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的。”
在很多文章中,就有不少生動传神的动词。我们在进行阅读时,多关注这些动词,仔细揣摩它们的表达效果,会别有一番乐趣。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哪吒闹海》
同学们,你们看,作者一连用了“闪”“躲”“取下”“扔”这四个动词表现了哪吒的机灵。夜叉举起斧头便砍,他可是用尽全力的,哪吒机敏地一闪,就躲过了夜叉的正面攻击,为反击积蓄了力量。“随即取下”“扔去”能让我们感受到哪吒的机灵果敢、回击迅速。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珍珠泉)
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喷吐出来。(黑虎泉)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趵突泉)
——《泉城》
都是写泉水的流动,作者却用了“涌”“喷吐”“冒”这三个动词,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是作者对泉水流动状态细致观察的结果。珍珠泉和趵突泉的泉水都是由下往上出来,作者进行形容时,用了“涌”和“冒”,前者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后者说明泉水相对多而缓。“喷吐”则是强调黑虎泉的泉水流量多、流势猛。
同样,在古诗里也有大量生动的动词,我们来看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潜”和“润”这两个动词把春雨写活了。“潜”,写出了春雨的纤细与轻盈,来得无声无息,它是趁黑夜,随轻风悄然而至的;“润”,写出了春雨的细腻与温柔,它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在诗人的眼中,春雨多么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万物复苏的时刻来到,唯恐打扰了人们的睡眠,竟在夜晚轻轻地洒落下来,使万物得到滋润。
你瞧,准确地使用动词,就可以将人物、事物、情境的特征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同样,我们在写作文时,将动词用得贴切,一定能使文章生动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妙用动词,让作文“神采飞扬”呢?林老师教你们三个方法。
我们知道,文题就如眼睛,好的题目可以快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如果我们在标题中运用动词,就可以使写作对象栩栩如生,场景活灵活现。
如写一件事的文章,同学们经常用《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其实,如果我们根据事件主要经过、所要表达的情感去拟题,就不一样了。你看,《请为XX喝彩》《与XX干杯》《我与XX的亲密接触》《XX,在那一刻绽放》《听,XXX》这几个题目中,“喝彩”“干杯”“接触”“绽放”“听”都是动词,它们的合理运用让整个题目都“活”了起来。可见,平常的动词经过巧妙的搭配之后,就能起到平中见奇的效果,增强了题目的感染力。
在写作中,我们要想正确而合理地使用动词,就要在平时认真观察、仔细总结,并根据所写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例如我们要描写一个季节的景色,常常会用这样的开头: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其实,如果你展开想象,想想四季的特点,你便可以这样写:
春姑娘踩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携着五彩的花篮,把绚丽的鲜花撒向大地;夏姑娘跳着热情的舞步来了,她提着火红的布袋,把炙热的骄阳洒向晴空;秋婆婆踏着喜悦的步伐来了,她拿着神奇的魔盒,把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冬爷爷迈着稳重的方步来了,他背着白色的背篓,把晶莹的雪花铺遍原野。
你看,“踩着”“跳着”“踏着”“迈着”这四个动词,具体反映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春天轻盈有活力,夏天热情奔放,秋天踏实有收获,冬天则沉稳厚重。再如,我们要描写小金鱼,就一定要认真观察小金鱼在水中畅游的状态,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写下这样的文字:
小金鱼鼓着大眼睛,在鱼缸中游泳时总是来回扭动着身子,尾巴一摆,便从鱼缸这头游到了那头,多么轻松、多么惬意啊!
小金鱼是水泡眼,所以要用“鼓着”;它的身体一般都比较肥硕,所以形容它摆动身体,我们要用“扭动”;它虽然身体较胖,但游泳时非常灵活,所以我们用尾巴“一摆”这个动词,就让小金鱼游泳时的灵活姿态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栩栩如生之感。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才好看,同样,动词要连着用才更加精彩。
如,一个同学是这样写运动员打乒乓球的: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样用一句话就把一次发球的情景写完了。
如果我们学会动词连用技巧后,就可以这样进行修改:
只见他将球高高地抛起,眼睛死死盯着,在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就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样一来,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几个,文字立即灵动丰富起来。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觉得自己写的作文平淡无奇、文字缺乏表现力的时候,不妨琢磨一下动词的运用,请记住:语有动词自鲜活,文有动词更精彩!
在很多文章中,就有不少生動传神的动词。我们在进行阅读时,多关注这些动词,仔细揣摩它们的表达效果,会别有一番乐趣。同时,也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体会文章内容,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
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哪吒闹海》
同学们,你们看,作者一连用了“闪”“躲”“取下”“扔”这四个动词表现了哪吒的机灵。夜叉举起斧头便砍,他可是用尽全力的,哪吒机敏地一闪,就躲过了夜叉的正面攻击,为反击积蓄了力量。“随即取下”“扔去”能让我们感受到哪吒的机灵果敢、回击迅速。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珍珠泉)
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喷吐出来。(黑虎泉)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趵突泉)
——《泉城》
都是写泉水的流动,作者却用了“涌”“喷吐”“冒”这三个动词,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都是作者对泉水流动状态细致观察的结果。珍珠泉和趵突泉的泉水都是由下往上出来,作者进行形容时,用了“涌”和“冒”,前者是说泉水相对少而急,后者说明泉水相对多而缓。“喷吐”则是强调黑虎泉的泉水流量多、流势猛。
同样,在古诗里也有大量生动的动词,我们来看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潜”和“润”这两个动词把春雨写活了。“潜”,写出了春雨的纤细与轻盈,来得无声无息,它是趁黑夜,随轻风悄然而至的;“润”,写出了春雨的细腻与温柔,它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在诗人的眼中,春雨多么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万物复苏的时刻来到,唯恐打扰了人们的睡眠,竟在夜晚轻轻地洒落下来,使万物得到滋润。
你瞧,准确地使用动词,就可以将人物、事物、情境的特征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文章焕发出独特的魅力。同样,我们在写作文时,将动词用得贴切,一定能使文章生动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如何妙用动词,让作文“神采飞扬”呢?林老师教你们三个方法。
我们知道,文题就如眼睛,好的题目可以快速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如果我们在标题中运用动词,就可以使写作对象栩栩如生,场景活灵活现。
如写一件事的文章,同学们经常用《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其实,如果我们根据事件主要经过、所要表达的情感去拟题,就不一样了。你看,《请为XX喝彩》《与XX干杯》《我与XX的亲密接触》《XX,在那一刻绽放》《听,XXX》这几个题目中,“喝彩”“干杯”“接触”“绽放”“听”都是动词,它们的合理运用让整个题目都“活”了起来。可见,平常的动词经过巧妙的搭配之后,就能起到平中见奇的效果,增强了题目的感染力。
在写作中,我们要想正确而合理地使用动词,就要在平时认真观察、仔细总结,并根据所写事物的特点准确运用。例如我们要描写一个季节的景色,常常会用这样的开头: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其实,如果你展开想象,想想四季的特点,你便可以这样写:
春姑娘踩着轻盈的脚步来了,她携着五彩的花篮,把绚丽的鲜花撒向大地;夏姑娘跳着热情的舞步来了,她提着火红的布袋,把炙热的骄阳洒向晴空;秋婆婆踏着喜悦的步伐来了,她拿着神奇的魔盒,把丰收的果实挂满枝头;冬爷爷迈着稳重的方步来了,他背着白色的背篓,把晶莹的雪花铺遍原野。
你看,“踩着”“跳着”“踏着”“迈着”这四个动词,具体反映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春天轻盈有活力,夏天热情奔放,秋天踏实有收获,冬天则沉稳厚重。再如,我们要描写小金鱼,就一定要认真观察小金鱼在水中畅游的状态,通过观察,我们就可以写下这样的文字:
小金鱼鼓着大眼睛,在鱼缸中游泳时总是来回扭动着身子,尾巴一摆,便从鱼缸这头游到了那头,多么轻松、多么惬意啊!
小金鱼是水泡眼,所以要用“鼓着”;它的身体一般都比较肥硕,所以形容它摆动身体,我们要用“扭动”;它虽然身体较胖,但游泳时非常灵活,所以我们用尾巴“一摆”这个动词,就让小金鱼游泳时的灵活姿态跃然纸上,给人一种栩栩如生之感。
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才好看,同样,动词要连着用才更加精彩。
如,一个同学是这样写运动员打乒乓球的: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样用一句话就把一次发球的情景写完了。
如果我们学会动词连用技巧后,就可以这样进行修改:
只见他将球高高地抛起,眼睛死死盯着,在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就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这样一来,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几个,文字立即灵动丰富起来。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们觉得自己写的作文平淡无奇、文字缺乏表现力的时候,不妨琢磨一下动词的运用,请记住:语有动词自鲜活,文有动词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