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虚构了一个在18世纪的法国巴黎,一个臭气熏天的时代,一个嗅觉异常的天才人物谋杀少女萃取体香的故事。小说从气味和嗅觉角度入手,展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嗅觉角度将一个离奇荒诞的谋杀讲述得充满浪漫、诱惑和神秘色彩。这种独特的嗅觉魅力不仅表现社会风气和自然气息上面,还更深刻的体现在主人公的气味世界里。本文试图从小叙事说中的嗅觉书写研究对象,从嗅觉感官的角度和嗅觉背后的欲望隐喻分析气味和嗅觉是如何作为中心来结构小说的,又怎样以多重功能完整展现自身意义的。
【关键词】:《香水》;嗅觉;气味;欲望
臭气熏天的时代和嗅觉异常的天才
在文学创作中,视觉以其不可撼动的地位霸据文坛,视觉形象以其具体实在性,成为理所当然的书写对象。而嗅觉,因为其更接近生物性本能而被排斥在文学空间之外,纯粹以气味为描写对象,用嗅觉来讲故事,展现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存在、行动变化的小说,是非常稀少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嗅觉对象——气味是无形无色,人类语言中属于气味的词语太少了,即使有,也只是通过修辞的手法依附于其他感官的体验上面。但是《香水》这部小说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文学创作的认知——气味是可以写出来的,嗅觉也和视觉一样,可以间建构小说,可以建立话语意义。这部小说,不但用气味来表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关照人类内心世界变化。“整部小说,便是建构在由气味组成、充满嗅觉形象的环境中。”作者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气味的王国,一个光怪陆离的嗅觉世界。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类嗅觉的独特魅力。并且将这种虚无缥缈无法言喻的嗅觉体验,依附于具体的事物之上,形成了小说独特的以嗅觉担当叙事功能的新小说世界。
小说的背景设置在18世纪的巴黎,这是一个臭气漫天、令人作呕的时代:
我们要讲的这个时代,在城里到处弥漫着我们这样的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臭味。路上有堆肥臭;后院有尿骚味;楼梯间有木头霉味,老鼠屎味;厨房有烂包心菜味和羊油味;通气不良的房间里有陈年灰尘的闷臭,卧室里与油腻的床单味,微湿的鸭绒被味,尿壶的呛鼻骚味;烟囱发出硫臭;皮革厂碱水池臭和屠宰场凝血腥臭;人身上散发出汗酸和没洗的衣服臭,口腔有烂牙味,才能够胃里出来的洋葱汁味;身体呢,从不再年轻开始,就有放很久的乳酪味,酸奶和发疹性肿瘤病的味道……没有任何生命——从萌芽状态到暮年,没有臭味相随。
读这个城市描写的时候,作家连用stinken(德语动词:发出恶臭)达到17次之多,巴黎的臭通过一系列具象物和气味来加以形容,使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臭气成为了可视可感的形象。生存在这样一个糟糕透顶的气味环境中的人类他们早已久而不闻其臭,变得无所追求,浑浑噩噩。这更像是一个人间地狱,人们被污秽死亡黑暗包围,没有美好的幻想,没有希望的曙光,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更没有理性可言。他们就是一群被气味和嗅觉牵引着的动物,只是出于本能地被上天选择、生存然后死亡,化为臭气。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出的这种臭气与现实发达的文明是如此的不成和谐,更何况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8世界的巴黎—启蒙时期,这样的设置,凸显出作者的深意: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时代。
就是在这样一个恶臭的巴黎,又是在巴黎最臭的鱼肉交易市场,诞生了一个嗅觉天才——格雷诺耶。他不仅能闻到气味的整体,而且能分解出气味中最微小和最遥远的颗粒。他不但能够识别气味分解,还能够将这种气味重新组合制造;他依靠鼻子来判别天气,判别即将到访的客人:我们完全可以说,嗅觉似乎是他除了眼睛之外的第二套视觉器官,甚至说,嗅觉是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器官。格雷诺耶冷酷、古怪、丑陋、偏执,他眼神单纯呆滞毫无生机活力,但是他的嗅觉是时刻都在警醒的充满活力的。他的任何行动心理变化,都是外界气味引起的。在没有嗅到少女体香之前,他的嗅觉是盲目的、被动的、沉睡的,但是在嗅到少女体香以后,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变化,他从原始自然的自我成为了一个主动的理想的自我——他要保存这种异香。
气味导致嗅觉体验的变化,致使格雷诺耶心灵和精神世界也不断改变。嗅觉在这里具有看双重媒介作用,一方面,通过嗅觉对气味的描写,建构了故事的背景,这种通过气味建构的世界充满了道德伦理之深意。又通过嗅觉主体——格雷诺耶的气味世界的描写,道出了气味和嗅觉对于格雷诺耶生存的意义。对于气味的描写运用的多重修辞手法,艺术想象等方式,使嗅觉从一种生物性感知的感受上升到了一种审美的高度。
气味中的爱与欲
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本能释放的一种方式。格雷诺耶的出生一生啼哭,把自己的母亲送上断头台,也让自己得以存活。为了生存,他放弃了爱。此后他一直处于被抛弃的地位,他依靠倔强和厌恶的力量,依靠强烈得超乎想象的生本能,躲过一切灾难。他不是不需要爱,而是为了生存,他不能有爱的要求,他比任何人都需要爱,这种需要以恨的方式在内心悄悄累积。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气味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甚至这一点上,他比别人要得到的多。这是上帝对他唯一的恩赐。在气味中,他感到满足与幸福。但是这一切在他发现自己没有气味的时候,他所有的成就感都消失了。缺失气味,意味着别人无法嗅到自己——对于别人来说,他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他的存在时无意义的。他需要给自己造就一种气味。
格雷诺耶造出了气味,他成功让别人感到了自己的存在。意外的是,他发现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体味,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情绪。在他内心埋藏压抑许久的恨意找到了释放的出口。满足了自己需求之后的格雷诺耶,欲望开始膨胀,他要占有处女体香,他要人们像自己疯狂地迷恋这种奇香一样地迷恋他!接着就是一场魔鬼计划的实施,他成功提取13为少女的体香制成了绝世香水,最终这香水发挥了力量,让刑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迷惑。看到众人集体疯癫痴狂地交媾,格雷诺耶在认识到香水魔力的同时,也認识到自己彻底的失败——他永远都无法弥补自己身上的匮乏。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强烈和剧烈,就不再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进而会否定和取消别人的生存。格雷诺耶自始至终都只有自己的绝对主体性,而没有意识到别人作为独立存在也是有他们自身的主体性的,完全凭自己的主体意志去设立他者,把其他人作为客体来祛除,必然会导致一个既毁灭别人也毁灭自己的悲剧。
在臭气熏天的巴黎,少女的体香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极致的美、美好的善和完美的爱。格雷诺耶对于香气的追逐,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本能欲望——渴望爱;一方面是为了建立自己完整的人格——既能够爱别人,也能够被别人爱。但是格雷诺耶是残缺的,他只能欲望别人,无法被别人欲望。格雷诺耶没有灵魂、思想,甚至没有作为一个人正常的理性与感性,像动物一样,被自己狂热的嗅觉感官控制,无疑会导致他的偏执。“人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与秩序、理性和社会规范的冲突以及自发的反抗……一旦出现某种外因,人的自我便会冲破理性的控制而暴露无遗。“作为至美至爱的追求者,格雷诺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化身。但是,人是理性的动物,欲望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
参考文献:
[1]聚斯金德.《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李清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李清华.《香水》的成功与传统的现实手法漫谈[J].当代外国文学,1988(3)
[3]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李显杰.二元并置·反讽·怪诞——读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一个凶手的故事》[J].杂志,当代外国文学,1991(4)
[5]刘菲.论聚斯金德作品中的感官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3(3)
【关键词】:《香水》;嗅觉;气味;欲望
臭气熏天的时代和嗅觉异常的天才
在文学创作中,视觉以其不可撼动的地位霸据文坛,视觉形象以其具体实在性,成为理所当然的书写对象。而嗅觉,因为其更接近生物性本能而被排斥在文学空间之外,纯粹以气味为描写对象,用嗅觉来讲故事,展现主人公和其他人物的存在、行动变化的小说,是非常稀少的。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嗅觉对象——气味是无形无色,人类语言中属于气味的词语太少了,即使有,也只是通过修辞的手法依附于其他感官的体验上面。但是《香水》这部小说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文学创作的认知——气味是可以写出来的,嗅觉也和视觉一样,可以间建构小说,可以建立话语意义。这部小说,不但用气味来表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而且关照人类内心世界变化。“整部小说,便是建构在由气味组成、充满嗅觉形象的环境中。”作者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气味的王国,一个光怪陆离的嗅觉世界。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类嗅觉的独特魅力。并且将这种虚无缥缈无法言喻的嗅觉体验,依附于具体的事物之上,形成了小说独特的以嗅觉担当叙事功能的新小说世界。
小说的背景设置在18世纪的巴黎,这是一个臭气漫天、令人作呕的时代:
我们要讲的这个时代,在城里到处弥漫着我们这样的现代人无法想象的臭味。路上有堆肥臭;后院有尿骚味;楼梯间有木头霉味,老鼠屎味;厨房有烂包心菜味和羊油味;通气不良的房间里有陈年灰尘的闷臭,卧室里与油腻的床单味,微湿的鸭绒被味,尿壶的呛鼻骚味;烟囱发出硫臭;皮革厂碱水池臭和屠宰场凝血腥臭;人身上散发出汗酸和没洗的衣服臭,口腔有烂牙味,才能够胃里出来的洋葱汁味;身体呢,从不再年轻开始,就有放很久的乳酪味,酸奶和发疹性肿瘤病的味道……没有任何生命——从萌芽状态到暮年,没有臭味相随。
读这个城市描写的时候,作家连用stinken(德语动词:发出恶臭)达到17次之多,巴黎的臭通过一系列具象物和气味来加以形容,使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臭气成为了可视可感的形象。生存在这样一个糟糕透顶的气味环境中的人类他们早已久而不闻其臭,变得无所追求,浑浑噩噩。这更像是一个人间地狱,人们被污秽死亡黑暗包围,没有美好的幻想,没有希望的曙光,愚昧无知,麻木不仁,更没有理性可言。他们就是一群被气味和嗅觉牵引着的动物,只是出于本能地被上天选择、生存然后死亡,化为臭气。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出的这种臭气与现实发达的文明是如此的不成和谐,更何况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8世界的巴黎—启蒙时期,这样的设置,凸显出作者的深意: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绝望的时代。
就是在这样一个恶臭的巴黎,又是在巴黎最臭的鱼肉交易市场,诞生了一个嗅觉天才——格雷诺耶。他不仅能闻到气味的整体,而且能分解出气味中最微小和最遥远的颗粒。他不但能够识别气味分解,还能够将这种气味重新组合制造;他依靠鼻子来判别天气,判别即将到访的客人:我们完全可以说,嗅觉似乎是他除了眼睛之外的第二套视觉器官,甚至说,嗅觉是他获取外界信息的唯一器官。格雷诺耶冷酷、古怪、丑陋、偏执,他眼神单纯呆滞毫无生机活力,但是他的嗅觉是时刻都在警醒的充满活力的。他的任何行动心理变化,都是外界气味引起的。在没有嗅到少女体香之前,他的嗅觉是盲目的、被动的、沉睡的,但是在嗅到少女体香以后,他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变化,他从原始自然的自我成为了一个主动的理想的自我——他要保存这种异香。
气味导致嗅觉体验的变化,致使格雷诺耶心灵和精神世界也不断改变。嗅觉在这里具有看双重媒介作用,一方面,通过嗅觉对气味的描写,建构了故事的背景,这种通过气味建构的世界充满了道德伦理之深意。又通过嗅觉主体——格雷诺耶的气味世界的描写,道出了气味和嗅觉对于格雷诺耶生存的意义。对于气味的描写运用的多重修辞手法,艺术想象等方式,使嗅觉从一种生物性感知的感受上升到了一种审美的高度。
气味中的爱与欲
欲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人性的一部分,是本能释放的一种方式。格雷诺耶的出生一生啼哭,把自己的母亲送上断头台,也让自己得以存活。为了生存,他放弃了爱。此后他一直处于被抛弃的地位,他依靠倔强和厌恶的力量,依靠强烈得超乎想象的生本能,躲过一切灾难。他不是不需要爱,而是为了生存,他不能有爱的要求,他比任何人都需要爱,这种需要以恨的方式在内心悄悄累积。唯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气味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甚至这一点上,他比别人要得到的多。这是上帝对他唯一的恩赐。在气味中,他感到满足与幸福。但是这一切在他发现自己没有气味的时候,他所有的成就感都消失了。缺失气味,意味着别人无法嗅到自己——对于别人来说,他是不存在的或者说他的存在时无意义的。他需要给自己造就一种气味。
格雷诺耶造出了气味,他成功让别人感到了自己的存在。意外的是,他发现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体味,来影响别人对自己的情绪。在他内心埋藏压抑许久的恨意找到了释放的出口。满足了自己需求之后的格雷诺耶,欲望开始膨胀,他要占有处女体香,他要人们像自己疯狂地迷恋这种奇香一样地迷恋他!接着就是一场魔鬼计划的实施,他成功提取13为少女的体香制成了绝世香水,最终这香水发挥了力量,让刑场的所有人都受到了迷惑。看到众人集体疯癫痴狂地交媾,格雷诺耶在认识到香水魔力的同时,也認识到自己彻底的失败——他永远都无法弥补自己身上的匮乏。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强烈和剧烈,就不再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进而会否定和取消别人的生存。格雷诺耶自始至终都只有自己的绝对主体性,而没有意识到别人作为独立存在也是有他们自身的主体性的,完全凭自己的主体意志去设立他者,把其他人作为客体来祛除,必然会导致一个既毁灭别人也毁灭自己的悲剧。
在臭气熏天的巴黎,少女的体香是一种象征,它代表了极致的美、美好的善和完美的爱。格雷诺耶对于香气的追逐,一方面是出于自己本能欲望——渴望爱;一方面是为了建立自己完整的人格——既能够爱别人,也能够被别人爱。但是格雷诺耶是残缺的,他只能欲望别人,无法被别人欲望。格雷诺耶没有灵魂、思想,甚至没有作为一个人正常的理性与感性,像动物一样,被自己狂热的嗅觉感官控制,无疑会导致他的偏执。“人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与秩序、理性和社会规范的冲突以及自发的反抗……一旦出现某种外因,人的自我便会冲破理性的控制而暴露无遗。“作为至美至爱的追求者,格雷诺耶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化身。但是,人是理性的动物,欲望可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
参考文献:
[1]聚斯金德.《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李清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李清华.《香水》的成功与传统的现实手法漫谈[J].当代外国文学,1988(3)
[3]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李显杰.二元并置·反讽·怪诞——读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一个凶手的故事》[J].杂志,当代外国文学,1991(4)
[5]刘菲.论聚斯金德作品中的感官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