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2年10月诊断明确的21例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男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2年10月诊断明确的21例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67(62~73)岁。多数患者以突发性急性腹痛就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习惯性便秘史,术前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全组中术前诊断为乙状结肠穿孔仅4例,误诊率为80.95%。21例患者均行Hartmann术,术后仍出现感染性休克3例,经过积极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术后发生切口感染8例,肺部感染6例,经抗感染对症治疗治愈;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例,经过积极抢救及相应处理后治愈1例,死亡2例均为紧贴后腹膜乙状结肠后壁穿孔。19例治愈出院且于术后3~6个月行乙状结肠造瘘口还纳术。结论: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行腹腔穿刺及腹部X线、肛肠指诊对诊断有所帮助。早诊断、早期积极抗休克、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尽早手术及行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关键。
其他文献
通过赖氨酸对壳聚糖进行修饰,增加了壳聚糖的氨基含量,改善了中性条件下的水溶性,对不同制备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赖氨酸修饰壳聚糖进行了讨论,得出了赖氨酸修饰壳聚糖的最优条
以正己烷为溶剂萃取改性聚乙烯中抗氧剂,然后采用甲醇为流动相和Eclipse XDB-C18色谱柱为固定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改性聚乙烯中抗氧剂完全可行。通过液相色谱分析可
随着凝聚态物理学、量子化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的深入发展,以及计算机计算能力的空前提高,使得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材料设计,成为现代先进材料合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而在
目前国内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都没有经过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处理即直接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针对猪场废水具高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高氨氮等特点,本研究提出采用UASB
网络群体行为的"群体极化"、"群体想象"、"沉默的螺旋"常态化等都使得网络舆情难逃偏执、狭隘的困境,乃至造就网络谣言大量滋生。集体焦虑和固有偏见又使得网民们在狂欢声中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生态污水处理技术,由于具有良好的污水净化功效以及低投入、低能耗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植物作为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污水净化过程
体外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简单、结构可靠、造价经济等优点,在新建的桥梁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大量的在役桥梁,由于钢筋锈蚀以及超载等因素的影响,结构产生裂缝或变形过
背景和目的消化性溃疡疾病是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主要是胃肠道黏膜的侵袭因素和保护因素失衡所致。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主要的
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良好的水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状况改善至关重要。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水环境的过渡开发利用,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0年,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外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