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文物收藏、艺术品收藏中的一个大项,瓷器正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的追捧。然而,古代流传下来的瓷器质脆易碎,极易出现器形的破损或残缺,收藏者稍有疏忽就会把一件价值连城的精美瓷器变成一堆破瓷片。
前不久,故宮所藏宋代哥窑瓷器—青釉葵瓣口盘意外破损,碎成6块。相关专业人士称,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国内对陶瓷修复有很丰富的经验;但也有文物专家表示,修复从技术上来说有一定难度,相较破损之前,肯定不能同日而语,而且修补不好将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那么,破碎古瓷能否完好如初、重放光彩呢?
瓷器修复学问多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器物。瓷器要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成型。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古瓷器修复一般可分为考古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和商业性修复3种。
考古研究修复的目的是为考古工作者提供研究历史的实物标本,要求通过准确的拼对、粘接、补缺,复原其原始形状,残缺部位的纹饰大可不必复原,只要用白石膏将残缺部位补全即可。
展览修复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博物馆对文物进行陈列展示,因此修复过的文物只要放在展柜内不易被人看出修复痕迹即可。
商业性修复是为了商品交易而将残破瓷器修复成“完好”的器物,不留任何曾经残破的痕迹。这种修复技术的难度远远高于考古修复和展览修复,是瓷器修复的最高水平,但往往为器物的以次充好提供了便利条件。
商业性修复的出现时间至迟可以追溯到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古董买卖行业的兴盛,商业性修复成为古董行和收藏者利用瓷器牟利的手段。旧时北京琉璃厂的古董行里就不乏技艺高超的瓷器修复高手。但由于旧时生产力和材料的限制,能够将瓷器修复到放在手中定睛观看也看不出破绽的例子并不常见。修复过的瓷器放置一段时间后,往往因为修复材料的老化而使修复痕迹显露出来,即便修复水平较高的瓷器,如果放在阳光下仔细打量,往往也能略微看出修复过部位在色泽质感上与原器的细微差别。
随着化学工业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现代瓷器修复可选用的修复材料越来越多,新的材料比过去使用的天然材料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优异的加工性能,所修复的部位无论在质感还是色泽上都更容易逼近原器。经过专业训练的修复师使用这些新材料,修复出的效果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旧时北京的胡同里,常见到一些肩挑担子的手工匠人,为京城百姓修补家里的实用瓷器,赖以养家糊口。那时百姓生活节俭,碗碟坏了往往不舍得丢掉,而是将破碎碗碟的碎碴收好,等遇见这些匠人,就请他们把破碎的碗碟用锔子锔好接着用。这些匠人被百姓叫做“锔碗儿的”。
锔碗匠人使用皮绳手钻在瓷器上打孔,用铁锤将铜丝打扁,制成如同订书钉一般的“Π”字形的锔子,将锔子的两条腿穿进瓷器碎片上预先打好的孔内,从而把破碎的瓷片固定在一起,再用一些天然的胶类混合石灰调制成膏状,把瓷片断茬间的缝隙填补上。这样修复过的瓷器既结实还不会漏水,可以继续使用。匠人使用的这种皮绳手钻,主要由一个钻头和一把系着细绳的弓子组成,使用的时候将绳子缠在钻头上,来回拉动弓子,让钻头在瓷器上钻孔。瓷器修复能否成功,全在于这把钻头够不够锋利,能不能打出符合要求的小孔,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这种技术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就曾经在他写给教廷的《中国札记》一书中提到过该项修补技法:“这种瓷器……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焊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这里所讲的“焊”,并非焊接,而是用锔子把碎瓷片连接起来。
旧时之所以使用这种修复方法,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所限,没有高强度的粘接材料,为了保证瓷片间的连接牢固,只能用铜质的锔子进行固定。而古董行里进行修复时,出于牟利需要,把锔子暴露在外被人看出修复痕迹是不行的。于是,比民间锔碗匠人多了一道手续,便是在需要加锔子的部位预先磨出凹槽,把锔子镶嵌在瓷胎内而不高出瓷器表面,然后在锔子表面进行随色做旧,以掩盖修复痕迹。
如果所修复的器物上存在残缺,也就是破洞,还需要对残缺部位进行补配。过去,古董行修复瓷器时,由于当时能够用于补配的可选材料很少,通常是在小型陶窑内烧制一片和缺失部位一样形状的瓷片,再将其补配到缺损部位。由于新制作的补配瓷片经过烧制会有10%~15%的收缩量,因此,制作好的补配件很难严丝合缝地被镶嵌在缺失的部位,还需要用石灰和胶调成的灰膏填补缝隙。如此补配好以后,即便经过作色处理,修复过的部位依然能够被看出来。尤其是在阳光下,修复过的部位和周围原器部分的色泽、质感上的差别往往易于被观察出来。
修复工艺今非昔比
现代瓷器修复技术是在传统瓷器修复技术上发展而来。过去那样近似“野蛮”的给瓷器“下锔子”的连接工艺早已不再使用,如今,人们利用化学工业的新成果,利用性能优良的粘接剂对破碎瓷器进行粘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瓷器修复技术较过去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就以一件青花瓷为例来说明修复方式。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瓷。它的制作工艺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色料在瓷坯上绘制纹饰,然后再在其表面罩上一层透明釉,烧成后就是我们看到的青花瓷。
一件破损的青花瓷碗,碗身碎成数块,口沿还缺了一块。修复这件瓷碗之前,首先要清洗瓷碗的碎片,用乙醇或丙酮把碎瓷片表面,尤其是断面上的油污清洗干净。这样做,一是为了器物表面的美观,更重要的则是为了使器物碎片能够对接严密。如果断面不干净,甚至有附着物,碎瓷片对接时就会错位,而且瓷片也无法粘接牢固。这一步看似枯燥,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这道工序万万马虎不得,一旦瓷片断茬上附着的污渍没有清理干净,两片碎瓷片对接在一起时就不会严丝合缝,哪怕每两片瓷片对接时仅有细微的错位,等到所有瓷片对接在一起时,就会因为误差的积累导致所修复的器物发生变形,使得修复失败。
完成上面的准备工作后,就要开始恢复器物的完整,把碎瓷片之间通过一些性能优良的粘接剂进行粘接。所选用的粘接剂要具备无色、透明、弹性好、耐老化性好且粘接强度高等特性。粘接时,将调好的胶粘剂均匀涂抹在瓷片的断茬上,然后将两片瓷片对接并挤压,用夹具固定,直到粘接剂固化,两块碎瓷片就牢牢地粘接在一起。
经过上面一步,碎瓷碗的所有碎片都被粘接起来,造型已经得以恢复。但是因为碎瓷片保存不完整,口沿部位有一块瓷片丢失了,完成碎片粘接后,瓷碗上依然存在残缺,所以,还需要对残缺部位进行补全。由于瓷碗是轮制成型,呈中心对称的造型,因此补配残缺部位时,可以从完整的口沿部位用石膏翻制一块模子,然后再将模子固定在瓷碗上存在残缺的口沿部位,最后将用于修补残缺瓷胎的填充材料浇注在模子上即完成补配。填充材料一般都会堆得比瓷碗的瓷胎厚一些,以便随后进行打磨和找平。经过若干小时,新补配的部位便凝固硬化。于是,拆掉模具,残缺的口沿就完整了。
青花瓷碗上绘满了漂亮的钴蓝色花纹,而我们新补配上去的部分是没有花纹的,这就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在新补配的部位绘制花纹,并使其与器物原件上的花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绘制纹饰之前,先用粗砂纸对新补配部位进行粗加工,打磨掉凸起的多余部分,再进行细打磨,去掉粗砂纸留下的打磨划痕,最后用更高目数的水砂纸或金相砂纸进行抛光,使补配部位和周围原器部分的壁厚一致,用手摸起来平滑圆润。这一步只打磨新补配上去的部分,砂纸不可以磨到瓷碗原件,否则,瓷碗表面的光亮瓷釉就被损坏了。接着,可以开始绘制钴蓝色的花纹了。调配出浓度适宜的蓝色颜料后,用羊毫笔蘸着色料绘制纹饰,新绘纹饰要与瓷器上原有的纹饰接笔自然,风格也要一致。这一步是瓷器修复中技术性最强、最需要经验的一个环节,虽然说来就是这么简单的几句,可是想要调出和瓷碗原器上统一的颜色,并绘出风格一致的纹饰,就需要有很好的美术功底了。
我们都知道,青花瓷表面有一层透明有光泽的硬硬的釉面,因此完成纹饰绘制后,还需要在纹饰表面进行“上釉”,使绘制过纹饰的新修复部位具有与瓷碗原件一致的光泽和坚硬的质感。所谓上釉,并非像烧造瓷器那样真的涂上釉料,然后经过烧制形成坚硬的釉层,而是使用丙烯酸清漆或聚氨酯清漆等原料,利用喷枪在需要做出瓷釉质感的部位进行喷罩,等待材料干燥后,再用玛瑙压子进行压光,用丝绒布进行磨光。这样就可以做出如同瓷釉一般坚硬具有光泽的质感。
通过这一系列处理步骤,一件破碎的青花瓷碗重新变得完整,经过作色上釉等处理,瓷碗表面的裂缝及新补配部位的修复痕迹得以掩盖,一件破碎的青花瓷碗在视觉上重新恢复了它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中国的瓷器种类繁多,釉上彩、釉下彩、青花瓷、汝瓷……想要对各个窑口的瓷器都能修复到乱真的程度,就需要修复者有很好的动手能力、色彩感觉以及对釉面质感的把握和模仿。尽管瓷器修复的工艺,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可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艺,操作人不同,修复后的效果差别很大,想要用这些材料和技术把一堆破碎的瓷片修复成一件漂亮的文物,也许真的要有“坐得十年冷板凳”的心态和定力。
当今的文物热和收藏热使许多人认识了瓷器,了解了瓷器的价值。面对一件精美而又完好无缺的瓷器,人们不免感叹古代匠人高超的工艺,感叹如此脆弱的艺术品走过漫漫岁月依然能够完好如初;其实,许多古代瓷器文物都是经过修复,才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文物修复专家的鬼斧神工,能使一堆破损的碎瓷片重放光彩。相信过不了多久,通过修复专家的绝伦妙手,意外破损的青釉葵瓣口盘就会修复如初,光彩照人。
【责任编辑】赵 菲
前不久,故宮所藏宋代哥窑瓷器—青釉葵瓣口盘意外破损,碎成6块。相关专业人士称,破损情况虽然有些复杂,但修复应不成问题。国内对陶瓷修复有很丰富的经验;但也有文物专家表示,修复从技术上来说有一定难度,相较破损之前,肯定不能同日而语,而且修补不好将会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
那么,破碎古瓷能否完好如初、重放光彩呢?
瓷器修复学问多
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器物。瓷器要在窑内经过高温烧制成型。中国是瓷器的故乡。
古瓷器修复一般可分为考古研究修复、展览修复和商业性修复3种。
考古研究修复的目的是为考古工作者提供研究历史的实物标本,要求通过准确的拼对、粘接、补缺,复原其原始形状,残缺部位的纹饰大可不必复原,只要用白石膏将残缺部位补全即可。
展览修复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博物馆对文物进行陈列展示,因此修复过的文物只要放在展柜内不易被人看出修复痕迹即可。
商业性修复是为了商品交易而将残破瓷器修复成“完好”的器物,不留任何曾经残破的痕迹。这种修复技术的难度远远高于考古修复和展览修复,是瓷器修复的最高水平,但往往为器物的以次充好提供了便利条件。
商业性修复的出现时间至迟可以追溯到清末至民国年间,由于古董买卖行业的兴盛,商业性修复成为古董行和收藏者利用瓷器牟利的手段。旧时北京琉璃厂的古董行里就不乏技艺高超的瓷器修复高手。但由于旧时生产力和材料的限制,能够将瓷器修复到放在手中定睛观看也看不出破绽的例子并不常见。修复过的瓷器放置一段时间后,往往因为修复材料的老化而使修复痕迹显露出来,即便修复水平较高的瓷器,如果放在阳光下仔细打量,往往也能略微看出修复过部位在色泽质感上与原器的细微差别。
随着化学工业和材料科学的发展,现代瓷器修复可选用的修复材料越来越多,新的材料比过去使用的天然材料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更优异的加工性能,所修复的部位无论在质感还是色泽上都更容易逼近原器。经过专业训练的修复师使用这些新材料,修复出的效果可以达到乱真的程度。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旧时北京的胡同里,常见到一些肩挑担子的手工匠人,为京城百姓修补家里的实用瓷器,赖以养家糊口。那时百姓生活节俭,碗碟坏了往往不舍得丢掉,而是将破碎碗碟的碎碴收好,等遇见这些匠人,就请他们把破碎的碗碟用锔子锔好接着用。这些匠人被百姓叫做“锔碗儿的”。
锔碗匠人使用皮绳手钻在瓷器上打孔,用铁锤将铜丝打扁,制成如同订书钉一般的“Π”字形的锔子,将锔子的两条腿穿进瓷器碎片上预先打好的孔内,从而把破碎的瓷片固定在一起,再用一些天然的胶类混合石灰调制成膏状,把瓷片断茬间的缝隙填补上。这样修复过的瓷器既结实还不会漏水,可以继续使用。匠人使用的这种皮绳手钻,主要由一个钻头和一把系着细绳的弓子组成,使用的时候将绳子缠在钻头上,来回拉动弓子,让钻头在瓷器上钻孔。瓷器修复能否成功,全在于这把钻头够不够锋利,能不能打出符合要求的小孔,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句话:“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
这种技术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来中国的传教士利玛窦就曾经在他写给教廷的《中国札记》一书中提到过该项修补技法:“这种瓷器……如果破了,再用铜丝焊起来,就是盛汤水也不会漏……”这里所讲的“焊”,并非焊接,而是用锔子把碎瓷片连接起来。
旧时之所以使用这种修复方法,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所限,没有高强度的粘接材料,为了保证瓷片间的连接牢固,只能用铜质的锔子进行固定。而古董行里进行修复时,出于牟利需要,把锔子暴露在外被人看出修复痕迹是不行的。于是,比民间锔碗匠人多了一道手续,便是在需要加锔子的部位预先磨出凹槽,把锔子镶嵌在瓷胎内而不高出瓷器表面,然后在锔子表面进行随色做旧,以掩盖修复痕迹。
如果所修复的器物上存在残缺,也就是破洞,还需要对残缺部位进行补配。过去,古董行修复瓷器时,由于当时能够用于补配的可选材料很少,通常是在小型陶窑内烧制一片和缺失部位一样形状的瓷片,再将其补配到缺损部位。由于新制作的补配瓷片经过烧制会有10%~15%的收缩量,因此,制作好的补配件很难严丝合缝地被镶嵌在缺失的部位,还需要用石灰和胶调成的灰膏填补缝隙。如此补配好以后,即便经过作色处理,修复过的部位依然能够被看出来。尤其是在阳光下,修复过的部位和周围原器部分的色泽、质感上的差别往往易于被观察出来。
修复工艺今非昔比
现代瓷器修复技术是在传统瓷器修复技术上发展而来。过去那样近似“野蛮”的给瓷器“下锔子”的连接工艺早已不再使用,如今,人们利用化学工业的新成果,利用性能优良的粘接剂对破碎瓷器进行粘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瓷器修复技术较过去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就以一件青花瓷为例来说明修复方式。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属于釉下彩瓷。它的制作工艺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色料在瓷坯上绘制纹饰,然后再在其表面罩上一层透明釉,烧成后就是我们看到的青花瓷。
一件破损的青花瓷碗,碗身碎成数块,口沿还缺了一块。修复这件瓷碗之前,首先要清洗瓷碗的碎片,用乙醇或丙酮把碎瓷片表面,尤其是断面上的油污清洗干净。这样做,一是为了器物表面的美观,更重要的则是为了使器物碎片能够对接严密。如果断面不干净,甚至有附着物,碎瓷片对接时就会错位,而且瓷片也无法粘接牢固。这一步看似枯燥,又没什么技术含量,可是这道工序万万马虎不得,一旦瓷片断茬上附着的污渍没有清理干净,两片碎瓷片对接在一起时就不会严丝合缝,哪怕每两片瓷片对接时仅有细微的错位,等到所有瓷片对接在一起时,就会因为误差的积累导致所修复的器物发生变形,使得修复失败。
完成上面的准备工作后,就要开始恢复器物的完整,把碎瓷片之间通过一些性能优良的粘接剂进行粘接。所选用的粘接剂要具备无色、透明、弹性好、耐老化性好且粘接强度高等特性。粘接时,将调好的胶粘剂均匀涂抹在瓷片的断茬上,然后将两片瓷片对接并挤压,用夹具固定,直到粘接剂固化,两块碎瓷片就牢牢地粘接在一起。
经过上面一步,碎瓷碗的所有碎片都被粘接起来,造型已经得以恢复。但是因为碎瓷片保存不完整,口沿部位有一块瓷片丢失了,完成碎片粘接后,瓷碗上依然存在残缺,所以,还需要对残缺部位进行补全。由于瓷碗是轮制成型,呈中心对称的造型,因此补配残缺部位时,可以从完整的口沿部位用石膏翻制一块模子,然后再将模子固定在瓷碗上存在残缺的口沿部位,最后将用于修补残缺瓷胎的填充材料浇注在模子上即完成补配。填充材料一般都会堆得比瓷碗的瓷胎厚一些,以便随后进行打磨和找平。经过若干小时,新补配的部位便凝固硬化。于是,拆掉模具,残缺的口沿就完整了。
青花瓷碗上绘满了漂亮的钴蓝色花纹,而我们新补配上去的部分是没有花纹的,这就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在新补配的部位绘制花纹,并使其与器物原件上的花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绘制纹饰之前,先用粗砂纸对新补配部位进行粗加工,打磨掉凸起的多余部分,再进行细打磨,去掉粗砂纸留下的打磨划痕,最后用更高目数的水砂纸或金相砂纸进行抛光,使补配部位和周围原器部分的壁厚一致,用手摸起来平滑圆润。这一步只打磨新补配上去的部分,砂纸不可以磨到瓷碗原件,否则,瓷碗表面的光亮瓷釉就被损坏了。接着,可以开始绘制钴蓝色的花纹了。调配出浓度适宜的蓝色颜料后,用羊毫笔蘸着色料绘制纹饰,新绘纹饰要与瓷器上原有的纹饰接笔自然,风格也要一致。这一步是瓷器修复中技术性最强、最需要经验的一个环节,虽然说来就是这么简单的几句,可是想要调出和瓷碗原器上统一的颜色,并绘出风格一致的纹饰,就需要有很好的美术功底了。
我们都知道,青花瓷表面有一层透明有光泽的硬硬的釉面,因此完成纹饰绘制后,还需要在纹饰表面进行“上釉”,使绘制过纹饰的新修复部位具有与瓷碗原件一致的光泽和坚硬的质感。所谓上釉,并非像烧造瓷器那样真的涂上釉料,然后经过烧制形成坚硬的釉层,而是使用丙烯酸清漆或聚氨酯清漆等原料,利用喷枪在需要做出瓷釉质感的部位进行喷罩,等待材料干燥后,再用玛瑙压子进行压光,用丝绒布进行磨光。这样就可以做出如同瓷釉一般坚硬具有光泽的质感。
通过这一系列处理步骤,一件破碎的青花瓷碗重新变得完整,经过作色上釉等处理,瓷碗表面的裂缝及新补配部位的修复痕迹得以掩盖,一件破碎的青花瓷碗在视觉上重新恢复了它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中国的瓷器种类繁多,釉上彩、釉下彩、青花瓷、汝瓷……想要对各个窑口的瓷器都能修复到乱真的程度,就需要修复者有很好的动手能力、色彩感觉以及对釉面质感的把握和模仿。尽管瓷器修复的工艺,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可是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工艺,操作人不同,修复后的效果差别很大,想要用这些材料和技术把一堆破碎的瓷片修复成一件漂亮的文物,也许真的要有“坐得十年冷板凳”的心态和定力。
当今的文物热和收藏热使许多人认识了瓷器,了解了瓷器的价值。面对一件精美而又完好无缺的瓷器,人们不免感叹古代匠人高超的工艺,感叹如此脆弱的艺术品走过漫漫岁月依然能够完好如初;其实,许多古代瓷器文物都是经过修复,才完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文物修复专家的鬼斧神工,能使一堆破损的碎瓷片重放光彩。相信过不了多久,通过修复专家的绝伦妙手,意外破损的青釉葵瓣口盘就会修复如初,光彩照人。
【责任编辑】赵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