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瞄准养生需求

来源 :中华民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m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9日至31日,“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在此期间,召开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委员会第一届三次委员会会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到会并讲话,他指出,中国绿色建筑面临的工作压力之一,是人们80%的时间都待在建筑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要求建筑要宽敞,同时要求居住环境要舒适、空气要流通,要有绿建科技。
  
  随着我国整体步入小康社会,逐渐富裕起来的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特别是养生保健,尤其是复合的“住讲养生”的新观念代替了单纯的“住讲宽敞”的老观念,人们对居室的养生功能越来越挑剔,为绿色建筑提供了丰沛的商机。绿色建筑也瞄准了养生需求,正努力开拓市场。
  
  绿色建筑迎合养生需求
  
  什么叫绿色建筑?现在几乎每个建筑设计方案说明书都要用到“绿色”这个时髦的词汇,但是到底什么是“绿色”,存在误解,例如有些人甚至一些部门都认为绿色世博就是“多多绿化的世博”。还有人误认为绿色建筑就是“采菊东篱下,幽然见南山”的浪漫居住。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秦佑国曾经出过一个研究生入学的考题,名词解释为“green architecture(绿色建筑)”,一个考生的答案竟然是“多多绿化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在设计、建造、材料使用上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把建筑物与种植业、养殖业、能源、环保、美学、高新技术等紧密地结合起来,突出养生功能,有益于居住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并创造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结构。
  
  绿色建筑的养生功能恰好迎合人们的养生需求,具有相当的市场前景。
  
  绿色建筑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界中的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建筑的室内布局十分合理,尽量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充分利用阳光,节省能源,为居住者创造一种接近自然的感觉。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
  
  绿色建筑为普通人的生活考虑,例如冬天保温、夏季防热、自然通风、建筑隔声、垃圾收集、供水保障、降低采暖费用、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结合等等。
  
  绿色建筑注重小区休闲化,小区会所和室外泳池、健身步道、林荫茶座相连,区内设置太极广场、百草园、网球场等,充分完善户外休闲娱乐功能,小区生活强调开放性,参与性,邻里交流沟通性。
  
  真正的绿色建筑不是高科技产品,而是一种俭朴无华的建筑外形、室内设计简单的结构系统、健康简易的家具以及最少管理的自然庭院景观。绿色建筑是一种生活的智慧,而不是遁世的奢华。
  
  绿色建筑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即节约能源及资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一些人昨天透支生命来换取金钱,堆积财富,今天利用金钱来颐养天年,安度晚年。劳累了一辈子,他们需要科学修补,调养受损的身心,绿色建筑就是他们最适宜的人体大修厂。
  
  一些人事业有成,在各种工作岗位上担任重要职务,或是党政领导,或是事业精英,或是技术权威,工作压力颇大,他们希望在环境优美、气候适宜的楼盘里有一套自己的住宅,下班后与家人享受天伦之乐,借此释放工作压力,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绿色建筑又是他们的生命加油站。
  
  绿色建筑的养生误区
  
  绿色建筑的背景是目前全球性的环境危机,使得人类不得不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关注建筑的养生功能。现在一些开发商打着绿色建筑的幌子,掺杂一点养生元素就鼓吹绿色建筑,来误导消费者。
  
  分析起来,有几个误导原因:
  一是一味求大。中国的楼盘现在追求客厅大面积已成为一种时尚,其实大而无用。一些开发商很得意地介绍他们的大客厅户型,但是厅太大了,而卫生间却很小,厨房却很小,该大的不大,该小的没有小,本末倒置。
  
  开发商可以从大客厅活动面积大以利养生的角度来宣传诱惑,但住房的主要功能是休息,活动可以到小区内休闲场地、市民广场或是公园去,大客厅其实是没有多少实用价值的。现在有一种两室两厅98平米的户型,完全可以将客厅面积减少,增加一个卧室,增加家庭成员的私人空间,才真正利于养生。
  
  相对而言,美国的家庭,他们的客厅是招待尊贵的客人的,甚至用来办家庭Party,但是客人一年当中招待很少,这个客厅其实是浪费的,只是一个摆设,是奢华的象征。
  
  二是内外隔绝。在建筑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内外通畅,而是自我封闭。本来绿色建筑应是充分考虑享受大自然的阳光和季风的,却把它封闭起来。个别建筑设计没有充分地考虑到日照和通风导向问题,而是在内部营造强制的通风、强制的灯光,居住者靠室内灯光照明,长期缺少日光,不利身体健康。于是,如何利用清洁能源,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以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住宅的舒适度,以利养生,成了值得注意的问题。
  
  绿色建筑要把自身的品质做好,不能空喊“奢华和至尊”的口号,在注重打造内外环境通畅对接的同时,还要做到低碳环保,做到保温,夏天凉爽,冬天暖和,做到由内而外的美,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三是名不副实。在绿色养生的时尚之下,有人打着“生态”、“绿色”、“养生”的幌子大力吸引资金,建成的“绿色建筑”许多名不副实。
  
  据《纽约时报》报道,坐落于俄亥俄州扬斯敦市的美国联邦大楼,曾通过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认证,它号称广泛利用自然光为办公室照明,特有的白色屋顶有利于降低能耗,是当地的标志性绿色建筑。但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在审查建筑物一年的水电等公用事业收费账单后宣称,这栋大楼根本没有资格取得“能源之星”的称号。
  
  一些号称绿色建筑的小区其实绿地面积很小,只是概念化的炒作。我们常见的小区里,栽上几棵竹子就号称“森林泽被”,种几棵行道树,就算是“林荫小道”,实在是一种欺骗。
  
  绿色建筑养生之路有多远
  
  虽说绿色建筑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在眼下房价高企的情势下,有多少开发商会在绿色建筑上下功夫呢?因此,绿色建筑养生之路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是开发商积极性不高。绿色建筑的成本要高于传统建筑的10%,特别是养生元素更要增加建筑成本,这部分刚性支出政府没有政策为其消化,全由开发商自己兜着。在眼前高房价的背景之下,再把绿色建筑成本分摊到购房者身上,绿色建筑显然缺少市场竞争力。
  
  面对一个存在刚性需求的卖方市场,开发商的首要目标是要通过价格歧视的手段,推出适合较为富有者偏好的房子,“新奇特”乃至“豪宅”、“尊崇”之风日甚,早将绿色建筑的概念抛至脑后。
  
  眼下,对开发商而言,绿色建筑只是一个概念,一个销售的噱头。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实实在在地贯穿整个开发环节中的理念和坚持,在前期的规划和设计,后期的技术论证和施工管理,在建造和绿化实施中,都必须扎扎实实地把这种理念贯彻始终。
  
  其次是观念还停留在高端上。近年来,国内一些房地产企业已开始致力于开发增加养生功能的绿色建筑。但是,目前这些建筑均为高端住宅和公共建筑,如鸟巢、水立方等,即便像曾经参加2009年世博论坛的北京实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养生建筑,也只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百姓要获得绿色建筑所带来的实际利益还有待时日。
  
  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非常当地化的屋顶,就是一种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其造价只有800元/平方米,可谓价廉物美。
  
  只有当绿色建筑像普通建筑一样遍布城乡,人们不再去刻意强调其“绿色”品质的时候,老百姓才能真正享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养生幸福。
  
  再次是监管不到位。根据房地产业内人士透露,对建筑节能,有关部门在图纸上盖一个节能章就算达标。施工队进场后,图纸早变了,施工图纸和设计图纸根本不是一码事。施工方、监理方最终还是要听开发商的,因为他们的钱都是开发商给的。设计图纸明明是节能项目,但最终却成为了耗能大户。有的使用大量劣质建材,“养生”变成“害命”。
  
  一些养生功能的指标检测,监管部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某省会城市就有一户人家因装修建材甲醛严重超标,监工的老俩口相继得了白血病。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负责此项装修工程的监理就是该装修公司自己的关联公司派出的,哪有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
  
  由此看来,绿色建筑养生之路要想走得宽走得远,必须用政策调动起开发商的积极性,更新观念,大力推出惠及百姓的普通养生楼盘,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使绿色养生品牌名副其实。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