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新生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不能简单按成人比例的缩小来用药。
新生儿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28天内的小儿。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首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需要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此时,小小的身体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对不稳定的环境温度很难适应;抵抗微生物感染依赖母体抗体;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因此,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治疗有特殊性,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新生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不能简单按成人比例的缩小来用药。
一思:身体特殊性
·新生儿及婴幼儿胃酸过低或缺乏,直到3岁左右才稳定在成人水平。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达6~8小时,6~8个月才接近成人水平。肠管长,壁薄、血管丰富、通透率高,因此新生儿口服药吸收的量难以预料,胃肠吸收功能有较大差异。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阿莫西林等)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新生儿总体液量多(占体重80 % ),若欲达到与成人相似的血浆药物浓度,儿童需要较大的初始药物剂量,首剂量之后给药间隔需延长。
·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肌肉纤维软弱,由于局部血流量及肌肉容量少,故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不佳。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有限,且易发生感染,故皮下注射亦不适宜。静脉注射药药物吸收速度快,药效可靠,故静脉注射是危重病儿可靠的给药途径。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这是新生儿容易出现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清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新生儿肾小球数量较少,1~2岁接近成人水平。一般新生儿用药剂量要酌情减少,间隔时间适当延长。出生一个月内肾功能迅速发育,最好按不同的日龄给药。
二思:给药剂量与方式
新生儿药物选用原则:综合考虑疗效、毒副作用和药动学特点,尽量选用单一药物;尽量选用价廉易得药物。
药物剂量应随新生儿年龄(日龄)及病情不同而不同,新生儿期个体差异较任何年龄组都大。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药浓度可能相差很大;避免机械地按照成人剂量简单缩减。
给药间隔:一般以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给药时间:
①根据生物钟,如糖皮质激素。因为其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每日上午7~10时为分泌高潮,而后渐下降,午夜12时为低潮。临床用药宜遵循内源性分泌节律进行,宜釆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以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
②餐前30分服用:抗酸药、健胃药、胃粘膜保护药、收敛止泻药、利胆药等。
③进餐前片刻服用:胃蛋白酶、酵母等助消化药。
④餐后15~30分服用:水杨酸类、奎尼丁、铁剂等胃肠道刺激的及吸收缓慢的维生素类。
⑤清晨空腹服用:驱肠虫药。
⑥睡前服用:催眠药、抗肿瘤药、缓泻药及抗过敏药等。
婴幼儿常用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注射给药:静脉滴注、静脉推注、肌注,一般不用皮下注射;经皮肤粘膜给药:小儿的退热贴、脐贴、灌肠、塞肛等;吸入或雾化治疗。
途径选择的依据
①根据病情轻重:急症、重症患儿多采取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滴注;轻症多口服给药;
②根据患儿的年龄:新生儿一般不采用口服给药,不能口服的患儿可以采用鼻饲;
③根据用药目的:对于哮喘或不会咳痰的婴幼儿,可以采用吸入或雾化治疗;
④根据药物性质及作用特点:地西泮灌肠比肌注吸收快,能更迅速的控制惊厥。
三思:防止药物滥用
新生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一些免疫球蛋白,6 个月以后逐渐消失。此时易受微生物感染。此后缓慢地产生各种抗体,微生物感染对此有促进作用。常用抗菌药物杀灭病原体不利于自身抗体的产生,削弱了婴幼儿的抗感染能力,且多种抗生素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小儿轻度感染加强护理即可促进其自愈,以少用抗菌药物为宜。实际上对非细菌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产生、真菌感染及二重感染。
新生儿使用含阿司匹林的制剂时,由于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对乙酰氨基酚是另一个常用的药物,在我国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有近百种抗感冒药或解热镇痛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除少数为单方制剂外,绝大多数是复方制剂。据调查,在使用非处方药的患儿中,有1/3是超过推荐剂量使用;对新生儿而言,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如过量使用,极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多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引起负氮平衡,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反而会使病程延长。使用过多还可引起胃肠出血、高血糖、股骨头坏死、感染失控等。长期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小儿突然停用,还会使病情反跳性加重,致使激素依赖,造成恶性循环。因而,新生儿应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确有用药指征时才使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服用这类药物应根据身体需要,若滥用和长期过量使用则会产生毒副反应。一些家长及部分临床医生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当作“营养药”长期给小儿超大剂量服用。在防治佝偻病时若使用维生素D制剂过多,既口服浓鱼肝油丸,又肌注维生素D,会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小儿会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王海燕,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主任药师。主要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合理用药监测,为医生、护士和患者及其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和用药知识。
新生儿是指离开母体结扎脐带~出生后28天内的小儿。新生儿从子宫内到子宫外,首次独立面对外界生存环境,需要完成的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此时,小小的身体体温调节机制不成熟,对不稳定的环境温度很难适应;抵抗微生物感染依赖母体抗体;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因此,新生儿阶段是人类自身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药物治疗有特殊性,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等,应随新生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不能简单按成人比例的缩小来用药。
一思:身体特殊性
·新生儿及婴幼儿胃酸过低或缺乏,直到3岁左右才稳定在成人水平。胃蠕动差,胃排空时间延长达6~8小时,6~8个月才接近成人水平。肠管长,壁薄、血管丰富、通透率高,因此新生儿口服药吸收的量难以预料,胃肠吸收功能有较大差异。不耐酸的口服青霉素类(阿莫西林等)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新生儿总体液量多(占体重80 % ),若欲达到与成人相似的血浆药物浓度,儿童需要较大的初始药物剂量,首剂量之后给药间隔需延长。
·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肌肉纤维软弱,由于局部血流量及肌肉容量少,故肌内注射后药物吸收不佳。新生儿皮下脂肪少,注射容量有限,且易发生感染,故皮下注射亦不适宜。静脉注射药药物吸收速度快,药效可靠,故静脉注射是危重病儿可靠的给药途径。
·新生儿脂肪含量低,脂溶性药物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这是新生儿容易出现药物中毒的原因之一。
·新生儿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药物代谢清除率减慢,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泄的药物如吲哚美辛、水杨酸盐和氯霉素,必须减量和延长给药时间间隔。
·新生儿肾小球数量较少,1~2岁接近成人水平。一般新生儿用药剂量要酌情减少,间隔时间适当延长。出生一个月内肾功能迅速发育,最好按不同的日龄给药。
二思:给药剂量与方式
新生儿药物选用原则:综合考虑疗效、毒副作用和药动学特点,尽量选用单一药物;尽量选用价廉易得药物。
药物剂量应随新生儿年龄(日龄)及病情不同而不同,新生儿期个体差异较任何年龄组都大。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药物代谢有较大差异,即使严格按公斤体重计算剂量投药,血药浓度可能相差很大;避免机械地按照成人剂量简单缩减。
给药间隔:一般以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给药时间:
①根据生物钟,如糖皮质激素。因为其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每日上午7~10时为分泌高潮,而后渐下降,午夜12时为低潮。临床用药宜遵循内源性分泌节律进行,宜釆用早晨1次给药或隔日早晨1次给药,以减少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反馈抑制而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
②餐前30分服用:抗酸药、健胃药、胃粘膜保护药、收敛止泻药、利胆药等。
③进餐前片刻服用:胃蛋白酶、酵母等助消化药。
④餐后15~30分服用:水杨酸类、奎尼丁、铁剂等胃肠道刺激的及吸收缓慢的维生素类。
⑤清晨空腹服用:驱肠虫药。
⑥睡前服用:催眠药、抗肿瘤药、缓泻药及抗过敏药等。
婴幼儿常用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片剂、颗粒剂、糖浆剂、滴剂、口服液等;注射给药:静脉滴注、静脉推注、肌注,一般不用皮下注射;经皮肤粘膜给药:小儿的退热贴、脐贴、灌肠、塞肛等;吸入或雾化治疗。
途径选择的依据
①根据病情轻重:急症、重症患儿多采取注射给药,尤其是静脉滴注;轻症多口服给药;
②根据患儿的年龄:新生儿一般不采用口服给药,不能口服的患儿可以采用鼻饲;
③根据用药目的:对于哮喘或不会咳痰的婴幼儿,可以采用吸入或雾化治疗;
④根据药物性质及作用特点:地西泮灌肠比肌注吸收快,能更迅速的控制惊厥。
三思:防止药物滥用
新生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一些免疫球蛋白,6 个月以后逐渐消失。此时易受微生物感染。此后缓慢地产生各种抗体,微生物感染对此有促进作用。常用抗菌药物杀灭病原体不利于自身抗体的产生,削弱了婴幼儿的抗感染能力,且多种抗生素还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因此,小儿轻度感染加强护理即可促进其自愈,以少用抗菌药物为宜。实际上对非细菌性感染,使用抗菌药物既不能缩短病程,也不能减轻症状,相反导致了耐药菌株产生、真菌感染及二重感染。
新生儿使用含阿司匹林的制剂时,由于胃内酸度低,胃排空迟缓,药物吸收慢,易在胃内形成黏膜糜烂。对乙酰氨基酚是另一个常用的药物,在我国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目录中,有近百种抗感冒药或解热镇痛药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除少数为单方制剂外,绝大多数是复方制剂。据调查,在使用非处方药的患儿中,有1/3是超过推荐剂量使用;对新生儿而言,因其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如过量使用,极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多将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药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引起负氮平衡,使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反而会使病程延长。使用过多还可引起胃肠出血、高血糖、股骨头坏死、感染失控等。长期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小儿突然停用,还会使病情反跳性加重,致使激素依赖,造成恶性循环。因而,新生儿应慎重使用糖皮质激素,确有用药指征时才使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身体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要素,服用这类药物应根据身体需要,若滥用和长期过量使用则会产生毒副反应。一些家长及部分临床医生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当作“营养药”长期给小儿超大剂量服用。在防治佝偻病时若使用维生素D制剂过多,既口服浓鱼肝油丸,又肌注维生素D,会使体内维生素A、D浓度过高,小儿会出现周身不适、胃肠反应、头痛、骨及关节压痛、高钙血症等慢性中毒症状。
王海燕,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主任药师。主要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合理用药监测,为医生、护士和患者及其提供药物咨询服务和用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