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一经实施,就取得了很多辉煌成就,但是也不乏很多问题的存在。在对外金融开放方面,对于那些因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并最终导致外商经济利益受损的事件与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据此来保护我国民族工业的主体性地位,这也将对我国经济有着很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对此进行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金融;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影响
0 前言
自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政府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利用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开放水平。在对国外有效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用改革促进开放的方式,使我国独特的经济竞争优势被激发,使我国的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不断加强,有效的实现了国内外经济的互补,促进了我国总体经济的转型,使我国取得巨大成就。
1 现今我国金融的发展状况
1.1 银行业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垄断程度较高,而其垄断者主要为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龙头。而商业银行市场所主营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种,即传统业务与外汇业务,而其在投资银行业务(如金融租赁业务、旅游广告业务、财产顾问业务等)方面却很少涉足。而商业银行市场的这种狭窄的业务范围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进一步提高,这则导致了国有银行资金的严重不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现阶段由于核心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而这都是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不佳、资产运用效率不高、盈利能力较弱、账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的。
1.2 保险业
迄今为止,我国的保险行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其发展态势极为迅猛,经计算,年均增长率高达39.6%。截止2000年底,我国保险行业的保险费用收入已经高达159.9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行业也正在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就目前来说,我国共有保险公司愈四十家,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其它多种保险公司成分并存的良性竞争发展的市场化保险格局。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保险行业已经趋于完善,不再有问题。保险公司实力不足、资金运转渠道过少、工作效率和经营技术不够高以及服务水平过差等,都是现今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如不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保险业将面临着很大的冲击。
1.3 证券业
我国的证券业虽然在近10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国内的证券机构服务的业务范围太过于狭窄,品种单一,结构大致相同。在业务范围上,也仅限于国内的承销、经纪和自营这三大传统的业务,虽然也略有涉及其他服务,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劣势,导致了并没有过高的成就。其次,融资渠道的不顺畅,上市公司并不多。
2 金融开放水平的基本現状
2.1 金融体制改革速度加快,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近几年来,金融体制通过具体的革新以后,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并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作为主体,其中也包括了外资金融机构在内,诸多金融机构体制并存,逐渐地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有规模的金融体系。1994年后,中央银行加强了本外币的衔接,进行了对冲操作,这一调整手段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其对对外资金与金融机构的监管功能还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使对境外中资机构的现场稽核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2.2 外汇管理体制和对外经济金融法制建设成绩显著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已由最初的双重汇率制度成功转型到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些年来,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一系列重要涉外法律法规被制定、修改,如《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等多项重要法律被先后颁布施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完善。在政策导向方面,也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条例规定,不但有效的实现了对外资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更使得我国外汇监管工作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而这一功能的实现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外国银行及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银行的进步与发展。
2.3 金融业务开放度不断扩大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现代社会,我国的银行业要想进一步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对外开放水平。现阶段,我国银行在金融、保险与证券业务上的对外开放水平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发展成效,对外开放范围与水平都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我国为了推动银行业的发展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其中对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做出贡献最多的就是中国进出口银行。
2.4 引进的外资机构越来越多
目前,外资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随着金融方面改革的开放,国内诸家银行实力也明显增强,所以我国对于外资银行的管理,开始采取了以国民待遇为主的政策。在外资公司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保险业的强烈竞争和国民对于保险的认识。
3 我国对外金融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3.1 巨额外汇储备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调控力度有限,现阶段,主要以行政手段调控为主。在我国现阶段信贷刚性较大的情况下,而这样的调控形式显然难以使得紧缩国内信贷方式对外汇储备及基础货币的调整作用得以发挥。而如果再汇款冲销外汇占款政策只能够对我国以内向型经营企业发挥作用,就会使得我国许多的内向型企业发生较大的资金缺口,对内向型企业的发展不利。可是这一措施的施行却不能够对我国以外向型发展为主的企业产生约束作用,而这一管理的缺陷将使外向型企业能够通过外资获得巨额外汇资金。这种内外型企业资金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会对我国产业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向着倾斜甚至畸形的方向上发展,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3.2 利用外资机构方面,过于追求数量而不顾利益
目前,我国有很多地区都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引进的外资机构数量,而不讲求外资实际的效益。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部分领导阶层的腐败作风作祟,将签到的外资项目作为自己事业上的功绩来炫耀;二是受地方的驱使,对外商来者不拒。
3.3 对外商的管理不严格,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惨重
由于部分地区和企业把外商当成摇钱树,导致对外商的管理力度上不够严格,使外商有空子可钻,账目上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我国经济损失惨重,更是出现了外资企业长期“亏空”,却不断增资的奇怪现象。
3.4 新汇制给内资企业的管理带来困难
我国于1994年为始,实行了新汇制改革措施。然而,由于在改革开始初期,我国社会中极度缺乏相应的措施,因此这一改革措施的实行不但没有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外汇风险,造成了内资企业避险机制的欠缺。并且,由于各个企业在结汇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汇制机制下的汇率情况也在不断的波动,因此,加大了企业的外汇风险程度。同时在结售汇制度下,内资企业的现汇帐户与外汇交易时机选择权被剥夺,而我国又没有建立起人民币期货市场,这样一来,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就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了企业头上,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
4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4.1 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
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是把经济增长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上的。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的经济是非常落后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很多人都处在“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后期,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口号,意思就是以发展为主要前提,其他一切工作都需要围绕发展来展开。国家把这一思想具化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收入及分配放在其次,总体概括来说,即增长优先发展模式。这项战略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而例如投资驱动、出口鼓励等的政策,则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途径。
4.2 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各企业内部的独立发展,在发展初期,一定比例的资本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资本积累率,提出了很多观点以及政策主张。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确实是依靠着投资与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
4.3 出口鼓励的发展模式
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改革开放,这就说明改革与开放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相关经济学家提出了鼓励进出口的策略,并且最终获得了大众的共识。在一个国家改革经济体制发展的同时,打开国门,面向整个世界。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就是这样做的,坚持不懈的采取外向型发展策略,把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5 金融开放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應对措施
5.1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目前中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金融的开放度和利率调整时滞,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有着严重的影响。当我国面对国内冲击时,可以通过提高金融行业开放水平的方式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当面对国外冲击时,可以通过降低金融行业开放度的方式控制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国家,应该保持最佳的金融开放度,以更好的规避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
5.2 过度的金融开放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希望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为了引入外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使国内的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会给国内经济埋下隐患,造成一系列不稳定因素。
5.3 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应采取不同的开放政策
当国内的冲击效应十分明显,处于主导地位时,为了避免受到不利的影响,我国需要努力的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若是国外的冲击效应较为明显,居于主导地位时,则应该加强对国际经融市场的监管。例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外以美国为主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也比较稳定,而当时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也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国外对我国造成的冲击较小,主要以国内冲击为主导。在这样的环境发展背景下,积极的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散国内的金融风险,还可以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障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运行。
5.4 我国需要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合作
在我国金融业开放水平近一步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到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货币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金融业极为乐于接受一些积极的效应,但对于负面的溢出效应,若是我国不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防范,将对我国国内宏观经济状况的稳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在这些由对外开放带来的负面效应面前,我国的应通过建立起与发达国家健康、长期、有效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因货币溢出效应带来的货币竞争性贬值现象的出现。
6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日益频繁的金融开放政策,中国将延续之前“正”的一面,及时改进并革新“负”的一面,避免过度金融开放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中国走上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谷海东.中国经济现状及趋势研究[J].大众科技,2012,94(8):176-177.
[2]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J].当代财经,2011,316(3):55-57.
[3]何国华.常新新.金融开放会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1):28-30.
[4傅强、张小波.中国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J]金融论坛, 2011(3):30-44
[5]周珊.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5,16(4):78-79.
关键词:金融;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影响
0 前言
自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政府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利用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开放水平。在对国外有效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用改革促进开放的方式,使我国独特的经济竞争优势被激发,使我国的国内市场不断开放、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不断加强,有效的实现了国内外经济的互补,促进了我国总体经济的转型,使我国取得巨大成就。
1 现今我国金融的发展状况
1.1 银行业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的垄断程度较高,而其垄断者主要为我国的四大商业银行龙头。而商业银行市场所主营的业务主要分为两种,即传统业务与外汇业务,而其在投资银行业务(如金融租赁业务、旅游广告业务、财产顾问业务等)方面却很少涉足。而商业银行市场的这种狭窄的业务范围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进一步提高,这则导致了国有银行资金的严重不足。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现阶段由于核心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在与外资银行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地位,而这都是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不佳、资产运用效率不高、盈利能力较弱、账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导致的。
1.2 保险业
迄今为止,我国的保险行业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而且其发展态势极为迅猛,经计算,年均增长率高达39.6%。截止2000年底,我国保险行业的保险费用收入已经高达159.9亿元人民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行业也正在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就目前来说,我国共有保险公司愈四十家,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国有和股份制保险公司为主,其它多种保险公司成分并存的良性竞争发展的市场化保险格局。然而,这并不是说我国的保险行业已经趋于完善,不再有问题。保险公司实力不足、资金运转渠道过少、工作效率和经营技术不够高以及服务水平过差等,都是现今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严重问题,如不及时采取解决措施,保险业将面临着很大的冲击。
1.3 证券业
我国的证券业虽然在近10年来发展迅速,并且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国内的证券机构服务的业务范围太过于狭窄,品种单一,结构大致相同。在业务范围上,也仅限于国内的承销、经纪和自营这三大传统的业务,虽然也略有涉及其他服务,但是由于技术上的劣势,导致了并没有过高的成就。其次,融资渠道的不顺畅,上市公司并不多。
2 金融开放水平的基本現状
2.1 金融体制改革速度加快,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近几年来,金融体制通过具体的革新以后,我国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并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银行作为主体,其中也包括了外资金融机构在内,诸多金融机构体制并存,逐渐地形成了分工合作的、有规模的金融体系。1994年后,中央银行加强了本外币的衔接,进行了对冲操作,这一调整手段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与此同时,其对对外资金与金融机构的监管功能还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使对境外中资机构的现场稽核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2.2 外汇管理体制和对外经济金融法制建设成绩显著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已由最初的双重汇率制度成功转型到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近些年来,为了优化和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一系列重要涉外法律法规被制定、修改,如《预算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担保法》、《票据法》等多项重要法律被先后颁布施行,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完善。在政策导向方面,也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条例规定,不但有效的实现了对外资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的有效保障,更使得我国外汇监管工作更加制度化与规范化。而这一功能的实现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外国银行及国际金融监管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银行的进步与发展。
2.3 金融业务开放度不断扩大
在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的现代社会,我国的银行业要想进一步发展,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对外开放水平。现阶段,我国银行在金融、保险与证券业务上的对外开放水平都取得了十分不错的发展成效,对外开放范围与水平都在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后,我国为了推动银行业的发展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而其中对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做出贡献最多的就是中国进出口银行。
2.4 引进的外资机构越来越多
目前,外资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推动力。随着金融方面改革的开放,国内诸家银行实力也明显增强,所以我国对于外资银行的管理,开始采取了以国民待遇为主的政策。在外资公司得到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保险业的强烈竞争和国民对于保险的认识。
3 我国对外金融开放中存在的问题
3.1 巨额外汇储备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的三大政策工具调控力度有限,现阶段,主要以行政手段调控为主。在我国现阶段信贷刚性较大的情况下,而这样的调控形式显然难以使得紧缩国内信贷方式对外汇储备及基础货币的调整作用得以发挥。而如果再汇款冲销外汇占款政策只能够对我国以内向型经营企业发挥作用,就会使得我国许多的内向型企业发生较大的资金缺口,对内向型企业的发展不利。可是这一措施的施行却不能够对我国以外向型发展为主的企业产生约束作用,而这一管理的缺陷将使外向型企业能够通过外资获得巨额外汇资金。这种内外型企业资金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会对我国产业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其向着倾斜甚至畸形的方向上发展,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3.2 利用外资机构方面,过于追求数量而不顾利益
目前,我国有很多地区都存在着一个严重问题,即只注重引进的外资机构数量,而不讲求外资实际的效益。造成这一问题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部分领导阶层的腐败作风作祟,将签到的外资项目作为自己事业上的功绩来炫耀;二是受地方的驱使,对外商来者不拒。
3.3 对外商的管理不严格,导致我国经济损失惨重
由于部分地区和企业把外商当成摇钱树,导致对外商的管理力度上不够严格,使外商有空子可钻,账目上以假乱真的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我国经济损失惨重,更是出现了外资企业长期“亏空”,却不断增资的奇怪现象。
3.4 新汇制给内资企业的管理带来困难
我国于1994年为始,实行了新汇制改革措施。然而,由于在改革开始初期,我国社会中极度缺乏相应的措施,因此这一改革措施的实行不但没有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内资企业的外汇风险,造成了内资企业避险机制的欠缺。并且,由于各个企业在结汇时间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新汇制机制下的汇率情况也在不断的波动,因此,加大了企业的外汇风险程度。同时在结售汇制度下,内资企业的现汇帐户与外汇交易时机选择权被剥夺,而我国又没有建立起人民币期货市场,这样一来,货币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就一下子全部转移到了企业头上,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难度。
4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
4.1 增长优先的发展模式
我国早期的经济发展,是把经济增长与发展放在同等地位上的。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的经济是非常落后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很多人都处在“吃上顿没下顿”的生活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后期,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口号,意思就是以发展为主要前提,其他一切工作都需要围绕发展来展开。国家把这一思想具化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经济增长放在首位,收入及分配放在其次,总体概括来说,即增长优先发展模式。这项战略确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以及目标,改革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而例如投资驱动、出口鼓励等的政策,则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途径。
4.2 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各企业内部的独立发展,在发展初期,一定比例的资本积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些发展经济学家通过研究资本积累率,提出了很多观点以及政策主张。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确实是依靠着投资与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的。
4.3 出口鼓励的发展模式
我国近年来一直提倡改革开放,这就说明改革与开放两者是紧密相关的。相关经济学家提出了鼓励进出口的策略,并且最终获得了大众的共识。在一个国家改革经济体制发展的同时,打开国门,面向整个世界。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就是这样做的,坚持不懈的采取外向型发展策略,把出口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才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5 金融开放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影响和應对措施
5.1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需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目前中国利率的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金融的开放度和利率调整时滞,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有着严重的影响。当我国面对国内冲击时,可以通过提高金融行业开放水平的方式提高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当面对国外冲击时,可以通过降低金融行业开放度的方式控制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不同的国家,应该保持最佳的金融开放度,以更好的规避经济冲击对宏观经济稳定造成的不利影响。
5.2 过度的金融开放会给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巨大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都希望能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特别是像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为了引入外资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使国内的金融市场完全对外开放,会给国内经济埋下隐患,造成一系列不稳定因素。
5.3 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应采取不同的开放政策
当国内的冲击效应十分明显,处于主导地位时,为了避免受到不利的影响,我国需要努力的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若是国外的冲击效应较为明显,居于主导地位时,则应该加强对国际经融市场的监管。例如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国外以美国为主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世界经济的发展形势也比较稳定,而当时我国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也取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国外对我国造成的冲击较小,主要以国内冲击为主导。在这样的环境发展背景下,积极的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散国内的金融风险,还可以促进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保障经济发展的健康、稳定运行。
5.4 我国需要加强国际货币政策合作
在我国金融业开放水平近一步提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到的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货币溢出效应也越来越明显。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金融业极为乐于接受一些积极的效应,但对于负面的溢出效应,若是我国不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和防范,将对我国国内宏观经济状况的稳定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在这些由对外开放带来的负面效应面前,我国的应通过建立起与发达国家健康、长期、有效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的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因货币溢出效应带来的货币竞争性贬值现象的出现。
6 总结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日益频繁的金融开放政策,中国将延续之前“正”的一面,及时改进并革新“负”的一面,避免过度金融开放对国家宏观经济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让中国走上更加繁荣富强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谷海东.中国经济现状及趋势研究[J].大众科技,2012,94(8):176-177.
[2]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J].当代财经,2011,316(3):55-57.
[3]何国华.常新新.金融开放会增加中国宏观经济不稳定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3,35(1):28-30.
[4傅强、张小波.中国金融开放的外源性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J]金融论坛, 2011(3):30-44
[5]周珊.资本账户开放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15,16(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