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小汽车数量的逐渐增加,城市化导致城市街道行人尺度变成汽车尺度,在城市道路上机动车和行人的冲突也在增加,人们在冷漠的街道穿行缺乏安全感和人情味,街道空间单纯起到通道作用,城市街道需要回归到人性化的尺度。本文通过对城市街道空间尺度的解析、影响城市街道设计要素、文化体验空间三个方面探讨生活性街道空间品质的塑造,寻求适合公众参与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街道景观;尺度空间;场所精神
1 城市病带来的困扰
自从上世纪后期以来,汽车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强度和扩展速度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城市拥有小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大量递增,带来的交通问题日益明显,很多大中城市都成为了“堵城”,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和西安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每天上下班都会出来“壮观”的堵车现象。汽车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然而,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中心区街道原来都是不行和马车通行,当初并未想到今天的城市中心会是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和车辆拥挤的情景。于是汽车剧增与原有的城市道路结构不相适应就在所难免。
在城市中汽车使用未普及前,道路几乎都是供行人使用的。随着汽车日益普及,城市环境中行人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汽车的威胁,步行空间被压缩仅剩一两米的窄道,有的地方甚至被迫要与自行车道抢道。
2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尺度
街区尺度是人们长期的生活感知的心理准则,是影响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重要因子,也是城市设计元素是否合理的重要评价标准,而合理尺度街区的塑造是城市空间建设的主要环节。“城市只有保持适当的尺度,才能在永恒的变化中协调保存自己的特色。”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城市街道空间有深刻的认识。在街道空间中,距离与尺度也影响着人们对建筑尺度的感受。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建筑群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物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令人感到安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巨大的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使人觉得冷漠无情缺乏安全感。街道的比例对人的观感和心理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考虑街廓形态。
街道空间是由其两侧的建筑所界定,其围合的内部秩序形成的外部空间,也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而建筑高度和街道的宽度(D/H)比值影响着街道的空间形态和人们在街道行走时的感受。
街道空间中人们由于视角的不同,所体验到的空间感受也有所不同。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当建筑的距离(D)和建筑的高度(H)约等于1(即D/H≈1)时,空间存在着一种匀称感,具有互相包容的性质,整体性强,两边的建筑具有亲和密切的关系;当D/H≈2时,空间仍围合、内向感,两边的建筑仍保持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街道为D/H约为1,而到巴洛克时期中世纪的比例被颠倒过来,城市街道空间为D/H约为2。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空间有限时,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人与建筑立面的距离,从而产生了一种丰富的观感环境。纵观古今,富有特色的街道必然是一种尊重和关怀人的城市空间,给人提供安全、舒适、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同时,街道作为线性空间的一种,是围合的通道,其远景透视效果是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的重要特征。
3 生活性街道景观的设计要素
3.1 空间形态的连续性
在生活性街道空间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使人获得不同的心里感受。街道作为城市线性开放空间之一,受制于时间因素的影响,形成人们对街道空间的最初的城市意象,包括人、车流的连续与功能的相关性,街道呈现一种流动空间。保持街道的连续性,是街道获得整体秩序感最有利的手段。
其次,节奏和韵律也是影响街道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街道空间中,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高低错落,成排的装饰灯柱以及街道的形态曲折,都会使穿行在街道中的人随着连续的视点变化产生步移景异的动态效果。在街道空间处理上还需考虑对景,注意街道的景深和层级,建筑和街巷的连接方式及街道视域的开放。
建筑作为了解城市的最直观印象,即要有完满连续的,富有变化又不杂乱无章的天际线,又要控制建筑的高度,根据城市街宽,在适当的范围确定。同是,对空间做适当的收放处理,错落有致,使空间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3.2 街道活力
随着有形连续的空间形态外,街道还需要无形的活力要素,这是构成完整街道的第一要素。生活街道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机动车速度,有限的机动交通,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公共生活空间。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具有优先权,而低速行驶的汽车也可驶入这条街,为了防止汽车贯通行驶,街道被分成许多短的单向区域。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共享街道空间,一般来说这种安排不会产生多少交通问题,大多数人对这种街道表示满意。例如西安的大唐通易坊仿古一条街,作为连接大雁塔和小寨商圈的单行道,路面分段用小料石铺砌的减速带,同是设有具有历史特色的防护隔离桩,既满足了使用功能,同时也增加了街道的文化魅力,轻松的交通以及它产生的这种街道休闲氛围,都彰显其魅力所在,成为西安最受欢迎的休闲街道。
其次,空间环境的塑造是构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慢速度、小尺度与精心的细部设计密切相关,街道基本是用于运动,它们的这种线性形状也强烈暗示这种功能。除了街道两侧建筑强化街道线性特质外,地面的铺装和两侧行道树也具有引导和暗示作用。一般来说铺装的色彩和尺寸需要和街道的整体空间基调来协调,不能太突兀,需要和整體环境相融合。传统特色街道一般会选择古朴素雅的色彩,最好是就地取材,达到和城市主色调和谐。例如用青色的石板或者卵石铺地,以达到和整体风格的协调。
街道绿化是城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从生态上来看,绿地可以带来休息和安静的气氛,街道上也需要适当的遮阴效果,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以往的城市绿化都是沿街等间距栽植基调树种或骨干树种,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很单调乏味。我们可以突破这一做法,视具体情况栽植数行行道树,并减小间距,使成密林状。对于曲折蜿蜒的街道,可以根据道路形态,栽植双行行道树,在乔木下配置小灌木和时令花卉,这样的处理结果使行道树随同道路形态产生动感。
3.3 街道的场所精神
街道空间本身所具有的线性特征,作为主体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的沿线性方向变自己的观察点,这也就使感知的道路景观在持续的变化,街道景观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门动态艺术,由于主体人的参与而使街道空间形成流动的艺术,因此也丰富了街道景观,成为具有活力的公共场所。
公共空间是一种消遣和公众参与的场所,人在开敞的街道空间中行走,能通过听、看或参与获得街上的信息,感受季节的更替,生活的乐趣,而在封闭的交通体内移动就容易觉得单调乏味。共享街道就是为了让活动和人能集中起来共享一个空间或者至少不同的活动空间之间有相互的视线联系,使人们可以看见更多别人的活动,更容易使人停留或者参与其他的活动。街道两旁可以安排卖手工艺品、报亭这一类的小型商店和咖啡馆,夏季街边可以设置露天咖啡座,热闹的街道往往会吸引街头驻唱,公众表演活动等。仅白天晚上也会因为灯光效果的映衬增加人们的参与,霓虹灯的闪烁使行人欣赏城市夜景,精美的橱窗里透出柔和的光线让人驻足观看,街道气氛充满亲切而又迷人,或停或坐,形成绝妙的人的尺度。街道空间具有良好的场所性,这样的街道是为停留驻足而不仅仅为了通行,也满足人们之间观察与被观察的互动,增强公共活动的参与性。
4 文化体验在生活性街道景观中的运用
4.1 地域文化的再生
从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观点看,人对城市形体环境的体验认知,具有一种整体的“完形”效应,是一种经由对若干个别空间场所的、各种知觉元素体验的叠加结果。如凯文林奇的意象理论。同时,人们的空间使用方式仍然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为一体,它要求设计者在满足相对单一的空间使用要求同时,也要整体地考虑多价、随机的户外空间活动的需求。我们虽然可以用适当的手段去围合、分割建筑空间,但却无法隔断人的知觉心里流。而这种知觉心理不仅部分地取决于作为生物体的人,而且还取決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人。
特定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会给人们心目中留下持久而有深刻的印记。街道空间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历史上盛大的礼仪、狂欢、竞技、市场交易都是在步行前提下存在的。我国古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中记述的市井生活、京城看灯、街头买解、茶棚献艺等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文化。今天街道又回到人的身边,步行街区作为一种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放空间,已经成为城市设计最基本的要素构成之一。
图1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4.2 文化景观的运用
街道离不开现实生活,街道是一幅画卷,呈现的也都是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场景,不同地域特征也决定城市具有的气质也不尽相同。例如,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有悠久的文化,尤其是以汉唐文化最为兴盛,城市整体显示出历史悠久而又不乏现代文明。如何让历史文化在当下得到弘扬和发展成为城市设计者的面临的课题?曲江的芙蓉西路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城市中运用物质空间表达文化空间,用物质作为载体表达历史文化内涵,以此使古老的文明弘扬和传承,西安曲江道路塑造成一个动态景观文化展示网络,形成曲江独有的“流动的博物馆”。街道即是展台又是展品本身,各类小品设施都是展品;人穿行于街道,犹如在历史文化的舞台中,再现汉唐盛世的空间意境。通过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日常生活方式及器具,力求加强和“汉、唐”有关的文化感知。
文化价值对景观的社会认同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并且是一种持续增长的状态,形象越是持久的景观,其获得的认同感越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满足感也会俱增。
5 结语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的物质载体,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通过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舒适的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在营造城市的精神场所,赋予场所文化内涵,合理的空间尺度会使人产生领域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只有保持适当的尺度,特有的文化才能在永恒的变化中协调保存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宛素春著,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4]扬.盖尔著.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杨厚和,浅谈城市街道意象设计[J],华中建筑,2004-22(1):77-79.
[6]龚静文,肖煜,街道场所感的塑造[C],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清华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田少朋, 1983年8月出生,男,陕西渭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研究,710055
【关键词】街道景观;尺度空间;场所精神
1 城市病带来的困扰
自从上世纪后期以来,汽车交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强度和扩展速度影响着城市的环境,城市拥有小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大量递增,带来的交通问题日益明显,很多大中城市都成为了“堵城”,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和西安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每天上下班都会出来“壮观”的堵车现象。汽车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然而,世界上大多数城市中心区街道原来都是不行和马车通行,当初并未想到今天的城市中心会是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和车辆拥挤的情景。于是汽车剧增与原有的城市道路结构不相适应就在所难免。
在城市中汽车使用未普及前,道路几乎都是供行人使用的。随着汽车日益普及,城市环境中行人受到越来越多的来自汽车的威胁,步行空间被压缩仅剩一两米的窄道,有的地方甚至被迫要与自行车道抢道。
2 城市生活性街道空间尺度
街区尺度是人们长期的生活感知的心理准则,是影响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重要因子,也是城市设计元素是否合理的重要评价标准,而合理尺度街区的塑造是城市空间建设的主要环节。“城市只有保持适当的尺度,才能在永恒的变化中协调保存自己的特色。”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城市街道空间有深刻的认识。在街道空间中,距离与尺度也影响着人们对建筑尺度的感受。在尺度适中的城市建筑群中,窄窄的街道、小巧的空间,建筑物和建筑物细部、空间中活动的人群都可以在咫尺之间令人感到安全和亲切宜人。反之,那些巨大的空间、宽广的街道和高楼林立的城市空间使人觉得冷漠无情缺乏安全感。街道的比例对人的观感和心理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考虑街廓形态。
街道空间是由其两侧的建筑所界定,其围合的内部秩序形成的外部空间,也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基础。而建筑高度和街道的宽度(D/H)比值影响着街道的空间形态和人们在街道行走时的感受。
街道空间中人们由于视角的不同,所体验到的空间感受也有所不同。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对此有深入的研究。当建筑的距离(D)和建筑的高度(H)约等于1(即D/H≈1)时,空间存在着一种匀称感,具有互相包容的性质,整体性强,两边的建筑具有亲和密切的关系;当D/H≈2时,空间仍围合、内向感,两边的建筑仍保持联系。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街道为D/H约为1,而到巴洛克时期中世纪的比例被颠倒过来,城市街道空间为D/H约为2。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空间有限时,它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及人与建筑立面的距离,从而产生了一种丰富的观感环境。纵观古今,富有特色的街道必然是一种尊重和关怀人的城市空间,给人提供安全、舒适、社会交往活动的公共空间。同时,街道作为线性空间的一种,是围合的通道,其远景透视效果是影响整个街道的形象的重要特征。
3 生活性街道景观的设计要素
3.1 空间形态的连续性
在生活性街道空间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因素,使人获得不同的心里感受。街道作为城市线性开放空间之一,受制于时间因素的影响,形成人们对街道空间的最初的城市意象,包括人、车流的连续与功能的相关性,街道呈现一种流动空间。保持街道的连续性,是街道获得整体秩序感最有利的手段。
其次,节奏和韵律也是影响街道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街道空间中,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的高低错落,成排的装饰灯柱以及街道的形态曲折,都会使穿行在街道中的人随着连续的视点变化产生步移景异的动态效果。在街道空间处理上还需考虑对景,注意街道的景深和层级,建筑和街巷的连接方式及街道视域的开放。
建筑作为了解城市的最直观印象,即要有完满连续的,富有变化又不杂乱无章的天际线,又要控制建筑的高度,根据城市街宽,在适当的范围确定。同是,对空间做适当的收放处理,错落有致,使空间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3.2 街道活力
随着有形连续的空间形态外,街道还需要无形的活力要素,这是构成完整街道的第一要素。生活街道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机动车速度,有限的机动交通,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公共生活空间。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具有优先权,而低速行驶的汽车也可驶入这条街,为了防止汽车贯通行驶,街道被分成许多短的单向区域。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共享街道空间,一般来说这种安排不会产生多少交通问题,大多数人对这种街道表示满意。例如西安的大唐通易坊仿古一条街,作为连接大雁塔和小寨商圈的单行道,路面分段用小料石铺砌的减速带,同是设有具有历史特色的防护隔离桩,既满足了使用功能,同时也增加了街道的文化魅力,轻松的交通以及它产生的这种街道休闲氛围,都彰显其魅力所在,成为西安最受欢迎的休闲街道。
其次,空间环境的塑造是构成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慢速度、小尺度与精心的细部设计密切相关,街道基本是用于运动,它们的这种线性形状也强烈暗示这种功能。除了街道两侧建筑强化街道线性特质外,地面的铺装和两侧行道树也具有引导和暗示作用。一般来说铺装的色彩和尺寸需要和街道的整体空间基调来协调,不能太突兀,需要和整體环境相融合。传统特色街道一般会选择古朴素雅的色彩,最好是就地取材,达到和城市主色调和谐。例如用青色的石板或者卵石铺地,以达到和整体风格的协调。
街道绿化是城市设计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从生态上来看,绿地可以带来休息和安静的气氛,街道上也需要适当的遮阴效果,尤其在炎热的夏季。以往的城市绿化都是沿街等间距栽植基调树种或骨干树种,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很单调乏味。我们可以突破这一做法,视具体情况栽植数行行道树,并减小间距,使成密林状。对于曲折蜿蜒的街道,可以根据道路形态,栽植双行行道树,在乔木下配置小灌木和时令花卉,这样的处理结果使行道树随同道路形态产生动感。
3.3 街道的场所精神
街道空间本身所具有的线性特征,作为主体的人会以不同的方式不断的沿线性方向变自己的观察点,这也就使感知的道路景观在持续的变化,街道景观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门动态艺术,由于主体人的参与而使街道空间形成流动的艺术,因此也丰富了街道景观,成为具有活力的公共场所。
公共空间是一种消遣和公众参与的场所,人在开敞的街道空间中行走,能通过听、看或参与获得街上的信息,感受季节的更替,生活的乐趣,而在封闭的交通体内移动就容易觉得单调乏味。共享街道就是为了让活动和人能集中起来共享一个空间或者至少不同的活动空间之间有相互的视线联系,使人们可以看见更多别人的活动,更容易使人停留或者参与其他的活动。街道两旁可以安排卖手工艺品、报亭这一类的小型商店和咖啡馆,夏季街边可以设置露天咖啡座,热闹的街道往往会吸引街头驻唱,公众表演活动等。仅白天晚上也会因为灯光效果的映衬增加人们的参与,霓虹灯的闪烁使行人欣赏城市夜景,精美的橱窗里透出柔和的光线让人驻足观看,街道气氛充满亲切而又迷人,或停或坐,形成绝妙的人的尺度。街道空间具有良好的场所性,这样的街道是为停留驻足而不仅仅为了通行,也满足人们之间观察与被观察的互动,增强公共活动的参与性。
4 文化体验在生活性街道景观中的运用
4.1 地域文化的再生
从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观点看,人对城市形体环境的体验认知,具有一种整体的“完形”效应,是一种经由对若干个别空间场所的、各种知觉元素体验的叠加结果。如凯文林奇的意象理论。同时,人们的空间使用方式仍然视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为一体,它要求设计者在满足相对单一的空间使用要求同时,也要整体地考虑多价、随机的户外空间活动的需求。我们虽然可以用适当的手段去围合、分割建筑空间,但却无法隔断人的知觉心里流。而这种知觉心理不仅部分地取决于作为生物体的人,而且还取決于作为文化载体的人。
特定的地域文化共同体的生活方式和传统习惯,会给人们心目中留下持久而有深刻的印记。街道空间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历史上盛大的礼仪、狂欢、竞技、市场交易都是在步行前提下存在的。我国古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中记述的市井生活、京城看灯、街头买解、茶棚献艺等都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文化。今天街道又回到人的身边,步行街区作为一种最富有活力的街道开放空间,已经成为城市设计最基本的要素构成之一。
图1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4.2 文化景观的运用
街道离不开现实生活,街道是一幅画卷,呈现的也都是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的场景,不同地域特征也决定城市具有的气质也不尽相同。例如,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有悠久的文化,尤其是以汉唐文化最为兴盛,城市整体显示出历史悠久而又不乏现代文明。如何让历史文化在当下得到弘扬和发展成为城市设计者的面临的课题?曲江的芙蓉西路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城市中运用物质空间表达文化空间,用物质作为载体表达历史文化内涵,以此使古老的文明弘扬和传承,西安曲江道路塑造成一个动态景观文化展示网络,形成曲江独有的“流动的博物馆”。街道即是展台又是展品本身,各类小品设施都是展品;人穿行于街道,犹如在历史文化的舞台中,再现汉唐盛世的空间意境。通过展现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日常生活方式及器具,力求加强和“汉、唐”有关的文化感知。
文化价值对景观的社会认同起着潜在的影响作用,并且是一种持续增长的状态,形象越是持久的景观,其获得的认同感越强,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满足感也会俱增。
5 结语
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的物质载体,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通过城市景观的塑造提供舒适的尺度,适宜的公共空间;同时也在营造城市的精神场所,赋予场所文化内涵,合理的空间尺度会使人产生领域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只有保持适当的尺度,特有的文化才能在永恒的变化中协调保存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宛素春著,城市空间形态解析[M],科学出版社2004.
[3]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4]扬.盖尔著.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杨厚和,浅谈城市街道意象设计[J],华中建筑,2004-22(1):77-79.
[6]龚静文,肖煜,街道场所感的塑造[C],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清华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田少朋, 1983年8月出生,男,陕西渭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设计与研究,7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