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和运动员赛场表现的研究,分析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武术套路动作质量方面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从而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完善以及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武术套路 竞赛规则 动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25-02
前言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是衡量武术套路质量的标准。同时也是武术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对武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航作用。通过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运动员赛场表现的研究,发现规则在制约武术动作质量方面的发展。
一、动作规格与武术本质悖逆
(一)武术本质
人类创造某一物的目的就是该物的本质。那么,武术最原始的本质就是击技。击技是武术的核心内容;武术的其他部分的内容,都是在击技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出来的。武术,无论解释为“止戈为武”,还是“持戈去打”,都是要击技的。丧失了击技这一功能,就成了体操或舞蹈了。武术套路是通过踢、打、摔、拿等方法表现出的技击艺术。武术作为一种肢体艺术,其重点在于它的技击性。可是,武术套路规则却不能充分地对此进行絜矩。
(二)武术动作规格
武术套路的动作规格错误扣分点主要包括:步型步法动作、腿法动作、跳跃动作、衡动作、平跌扑动作和器械方法等。其他错误内容是对运动员失去平衡、器械折断、平衡时间和运动员身体出界等。
比赛时常见动作规格的扣分点主要集中在扫转性腿法扫转腿弯曲和扫转脚腾空离地;跌叉后腿弯曲;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连击响脚脚尖未过肩;步型。
扫转腿的主要扣分一般在后扫腿,教练员为了避免运动员失误几率,首先就淘汰掉了扣分点较多的前扫腿。可这些个扣分点中没有一个是要求套路动作应具有技击性的扫转腿速度和扫转腿力度的。
跌叉后腿弯曲是竞技武术套路基层比赛或高水平比赛中常见的失误动作,主要与接难度动作有关。在难度动作中动作连接难度很多都是接跌竖叉在空中完成一定旋转度数后落地接跌竖叉,对于武术运动员腿部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控制力稍差的运动员就会出现后腿弯曲,造成动作规格扣分点。这一规则主要是提高完成动作难度,通过运动员的失误便于裁判员评判打分。
跳跃动作击响脚脚尖未过肩是基层竞技武术运动员中年龄组较小和女运动员比赛中较常见。一般跳跃能力差的运动员,难度动作都将会出现相似的动作规格错误。在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较高,出现动作规格错误的几率低,但是在基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不高,出现动作规格错误的现象较多,特别是在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时,会出现一连串的动作失误。
步型动作规格方面的主要集中在马步,跟跌竖叉同样的原因,也是与难度连接动作有关。跳跃动作接马步,马步动作最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是上体明显前倾、两脚间距过小。其次,是弓步屈蹲腿未达水平和虚步屈蹲腿未达水平的扣分点。基层竞技武术比赛难度动作的完成分数对于运动员最后成绩的影响较大,因此很多教练员更加注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训练,相对就减少了运动员动作规格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动作规格粗糙,步型动作规格错误扣分较多,这也是目前基层武术运动训练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器械中刀、枪、剑、棍主要是在器械抛接时出现动作失误,如:抱接器械;未单手接握剑柄、刀柄、棍身、枪身等。所以在器械类比赛时,运动员在演练器械套路完成抛接难度动作时,先看跳跃动作击响脚是否过肩,接着看运动员接器械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上的规定。
二、规避风险后的动作流失
武术套路竞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稳保高分,会放弃失败几率较大、扣分点较多的武术动作,由此导致部分武术动作流失。同样一个武术套路,做风险大的动作成功后不会额外多得高分,如若失误却不少扣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就会尽一切可能去除相对没法把握、有风险的动作。
拳术中乌龙盘打对运动员协调性、柔韧性、速度等素质要求较高,逐渐被放弃在竞赛套路中出现;叉步翻腰对运动员的柔韧、速度、力量和穩定性要求较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就放弃了这些做好没有分,失误失分的最具基本功实力的武术动作。枪术中的拦、拿、扎,立枪舞花等动作,剑术中的剪腕花、棍术中的提撩棍、刀术中的缠头裹脑等等,这些易失误的动作,都在慢慢退出赛场;平衡类:抱脚朝天直立、后踢抱脚直立、侧踢抱脚直立等动作,不管是支撑腿弯曲还是抱脚腿弯曲,只要在视觉上能看到腿弯曲就扣分,就算是平时训练很努力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出于生理本能保护仍会出现支撑腿晃动或者任何一腿的弯曲被扣分,套路编排就会考虑放弃使用不稳定动作。
武术中的平衡类动作对运动员有极高的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和身体平衡能力的要求,这些动作也较大程度地体现出武术的东方艺术神韵。另外,太极拳的套路编排中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玉女穿梭等弓步动作也已少见了,这些动作对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要求比较高,易失误被扣分,所以在套路编排中就用跟步代替弓步了。
扫转性腿法中的前扫退,一个扫转性腿法就有扫转腿弯曲、扫转腿脚掌离地、支撑脚大腿高于水平和属于难度分值的扫转度数不够共四个扣分点,一个动作有多少个扣分点,就有多少失误几率,顾彼失此,做好了也不会多得分,做不好裁判就在条条框框的规则那等着你呢。大家干脆就放弃这一扫转性腿法。现如今,高水平和基层的各武术套路比赛中几乎看不到前扫腿的踪影,用不了多久“前扫腿”这一动作就只能在现身于历史资料中了。武术动作的逐渐消失,不利于武术传承发展,应早日采取补救措施。
武术竞赛规则引导武术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多少个武术动作“被”打入到历史资料,未来的《规则》又将会有多少个因扣分点过多或对运动员综合能力要求高的动作被淘汰?值得我们去深思。每个武术人都应反思我们的武术是在如何传承和发展。
扣分次数不高并非就说明该动作成功率高,而是运动员不再做这个动作了。一些动作被扣分的概率小或没有出现扣分状况,不是因为该动作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而是由于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降低失误率,或是因为保存体力,没有让该动作出现在竞赛套路中。竞赛套路中不会出现的动作,日常训练过程中更不会练习这类动作,这样极不利于武术的发展,既然武术竞赛规则中有这样的扣分点,就要使这些动作在套路中出现,就算是强制性的规定,有利于保护武术套路的动作不流失。否则,武术竞赛规则中规定的内容形同虚设,毫无用处,反而毁灭了部分武术动作。
三、结束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人们对武术套路的价值取向与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但各种改革都应当建立在坚守武术的本质特点之上。武术规则过分强调武术套路演练的艺术性、舞台效应以及便于裁判评判的因素,使武术逐渐体操化、舞蹈化,削弱了武术动作技击、技击意识,不利于武术发展。对一些武术套路中出现的标志性动作应适当放宽“准入制度”,以使这些濒临灭绝的动作能在武术赛场上亮相。别让我们把一些武术动作传承丢失。如若不能让武术保留它特有的“个性”,竞技武术套路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和喜爱,它的生存和发展都值得各方武术人士深思。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2003)[C].国家体育总局,2003 .
[2]孙若海,吴剑,林小美.关于基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质量评分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
[3]邱丕相,陈顺安.对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可操作性与合理性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8.1.
[4]季建成.武术走向世界不同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7.
[关键词]武术套路 竞赛规则 动作质量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25-02
前言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是衡量武术套路质量的标准。同时也是武术发展方向的指挥棒,对武术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航作用。通过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运动员赛场表现的研究,发现规则在制约武术动作质量方面的发展。
一、动作规格与武术本质悖逆
(一)武术本质
人类创造某一物的目的就是该物的本质。那么,武术最原始的本质就是击技。击技是武术的核心内容;武术的其他部分的内容,都是在击技的基础上产生发展出来的。武术,无论解释为“止戈为武”,还是“持戈去打”,都是要击技的。丧失了击技这一功能,就成了体操或舞蹈了。武术套路是通过踢、打、摔、拿等方法表现出的技击艺术。武术作为一种肢体艺术,其重点在于它的技击性。可是,武术套路规则却不能充分地对此进行絜矩。
(二)武术动作规格
武术套路的动作规格错误扣分点主要包括:步型步法动作、腿法动作、跳跃动作、衡动作、平跌扑动作和器械方法等。其他错误内容是对运动员失去平衡、器械折断、平衡时间和运动员身体出界等。
比赛时常见动作规格的扣分点主要集中在扫转性腿法扫转腿弯曲和扫转脚腾空离地;跌叉后腿弯曲;腾空飞脚、旋风脚、腾空摆连击响脚脚尖未过肩;步型。
扫转腿的主要扣分一般在后扫腿,教练员为了避免运动员失误几率,首先就淘汰掉了扣分点较多的前扫腿。可这些个扣分点中没有一个是要求套路动作应具有技击性的扫转腿速度和扫转腿力度的。
跌叉后腿弯曲是竞技武术套路基层比赛或高水平比赛中常见的失误动作,主要与接难度动作有关。在难度动作中动作连接难度很多都是接跌竖叉在空中完成一定旋转度数后落地接跌竖叉,对于武术运动员腿部的控制能力要求较高,控制力稍差的运动员就会出现后腿弯曲,造成动作规格扣分点。这一规则主要是提高完成动作难度,通过运动员的失误便于裁判员评判打分。
跳跃动作击响脚脚尖未过肩是基层竞技武术运动员中年龄组较小和女运动员比赛中较常见。一般跳跃能力差的运动员,难度动作都将会出现相似的动作规格错误。在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较高,出现动作规格错误的几率低,但是在基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技术水平不高,出现动作规格错误的现象较多,特别是在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时,会出现一连串的动作失误。
步型动作规格方面的主要集中在马步,跟跌竖叉同样的原因,也是与难度连接动作有关。跳跃动作接马步,马步动作最容易出现的失误主要是上体明显前倾、两脚间距过小。其次,是弓步屈蹲腿未达水平和虚步屈蹲腿未达水平的扣分点。基层竞技武术比赛难度动作的完成分数对于运动员最后成绩的影响较大,因此很多教练员更加注重运动员难度动作的训练,相对就减少了运动员动作规格的训练,导致运动员动作规格粗糙,步型动作规格错误扣分较多,这也是目前基层武术运动训练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器械中刀、枪、剑、棍主要是在器械抛接时出现动作失误,如:抱接器械;未单手接握剑柄、刀柄、棍身、枪身等。所以在器械类比赛时,运动员在演练器械套路完成抛接难度动作时,先看跳跃动作击响脚是否过肩,接着看运动员接器械的动作是否符合规则上的规定。
二、规避风险后的动作流失
武术套路竞赛中教练员和运动员为稳保高分,会放弃失败几率较大、扣分点较多的武术动作,由此导致部分武术动作流失。同样一个武术套路,做风险大的动作成功后不会额外多得高分,如若失误却不少扣分,教练员和运动员就会尽一切可能去除相对没法把握、有风险的动作。
拳术中乌龙盘打对运动员协调性、柔韧性、速度等素质要求较高,逐渐被放弃在竞赛套路中出现;叉步翻腰对运动员的柔韧、速度、力量和穩定性要求较强,教练员和运动员就放弃了这些做好没有分,失误失分的最具基本功实力的武术动作。枪术中的拦、拿、扎,立枪舞花等动作,剑术中的剪腕花、棍术中的提撩棍、刀术中的缠头裹脑等等,这些易失误的动作,都在慢慢退出赛场;平衡类:抱脚朝天直立、后踢抱脚直立、侧踢抱脚直立等动作,不管是支撑腿弯曲还是抱脚腿弯曲,只要在视觉上能看到腿弯曲就扣分,就算是平时训练很努力的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出于生理本能保护仍会出现支撑腿晃动或者任何一腿的弯曲被扣分,套路编排就会考虑放弃使用不稳定动作。
武术中的平衡类动作对运动员有极高的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和身体平衡能力的要求,这些动作也较大程度地体现出武术的东方艺术神韵。另外,太极拳的套路编排中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玉女穿梭等弓步动作也已少见了,这些动作对运动员的腿部力量要求比较高,易失误被扣分,所以在套路编排中就用跟步代替弓步了。
扫转性腿法中的前扫退,一个扫转性腿法就有扫转腿弯曲、扫转腿脚掌离地、支撑脚大腿高于水平和属于难度分值的扫转度数不够共四个扣分点,一个动作有多少个扣分点,就有多少失误几率,顾彼失此,做好了也不会多得分,做不好裁判就在条条框框的规则那等着你呢。大家干脆就放弃这一扫转性腿法。现如今,高水平和基层的各武术套路比赛中几乎看不到前扫腿的踪影,用不了多久“前扫腿”这一动作就只能在现身于历史资料中了。武术动作的逐渐消失,不利于武术传承发展,应早日采取补救措施。
武术竞赛规则引导武术发展的过程中,有过多少个武术动作“被”打入到历史资料,未来的《规则》又将会有多少个因扣分点过多或对运动员综合能力要求高的动作被淘汰?值得我们去深思。每个武术人都应反思我们的武术是在如何传承和发展。
扣分次数不高并非就说明该动作成功率高,而是运动员不再做这个动作了。一些动作被扣分的概率小或没有出现扣分状况,不是因为该动作的成功率为百分之百,而是由于教练员和运动员为了降低失误率,或是因为保存体力,没有让该动作出现在竞赛套路中。竞赛套路中不会出现的动作,日常训练过程中更不会练习这类动作,这样极不利于武术的发展,既然武术竞赛规则中有这样的扣分点,就要使这些动作在套路中出现,就算是强制性的规定,有利于保护武术套路的动作不流失。否则,武术竞赛规则中规定的内容形同虚设,毫无用处,反而毁灭了部分武术动作。
三、结束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化,人们对武术套路的价值取向与功能也发生了变化,但各种改革都应当建立在坚守武术的本质特点之上。武术规则过分强调武术套路演练的艺术性、舞台效应以及便于裁判评判的因素,使武术逐渐体操化、舞蹈化,削弱了武术动作技击、技击意识,不利于武术发展。对一些武术套路中出现的标志性动作应适当放宽“准入制度”,以使这些濒临灭绝的动作能在武术赛场上亮相。别让我们把一些武术动作传承丢失。如若不能让武术保留它特有的“个性”,竞技武术套路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和喜爱,它的生存和发展都值得各方武术人士深思。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2003)[C].国家体育总局,2003 .
[2]孙若海,吴剑,林小美.关于基层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动作质量评分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
[3]邱丕相,陈顺安.对武术套路竞赛裁判法可操作性与合理性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1998.1.
[4]季建成.武术走向世界不同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