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机制的最新学说:快离解学说

来源 :上海精神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当初一看到抗精神病药的5羟色胺-多巴胺双受体(5HT_2/D_2)学说,我就觉得不敢苟同。因为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不坏,但它对5羟色胺受体却没有多少阻滞作用;舒必利是比较专一的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不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也能治好精神分裂症;五氟利多对5羟色胺受体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却能很好地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有些氯氮平治疗无效的病例,居然也能奏效。看来,‘抗精神病药之所以优越,其原委在于能够作用于5羟色胺和多巴胺两种受体’这种双受体学说,看来并不见得是真理。然而,前一时期,它却成了精
其他文献
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正在步入法制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时代,如何应对摆在我们面前的许多崭新课题和挑战已经引发了我国精神卫生管理者和专业人员越来越多的思考.总体上,从历
期刊
目的探讨研究抗精神病药对心脏的安全性.方法对服用单一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检测心电图(ECG),观察比较其QTc间期.结果服奥氮平患者QTc间期延长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服
1农机试验推广鉴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
临床资料 患者男,16岁,学生.自服白草50g出现咽喉、胸骨后烧灼痛,口腔、舌体和食道溃烂30 d,于2005年5月12日人院.患者自服百草枯20min后出现呕吐,约40 min在当地卫生院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