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2019年在高邮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园内开展淮南片小麦新品种(系)试验示范,对其丰产性、生育期、抗逆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筛选出明麦133、瑞华596、金丰麦1号这3个品种较适宜在高邮市种植,高产、稳产性好;瑞华596、宁麦资166、金丰麦1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有待下一年扩大试验示范种植考察。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数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01-02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标准放开,小麦品种越来越多,为了探寻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高邮市栽培的小麦新品种(系),2018年秋播在高邮市农业委员会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的统一安排下,由高邮市汤庄镇农业服务中心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系)示范。现将示范情况作如下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小麦品种
展示品种有镇麦13号、镇麦15号、宁麦26、扬麦20、扬麦25、明麦133、扬辐麦4号、扬辐麦7号、扬麦30、金丰麦1号、瑞华596、江丰麦1号、宁麦资166、农麦156、隆麦39、扬江麦586,共16个品种。
1.2 示范展示地点
示范展示地点设在高邮市汤庄镇汉留村(高邮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园内),前茬为水稻,土质沙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水系配套、排灌方便。
1.3 肥料运筹
2018年10月24日平均施基肥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40 kg/667 m2;2019年2月27日施返青肥10.0 kg/667 m2尿素;3月10日施拔节孕穗肥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20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
1.4 播种情况
前茬为杂交水稻,先将秸秆移田,然后用拖拉机碎土、开墒、人工整地,2018年10月28—29日人工条播。播量在播种前根据各品种的发芽率、千粒重、田间预估成苗率、设计基本苗等计算出每667 m2用种量,称种到行,每个品种667 m2左右。
1.5 田间管理
1.5.1 间苗、移苗
齐苗后,2018年12月5—6日进行间苗、移苗,减少断垄和丛苗。
1.5.2 化除
2018年10月31日可以用异丙隆进行封闭化除,2019年3月10日用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酯)防治杂草。
1.5.3 防治病虫害
3月16日用戊唑醇+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1次,3月25日用己唑醇+戊唑醚菌酯防治纹枯病1次。4月23日用唑醚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噻虫高氯+芸台素进行“一喷三防”,4月30日又用戊唑福美雙+醚菌酯+氯氰吡虫啉+噻虫嗪+磷酸二氢钾防治病虫和根外追肥。
2 结果与分析
相关结果见表1~表2。
2.1 生育进程比较
由表1可见,不同小麦品种播种后均在10 d后出苗,出苗时间一致;从始穗期的调查数据来看,各品种间生育期差异较明显,最早的明麦133在4月7日始穗,而最迟的扬辐麦4号于4月12日始穗;齐穗期差异与始穗期差异基本一致,均推迟3 d左右。就成熟期来说,明麦133这个品种成熟期最早,为5月23日。扬辐麦4号的成熟期最晚,生育期最长,为214 d;生育期最短的品种为明麦133,为207 d。
2.2 茎蘖动态比较
由表2可知,在相同播种量的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出苗率有所不同,其中农麦156出苗率较高,基本苗达17.57万苗/667 m2;扬辐麦4号出苗率较低。从成穗率上看,农麦156成穗率最高,为51.15%;扬辐麦4号成穗率最低,为46.18%。
2.3 株高与穗部结构比较
由表2可见,16个品种中,镇麦13号株高最高,达92 cm;扬江麦586株高最低,为79 cm;其他品种株高介于二者之间。从穗部结构来看,镇麦13号和扬辐麦4号穗长最长,达10.6 cm;扬江麦586穗长较短。穗粒数上,江丰麦1号最高,扬江麦586最少。着粒密度上,宁麦26最高,达到4.57粒/cm;镇麦13号最低,为3.90粒/cm。
2.4 产量与产量结构比较
由表2数据可见,16个品种中,农麦156穗数最高,达33.67万穗/667 m2;扬辐麦4号最低,为27.17万穗/667 m2。品种间千粒重差异较大,宁麦资166千粒重最高,达43.8 g;农麦156最低,为40.2 g。最终产量明麦133最高,为526.55 kg/667 m2;宁麦26最低,为460.30 kg/667 m2。
3 结论
扬麦20产量为474.80 kg/667 m2,居第12位。从2018年示范情况来看:明麦133的丰产、稳产性最为理想。瑞华596、金丰麦1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扬辐麦4号穗数不足,在生产中需增加基本苗,确保后期有足够的穗数;扬麦品种在抗黄花叶病上明显不如其他品种。明麦133、宁麦资119茎秆倾斜,在生产中要重视施用抗倒伏剂。宁麦26籽粒大小不均匀,穗上部有灌浆不足现象。2019年秋播要增加一些新品种、苗头性品系继续做好示范。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试验示范;筛选数据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0-0001-02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志码: B
随着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标准放开,小麦品种越来越多,为了探寻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高邮市栽培的小麦新品种(系),2018年秋播在高邮市农业委员会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的统一安排下,由高邮市汤庄镇农业服务中心进行了小麦新品种(系)示范。现将示范情况作如下总结。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小麦品种
展示品种有镇麦13号、镇麦15号、宁麦26、扬麦20、扬麦25、明麦133、扬辐麦4号、扬辐麦7号、扬麦30、金丰麦1号、瑞华596、江丰麦1号、宁麦资166、农麦156、隆麦39、扬江麦586,共16个品种。
1.2 示范展示地点
示范展示地点设在高邮市汤庄镇汉留村(高邮市农作物新品种展示园内),前茬为水稻,土质沙壤土、地势平坦、肥力中等偏上、水系配套、排灌方便。
1.3 肥料运筹
2018年10月24日平均施基肥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40 kg/667 m2;2019年2月27日施返青肥10.0 kg/667 m2尿素;3月10日施拔节孕穗肥45%(15∶15∶15)高浓度复合肥20 kg/667 m2、尿素7.5 kg/667 m2。
1.4 播种情况
前茬为杂交水稻,先将秸秆移田,然后用拖拉机碎土、开墒、人工整地,2018年10月28—29日人工条播。播量在播种前根据各品种的发芽率、千粒重、田间预估成苗率、设计基本苗等计算出每667 m2用种量,称种到行,每个品种667 m2左右。
1.5 田间管理
1.5.1 间苗、移苗
齐苗后,2018年12月5—6日进行间苗、移苗,减少断垄和丛苗。
1.5.2 化除
2018年10月31日可以用异丙隆进行封闭化除,2019年3月10日用异丙隆+氯氟吡氧乙酸(酯)防治杂草。
1.5.3 防治病虫害
3月16日用戊唑醇+噻呋酰胺防治纹枯病1次,3月25日用己唑醇+戊唑醚菌酯防治纹枯病1次。4月23日用唑醚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噻虫高氯+芸台素进行“一喷三防”,4月30日又用戊唑福美雙+醚菌酯+氯氰吡虫啉+噻虫嗪+磷酸二氢钾防治病虫和根外追肥。
2 结果与分析
相关结果见表1~表2。
2.1 生育进程比较
由表1可见,不同小麦品种播种后均在10 d后出苗,出苗时间一致;从始穗期的调查数据来看,各品种间生育期差异较明显,最早的明麦133在4月7日始穗,而最迟的扬辐麦4号于4月12日始穗;齐穗期差异与始穗期差异基本一致,均推迟3 d左右。就成熟期来说,明麦133这个品种成熟期最早,为5月23日。扬辐麦4号的成熟期最晚,生育期最长,为214 d;生育期最短的品种为明麦133,为207 d。
2.2 茎蘖动态比较
由表2可知,在相同播种量的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出苗率有所不同,其中农麦156出苗率较高,基本苗达17.57万苗/667 m2;扬辐麦4号出苗率较低。从成穗率上看,农麦156成穗率最高,为51.15%;扬辐麦4号成穗率最低,为46.18%。
2.3 株高与穗部结构比较
由表2可见,16个品种中,镇麦13号株高最高,达92 cm;扬江麦586株高最低,为79 cm;其他品种株高介于二者之间。从穗部结构来看,镇麦13号和扬辐麦4号穗长最长,达10.6 cm;扬江麦586穗长较短。穗粒数上,江丰麦1号最高,扬江麦586最少。着粒密度上,宁麦26最高,达到4.57粒/cm;镇麦13号最低,为3.90粒/cm。
2.4 产量与产量结构比较
由表2数据可见,16个品种中,农麦156穗数最高,达33.67万穗/667 m2;扬辐麦4号最低,为27.17万穗/667 m2。品种间千粒重差异较大,宁麦资166千粒重最高,达43.8 g;农麦156最低,为40.2 g。最终产量明麦133最高,为526.55 kg/667 m2;宁麦26最低,为460.30 kg/667 m2。
3 结论
扬麦20产量为474.80 kg/667 m2,居第12位。从2018年示范情况来看:明麦133的丰产、稳产性最为理想。瑞华596、金丰麦1号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扬辐麦4号穗数不足,在生产中需增加基本苗,确保后期有足够的穗数;扬麦品种在抗黄花叶病上明显不如其他品种。明麦133、宁麦资119茎秆倾斜,在生产中要重视施用抗倒伏剂。宁麦26籽粒大小不均匀,穗上部有灌浆不足现象。2019年秋播要增加一些新品种、苗头性品系继续做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