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的运动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把学习与体育锻炼作为自身的需要,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课不仅是教师实现体育教学、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重要形式,也是反映体育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窗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都渴望高品质的生活,而高品质的生活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因而“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从小学抓起,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小学生的运动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学生只要对体育课有兴趣,就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
一、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体育课教学也是这样。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教师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使体育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能局限于动作技能等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而要活跃在课程因素组合的宏观课程结构中,倾心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组织方面。
一位优秀体育教师的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他都会做出精心设计,将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详尽的准备,甚至对自己的每一句话所产生的效果都作了揣摩。也尽可能地预测课堂上学生将会出现的“意外”,并做出相应的艺术性的补救计划。教师在内容上要设计出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符合教師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任务,确保能够顺利完成,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当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样的一节体育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约束学生,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规范动作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自己创造动作,自己给自己出题,从而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营造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的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例如:在教学模仿跳时,教师的想法不外乎兔跳、蛙跳之类,如果让学生发挥想象,跳出自己的风格,学生不仅有书上的模仿跳,还自己创造出新的袋鼠跳、鱼跳,甚至出现了老虎跳、狮子跳。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知识将会占课堂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教师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是否感觉到教师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自身的教学,随时改进。
四、注意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
课堂知识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技能动作的模仿与记忆。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很少有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动作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新课程中,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因而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例较大。这样一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的、可持续发展的。
五、教学方法兴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解决问题。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有目的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这比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
身体素质虽然是通过人体各种基本活动和动作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度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体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体素质的好坏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以利于他们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短跑中,应以发展他们的动作速率加速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为重点。随着短跑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臂正下收腿的位置可在臂正下稍靠前方,这样会收到更好的实效。
六、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修炼
教师的一声口令、一个示范、一个眼神,都能显示体育教师魅力和风采,特别是教师的教态,是反映教师日常工作态度的一面镜子,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积累经验,发现自身的长处,改进不足。上好一节体育课,教师首先要准备一份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鲜明的主题;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扬长避短;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结合,和谐搭配。备课时,不能忘了备学生,也不能忘记备课堂中的器材和保护的措施。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把示范与信息技术结合,体育课中要强调安全和技能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勤于实践,让他们体验成功。在课后,教师首先要反思这堂课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学生的兴趣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学习的效果。然后回顾本节课要点是否可以在下一节课中继续,这就是宝贵的经验。最后就是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到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与同事之间勤交流等。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也就意味着体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一节好的体育课能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爱上体育课。一节好的体育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节课的放松,也是对其他课程的一种思维放松。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都渴望高品质的生活,而高品质的生活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因而“快乐体育”和“终身体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应该从小学抓起,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兴趣,使其逐渐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小学生的运动主要集中在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学生只要对体育课有兴趣,就会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这有利于教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
一、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做什么事都要善始善终,体育课教学也是这样。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要安排好准备活动,以免学生在运动中出现伤害事故;在一节体育课的最后,教师要安排好放松内容,使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真正使体育课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教师的课前准备,不能局限于动作技能等知识点的微观课程结构之中,而要活跃在课程因素组合的宏观课程结构中,倾心于教学情境的设计和教学资源的组织方面。
一位优秀体育教师的课,每一个教学环节他都会做出精心设计,将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详尽的准备,甚至对自己的每一句话所产生的效果都作了揣摩。也尽可能地预测课堂上学生将会出现的“意外”,并做出相应的艺术性的补救计划。教师在内容上要设计出能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符合教師自身特点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任务,确保能够顺利完成,使学生体验到成就感。
二、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当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时候,他的做法是: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教师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同样的一节体育课,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往往喜欢用自己的想法来约束学生,让学生跟着教师的规范动作做,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的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学生自己创造动作,自己给自己出题,从而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营造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活动的知识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与技能,教师个人的知识与技能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例如:在教学模仿跳时,教师的想法不外乎兔跳、蛙跳之类,如果让学生发挥想象,跳出自己的风格,学生不仅有书上的模仿跳,还自己创造出新的袋鼠跳、鱼跳,甚至出现了老虎跳、狮子跳。课堂知识的变化,将改变传统的课堂面貌。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新知识将会占课堂知识的很大一部分,教师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学生是否感觉到教师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自身的教学,随时改进。
四、注意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
课堂知识的变化决定了教师课堂控制方式的变化。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控制方式,强调学生对技能动作的模仿与记忆。这种控制方式是维持式的,很少有教师个人知识与技能动作的发挥,几乎没有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在新课程中,教师将更多地采取“非结构”“开放式”的控制方式,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因而教师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新知识的比例较大。这样一种“控制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是生成式的、可持续发展的。
五、教学方法兴趣化,教学手段多样化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例如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对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堂教学中“设疑”的方法较多,如“悬念式设疑”,在课的一开始设置一些悬念,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而且自己通过亲身体验解决问题。如在上短跑课时,蹲踞式起跑动作预备时为什么后腿不能蹬直?50米跑你是否清楚自己跑多少步才能跑完?步幅与跑的速度快慢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有目的的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探索中一步一步进行练习,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寻找办法去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这比单独强调学生怎样做效果要好得多。
身体素质虽然是通过人体各种基本活动和动作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度等方面的能力,但也是人体在综合机能的集中反映,因此,身体素质的好坏是衡量小学生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生的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单一的练习会造成机体发展不均衡,体育教师应采用全面发展的身体练习,以利于他们各种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发展。在短跑中,应以发展他们的动作速率加速能力、有氧代谢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为重点。随着短跑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臂正下收腿的位置可在臂正下稍靠前方,这样会收到更好的实效。
六、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修炼
教师的一声口令、一个示范、一个眼神,都能显示体育教师魅力和风采,特别是教师的教态,是反映教师日常工作态度的一面镜子,这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渐积累经验,发现自身的长处,改进不足。上好一节体育课,教师首先要准备一份高质量的教案,设计鲜明的主题;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扬长避短;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结合,和谐搭配。备课时,不能忘了备学生,也不能忘记备课堂中的器材和保护的措施。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把示范与信息技术结合,体育课中要强调安全和技能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勤于实践,让他们体验成功。在课后,教师首先要反思这堂课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学生的兴趣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学习的效果。然后回顾本节课要点是否可以在下一节课中继续,这就是宝贵的经验。最后就是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找到原因,并找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与同事之间勤交流等。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本身具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等。也就意味着体育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一节好的体育课能让学生接受知识的同时爱上体育课。一节好的体育课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这节课的放松,也是对其他课程的一种思维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