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充分认识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时代的需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中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下降,远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的需要
中职学生是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如果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学目标、内容、要求、检测标准都统一,势必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大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所发展。
3.教师的需要
面对学生素质的新变化,教师必须采取新的应对方法,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如果还是“一刀切”的老方法,课堂上必然会是睡觉的、看课外书的、玩手机的一大片,就会丧失课堂教学这一方阵地的作用。
二、把握分层教学的基本涵义和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属差异化教学,其基本涵义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按一定范围(年级、专业部、班级等)把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实施教学,并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考核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分层教学的难点
分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学有所得,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对C层学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具体做法如下:帮助C层学生调适好心理;从情感上亲近C层学生;在教学上对C层学生给与充分的关注。
1.帮助C层学生调适好心理
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6、17岁。从心理学上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种知识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是,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选择了职业教育,内心世界是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C层学生除具备以上共性外,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自卑感更为强烈。
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要充分地尊重C层同学的人格,与学生像朋友般地平等相处,多使用激励性语言,不能以命令式、训斥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捕捉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自信;不要过于苛求,对他们的错误多微笑,多鼓励,努力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错误循序渐进地改正过来。
2.从情感上亲近C层学生
主动向学生问好;在短时间内迅速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可能地称呼他们的姓名;利用课间、课后时间多与C层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家乡,他们的兴趣、爱好,尽量避免涉及学习的话题;主动询问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包容的态度;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以肯定表扬为主要教学方式。
3.在教学上对C层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
对C层学生的关注要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容量的设定、练习的选择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选用等多方面都要充分考虑C层同学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教授《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Unit2 what do you do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名句,让C层学生从中找出相关职业的词汇,至于课本上的问题,可以让A层或B层学生回答。
又如:在教授Unit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这部分对话时,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定:
C层同学要能说出 :I’m____ (eighteen) and I’m a ____(technician).
B层同学要能说出No.4的对话:
A:My name is Tom Jones.
B: How old are you ?
A: I’m twenty-two.
B: What do you do?
A: I’m a waiter, but I want to be a cook.
A层同学则要求模仿No.2的对话:
Ann: Nice to meet you . May I know your name,please?
John: John, John smith.
Ann: OK,Mr Smith. So you want job .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
John: I’m eighteen and I’m a technician .
Ann: I see .Have you any special training ?
John: Yes ,from a vocational school.
Ann: That’s fine . Thank you .We’ll tell you our decision later.
对A、B、C各层同学的考核与评价标准是:只要达到教师对各自提出的要求,就是合格。
总之,只有对C层学生从心理、情感、教学上真正地予以帮助、关怀与关注,才能形成教学的复合动力。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个体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的初衷——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1.时代的需要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中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幅下降,远不能适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学生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2.学生的需要
中职学生是多类型、多规格、多层次的,如果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学目标、内容、要求、检测标准都统一,势必造成尖子生“吃不饱”,大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所发展。
3.教师的需要
面对学生素质的新变化,教师必须采取新的应对方法,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如果还是“一刀切”的老方法,课堂上必然会是睡觉的、看课外书的、玩手机的一大片,就会丧失课堂教学这一方阵地的作用。
二、把握分层教学的基本涵义和指导思想
分层教学属差异化教学,其基本涵义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按一定范围(年级、专业部、班级等)把学生分为若干个不同层次的群体实施教学,并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考核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分层教学的难点
分层教学的难点在于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学有所得,促进个体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对C层学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具体做法如下:帮助C层学生调适好心理;从情感上亲近C层学生;在教学上对C层学生给与充分的关注。
1.帮助C层学生调适好心理
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中职学生,年龄一般在16、17岁。从心理学上来看,他们属于青年初期,是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各种知识技能发展的最佳时期。但是,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选择了职业教育,内心世界是非常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能力不足;自卑感严重,但反抗性强烈;思想意识活跃,但学习动机缺失;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C层学生除具备以上共性外,他们的心理更为脆弱,自卑感更为强烈。
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要充分地尊重C层同学的人格,与学生像朋友般地平等相处,多使用激励性语言,不能以命令式、训斥式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捕捉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自信;不要过于苛求,对他们的错误多微笑,多鼓励,努力营造轻松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的错误循序渐进地改正过来。
2.从情感上亲近C层学生
主动向学生问好;在短时间内迅速记住学生的名字,尽可能地称呼他们的姓名;利用课间、课后时间多与C层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家庭、家乡,他们的兴趣、爱好,尽量避免涉及学习的话题;主动询问他们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对他们的错误,采取包容的态度;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以肯定表扬为主要教学方式。
3.在教学上对C层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
对C层学生的关注要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从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学目标及教学容量的设定、练习的选择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选用等多方面都要充分考虑C层同学的实际情况。
例如:在教授《英语基础模块》第一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Unit2 what do you do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名句,让C层学生从中找出相关职业的词汇,至于课本上的问题,可以让A层或B层学生回答。
又如:在教授Unit2 ,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这部分对话时,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定:
C层同学要能说出 :I’m____ (eighteen) and I’m a ____(technician).
B层同学要能说出No.4的对话:
A:My name is Tom Jones.
B: How old are you ?
A: I’m twenty-two.
B: What do you do?
A: I’m a waiter, but I want to be a cook.
A层同学则要求模仿No.2的对话:
Ann: Nice to meet you . May I know your name,please?
John: John, John smith.
Ann: OK,Mr Smith. So you want job .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
John: I’m eighteen and I’m a technician .
Ann: I see .Have you any special training ?
John: Yes ,from a vocational school.
Ann: That’s fine . Thank you .We’ll tell you our decision later.
对A、B、C各层同学的考核与评价标准是:只要达到教师对各自提出的要求,就是合格。
总之,只有对C层学生从心理、情感、教学上真正地予以帮助、关怀与关注,才能形成教学的复合动力。使他们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个体能力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分层教学的初衷——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桂林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