诉求下发展学校文化,那么打开视野,关注自我历史,联系社会发展,开发构建具有震中特色的校本课程,无疑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而社团在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个社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课堂”,此后,逐步发展,至今三十多年,社团也由最初的学科兴趣小组逐渐丰富到现在的多媒体、科技、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七大类。依托这七大类社团,建构“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社团化”的模式,譬如科技类社团,可将学生平时的科技活动如天文活动纳入学校天文校本课程中进行开设,从而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并检验并升级完善校本课程。依托社团建构校本课程的形成过程恰是震中特色文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逐步发展过程中,社团、校本课程既不跳脱本校本土特色,同时社团、校本课程也逐步和社会发展相连,譬如多媒体社团,培养一个个小记者、小主持人。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更彰显着学校办学特色,文化特色。 2.放眼国际教育打造AP项目愿景
2012年4月6日,江苏省震泽中学举行了“AP国际课程班开班典礼”,标志着与美国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联合开设的中美AP国际预科班进入了正常教学的轨道。 震泽中学副校长姚敬华在开班发言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震泽中学美国AP课程班的开办,开启了多元办学的新征程,是推动震泽中学优质多样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AP项目的实施标志着震中对于多元教育方式的认同并融合,体现出震中的国际视野,契合震中“办现代学术高中,树优质特色品牌”的办学目标。
三、 优质特色功能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
(一)建设性承续:传统与时代的承创
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势必不是无根之萍,正如胡适所说:“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进化的。”学校文化也不是平地而起的,是经年累月的精心塑造,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其必定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建设性承续。所谓建设性承续,指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甄别,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去伪存真,去劣存优,而后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生。
“现在很多校长往往喜欢在废墟中重建,总想推翻历史,使学校在自己的手中得到重生,以往的全都是历史垃圾,不屑一顾。这种忽视传统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归零’,是低水平的行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痛陈其弊。他认为,只有站在传承的立场,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创造真正的校园之美。每个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种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优质特色共荣共生的学校文化首先继承了师生群体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积淀的精神财富。 这些财富可能蕴含在校园的物质上,也或许是学校的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说:“苏州基础教育现存近百所百年中小学校。走在古老而灵动的校园,那些亭台馆阁、老树古藤、古碑石刻,使人既能感受到学校传统文化的厚实,又可以寻觅到绵延百年教育探索的生命活力。这种厚实的积淀和蓬勃的生命活力,就是学校文化的精义所在。”
同时,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它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教授认为,学校文化首先应该是包容的、多元的,允许相异的观念和思想存在,但必须培育先进和强大的主流价值;学校文化又应该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学校文化更应该是开放的,是面对多元异质文化的选择和自主更新。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三力”价值:凝聚力、发展力、辐射力
“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成长,同样更多的是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表示,好的学校精神文化,足以让一块顽石变成精致的作品,于人如是,于物如是。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大价值意义在于“三力”的合成。“三力”是指凝聚力、发展力和辐射力。 凝聚力指学校文化建设中,师生会对学校的办学追求、核心价值、文化内涵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学校、成长学生,提升教师。辐射力就是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性、超前性和先进性,体現在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品牌影响。当一所学校具备高层次的“三力”水平之时,那么也达到了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立校、文化治校。
(三)“三本”相生:校本、生本、师本的融生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最有力的调解手段,其意义在于,不再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单纯的‘利益’动物或人格化机器,而看成具有丰富精神内涵和个性的主体。学校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着积极作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教授如是说。优质特色下的学校文化以“三本”相生为基本原则。《论语》说:“本立而道生”。就文化建设而言,就是以“人”为本,立足“生本”、“师本”和“校本”,办学以校为本,教学以生为本,服务以师为本。“三本”即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立足本校实际,体现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激发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地发展。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认为,学校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彰显人的尊严和价值,必须为师生才华的蕴积、显现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营造一个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唯其如此,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面对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形成柔性、合作、共享和宽容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发展。
(四)“三化”建设:人文与制度的共辅
优质特色的学校文化应该是人文与制度共辅的,在建设过程中,要遵从三化方式:即一体化方式:整体规划,协同一体;渐进化方式:动态渐进,分层推进;民主化方式:师生参与,共建共享。
一、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着力于学校文化的深度性
1.自省自明的文化自觉性
中国儒家自孔孟开始就有注重“求诸己的自省、自知、自信之精神”的传统。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亦需要自省之态,察自,悟自,觉自,而后才能超越与创新,真正达成文化的优质。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它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特色和发展趋向。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应时时保持一种自省自明的姿态,对自身文化及其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唯有保持这样的态度,才能推进学校文化的发展,达成学校文化优质发展的目标。同时,要注意的是,自知之明绝不是自我封闭、沾沾自喜,它着眼于自身的缺失、自我批判和自我否定,察自身文化,明文化优劣,从而提升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避免文化攀附的内生性
如果说文化自觉的核心在于自省,那么文化攀附的核心则在于外骛。文化攀附专注于他我,文化攀附者看不到自己,眼中只有外来文化,信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一股脑儿将外来文化拿来,全不论是否产生排斥异化反应。文化攀附者专注于争胜,想要一蹴而就、一鸣惊人,然而攀附着缺少原创方案,梦想着借来他处的文化光泽,照亮自家的庭院,于是不断走上山寨之路,最终只能沦为他人文化的附庸。文化攀附专注于自身的圆善和自我肯定,最终滋生自负,盲目自大,最终只能让文化走向绝境。
文化攀附是一种内在心态,它不是外来文化强迫你吸收,而是源自于人们内在的心态。倘若抱着急功近利的心,那么文化攀附势必会在人们内心扎根。这恰恰与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背道而驰。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需要剔除这种文化攀附的不良心态,遏制其内生性,强化文化本位意识,方能可持续发展,使得学校文化走向深层。
3.全球视野下的兼容性创造性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还应具备全球视野,它不应是闭门造车,不能固步自封,它应有其文化兼容性和文化创造性,应有一种“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所谓文化兼容,不是文化回归,不是文化复古,不是文化全盤西化,而是要求学校打开视野,把自身放到全球文化场中来,了解多元文化,进行比较审查透视,清楚认识其利弊得失,从而发现自身文化发展的优缺点,进而自我反思,取长补短,有所创造,最终实现文化的共存与共荣。
(二)落脚于教育质量的优质性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必须落脚于教育质量的优质性上。我们难以想象,一所学校没有教育质量,怎么会有发展力?怎么能谈优质的学校文化?
1.教育质量要义解读
何谓教育质量?《教育大辞典》解释为:“教育质量是对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评价”,“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前者规定受培养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养者的具体质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简而言之,教育质量不等于教学成绩,教学成绩仅仅是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而非根本要素。就当前中学而言,教育质量应分为两个要素,一是学校教学成绩,二是学生人格培养。实现中学教育质量的优质性,要求学校两面开花,既注重学校教学成绩,即升学率;又要关注学生人格培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做人道德的培养。
2.教育质量的优质性的实施
教育质量的优质性的实现,首先要保障学校的升学率。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教学成绩的最直观的评价机制。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人格的培养。要实现这一层优质,学校要在课堂内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习惯。譬如组建学生社团,使得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升研究能力、交际能力等。再如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小组,让学生自主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待人处事的态度。而在这样的教育质量优质性的指引下,学校才可抛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进入追求“绿色升学率”实现“素质教育”的阳关大道。
3.教育质量与学校文化的关系
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需要落脚于教育质量的优质性。教育质量的优质,有助于营造优质的学校文化,使得学校在优质的教育过程中不断提炼新的、有益的文化内涵,不断研究,不断创新。师生在优质教育过程中,不断培育并真正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乃至哲学精神,从而能更好地贯彻学校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主要载体的师生群体,在不断实现教育质量优质的过程中,也无形地在深化学校文化。
反之,优质的学校文化更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达到教育质量的优质,两者相辅相成,良性循环。譬如优质的物质文化具有“桃李不言”的特点,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暗示、感染,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素质,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4.关注教师队伍的文化性
学校文化的传承者是教师。学校文化的优质诉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文化性。如果教师队伍是反学校文化的,那么学校文化势必不能走向优质。目前不少学校中存在着反学校文化教师,比如说反叛型教师、牢骚型教师、消极型教师、敷衍型教师和批判型教师,毋庸置疑,这样的教师队伍是无益乃至阻碍学校文化的优质发展道路的,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要关注教师队伍的文化性,将教师队伍真正发展为学校文化优质发展的内驱力。
教师的文化性指教师所具备的文化力。教师的文化性,是让教师真正成为文化人,不是教书匠,而是专业化、高素质。这要求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变“工匠型教师”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等。而这样一支队伍的建设无疑会成为学校文化很好的传承者,且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开创清华大学“黄金时代”的梅贻琦校长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文化力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魅力、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发展需要关注教师的文化性,要增强教师队伍的文化意识,使之不仅仅将教师作为一份职业,一个谋生的工具,更是将教师这一岗位作为施展自身魅力的舞臺、凸显自身个性的空间、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5.彰显物质文化的契合性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物质为表,蕴文化于内。在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上需要彰显出其契合性。
学校的物质文化首先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形态存在,然后在此基础上蕴含了思想、价值等文化属性。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在物质文化这一层面上必须将物质与学校整体文化特色融合起来,譬如校园的人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文化设施等各项硬件设施契合现代学术高中标准。再如校园的布置、校园的景观、建筑等与学校整体风格相契合,与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相契合。
6.构建制度文化的导引性
学校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中特有的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学生手册、领导体制、检查评比标准,以及各种社团和文化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范围等。它是“学校所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
作为一种外部约束力的学校制度文化的意义不仅仅是约束人的行为,而是通过学校成员对这些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管理体系的认可和遵循,来形成他们基本一致的观念意识和行为规范。故而,优质诉求下的学校文化对于制度文化建设更注重其导引性。
首先,制度文化建设要有前瞻性。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保障学校规章制度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对它的制定、修改、废止要积极慎重。朝令夕改,只能损害学校制度文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故而优质学校文化下的制度文化建设要立足实际,且看到时代发展的步伐,具有前瞻性。
其次,制度文化建设要有人文性。制度文化建设应集思广益,以人为本,充分展现出学校的民主性,符合师生的心理结构,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弹性,从而有效发挥制度文化的约束性、规范性,实现制度文化的导引性。
二、 特色诉求下的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学校传统文化的深层承续性
特色诉求下的学校文化是兼具历史积淀和时代精神的,是建设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它根植于学校历史、学校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壤,寻求具有本校独有的自然特色、人文特色、时代特色,追求内在情调、神韵上的契合,实现对学校传统文化的深层承续性。
1.依托传统不断变迁创生学校理念
特色诉求下的学校文化需要独特、独立的学校核心价值观。建构这一核心价值观首先要立足本校实际,追溯本校传统,前瞻本校未来。江苏省震泽中学在办学九秩历程中,逐渐确立了“诚朴”的校训,逐步形成了“朴实求是”的校风、“严谨创新”的教风和“勤奋致远”的学风。在这样的传统之上,学校不断深入完善,这一“校训”也在时势浪潮之中不断内化外延。随着《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并付诸实施,学校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再次反思创新学校文化建设,挖掘、整合、提升学校核心价值观、学校理念文化,最终充实学校理念,形成“养诗书大气,育济世英才”的核心理念、“朴茂弘毅,知行卓绝”的学校精神和“容”的学校气质。
2.依托晓庵文化打造品牌课程基地
晓庵文化是我校学校文化的“文化原点”,不断挖掘、提炼、传承其“学究天人”的理念,引入时代的元素加以培植,才能产生引入入胜的效果,才能使全校师生形成理想的文化自觉,真正形成特色文化。故而依托晓庵文化,紧扣“传承”、“创新”两大要素,在早期“晓庵天文小组”的基础上,立足内源,融合现代科技,中期打造以天文为龙头,以航海模、机器人和现代信息技术为两翼的科学普及教育,在近期建设“晓庵天文研究”课程基地,开发晓庵天文校本课程、微课程,让晓庵文化既拥有根系,又能持续散枝发叶,开花结果。
3.依托地域特色彰显文化个性
江苏省震泽中学初创于太湖南岸的震泽古镇,后迁于吴江松陵,学校位于太湖之滨,具有“吴头越尾”的地域风貌的环境文化。吴越之地,太湖之滨,水乡泽国,其境内贴水花园、人家枕河、菱藕朝市于一域,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吴人传承吴越文化,内涵典雅、精巧和柔美,学校百年濡染,鲜明的地域特色,孕育出不同于其他地域学校的文化个性。这一个性让校园大气而古朴,既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更有江南水乡式的典雅,校园景观文化中处处蕴含着吴地的精细雅致。同时,依托这一地域特色,内化于师生群体,让学生、教师在治学之路上不断求“细”,在为人之路上不断求“雅”,校园展现精致儒雅之貌,彰显独特的江南水乡古镇校园的气质文化。
(二)本土情怀和国际视野:学校特色文化的动态发展性
学校特色文化是渐进的、一脉相承的,它具有学校传统文化的历史遗传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关注特色文化的动态发展性,避免简单化和庸俗化,这需要特色文化站在本校传统的基础上,既具有本土情怀,又必须打开视野,看到当代社会文化的转换,融合多元文化,在不断生成、发展、碰撞的过程中深化学校特色资源,营造、建设特色文化。
1.依托社团构建校本课程
构建校本课程是现代化学术高中基于学生个体、学校个性、社会发展而提出的创新的教育,是一所学校特色教育特色文化实施的操作载体。江苏省震泽中学在特色诉求下发展学校文化,那么打开视野,关注自我历史,联系社会发展,开发构建具有震中特色的校本课程,无疑有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而社团在震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一个社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第二课堂”,此后,逐步发展,至今三十多年,社团也由最初的学科兴趣小组逐渐丰富到现在的多媒体、科技、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综合七大类。依托这七大类社团,建构“社团活动课程化、校本课程社团化”的模式,譬如科技类社团,可将学生平时的科技活动如天文活动纳入学校天文校本课程中进行开设,从而规范学生的社团活动,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并检验并升级完善校本课程。依托社团建构校本课程的形成过程恰是震中特色文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在逐步发展过程中,社团、校本课程既不跳脱本校本土特色,同时社团、校本课程也逐步和社会发展相连,譬如多媒体社团,培养一个个小记者、小主持人。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更彰显着学校办学特色,文化特色。 2.放眼国际教育打造AP项目愿景
2012年4月6日,江苏省震泽中学举行了“AP国际课程班开班典礼”,标志着与美国安生文教交流基金会联合开设的中美AP国际预科班进入了正常教学的轨道。 震泽中学副校长姚敬华在开班发言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国际化人才是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震泽中学美国AP课程班的开办,开启了多元办学的新征程,是推动震泽中学优质多样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AP项目的实施标志着震中对于多元教育方式的认同并融合,体现出震中的国际视野,契合震中“办现代学术高中,树优质特色品牌”的办学目标。
三、 优质特色功能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
(一)建设性承续:传统与时代的承创
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势必不是无根之萍,正如胡适所说:“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进化的。”学校文化也不是平地而起的,是经年累月的精心塑造,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其必定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建设性承续。所谓建设性承续,指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甄别,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核,去伪存真,去劣存优,而后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生。
“现在很多校长往往喜欢在废墟中重建,总想推翻历史,使学校在自己的手中得到重生,以往的全都是历史垃圾,不屑一顾。这种忽视传统的做法实际上就是‘归零’,是低水平的行为。”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痛陈其弊。他认为,只有站在传承的立场,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创造真正的校园之美。每个学校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都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这是一种重要的、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优质特色共荣共生的学校文化首先继承了师生群体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积淀的精神财富。 这些财富可能蕴含在校园的物质上,也或许是学校的一种氛围、一种环境。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顾月华说:“苏州基础教育现存近百所百年中小学校。走在古老而灵动的校园,那些亭台馆阁、老树古藤、古碑石刻,使人既能感受到学校传统文化的厚实,又可以寻觅到绵延百年教育探索的生命活力。这种厚实的积淀和蓬勃的生命活力,就是学校文化的精义所在。”
同时,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具有创新性,时代性。它不是一成不变,固步自封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教授认为,学校文化首先应该是包容的、多元的,允许相异的观念和思想存在,但必须培育先进和强大的主流价值;学校文化又应该是动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学校文化更应该是开放的,是面对多元异质文化的选择和自主更新。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体现。
(二)“三力”价值:凝聚力、发展力、辐射力
“一个人的成长,更多的是来自‘精神’的影响,一个学校的成长,同样更多的是取决于‘学校精神’的塑造。”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校长柳袁照表示,好的学校精神文化,足以让一块顽石变成精致的作品,于人如是,于物如是。优质特色共融共生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最大价值意义在于“三力”的合成。“三力”是指凝聚力、发展力和辐射力。 凝聚力指学校文化建设中,师生会对学校的办学追求、核心价值、文化内涵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力体现在三个方面,发展学校、成长学生,提升教师。辐射力就是发挥学校文化的导向性、超前性和先进性,体現在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品牌影响。当一所学校具备高层次的“三力”水平之时,那么也达到了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立校、文化治校。
(三)“三本”相生:校本、生本、师本的融生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最有力的调解手段,其意义在于,不再把教师和学生看成单纯的‘利益’动物或人格化机器,而看成具有丰富精神内涵和个性的主体。学校文化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养成发挥着积极作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孙鹤娟教授如是说。优质特色下的学校文化以“三本”相生为基本原则。《论语》说:“本立而道生”。就文化建设而言,就是以“人”为本,立足“生本”、“师本”和“校本”,办学以校为本,教学以生为本,服务以师为本。“三本”即以生为本、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立足本校实际,体现广大师生员工的意愿,激发师生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依靠广大师生员工建设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地发展。苏州十中校长柳袁照认为,学校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高扬以人为本的旗帜,彰显人的尊严和价值,必须为师生才华的蕴积、显现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和充满人情味的氛围,营造一个相互提携、相互支持、相互宽容、相互学习的文化氛围。唯其如此,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面对各种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冲突与整合,形成柔性、合作、共享和宽容的管理机制,促进学校发展。
(四)“三化”建设:人文与制度的共辅
优质特色的学校文化应该是人文与制度共辅的,在建设过程中,要遵从三化方式:即一体化方式:整体规划,协同一体;渐进化方式:动态渐进,分层推进;民主化方式:师生参与,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