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73-02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一方面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多有抱怨。为处理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主管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维护医患利益,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1) 沟通障碍与信息交流的矛盾青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较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少数民族患者就医时容易导致语言障碍,医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患者也不能准确把握诊疗行为,医患双方信息沟通交流不畅,造成醫患误解,产生医疗纠纷。(2) 权利让渡与信息不匀的矛盾 权利让渡是指社会成员把某些属于自己的具体权利,通过一定的方式转让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来行使。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基于对医师的信任,把处置疾病方面的权利交由医师行使。但是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拥有信息的当事人往往会隐藏对自身不利的信息,而着重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医患双方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部分医务人员不认真履行其职责,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使用高新设备、大量使用进口药和贵重药,为自己牟取私利,而患者有时也会隐瞒病情,遮盖隐私,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不便。(3) 费用居高与患者承受的矛盾尽管国家采取一些措施,但医疗成本仍居高不下,工人、农民、普通的工薪阶层,Et益不堪治病的重负。贫困人口中有30%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普通公民对医疗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怨声载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医疗机构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4) 风险医疗与规避责任的矛盾 随着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加之患者法律意识及维权观念逐步增强,医务人员实施诊疗行为风险加大,医疗纠纷频发。为规避医疗风险及事故责任,医务人员往往采取保守性医疗措施,对高风险手段不予实施… ,即便实施,也是夸大其危害,扩大告知范围,确保出现不良后果时可以免责,这不但对病情康复不利,而且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易引起医疗纠纷;同时也不利于医院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阻碍医学科学发展。(5) 治疗效果与患方期望的矛盾患者将就医过程定为一种消费行为,认为自己出钱,就应得到应有的服务。一般情况下,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对医师的服务有所不满,一般不会酿成医患冲突。但是,当患者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期盼的医疗效果时,心态不平衡,冲突就会爆发。但是有些媒体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利用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匮乏和对医疗工作高风险性质的不理解,强调患方弱势群体地位,夸大医院方的“不良”行为,在未作认真调查和核实的情况下,对一些医疗事件予以盲目和不客观的报道,误导社会舆论。为了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将医患关系问题划归为3个方面。(一)院方因素(1)医疗活动商业化 部分医疗行为畸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具有商业色彩。某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2)服务态度欠佳。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换位思考再加上医生工作量较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无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作必要的说明,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3)医疗技术差,违规操作。我国在医疗领域,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与国外存在着差距。国内的医疗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没有按照医疗常规做事,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对医患关系僵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患方因素(1)患者的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2)维权过度。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纠纷远远大于贫困地区,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开明,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并渴望维护自己的权益。人们从以前的唯唯诺诺变成现在的“不相信甚至主动干预医生的诊疗过程”。(三)社会因素(1)新闻媒体对医患纠纷的炒作。一些媒体只听信息方的一面之词而没有深入调查听取医方的解释就马上报道。更有甚者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获取暴利,有悖于职业操守,违背事实,对“医患纠纷”进行片面报道,“升华”矛盾,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使医患关系恶化。(2)执法力度不够。医患纠纷调解过程中患方漫天的要价和医闹的介入,使通过暴力索赔并最终达到目的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对“医闹”分子的不法行为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以致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少了。(3)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保护弱势群体,举证导致等医改政策,让医疗纠纷把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加大了,经过权威卫生部门医疗鉴定,法院调解判决,使患者和医院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等待期,双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几个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患者:(1)、科学认识医学治疗,不过高的预期治疗效果。(2)、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合理的维护自身权益。(3)、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切实解决自身问题社会:(1)、健全医疗体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疗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健全的医疗体制为准绳。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规范药品采购,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2)、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新闻信息媒体起着舆论导向作用,具有广泛性和透明性,同时也具有号召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媒体更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普及医疗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是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在发生保险范围内的医疗损害时,依法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制度。医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有着无数的不可知,对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将风险分散,减少医疗机构的风险,普及医疗责任保险已是大势所趋。(4)加大投入增加卫生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改善医患关系,必须有物质基础保障,这就要求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国家应当加大投入,以此来保证定项补助经费的到位,支持医疗机构持续健康的发展。医务人员:(1)、强化医患信息对等 推动医疗诚信沟通。(2)、强化医德医风教育 培育良好职业道德(3)、强化医院临床管理健全约束监督机制。(4)、强化患者医疗服务 打造和谐医患关系。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医患关系,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或许在短期内很难形成,但它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而逐步形成。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利谐医患关系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近几年来我国的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日益增加.一方面经常有病人投诉、殴打甚至杀死医务人员的事件发生,另一方面医务人员也多有抱怨。为处理病人投诉和医疗纠纷,卫生行政部门、医院主管部门和相关医务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医患关系紧张不仅影响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严重干扰了医疗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加重了医疗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和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降低了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在社会上的声誉形象。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服务秩序,维护医患利益,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的一项严峻的课题。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1) 沟通障碍与信息交流的矛盾青藏地区少数民族居民较多,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少数民族患者就医时容易导致语言障碍,医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患者也不能准确把握诊疗行为,医患双方信息沟通交流不畅,造成醫患误解,产生医疗纠纷。(2) 权利让渡与信息不匀的矛盾 权利让渡是指社会成员把某些属于自己的具体权利,通过一定的方式转让给另一部分社会成员来行使。在医患关系中患者基于对医师的信任,把处置疾病方面的权利交由医师行使。但是根据非对称信息理论,拥有信息的当事人往往会隐藏对自身不利的信息,而着重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医患双方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了部分医务人员不认真履行其职责,开大处方、重复检查、过度使用高新设备、大量使用进口药和贵重药,为自己牟取私利,而患者有时也会隐瞒病情,遮盖隐私,给疾病的诊断治疗带来不便。(3) 费用居高与患者承受的矛盾尽管国家采取一些措施,但医疗成本仍居高不下,工人、农民、普通的工薪阶层,Et益不堪治病的重负。贫困人口中有30%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普通公民对医疗机构追求商业利润的行为,怨声载道。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医疗机构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4) 风险医疗与规避责任的矛盾 随着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加之患者法律意识及维权观念逐步增强,医务人员实施诊疗行为风险加大,医疗纠纷频发。为规避医疗风险及事故责任,医务人员往往采取保守性医疗措施,对高风险手段不予实施… ,即便实施,也是夸大其危害,扩大告知范围,确保出现不良后果时可以免责,这不但对病情康复不利,而且会增加患者心理压力,易引起医疗纠纷;同时也不利于医院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阻碍医学科学发展。(5) 治疗效果与患方期望的矛盾患者将就医过程定为一种消费行为,认为自己出钱,就应得到应有的服务。一般情况下,只要疾病得到了治愈或缓解,即使对医师的服务有所不满,一般不会酿成医患冲突。但是,当患者的较大经济耗费未能得到期盼的医疗效果时,心态不平衡,冲突就会爆发。但是有些媒体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利用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匮乏和对医疗工作高风险性质的不理解,强调患方弱势群体地位,夸大医院方的“不良”行为,在未作认真调查和核实的情况下,对一些医疗事件予以盲目和不客观的报道,误导社会舆论。为了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将医患关系问题划归为3个方面。(一)院方因素(1)医疗活动商业化 部分医疗行为畸形。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医疗活动具有商业色彩。某些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与社会效益背道而驰。(2)服务态度欠佳。患者在医院里治疗,医务人员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医务人员部分缺乏人文素养,没有换位思考再加上医生工作量较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们对工作消极,对病患态度冷淡,无暇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和作必要的说明,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医患关系的紧张。(3)医疗技术差,违规操作。我国在医疗领域,已经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然与国外存在着差距。国内的医疗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没有按照医疗常规做事,造成患者的不信任,对医患关系僵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患方因素(1)患者的过高要求。现在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已经超出了现代医学所能达到的水平,患者不能理解病情、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自然规律,当医疗结果与期望出现偏差时容易、情绪激动而导致医患矛盾激化。(2)维权过度。我们不难发现,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纠纷远远大于贫困地区,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越来越开明,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并渴望维护自己的权益。人们从以前的唯唯诺诺变成现在的“不相信甚至主动干预医生的诊疗过程”。(三)社会因素(1)新闻媒体对医患纠纷的炒作。一些媒体只听信息方的一面之词而没有深入调查听取医方的解释就马上报道。更有甚者部分媒体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获取暴利,有悖于职业操守,违背事实,对“医患纠纷”进行片面报道,“升华”矛盾,将患者与医务人员置于对立位置,使医患关系恶化。(2)执法力度不够。医患纠纷调解过程中患方漫天的要价和医闹的介入,使通过暴力索赔并最终达到目的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对“医闹”分子的不法行为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以致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少了。(3)处理纠纷的复杂性。保护弱势群体,举证导致等医改政策,让医疗纠纷把患者与医院的距离加大了,经过权威卫生部门医疗鉴定,法院调解判决,使患者和医院都进入了一个慢性等待期,双方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针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几个方面提出的解决方案。患者:(1)、科学认识医学治疗,不过高的预期治疗效果。(2)、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合理的维护自身权益。(3)、加强与医务人员的沟通,切实解决自身问题社会:(1)、健全医疗体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疗市场的正常运行,必须有健全的医疗体制为准绳。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规范药品采购,坚决治理医药购销中的商业贿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2)、发挥社会舆论的积极作用。新闻信息媒体起着舆论导向作用,具有广泛性和透明性,同时也具有号召力,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如此,媒体更应本着“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进行报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宣传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增强群众信心,使这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改革深入人心,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3)普及医疗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是由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在发生保险范围内的医疗损害时,依法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制度。医学是一门探究性学科,有着无数的不可知,对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务工作者来说,将风险分散,减少医疗机构的风险,普及医疗责任保险已是大势所趋。(4)加大投入增加卫生经费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改善医患关系,必须有物质基础保障,这就要求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补偿机制,国家应当加大投入,以此来保证定项补助经费的到位,支持医疗机构持续健康的发展。医务人员:(1)、强化医患信息对等 推动医疗诚信沟通。(2)、强化医德医风教育 培育良好职业道德(3)、强化医院临床管理健全约束监督机制。(4)、强化患者医疗服务 打造和谐医患关系。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医患沟通,建立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的和谐医患关系,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推动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的配合,或许在短期内很难形成,但它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卫生事业的发展、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建设而逐步形成。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利谐医患关系一定能够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