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巧玲珑 幽雅温润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_j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明代玉器的基本特征为:风格清新,雕工刚劲有力,线条棱角分明,艺术价值较高。其雕玉工艺有透雕、浮雕、阴线刻等,雕刻技法较粗犷浑厚,镂空技法使用普遍,器物表面可见下铲的凹槽,槽内玻璃光泽强烈。明代玉器的纹饰特征主要表现为:早期的纹饰风格简练豪放,多以龙凤花鸟为题材,花卉题材常见刻划整株的大花卉,山水人物则多刻划历史故事;中期渐向纤巧细腻的方向发展,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和缠枝花卉组成图案,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晚期风格趋于繁缛,略显琐碎。明代玉器主要器型有礼仪玉、装饰玉、陈设玉、文房用品、日用器皿和宗教玉器等。其玉器玉质表层莹润,表面都会闪烁光泽,仿佛罩了一层薄薄的玻璃质,玉器中出现这种现象为抛光技法所致。本文就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一些明代玉器做以分析和研究,供大家赏鉴。
  明·麒麟纹玉嵌饰
  长5.9厘米,宽5.4厘米,厚0.8厘米。玉色青白,温润。整器为椭圆形,并以椭圆形环为底边,正面微凸,多层镂雕出花朵、果实、麒麟纹。花叶为齿状边缘、内凹,叶脉清晰,圆粒状果实点缀其间,一只麒麟昂首卧于花丛之中,麒麟头顶有角,三角眼,长嘴上翘,肩有火焰纹,斜格纹表示鳞甲,尾上卷,温顺而吉祥。通体看,刀工较粗,琢磨不精,孔洞处未修整。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灵动物。传说中的麒麟,性格温良,头上有角,角上生肉,是“设武备而不用”的“仁兽”。因此,历代帝王都爱麒麟,并把它的出现,视为国之奇瑞,以示自己皇威显赫,诏世清明。在民间,麒麟同样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并流传有“麒麟送子”等传说。
  明·花鸟纹玉佩
  长5.5厘米,宽4.8厘米,厚0.9厘米。玉色青白,温润。整器为椭圆形,镂空雕琢出花朵、枝叶、花蕾,布局整齐,叶脉清晰,一只凤鸟落于花枝之上,回头而望,圆眼尖喙,双股长尾内卷,单阴线纹表示丰满的羽毛。此佩造型新颖,琢刻碾磨精细,抛光甚佳,器物表面呈现一种玻璃光泽。
  明·花形牌玉饰
  外径5.6厘米,厚0.8厘米。玉色青白,温润细腻。此器造型正面为八瓣花形,中心为阴刻网格状花蕊,外面整齐的包围着圆形、椭圆形、如意云纹四层花瓣,花瓣内凹,雕琢精细,抛光极佳,有玻璃光泽。背面装饰有丰满的大花瓣,花瓣绕中心圆钮右旋,背部中间有两个相通的穿孔,方便缀于织物上。这种形式的佩饰在明代较为常见。
  明·龙首螭纹玉带钩
  长13.6厘米,宽2.7厘米,高3.1厘米。玉色青白,温润,带少许黄斑。此带钩以龙首为钩头,龙双角后仰,似“V”字形,粗眉翻卷,双目圆突,俗称“虾米眼”。龙嘴镂空见齿和舌。钩身长而微曲,钩面上浮雕一蟠螭口衔灵芝,与龙首四目相对,遥相呼应,别有情趣。螭身细长,五官清晰,长胡须,长发后飘。背刻双阴线,以表示脊骨,长尾分叉而卷,四肢遒劲如弓,钩背琢有椭圆形钩钮。
  明·双螭纹玉璧
  长8.4厘米,宽6.8厘米,厚0.5厘米。玉色青白,光泽莹润有絮斑。造型为双螭和玉璧组合而成,是摹仿汉代出廓璧并加以发展而来。器中心玉璧正面凸起,光素,碾磨精细,另一面饰乳钉纹。玉璧两侧透雕两只蟠螭,螭体弯曲盘绕在玉璧周围,圆头圆脑,五官压在脸部下方,身躯修长,四肢上下翻腾,尾部成多枝分开,翻卷自如,腰部尤细,肩胛、胯骨处略显肥胖。器身以斜格纹及短阴线进行装饰。整体线条柔和、对称和谐,独具匠心,极富装饰效果。
  螭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与龙有关的神兽,据说是龙的九子之一,其造型多呈盘曲蜿蜒、匍匐状。玉器上的螭纹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早期形象似蛇。汉代开始从爬行状演变成走兽形,并与虎的造型融合,又称为螭虎。汉代蟠螭纹玉器数量较多,其身形矫健,气度非凡。元明清时期,蟠螭纹依然是玉器中极为流行的图纹装饰。
  明·镂雕花鸟纹玉带饰
  长7.3厘米,宽3.3厘米,厚1.1厘米。玉色青白,夹有黑色小斑点。此器为长方形四边委角状,并采用多层透雕技法装饰,中心雕一盛开花朵,花瓣卷曲深凹,花叶舒展,花叶、花瓣均用阴刻线刻划细部,右侧花叶上站立一只鹭鸶,鹭鸶羽翅刻划简洁,似在花间觅食。雕刻细致,立体感强。背部边框有六组对穿孔。
  明·玉 鱼
  长5.7厘米,宽3.3厘米,厚1.3厘米。玉色青白,黄色沁。玉鱼圆雕而成,头部较大,唇上翘,阴刻圆圈眼,鱼身以斜格纹做装饰,尾鳍为扇形并呈摆动状。鱼口衔莲叶、莲花、谷穗,一直绕到鱼的另一面,造型生动活泼。背鳍上有一圆孔可穿绳系挂。
  这种鱼的形态多被认为是鳜鱼,鳜鱼也称“桂鱼”,谐音“贵余”。同时“莲”又与“年”谐音,寓“富贵有余”意,反映了人们对吉庆有余生活的期盼。明代玉鱼多为民间吉祥物,作佩饰或扇坠之用。
  明·玉 蟹
  长5.5厘米,宽4.1厘米,厚2.1厘米。玉色青,带有黄褐色玉皮。此器运用简洁写实的琢磨技法,圆雕而成。蟹两钳相抱,后爪弯曲,蟹壳、蟹爪、眼睛等雕刻得形象、生动,极为真实。玉蟹圆润光滑,是质感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明人多以“蟹”谐音和谐之“谐”,书画作品中多绘蟹与禾、荷,寓和谐之意。此器也应为和谐之意,既可作镇纸使用,又可赏玩。
  明·玉骆驼
  长5.6厘米,宽1.5厘米,高3.9厘米。玉色青白,带黄褐色绺斑。骆驼为卧姿,头微昂,双目前视,圆圈眼,口紧闭,两驼峰耸起,驼峰处浅刻写实皮发,腹下四肢蜷卧,蹄足分明。器身以浅阴线表示细毛,打磨光润,显得古朴浑厚。从造型看,应为文房用具中的笔架。
  明·角形玉杯
  高11.5厘米。玉色青,黄褐色绺斑。该器为明代仿汉代角形杯造型,器壁厚重,杯下部镂雕涡旋形云纹,杯外壁以浮雕手法琢饰“麻姑献寿图”,麻姑手持灵芝,飘然而至,周围祥云环绕。全器集圆雕、浮雕、镂雕、阴刻等技法于一体,造型奇特,纹饰层次分明,布局巧妙,寓意吉祥。
  角形杯是古人喜用的一种酒器,玉角形杯始见于西汉,造型为犀牛角状,口部呈椭圆形,杯身常用浮雕或阴刻法琢出龙、蟠螭及勾连的几何纹。图纹疏密有致,而且颇有生气,一般杯底常顺势雕一卷曲的长尾,从而克服了器体较为单调、呆板的局势,赋予了器物一定的神韵。宋代至明清时多有一些仿古作品,但已失去了早期的精神风貌,工艺也略显粗糙。
  明·玉花插
  高13厘米。玉色青白,灰绿中微带黄色绺斑。此器为不规则圆筒状,采用浮雕与镂空等技法琢制而成。器身雕饰有竹子、百合、柿子,寓意“百事如意”,器底透雕着灵芝和仙石,是明清玉器中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此器造型奇巧,琢磨光润,为精美的陈设用品。
  花插是明代陈设玉的新品种,清代数量渐多。器体或呈圆筒形,外施花纹,或以花朵直接为型,并镂雕出枝杆叶茎。一般多仿效自然,中心空可插物,故名花插。这种玉器,形制奇特,设计巧妙,是明清两代玉器作品中一种别致而高雅的室内陈设品。
  明·双耳玉杯
  长12.8厘米,宽7.6厘米,高3.4厘米。玉色青白,有绺裂,玉质莹润。杯身圆形,杯体较矮,圆直口,圈足,两侧为双夔式耳,造型稳定、端庄。杯面以去地浮雕技法琢饰出乳钉纹,乳钉颗粒较小,排列整齐,疏密有致,琢磨细腻。
  玉质器皿商周时始见,多作礼器使用。东周汉代时期则成为贵族富裕家中珍贵之物,但数量较少。唐以后生活所用的杯、碗逐渐增多,明清时达到高峰。(责编:禹默)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18日下午,《汉风藏韵·汉藏佛教艺术与国家文化认同学术论坛》隆重召开。  为提高展览的学术性和专业性,浙江美术馆和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于浙江美术馆举办了高端学术论坛——《汉风藏韵·汉藏佛教艺术与国家文化认同学术论坛》,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汤黎路,原成都军区副政委屈全绳将军,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执行主席梁鑫华,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舟山市委常委、
期刊
西安美都博物馆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内,2007年开始筹建,2011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馆区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展线长近千米。博物馆藏品均为企业家、收藏家黄新兰女士的个人藏品,是一座集科普教育、艺术欣赏和历史研究于一体的非国有博物馆。  馆藏特点  馆内展示的藏品以精品外销瓷和铜胎掐丝珐琅为主,兼以瓦当、画像砖、陶器、陶俑等为辅。  主体陈列由三部分组成: 
期刊
8月2日上午,“物华天宝——唐代三彩釉陶精华展”在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主办,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陕西唐三彩艺术博物馆承办。出品人:齐跃进;策展人:郭柱社、李兆楠。  本次“物华天宝——唐代三彩釉陶精华展”展出了70余件唐代三彩精品,分为:笑语嫣然(唐代三彩釉陶女俑),胡风东渐(唐代三彩釉陶胡人俑),神煞之力(唐代三彩釉陶天王俑、镇墓兽),文韬武略
期刊
2016年8月18日,在杭州G20峰会即将召开之际,《汉风藏韵——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特展》在浙江美术馆隆重开幕。  由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浙江省文化厅、普陀山佛教协会联合主办,浙江美术馆和普陀山佛教造像研究院共同承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佛教文化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中共舟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协办,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国北京文物艺术品物证司法鉴定中心、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
期刊
那些五彩缤纷的服饰,夺目璀璨的珠宝首饰,还有层出不穷、各种香艳的化妆品,早已不是爱美的女性专有的时尚了。纵观时尚T台,饱览影视艺术,当今时代的男性在穿着打扮、护肤美容方面也一点不输给女性。不仅如此,那些教人如何化妆、怎样造型的老师也以男性居多,他们频频亮相出现在各大时尚类专题节目,引得爱美的女性总是不停拨弄手中的遥控器,奔走于各大秀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够追得上他们引领的时尚脚步。  对于当下这些所
期刊
我车既攻,我马既同。四牡庞庞,驾言徂东。田车既好,田牡孔阜。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诗经·车攻》  (接上期)  ★——节约  顾名思义取其节制约束之意,主要是用来贯穿需要交叉或分开马身上的革带,以达到操纵的目的,外形多为交叉中空的十字形扁管和圆管状,背面有小开口,个别节约则呈T字形,常见的节约有十字、X、Y字形等,部分在表面交叉部位装饰有浮雕的兽面或虎头纹饰。  1、蝉纹节约  1974年
期刊
8月5日上午,由大唐西市博物馆与尼古拉巧克力博物馆合作举办的《奇妙的巧克力世界——尼古拉巧克力作品展》开幕式在大唐西市博物馆遗址大厅隆重举行。大唐西市博物馆馆长王彬,尼古拉巧克力博物馆馆长维克多利亚,巧克力大师尼古拉·波波夫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随后受邀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馆长、民间收藏组织代表为展览剪彩。现场嘉宾、媒体朋友百余人共同见证了本次展览的中国首秀。  出席开幕式
期刊
西安碑林有块半截碑,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兴福寺半截碑》。《兴福寺半截碑》非常有名,号称是“集王右军书法”。在唐代集王羲之书法刻碑,是传播王羲之书法的重要手段,《半截碑》是继《圣教序》之后,又一块王书集字的代表性碑刻。  《兴福寺断碑》,明万历年间在西安出土,出土时因缺少上半部分,故俗称“兴福寺半截碑”。残碑有“公讳文”,“公”上面有一“吴”字,碑又称“镇国大将军吴文碑”。学术界上,对这个“吴”字存有
期刊
元代玉器深具北方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讲究作品的气韵和粗放性,颇具元人健壮豪迈之气魄。尤其在工艺上,更加着重突出作品的整体效果,例如那些多层次的、穿枝过梗的立体玉器,不但主题纹饰突出、精美,而且枝条翻卷自如,穿插得体,别开生面。同时,还巧妙地利用材料和空间,以远景衬托近景,次要纹饰衬托主要纹饰,暗部衬托明面,景致衬托人物、动物,叶茎衬托花果等技法,使画面前后掩映,虚实相依,使花草与禽鸟、动物与自然景
期刊
宋明清三代早中期,由于国家统一,国泰民安,社会文化经济空前繁荣,玉器制作和收藏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期。本文在六期介绍了清代玉雕,这期对宋明清玉器一并加以介绍,以飨读者。  ·宋代玉器·  北宋的统一带来了文化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宋徽宗赵佶的嗜玉成瘾,更加促进金石学的兴起,城市经济的繁荣,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宋、辽、金玉器的空前发展。  宋代是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过五代十国漫长的玉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