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新课程的这几年中,我尽情地体验着新课改给我带来的种种希望与激动,尽情地享受着新课改给我带来的种种感悟与反思。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我是在和新课程,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起来的,而这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经历,对我来说,无疑是最珍贵的。尤其是新的评价观和评价方式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成绩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命根”,是教师与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在这种压力下,学习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我也常常有一种紧迫感,所以对学生就缺少了耐心,多了些报怨。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时,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只知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题海训练。一次自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出题,学生们也都在认真地做着。突然,我发现许同学(班上有名的调皮捣蛋、行为恶劣的学生)正在那偷笑,我瞅了他一眼,他忙把嘴巴抿成一条线,但笑声还是从他粗大的鼻孔里发出了“哼哼……”声,而且还越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情景,学生们也被他搞怪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看到这里我心里越想越气: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学生,自己不学也就算了,还影响别人!……于是我豁得走过去,径直走到他面前“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看到我一脸的怒容,他竟然怒目以对,我气急了便叫他站起来,但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动,一直保持沉默,但我分明看到了他紧抿的嘴唇和一双充满挑战的眼神,时不时的还嚣张的瞅我一眼,好像在说“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看他这个样,我真有点按捺不住愤怒的情绪,想揍他两拳,可刚挥出的手又瞬间收了回来,心想:我不管你总行了吧!……
事后我了解到他是因为不会做题而觉得非常烦闷、无聊,于是就自己找乐子——鼓捣钢笔,可一不小心就弄到了前面同学的脸上……虽然如此,我却一直不能释怀,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想起来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评价一个学生怎么能只凭他一方面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加倍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蹲下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还要摒弃“先入为主”的不良看法,要以亲切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来慢慢的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上学期有次早自习检查作业,新转来的女同学陈某因未完成作业而被我批评了几句,她是个好学生在转来的当天我就了解到了,可是在未完成作业后,我不禁有点失望:这是个怎样的“好学生”呢?望着她畏畏缩缩、吞吞吐吐地说出“老师我忘了”“我寻思这个没留呢!”等,听着这样无力的告白让我觉得这里一定有原因。经过了解得知,她母亲又一次离婚了,因而被迫又回到农村姥姥家,心理上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对学习也因此而充满了倦怠感,生活也变得懒散而没有规律。知道了她的烦恼后我耐心地劝导她要正确的对待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并打电话给她妈妈,与她交换意见,请她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这件事后这个学生的心态也调整了过来,学习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灿烂、阳光、自信的笑容又一次绽放在她的脸上。
其次,要从欣赏学生的点滴开始。在我们班上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小男孩,样子很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每次交作业不是没写完,就是一个字也没写。成绩当然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这一问题成了家长、老师的心病。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我尝试着换一种方法:“夸夸你”,你还别说这么一夸,还真夸出了效果。比如说他爱发言,我就在课堂上经常叫他。当他发言有一定见底的时候,我会夸奖他说:“你说的真有道理!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今天,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很值得大家借鉴一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他表现得都很不自在,以不停的呼气吐气来缓解内心的扭捏和紧张,脸也因不好意思而涨得绯红,就连鼻尖还会冒汗呢!不过那眼角眉梢透露的欢喜却是掩藏不住的。在这样的举措下,他上课越来越有积极性了,小手举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勤,底气也越来越足。为了使他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又与任科老师结合,要求他们在给他布置作业时,难度降低一些,当他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表扬,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科目也已经能够及格了。
课改的路是漫长的,课改中的故事是说不完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继续深入学习课改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用宽广的胸怀,用博大的爱心,用尊重他人的行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悉心呵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责任编校:白水)
在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教学成绩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双重“命根”,是教师与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在这种压力下,学习差的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我也常常有一种紧迫感,所以对学生就缺少了耐心,多了些报怨。记得那是我刚上班时,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只知道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来严格要求学生进行题海训练。一次自习课上,我在黑板上出题,学生们也都在认真地做着。突然,我发现许同学(班上有名的调皮捣蛋、行为恶劣的学生)正在那偷笑,我瞅了他一眼,他忙把嘴巴抿成一条线,但笑声还是从他粗大的鼻孔里发出了“哼哼……”声,而且还越发不可收拾,这样的情景,学生们也被他搞怪的模样逗得哈哈大笑,看到这里我心里越想越气:就是因为你这样的学生,自己不学也就算了,还影响别人!……于是我豁得走过去,径直走到他面前“你在干什么?为什么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看到我一脸的怒容,他竟然怒目以对,我气急了便叫他站起来,但他坐在位置上就是不动,一直保持沉默,但我分明看到了他紧抿的嘴唇和一双充满挑战的眼神,时不时的还嚣张的瞅我一眼,好像在说“我可不是好欺负的!”看他这个样,我真有点按捺不住愤怒的情绪,想揍他两拳,可刚挥出的手又瞬间收了回来,心想:我不管你总行了吧!……
事后我了解到他是因为不会做题而觉得非常烦闷、无聊,于是就自己找乐子——鼓捣钢笔,可一不小心就弄到了前面同学的脸上……虽然如此,我却一直不能释怀,一直在琢磨这件事,到底问题出在哪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现在想起来都是应试教育惹的祸,评价一个学生怎么能只凭他一方面的表现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是更需要我们老师去加倍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当面对他们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蹲下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还要摒弃“先入为主”的不良看法,要以亲切的态度,持之以恒的耐心,循序渐进的引导,来慢慢的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从而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要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开始。上学期有次早自习检查作业,新转来的女同学陈某因未完成作业而被我批评了几句,她是个好学生在转来的当天我就了解到了,可是在未完成作业后,我不禁有点失望:这是个怎样的“好学生”呢?望着她畏畏缩缩、吞吞吐吐地说出“老师我忘了”“我寻思这个没留呢!”等,听着这样无力的告白让我觉得这里一定有原因。经过了解得知,她母亲又一次离婚了,因而被迫又回到农村姥姥家,心理上承受到了一定的压力,对学习也因此而充满了倦怠感,生活也变得懒散而没有规律。知道了她的烦恼后我耐心地劝导她要正确的对待生活中所给予我们的各种各样的磨难,并打电话给她妈妈,与她交换意见,请她引导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这件事后这个学生的心态也调整了过来,学习也渐渐走上了正轨,灿烂、阳光、自信的笑容又一次绽放在她的脸上。
其次,要从欣赏学生的点滴开始。在我们班上有一个爱说爱笑的小男孩,样子很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完成作业。每次交作业不是没写完,就是一个字也没写。成绩当然也好不到哪去,所以这一问题成了家长、老师的心病。在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我尝试着换一种方法:“夸夸你”,你还别说这么一夸,还真夸出了效果。比如说他爱发言,我就在课堂上经常叫他。当他发言有一定见底的时候,我会夸奖他说:“你说的真有道理!同学们也一定会从你的发言中得到启发。”“今天,你思考问题的角度很特别,很值得大家借鉴一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语,他表现得都很不自在,以不停的呼气吐气来缓解内心的扭捏和紧张,脸也因不好意思而涨得绯红,就连鼻尖还会冒汗呢!不过那眼角眉梢透露的欢喜却是掩藏不住的。在这样的举措下,他上课越来越有积极性了,小手举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勤,底气也越来越足。为了使他能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我又与任科老师结合,要求他们在给他布置作业时,难度降低一些,当他在原有的学习基础上有所进步时,要及时表扬,激发他学习的热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些科目也已经能够及格了。
课改的路是漫长的,课改中的故事是说不完的,作为一名教师,我要继续深入学习课改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用宽广的胸怀,用博大的爱心,用尊重他人的行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悉心呵护良好的师生关系。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