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力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此,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向学生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书法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树立学习的榜样。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材本身比较枯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新思维。
例如:二(2)班张老师上的一节研讨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在课件上出示了有规律的盒子摆设,问盒子共有多少个?要求学生写出加法算式:2+2=4。再出示4组这样的盒子,要求学生写出加法算式:2+2+2+2=8,最后满屏幕都是这样的盒子,问学生:你能一下子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个盒子吗?学生会按照加法的形式的思路:2+2+2+2+2+2……=□,这样的课堂通过给学生设置疑问,使他们产生悬念,从而引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三、在探索新知中,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很快可以发现两个全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讲出了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边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我马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可见,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去研究问题,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产生创新的见解。
四、引导迁移变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很有创见。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从未有过的思维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迁移变通,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宽思维空间,寻找多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如:测量五(1)班某组同学的身高时发现:其中两个同学的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的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按一般思路解题:即用这组同学的身高总和除以这组同学的总人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组同学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因此,解题时可以把它作为基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的个数)=平均数”这种方法来快速求出平均数。即:150+(3×2+2-1×2-3×2)÷(2+1+2+2)=150+0÷7=150(厘米)。
这种变式思维能化繁为简,拓展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方式,使得学在求异思维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并逐步趋向创新。
五、通过反复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创新思维的一个基本思维活动要有非模仿性和独特性,这一切都是在学生自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反复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创新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源泉、思维的动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问题。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加以适当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介绍书法家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树立学习的榜样。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数学知识时,通过有关的实际例子,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鼓励学生成才,并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提倡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基础上的创新,这一切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材本身比较枯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善于创设情境、设置悬念,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创新思维。
例如:二(2)班张老师上的一节研讨课“乘法的初步认识”,在课件上出示了有规律的盒子摆设,问盒子共有多少个?要求学生写出加法算式:2+2=4。再出示4组这样的盒子,要求学生写出加法算式:2+2+2+2=8,最后满屏幕都是这样的盒子,问学生:你能一下子算出这里一共有多少个盒子吗?学生会按照加法的形式的思路:2+2+2+2+2+2……=□,这样的课堂通过给学生设置疑问,使他们产生悬念,从而引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三、在探索新知中,激发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预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很快可以发现两个全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来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来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教师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讲出了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边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我马上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可见,培养学生从各种角度去研究问题,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产生创新的见解。
四、引导迁移变通,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很有创见。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从未有过的思维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迁移变通,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宽思维空间,寻找多种有效的解题方法。
例如:测量五(1)班某组同学的身高时发现:其中两个同学的身高153厘米,一个同学的身高152厘米,有两个同学身高149厘米,还有两个同学身高147厘米,求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
按一般思路解题:即用这组同学的身高总和除以这组同学的总人数。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组同学的身高都在150厘米左右,因此,解题时可以把它作为基数,用“基数+(各数与基数的差之和)÷(份数的个数)=平均数”这种方法来快速求出平均数。即:150+(3×2+2-1×2-3×2)÷(2+1+2+2)=150+0÷7=150(厘米)。
这种变式思维能化繁为简,拓展了学生固定的思维方式,使得学在求异思维的过程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并逐步趋向创新。
五、通过反复训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建立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创新思维的一个基本思维活动要有非模仿性和独特性,这一切都是在学生自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反复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很好地得到发展。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很多,教师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总结,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