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的精神”。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主要从启发兴趣、激发表达欲望入手,贯串语文课的各环节,联系生活与实践,采用了多种训练渠道,尽力把学生带入快乐口语交际之门,从中体验收获和喜悦。
一、融口语交际及活动、游戏于一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及学习特点,在口语交际中,适当融入活动和游戏,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在体验快乐中,轻松自然地参与口语交际,从而产生追求知识与与人交往的欲望。
例如教学《说说爱吃的水果》,可开展“猜谜中水果”活动。要求:每人备一个水果或头饰及对应谜语;将水果赠于猜中者;中奖者说出猜谜思路和水果特点回报主人。活动一开始,学生就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这是一个显示才能与智慧的机会,谁都乐意把对方的“免费水果”拿到手。于是,读谜的、思考的、描述果子的、欢笑的、互相启发的、拿“奖品”绕场庆祝的,各乐其中。这个“猜—取—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认真倾听、分析、赏析的过程。在无比兴奋与快乐中“猜中”水果,谁能不认真“回报”主人?实现表达的欲望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把握课堂“热点”,体会“及时表达”的交际快乐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反映的知识层面及精神风貌也多姿多彩。在课堂中,如能找好切入点,紧抓课堂“热门话题”,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例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正当大家跟着老师,体验周总理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时,有个学生突然问:“这事是真的吗?”全班一片寂静!期待的眼神里多少流露出几分明显的质疑!我突然感到了心跳的加速。在肯定的答案就要脱口而出时,我强烈地意识到:在金钱时时冲击人们脑袋的今天,确实需要对学生来一次较深入的探讨。于是,我没有急着回答这位学生,而是及时组织了一场“正”“反”方辩驳会。虽然,一场临时的辩驳会延长了我的教学时间,但辩驳中,更多的学生了解了有关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品德修养及这次对小扬眉“说”与“帮助”的合理性。这里的辩论与交谈,使学生及时地表达了心声,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
三、创设情境,在口语交际中体会获得课外知识的快乐
情境教育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同样,此法运用于口语交际,往往事半功倍。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放松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潜能,使合作者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在教学《峨嵋道上》一课,有一处简单的对话介绍,使人了解了铺路人的艰辛与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但我想,天天来往这条山路的铺路工们,每天见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应该从他们身上了解了不少其他地方的情况,谈话的内容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于是,我请学生分组进行情境对话,要求“情致正浓的游客”与“默默奉献的铺路工们”多聊一会,以表达对铺路工的友好和尊敬。内容是说说“各自的家乡”。聊天开始了,场景可热闹了:“广东”游客介绍了羊城的传说,“湖南”工人就说指天椒的厉害,“内蒙古”游客大赞草原的美丽,“山东工人”就夸烟台苹果好吃……这种口语交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使学生在兴奋与快乐中,获取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社会活动中体验口语交际的成功
口语交际最终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倾听、表达及交流能力。因此,在训练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大胆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邀请邻居朋友等,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有的担任主持,有的担任发布员,有的担任评论员。既听又说,学会自由而又有序地发言,争论而又有礼貌地表达。再如假日实践:采访交警、慰问医护人员、市场调查、收寻资料,等等。走向社会中,就是一个与陌生人交际的活动。在这真情实景中,学生会在尝试与惊奇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尽最大力量体验口语交际的成功。而这过程,会促使学生自觉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初步学习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习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合作。
责任编辑黄日暖
一、融口语交际及活动、游戏于一体,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年龄及学习特点,在口语交际中,适当融入活动和游戏,可以丰富口语交际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在体验快乐中,轻松自然地参与口语交际,从而产生追求知识与与人交往的欲望。
例如教学《说说爱吃的水果》,可开展“猜谜中水果”活动。要求:每人备一个水果或头饰及对应谜语;将水果赠于猜中者;中奖者说出猜谜思路和水果特点回报主人。活动一开始,学生就兴高采烈,情绪高涨。这是一个显示才能与智慧的机会,谁都乐意把对方的“免费水果”拿到手。于是,读谜的、思考的、描述果子的、欢笑的、互相启发的、拿“奖品”绕场庆祝的,各乐其中。这个“猜—取—说”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认真倾听、分析、赏析的过程。在无比兴奋与快乐中“猜中”水果,谁能不认真“回报”主人?实现表达的欲望自然水到渠成了。
二、把握课堂“热点”,体会“及时表达”的交际快乐
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反映的知识层面及精神风貌也多姿多彩。在课堂中,如能找好切入点,紧抓课堂“热门话题”,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例如教学《飞机遇险的时候》,正当大家跟着老师,体验周总理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时,有个学生突然问:“这事是真的吗?”全班一片寂静!期待的眼神里多少流露出几分明显的质疑!我突然感到了心跳的加速。在肯定的答案就要脱口而出时,我强烈地意识到:在金钱时时冲击人们脑袋的今天,确实需要对学生来一次较深入的探讨。于是,我没有急着回答这位学生,而是及时组织了一场“正”“反”方辩驳会。虽然,一场临时的辩驳会延长了我的教学时间,但辩驳中,更多的学生了解了有关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品德修养及这次对小扬眉“说”与“帮助”的合理性。这里的辩论与交谈,使学生及时地表达了心声,解除了心中的疑惑,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
三、创设情境,在口语交际中体会获得课外知识的快乐
情境教育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同样,此法运用于口语交际,往往事半功倍。情境中的口语交际,能放松人的精神,激发人的潜能,使合作者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进步。
在教学《峨嵋道上》一课,有一处简单的对话介绍,使人了解了铺路人的艰辛与朴实无华的奉献精神。但我想,天天来往这条山路的铺路工们,每天见着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们,应该从他们身上了解了不少其他地方的情况,谈话的内容应该是比较丰富的。于是,我请学生分组进行情境对话,要求“情致正浓的游客”与“默默奉献的铺路工们”多聊一会,以表达对铺路工的友好和尊敬。内容是说说“各自的家乡”。聊天开始了,场景可热闹了:“广东”游客介绍了羊城的传说,“湖南”工人就说指天椒的厉害,“内蒙古”游客大赞草原的美丽,“山东工人”就夸烟台苹果好吃……这种口语交际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使学生在兴奋与快乐中,获取了更多的课外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四、联系生活实际,在社会活动中体验口语交际的成功
口语交际最终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的倾听、表达及交流能力。因此,在训练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大胆实践,是很有必要的。
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邀请邻居朋友等,开个“小小新闻发布会”。有的担任主持,有的担任发布员,有的担任评论员。既听又说,学会自由而又有序地发言,争论而又有礼貌地表达。再如假日实践:采访交警、慰问医护人员、市场调查、收寻资料,等等。走向社会中,就是一个与陌生人交际的活动。在这真情实景中,学生会在尝试与惊奇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尽最大力量体验口语交际的成功。而这过程,会促使学生自觉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初步学习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习与人和谐相处,互相合作。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