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分析:
为何渴望相敬如宾?
每个人都在社会上辛苦地打拼,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每天面对各种人群,为了以社会人的角色完成自己的演出,有时不得不压抑自己,迎合他人。面对上司的苛刻,同事间的明争暗斗,客户的刁难,紧张的人际关系,难以完成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应酬,有时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明知是对方的不对,但因为身在其位、身负其责,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愤怒,承认不该属于自己的错误,来换取工作上的顺利进行。于是有的人把家庭当做情感的宣泄场,让自己的不满、愤怒、委屈等不良情绪,释放在家庭这个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享受天伦之乐的爱巢里。
因为是家,所以才不必拘束,不必顾忌会得罪谁;因为是家,所以才可以尽情宣泄,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的爱人。总以为,家是避风的港湾,能够包容自己的一切,容忍自己的种种恶习,可以展现自己最丑陋最无理的一面。殊不知,情绪上的波动,若是让对方的心伤害了,就很难再恢复。当爱你的人再无法忍受时,家庭矛盾便被激发,开始了争吵,如果双方不能很好的解决,有效的沟通,最后的结局也只能以分手收场。
所以有人提出来了,夫妻间要相敬如宾,像对待客人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家人,举案齐眉,白头到老。不要再把家当成你的情感宣泄场,不要把你的丈夫(妻子)当成出气筒。
相敬如宾不是“相敬是宾”
在古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美好爱情婚姻的典范,也是追求爱情婚姻的一种模式。夫妻间相互体谅、相互扶持。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体现在:男人在外为生计辛苦奔波,女人在家操持家务。夫妻双方遇事有商有量,共同解决。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对另一方辛苦劳作的尊重。
但是相敬如宾不是“相敬是宾”。想象一下,在家里如同到了宾馆一样,家中的他(她)对你客客气气,恭敬有加,总是礼仪式地回答你提出的要求,很少违背你的要求,即使是反对,也是小心翼翼试探性地提出,你会觉得舒服吗?
家是去除伪装、摘下累人面具的地方,是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嬉笑怒骂、直指对方正确与错误的地方。在家中可以无拘无束地欢笑、吵闹,可以吃自己想吃的食物,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穿着睡衣,光着脚走来走去……
而宾客的感觉对两个长相厮守的人来说,是一种痛苦,两颗心如同隔着一层纱,永远都贴不到一起,永远都看不到对方的真心,也不可能被对方接纳。对此,有人感叹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二人世界相互融合,相敬如宾诚然不错。问题在于,彬彬有礼的背后,是否有许多戴着面具的相处?近年来一再被提出的家庭冷暴力,就是在相敬如宾的外表下,掩藏着冷战、忍让以及麻木和心如止水。
“相敬是宾”如同鸡肋
本来在工作中有许多不便说出口的话,你可以在家中说出来。面对你的另一半,你不必有所顾忌,不会担心他(她)会伤害你、轻视你,同样他(她)也会给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即使不能够,也可以倾听你的心声。因为人是需要交流的,无论你多么内向,多么少言寡语,都不会缺少在爱人面前交流的语言。彼此倾听,彼此安慰,这也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功能之一。
而“相敬是宾”的两个人,却彼此客客气气,我不干涉你,你不干涉我,为了某一共同目标(比如孩子)达成彼此默契的约定。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彼此将语言降到最低。
“他和那个女人断绝关系后,又回到了我身边,但我们就像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彼此独立,互不关心,都想重新开始,却永远也回不到从前。彼此都做了努力,但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隔膜,也不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只是例行公事似的说些客套话,再也没有了家庭的气氛。他对我很好,我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他都给我买花,我们也一起出去吃饭。别人都羡慕我有一个疼爱我的老公,但是我很伤心,因为他一直对我彬彬有礼,感觉就像他的一个客户,我常想这个家存在的意义,但为了各自的老人,从不提出离婚之事。”这是一个前来咨询的女人痛苦所在,她说,现在的婚姻在她看来,味同嚼蜡,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她经历这种不幸福的婚姻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状态。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结婚是必须的,而离婚是不应该考虑的。相敬如宾的婚姻生活,其实变成了两个人的过家家,凑合着过。
“平静”港湾,安有幸福?
婚姻是两个“我”走向“我们”的过程,如果两个“我”在利益上自行其是,基本利益相异;在结合目的上出于利己,爱对方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对方奉献;在感情上逐渐平淡,即使转变为友谊,也易变而不稳定;在评价标准上,以其他人的行为为尺度,而不是以内心的标准为尺度;在心理治疗功能上,当对方处于痛苦和忧患中时,不提供心理安慰,不帮助对方缓解心理紧张。如此,家真的变成了一个“平静”的港湾,如此“平静”的家庭,安有幸福可言?“茹人饮水,冷暖自知”,相敬如宾的婚姻,它的甜蜜与辛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
在冷暴力管制下的家庭,两个人都存在冷漠、委屈、被疏离感,内心也倍感孤独,为了维持外表的光鲜靓丽,不得不说一些违心话,做一些违心事。一味地忍耐压抑并不能解决问题,两个人的关系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犹如一潭死水,毫无乐趣可言,长此以往,会造成精神疾病。
解决方法:
求同存异、合二为一
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是每一位走进婚姻的人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女人希望有和她一起慢慢变老的丈夫、殷实的家庭和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男人渴求有良好的发展以及一个温馨的港湾。
在各自的追求中,由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人生信仰等的不同,就会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矛盾,故而双方免不了会有磕磕碰碰,彼此“红脸”也就很正常,毕竟自己的舌头和牙齿也偶有交战,何况两个原本独立的个体。在家庭和睦的框架下,有限度的“红脸”不见得就比没有“红脸”的差。互相磨合,求同存异最终达到心灵上、情感上的合二为一,也许这就是夫妻之爱的真正含义。
小吵怡情、互相沟通
苏联学者阿·库茨利娃指出:“婚后爱情会有不少内忧外患。最大的暗礁就在于激情蜕变为呆板的习惯,爱情失去其原有的光彩……婚后若不给爱情之花以营养,感情就容易发生蜕变。只有常常浇灌,深情才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逊色,不会变成乏味的履行义务。”
几十年的婚姻生活,爱情能始终保持艳丽的色彩固然令人羡慕,但实在是难得,对大多数人来说,炽热的爱情只表现在生活中的几次闪动的火花,更多的是生活的平淡和琐碎,也许足以淹没爱情。
其实,婚姻中小吵可以怡情。俗语说:“打是亲,骂是爱”“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关系是一种亲密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对于恩爱夫妻来说,轻声笑谑可以增进爱意,即使是吵架也是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手段和方法。吵架也是一种沟通,一种和对方交流的途径。只是吵架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凡事就事论事,不要涉及与事情无关的人和事,不要谈论对方的人格和对方的家庭,这样才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相敬如宾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形式,他的关键就在于,对另一方的尊重和深怀感激,当夫妻之间都怀着这种相敬如宾的感激心理时,他们在行为上才会体现出对对方极大的体谅、呵护与宽容。
为何渴望相敬如宾?
每个人都在社会上辛苦地打拼,为了自己,也为了家庭。每天面对各种人群,为了以社会人的角色完成自己的演出,有时不得不压抑自己,迎合他人。面对上司的苛刻,同事间的明争暗斗,客户的刁难,紧张的人际关系,难以完成的工作,没完没了的应酬,有时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明知是对方的不对,但因为身在其位、身负其责,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愤怒,承认不该属于自己的错误,来换取工作上的顺利进行。于是有的人把家庭当做情感的宣泄场,让自己的不满、愤怒、委屈等不良情绪,释放在家庭这个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享受天伦之乐的爱巢里。
因为是家,所以才不必拘束,不必顾忌会得罪谁;因为是家,所以才可以尽情宣泄,可以肆无忌惮地伤害自己的爱人。总以为,家是避风的港湾,能够包容自己的一切,容忍自己的种种恶习,可以展现自己最丑陋最无理的一面。殊不知,情绪上的波动,若是让对方的心伤害了,就很难再恢复。当爱你的人再无法忍受时,家庭矛盾便被激发,开始了争吵,如果双方不能很好的解决,有效的沟通,最后的结局也只能以分手收场。
所以有人提出来了,夫妻间要相敬如宾,像对待客人那样去对待自己的家人,举案齐眉,白头到老。不要再把家当成你的情感宣泄场,不要把你的丈夫(妻子)当成出气筒。
相敬如宾不是“相敬是宾”
在古代,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是美好爱情婚姻的典范,也是追求爱情婚姻的一种模式。夫妻间相互体谅、相互扶持。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体现在:男人在外为生计辛苦奔波,女人在家操持家务。夫妻双方遇事有商有量,共同解决。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对另一方辛苦劳作的尊重。
但是相敬如宾不是“相敬是宾”。想象一下,在家里如同到了宾馆一样,家中的他(她)对你客客气气,恭敬有加,总是礼仪式地回答你提出的要求,很少违背你的要求,即使是反对,也是小心翼翼试探性地提出,你会觉得舒服吗?
家是去除伪装、摘下累人面具的地方,是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嬉笑怒骂、直指对方正确与错误的地方。在家中可以无拘无束地欢笑、吵闹,可以吃自己想吃的食物,玩自己想玩的游戏,可以穿着睡衣,光着脚走来走去……
而宾客的感觉对两个长相厮守的人来说,是一种痛苦,两颗心如同隔着一层纱,永远都贴不到一起,永远都看不到对方的真心,也不可能被对方接纳。对此,有人感叹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用自己冷漠的心对爱你的人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二人世界相互融合,相敬如宾诚然不错。问题在于,彬彬有礼的背后,是否有许多戴着面具的相处?近年来一再被提出的家庭冷暴力,就是在相敬如宾的外表下,掩藏着冷战、忍让以及麻木和心如止水。
“相敬是宾”如同鸡肋
本来在工作中有许多不便说出口的话,你可以在家中说出来。面对你的另一半,你不必有所顾忌,不会担心他(她)会伤害你、轻视你,同样他(她)也会给你提出意见和建议。即使不能够,也可以倾听你的心声。因为人是需要交流的,无论你多么内向,多么少言寡语,都不会缺少在爱人面前交流的语言。彼此倾听,彼此安慰,这也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功能之一。
而“相敬是宾”的两个人,却彼此客客气气,我不干涉你,你不干涉我,为了某一共同目标(比如孩子)达成彼此默契的约定。在产生矛盾时,漠不关心,彼此将语言降到最低。
“他和那个女人断绝关系后,又回到了我身边,但我们就像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彼此独立,互不关心,都想重新开始,却永远也回不到从前。彼此都做了努力,但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隔膜,也不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只是例行公事似的说些客套话,再也没有了家庭的气氛。他对我很好,我的生日、结婚纪念日,他都给我买花,我们也一起出去吃饭。别人都羡慕我有一个疼爱我的老公,但是我很伤心,因为他一直对我彬彬有礼,感觉就像他的一个客户,我常想这个家存在的意义,但为了各自的老人,从不提出离婚之事。”这是一个前来咨询的女人痛苦所在,她说,现在的婚姻在她看来,味同嚼蜡,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她经历这种不幸福的婚姻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婚姻状态。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结婚是必须的,而离婚是不应该考虑的。相敬如宾的婚姻生活,其实变成了两个人的过家家,凑合着过。
“平静”港湾,安有幸福?
婚姻是两个“我”走向“我们”的过程,如果两个“我”在利益上自行其是,基本利益相异;在结合目的上出于利己,爱对方是为了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对方奉献;在感情上逐渐平淡,即使转变为友谊,也易变而不稳定;在评价标准上,以其他人的行为为尺度,而不是以内心的标准为尺度;在心理治疗功能上,当对方处于痛苦和忧患中时,不提供心理安慰,不帮助对方缓解心理紧张。如此,家真的变成了一个“平静”的港湾,如此“平静”的家庭,安有幸福可言?“茹人饮水,冷暖自知”,相敬如宾的婚姻,它的甜蜜与辛酸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
在冷暴力管制下的家庭,两个人都存在冷漠、委屈、被疏离感,内心也倍感孤独,为了维持外表的光鲜靓丽,不得不说一些违心话,做一些违心事。一味地忍耐压抑并不能解决问题,两个人的关系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但这种平衡犹如一潭死水,毫无乐趣可言,长此以往,会造成精神疾病。
解决方法:
求同存异、合二为一
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柴米油盐、生活琐事是每一位走进婚姻的人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女人希望有和她一起慢慢变老的丈夫、殷实的家庭和衣食无忧的安逸生活;男人渴求有良好的发展以及一个温馨的港湾。
在各自的追求中,由于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人生信仰等的不同,就会产生一些或大或小的矛盾,故而双方免不了会有磕磕碰碰,彼此“红脸”也就很正常,毕竟自己的舌头和牙齿也偶有交战,何况两个原本独立的个体。在家庭和睦的框架下,有限度的“红脸”不见得就比没有“红脸”的差。互相磨合,求同存异最终达到心灵上、情感上的合二为一,也许这就是夫妻之爱的真正含义。
小吵怡情、互相沟通
苏联学者阿·库茨利娃指出:“婚后爱情会有不少内忧外患。最大的暗礁就在于激情蜕变为呆板的习惯,爱情失去其原有的光彩……婚后若不给爱情之花以营养,感情就容易发生蜕变。只有常常浇灌,深情才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逊色,不会变成乏味的履行义务。”
几十年的婚姻生活,爱情能始终保持艳丽的色彩固然令人羡慕,但实在是难得,对大多数人来说,炽热的爱情只表现在生活中的几次闪动的火花,更多的是生活的平淡和琐碎,也许足以淹没爱情。
其实,婚姻中小吵可以怡情。俗语说:“打是亲,骂是爱”“床头吵架床尾和”。夫妻关系是一种亲密的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对于恩爱夫妻来说,轻声笑谑可以增进爱意,即使是吵架也是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手段和方法。吵架也是一种沟通,一种和对方交流的途径。只是吵架要注意一个“度”的问题,凡事就事论事,不要涉及与事情无关的人和事,不要谈论对方的人格和对方的家庭,这样才不会伤害对方的感情。
相敬如宾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形式,他的关键就在于,对另一方的尊重和深怀感激,当夫妻之间都怀着这种相敬如宾的感激心理时,他们在行为上才会体现出对对方极大的体谅、呵护与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