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肝移植医师培训指南简介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tll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移植学会(AST)和肝病研究学会(AASLD)于2002年正式出台了"移植肝病学专业人员培训课程指南",对开展培训工作的移植中心和培训计划作出了详细说明,为人才的培养确定了量化指标,现介绍如下。

其他文献
期刊
我院自1980年以来共施行原位肝移植25例,现对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的21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胆管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用硬膜外导管作胆管引流的改进。
期刊
目的 观察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选取根据美国麻醉协会分级(ASA)为Ⅱ~Ⅲ级的终末期肝病患者30例行非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监测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1 d的平均气道阻力、吸气峰压、呼气峰流速、肺顺应性、呼吸功和呼吸驱动力等力学指标,并观察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平均气道阻力自进腹后下降,新肝期5 min下降明显(P<0.05),术后较术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
由于胰腺外分泌液的引流方式和移植胰腺排斥反应难以诊断的特殊性,胰、肾联合移植的总数和效果都远远落后于其它器官移植.直到最近十年,胰、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方式才趋向定型,成为治疗1型糖尿病合并尿毒症的最佳选择.在我国,胰、肾联合移植的经验积累十分有限,手术方式尚无统一标准,多数中心仅仅实施单一术式.因此,本文结合我们的经验,对胰腺与胰、肾联合移植手术选择的有关问适题作一综述.
期刊
近年来,有作者[1]针对肝移植术中遇到的弥漫性门静脉血栓这个难题,提出了门腔静脉半转位术(CPHT)来解决供肝门静脉供血问题.我院于2002年所进行的肝移植术中有1例应用了此方法,现患者已存活5个月余,且生活质量良好.报告如下:
期刊
我院于2004年7月为1例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巨大室壁瘤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原位心脏移植(HT)手术,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7岁,体重65 ㎏.发作性胸闷、胸痛4年,加重1年.2003年8月诊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在当地医院抢救2周后转入我院.入院后因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顽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二联律、反复心源性休克及双侧胸腔积液等,给予溶栓、抗凝、止痛、强心、利尿、扩血
期刊
目的 探讨改良的微囊胰岛和肝脾细胞输注联合应用,对异种胰岛细胞移植的影响.方法以新生杜洛克小猪为供者,糖尿病SD大鼠为受者.将受者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为肝脾细胞输注移植组;第2组为微囊胰岛细胞移植组;第3组为联合应用移植组;第4组为裸胰岛细胞移植组;第5组为空囊移植对照组;第6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各组经尾静脉输注肝脾细胞或生理盐水,再将相应的移植物植入大鼠腹腔.术后观测血糖、血清C肽变化、移植胰岛
巨细胞病毒(CMV)属于β疱疹病毒家族,为双链DNA病毒.据报道,肾移植受者中约50%~70%有活动性CMV感染,其中10%~30%为有症状性感染.因为其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是降低受者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所以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极其重要。
期刊
目的 研究移植物慢性排斥反应血管变化的机制,评价新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FR260330)防治大鼠腹主动脉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供者为ACI大鼠,受者为Lewis大鼠.采用原位腹主动脉移植,移植后2周和12周时分别处死受者,取其移植腹主动脉,用光学显微镜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腹主动脉内膜、平滑肌及外膜的面积及内膜/内膜+中层比例.并以α-肌动蛋白(α-actin)免疫
目的 观察钙离子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心脏异位移植术后冠状血管内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成年SD大鼠160只,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和实验3组.建立大鼠同种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从移植当日到术后第9 d,所有大鼠均接受环孢素A治疗,按5 mg·kg-1·d-1腹腔注射,共10 d;实验1、2、3组术后当天起加用维拉帕米,其剂量分别为0.1 mg/kg、0.5 mg/kg、1.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