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历丙申新春佳节悄然来临,根据古老的十二生肖纪年法,今年属于猴年。猿猴、猕猴、猢猴被人们喜称为“美猴王”。
关于“美猴王”与“喜”(福、禄、寿、喜、财,为中国五种传统俗信)结缘,到底有什么来历呢?
它的来历有点“神”。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猴王的传说,它是从我国西部的拜猿部族引进的。藏族亦名吐蕃,其先祖就是以猴为图腾的。在我国早期女娲“抟土为人”的母系氏族传说中,就出现了泥猴。相传今日河南的太昊陵,是埋葬始祖伏羲氏头骨的地方,那里出卖的“人祖”,就是猴面人身的。
古代传说中的猴王、神猴,“目光如电”“遍体皆如铁”“力能杀人”,又“喜美酒,往往致醉”,而且在飞行时“如匹练”“半昼夜往返数千里”。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还有这样的记载:“猿寿五百岁,则变为玃,千岁则变为老人。”而且猿的寿与蟠桃的寿相连接。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曾在二万七千年前偷吃蟠桃,被王母捉住,受到惩罚。他神通广大,见义勇为,自愿帮助三藏法师取经,一路上斩妖擒怪,获得取经的成功。这样的情节,正是美猴王——孙悟空故事的前身。
它的形象有点“俏”。由于猴子像人,所以捏猴车,民间也叫捏“人儿”。东南沿海一带还顺着当地的方言土语,把猴子的性格形容为“猴子六子”,即滑稽可笑的意思。民间原有民俗工艺品“三勿猴”,即三只被塑在一起的小木猴玩具,一个捂眼,一个捂口,另一个则捂耳,通过“不正经”的猴儿来讽刺封建礼教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煞是有趣。
它的习性有些“理”。猿猴崇拜应是较早产生的动物图腾崇拜之一。这是由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主要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猿猴外形似人,动作敏捷,善于攀援树木,采摘野果,不仅能给以采集生活为主的原始人提供找寻食物的线索,而且也能放哨瞭望,通报敌情,使人类得以及时躲避凶猛野兽的袭击。猿猴的习性与原始人也很相近。这使童年的人类对猿猴产生敬畏、感激和崇拜的心理,并将它们视为神灵加以膜拜。
它的传说有点“奇”。在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中,还有许多关于猿猴的故事,其中一个重要的故事就是“猿猴抢婚”。这类故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劫夫型”,即雌猿直接抢夺(或化作美女,以色相诱惑)人间男子为夫;另一种是“盗妇型”,即雄猿盗取人间女子为偶。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字记录,虽然最早见于汉代,但故事的产生时代,当在汉以前。以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知识来推论,“劫夫型”的产生应更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最早的“盗妇型”想必出现在人类进入父系制时代以后。当人类社会由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两性间斗争的激烈,突出表现在婚姻方式上。母系氏族社会那种男子“嫁”到女子部落,子女也随母姓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提高,使男子在婚姻生活中不再甘心依附于女子,而女子也不愿丧失以前的优越地位,所以男子就常以抢婚的方式来得到他想要的女子。
猿猴形神兽被大量记入《山海经》,表明在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曾经历过一个崇拜猿猴,并以它们为图腾的繁盛时代。有学者认为:这个时代的主宰者就是我国西北部的最早先民——羌人。后来,随着羌人势力的发展,这一古老的图腾崇拜不再限于西北,而且向东进入了中原,大约在夏末商初,中原地区的猿猴崇拜达到极盛,殷人的祖先“夔”,即是以母猴为原型的。这表明以炎帝为代表的羌人文化在殷商初立时曾占据过主导地位,而“鸟头猴身”的殷人始祖形象则是在以后随着羌人与东夷人的联姻而产生。至于龙图腾的兴盛则是更晚的事了,它本来只是黄帝部族的图腾,后来由于该族势力的强大,逐渐取代了中原其它部族的图腾,至此,来自羌人的猿猴图腾在中原衰落了,但在古羌人后裔——今天的羌族及一些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却还完好地保存着,即使在汉族地区,我们也还能窥见到古老猿猴崇拜的痕迹。
看起来,美猴王的出世与来历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近年有人研究,杭州也有“美猴王”,“杭州天竺山至宝石山,全长约十里,境内奇峰突兀,寺庙众多,旧时山上猕猴成众,洞穴遍布,泉水潺缓,花果飘香,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背景地,美猴王孙悟空当‘出生’于宝石山顶一块会发光的白色卵石中。”(柴海生,《<西游记>大揭秘》,中国文化出版社,2014年1月版)虽然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没有根据,其实不然。《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巾箱本(袖珍本)及稍后印的新雕大字本,无疑都是南宋临安中瓦子刻印的“宋椠本”。从宋版书中可知,今杭州宝石山的紫云洞,就是明《西游记》小说中的花果山水帘洞原型。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源自羌人的猿猴信仰和猿猴崇拜,在扩布与东渐过程中与各地山川景物相附丽而形成的民间传说罢了。
关于“美猴王”与“喜”(福、禄、寿、喜、财,为中国五种传统俗信)结缘,到底有什么来历呢?
它的来历有点“神”。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关于猴王的传说,它是从我国西部的拜猿部族引进的。藏族亦名吐蕃,其先祖就是以猴为图腾的。在我国早期女娲“抟土为人”的母系氏族传说中,就出现了泥猴。相传今日河南的太昊陵,是埋葬始祖伏羲氏头骨的地方,那里出卖的“人祖”,就是猴面人身的。
古代传说中的猴王、神猴,“目光如电”“遍体皆如铁”“力能杀人”,又“喜美酒,往往致醉”,而且在飞行时“如匹练”“半昼夜往返数千里”。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还有这样的记载:“猿寿五百岁,则变为玃,千岁则变为老人。”而且猿的寿与蟠桃的寿相连接。宋人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的猴行者,自称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曾在二万七千年前偷吃蟠桃,被王母捉住,受到惩罚。他神通广大,见义勇为,自愿帮助三藏法师取经,一路上斩妖擒怪,获得取经的成功。这样的情节,正是美猴王——孙悟空故事的前身。
它的形象有点“俏”。由于猴子像人,所以捏猴车,民间也叫捏“人儿”。东南沿海一带还顺着当地的方言土语,把猴子的性格形容为“猴子六子”,即滑稽可笑的意思。民间原有民俗工艺品“三勿猴”,即三只被塑在一起的小木猴玩具,一个捂眼,一个捂口,另一个则捂耳,通过“不正经”的猴儿来讽刺封建礼教的“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煞是有趣。
它的习性有些“理”。猿猴崇拜应是较早产生的动物图腾崇拜之一。这是由人类早期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主要生活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猿猴外形似人,动作敏捷,善于攀援树木,采摘野果,不仅能给以采集生活为主的原始人提供找寻食物的线索,而且也能放哨瞭望,通报敌情,使人类得以及时躲避凶猛野兽的袭击。猿猴的习性与原始人也很相近。这使童年的人类对猿猴产生敬畏、感激和崇拜的心理,并将它们视为神灵加以膜拜。
它的传说有点“奇”。在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中,还有许多关于猿猴的故事,其中一个重要的故事就是“猿猴抢婚”。这类故事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劫夫型”,即雌猿直接抢夺(或化作美女,以色相诱惑)人间男子为夫;另一种是“盗妇型”,即雄猿盗取人间女子为偶。猿猴抢婚故事的文字记录,虽然最早见于汉代,但故事的产生时代,当在汉以前。以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知识来推论,“劫夫型”的产生应更早,可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最早的“盗妇型”想必出现在人类进入父系制时代以后。当人类社会由母系制向父系制过渡时,两性间斗争的激烈,突出表现在婚姻方式上。母系氏族社会那种男子“嫁”到女子部落,子女也随母姓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提高,使男子在婚姻生活中不再甘心依附于女子,而女子也不愿丧失以前的优越地位,所以男子就常以抢婚的方式来得到他想要的女子。
猿猴形神兽被大量记入《山海经》,表明在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中曾经历过一个崇拜猿猴,并以它们为图腾的繁盛时代。有学者认为:这个时代的主宰者就是我国西北部的最早先民——羌人。后来,随着羌人势力的发展,这一古老的图腾崇拜不再限于西北,而且向东进入了中原,大约在夏末商初,中原地区的猿猴崇拜达到极盛,殷人的祖先“夔”,即是以母猴为原型的。这表明以炎帝为代表的羌人文化在殷商初立时曾占据过主导地位,而“鸟头猴身”的殷人始祖形象则是在以后随着羌人与东夷人的联姻而产生。至于龙图腾的兴盛则是更晚的事了,它本来只是黄帝部族的图腾,后来由于该族势力的强大,逐渐取代了中原其它部族的图腾,至此,来自羌人的猿猴图腾在中原衰落了,但在古羌人后裔——今天的羌族及一些西南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却还完好地保存着,即使在汉族地区,我们也还能窥见到古老猿猴崇拜的痕迹。
看起来,美猴王的出世与来历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近年有人研究,杭州也有“美猴王”,“杭州天竺山至宝石山,全长约十里,境内奇峰突兀,寺庙众多,旧时山上猕猴成众,洞穴遍布,泉水潺缓,花果飘香,是《西游记》中花果山的背景地,美猴王孙悟空当‘出生’于宝石山顶一块会发光的白色卵石中。”(柴海生,《<西游记>大揭秘》,中国文化出版社,2014年1月版)虽然有人对此提出异议,认为没有根据,其实不然。《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巾箱本(袖珍本)及稍后印的新雕大字本,无疑都是南宋临安中瓦子刻印的“宋椠本”。从宋版书中可知,今杭州宝石山的紫云洞,就是明《西游记》小说中的花果山水帘洞原型。
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源自羌人的猿猴信仰和猿猴崇拜,在扩布与东渐过程中与各地山川景物相附丽而形成的民间传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