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干2病房辽宁 本溪 117000)摘要: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同时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血管;呼吸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6-01 心血管、呼吸内科具有病种多、患者多等特点,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尤为关键[1]。我院通过对10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同时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59例,女41例,年龄13~84岁,平均年龄(40.36±11.25)岁;护理人员:男2名,女15名,工作资历2~20年。对照组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0.38±11.27)岁;护理人员:男2名,女14名,工作资历2~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护理人员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根据实际病情,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措施进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风险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統计与分析。风险管理能力满分100分,主要包括应急能力、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患者满意度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患者例数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对照组1004(4.0%)12(12.0%)82.36±3.59观察组10002(2.0%)93.31±4.09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1007520575.0%观察组100937093.0%3 讨论
导致心血管、呼吸内科出现风险事件的原因有多种,如疾病因素、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药品因素、管理因素等[3-4]。任何一种因素均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护理风险管理是防止护理出现风险的主要管理方法,我院实施的风险管理具体操作主要包括:(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主要由专治医生、护士长、病区组长等共同组成,通过科室工作的特殊性,制定考核及培训制度。(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就护理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掌握先进护理理念、知识、仪器使用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4)实施细节护理。根据不同护理内容,将护理措施进一步细节化,比如在不同输液架挂上对应提示牌,在药品摆放处保证药品摆放位置固定,且没有多余药品出现,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现象。
通过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可知,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7.
[2] 张晓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68-269.
[3] 张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80-81.
[4] 钱幼娟.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6):124-125.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血管;呼吸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256-01 心血管、呼吸内科具有病种多、患者多等特点,一旦护理不当极易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加强临床护理尤为关键[1]。我院通过对100例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显著,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100例,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同时选择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59例,女41例,年龄13~84岁,平均年龄(40.36±11.25)岁;护理人员:男2名,女15名,工作资历2~20年。对照组患者男60例,女40例,年龄11~85岁,平均年龄(40.38±11.27)岁;护理人员:男2名,女14名,工作资历2~20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护理人员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根据实际病情,采用常规对症护理措施进行。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进行风险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患者满意度等进行統计与分析。风险管理能力满分100分,主要包括应急能力、心理素质、专业技能等。患者满意度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种[2]。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 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人员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患者例数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对照组1004(4.0%)12(12.0%)82.36±3.59观察组10002(2.0%)93.31±4.09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3.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对照组1007520575.0%观察组100937093.0%3 讨论
导致心血管、呼吸内科出现风险事件的原因有多种,如疾病因素、护理人员自身素质、药品因素、管理因素等[3-4]。任何一种因素均可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护理风险管理是防止护理出现风险的主要管理方法,我院实施的风险管理具体操作主要包括:(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主要由专治医生、护士长、病区组长等共同组成,通过科室工作的特殊性,制定考核及培训制度。(2)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提高护理安全质量。(3)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就护理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掌握先进护理理念、知识、仪器使用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促进护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4)实施细节护理。根据不同护理内容,将护理措施进一步细节化,比如在不同输液架挂上对应提示牌,在药品摆放处保证药品摆放位置固定,且没有多余药品出现,避免出现用药错误现象。
通过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可知,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7.
[2] 张晓英.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268-269.
[3] 张素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80-81.
[4] 钱幼娟.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25(6):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