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拉尾”是粤语,最弱小最落后的意思,被称为“拉尾”的,往往先天不足,在群体里总是处于下风。因此,“拉尾”可作为“弱者”的代称。张启雄新作《爬过沼泽》中绰号名为“拉尾”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弱者。
在现代以来的文学中,弱者书写谱系可追溯到五四时期,在当时的作家笔下,我们能见到很多社会地位低下,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为了活下来都得竭尽全力的弱者,孔乙己如此,祥林嫂也是如此,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被侮辱被伤害的悲惨处境。这里的弱者书写是与当时的启蒙语境密切相关的,五四时期社会动荡,落后的制度和文化引起了受过欧风美雨洗礼过的知识分子们的不满,为了批判腐朽黑暗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很多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备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弱者形象。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模式以及弱者书写就这样延续了下来,在“十七年”文学和八十年代初期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里面我们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书写模式及弱者形象。但阅读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弱者,要么是待拯救,待启蒙的对象,要么就是黑暗现实的牺牲品,他们大多处于一种被言说的状态,起着一种工具性的作用,而他们的真实想法,心灵世界都被遮蔽了。
与启蒙话语对于“弱者”的书写相比,《爬过沼泽》显得有点另类,我们发现,以前那些在启蒙话语中常常作为符号或配角出现的“弱者”在这部作品中一跃成了主角,整部作品也是围绕弱者“拉尾”的视角和立场来展开。以“弱者”的视角来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少了启蒙话语中常有的悲天悯人或怒其不争之感,更多的鲜活的底层生活细节以一种呈现而非讲述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弱者”的心灵世界,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底层世界。
“弱者”常常是受压迫的对象,是没钱没势的卑微小人物,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眼界狹窄,社会地位不高,他们身上也常有着蒙昧、麻木、怯懦等缺点,因此在启蒙话语中,他们往往也是被批判的对象。《爬过沼泽》中的“拉尾”从小就备受欺辱和戏弄,却习惯于忍气吞声自我安慰,让我们不禁联想起善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拉尾”身上的怯懦、窝囊定会让不少以启蒙者自居的作家摇头叹息,觉得他的生存状态,他的忍气吞声和自我安慰都不过是一种麻木的表现。可是读完整部作品后,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作者对“拉尾”的批判,反而可感受到作者对“拉尾”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赞许。准确地说,作者赞许的是一种“弱者”的生存哲学。
一、与命运和平共处
“拉尾”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其人生路不会太平坦。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境贫困也就罢了,偏偏他自身条件也不好,愚钝不说,体力也差劲,跟小学同学一起跑步,虽然拼尽全力依然被甩在最后一大截。可以说,“拉尾”从出生起就不是命运之神眷顾的对象。
类似这种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小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底层叙述作品中广泛存在,那些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喜欢通过书写卑微小人物的一系列悲惨遭遇来突显社会的不公和制度的不合理,在他们的作品中,小人物遇到的困难和灾难大都与下岗、强权压迫等社会问题有关,矛头直指小人物悲惨遭遇背后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社会现实。而《爬过沼泽》虽也涉及到了两极分化,官场腐败,官商勾结,拜金主义泛滥,人欲横流等社会现象,可这并不是作家叙述的重点,“拉尾”碰到的困难和打击,大多也与社会环境无直接联系。比起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作家更在意的,是弱者“拉尾”在面对一系列的打击和苦难时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反应,是一个普通人怎样活过了几十年,这也许是作者让“拉尾”身兼叙述者和主人公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吧!从这一点看,《爬过沼泽》接续了《活着》(余华)的写作传统,不以高高在上和悲天悯人的姿态俯瞰“弱者”,对于“弱者”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不评判,不批判,而是以一种理解的姿态,让“弱者”的遭遇及内心世界自然地呈现出来。
在很多人眼里,“拉尾”活得很窝囊,寒酸愚钝的他从小就是小伙伴嘲笑和捉弄的对象,而他因为性格软弱且害怕孤独,习惯了忍气吞声,遇到欺侮从不敢当面顶撞。这样的性格到“拉尾”成年也没多大改变,成年后的“拉尾”,依然是那个受到欺负不敢还击的窝囊废,鬼头马让他给自己修自行车,不给钱不说,修慢了还要发脾气;坐车尿急,司机不让下车,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敢幻想有个鲁莽汉子能够替自己挺身而出惩治司机;更让人觉得憋屈的是,“拉尾”曾两次撞见老婆凤娟和鬼头马在自家偷情,最后却都不了了之,甚至凤娟生的第一个儿子谷金,周围人的反应和种种迹象已经很明确地表明这是个凤娟和鬼头马的“野种”,“拉尾”却依然用自我宽慰自我欺骗的方式来麻痹自己,极力想凤娟的优点,并认为退一万步来说,自己也是法律上的父亲,居然还暗自高兴起来。中国人向来看重人伦秩序和血缘传承,男子被老婆带绿帽,老婆和别人生了孩子,这都是不可饶恕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中国人大都欣赏“士可杀不可辱”,欣赏“快意恩仇”,因此宋江杀妻,武松杀潘金莲都让人拍手称快。而“拉尾”面对此事的处理方法,是让人失望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拉尾”的精神胜利法“未尝不是处于最屈辱生存遭际之中,人的一种本能的生存策略。”它让“拉尾”降低了人格尊严的敏感度,让他在遭受屈辱和打击后能够快速调整心态,让他能够在受到欺侮和伤害之后依旧开心地活着,不怨恨,没有戾气,没有对社会心怀不满,仍然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心。
“拉尾”不光是个窝囊废,还是个倒霉蛋,好心的单车谷把自己位于镇上的自行车修理店铺送给“拉尾”,本来凭着老实勤奋,“拉尾”可以从此过上很不错的日子,可是他却没能守住,唯一一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店铺,最终却让凤娟和她的情人鬼头马夺了去。“拉尾”为了让儿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搬去县城开修车铺,可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儿子也不学好,有好几次以为命运会有转机,最后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拉尾”的一系列遭遇其实反映的是人生的残酷真相,以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肯定会有柳暗花明,可悲哀地发现,在跋涉了那么漫长的艰难路途之后,等待自己的依然是艰难和坎坷。一些人可能就此在灰蒙蒙的人生中一蹶不振,可是看上去窝囊怯懦的“拉尾”却在一次次打击之后一次次站起来,就像生长在裸露石壁和阴暗沼泽地里的苔藓,渺小卑微,一点点的水和阳光就可以存活,却具有极强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拉尾”身上的这种坚韧,与其说是他的性格使然,不如说这是他面对命运的方式和生存的哲学,坦然接受命运施加给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就像在小说最后“田春苗”对“拉尾”说的一句话:“人不能跟别人、与过去较劲,即使遇到最大不幸,我们还是要生活的。” 二、带有柔性色彩的抗争
在启蒙思想强调的“人的发现”里,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一个方面,探寻人活着的意义是另一个方面,很多人甚至认为,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他们眼中,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崇高精神追求,活着只为了生存的诸多底层民众的生活就是缺少意义的。“蒙昧的生命等待着被唤醒之后赋予‘意义’。”在启蒙眼光的审视下,像“拉尾”这样窝囊怯懦,挣扎妥协不外乎为了求口饭吃的人,遇到欺侮不敢正面反抗和还击的人,只是在苟活而已,他的自我宽慰,逆来顺受,都是麻木的表现,是需要被启蒙被唤醒的。
可是,只有拥有远大理想和精神追求,胸怀天下,为社会做出贡献才叫活得有意义吗?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意义很多时候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呢?一朵开在深谷里的野百合,热烈盛开后又悄然离去,从生到死,从未被人看见过,可是它依然跟那些供人们观赏的花一样,生根,发芽,开花,凋零,走完了属于自己的一生。其实很多时候,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忠实于活着本身,生存和生命便会自显庄严。
从活着这个角度上来说,“拉尾”其实并不麻木,同为不被命运眷顾的“弱者”,比起穷困潦倒,好喝懒做,习惯用酒精麻醉自己的孔乙己,以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死后和来世的祥林嫂,“拉尾”要积极得多,他自初中退学后就开始自谋生路,种过地,卖过冰棍,学过木匠和修理自行车,虽然经历过把赚来的钱蚀光,想给别人当徒弟却被当免费劳力使了好几个月等一系列糟心事,他却从不气馁,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加美好。对于自己这个很大可能非亲生的儿子谷金,他视若珍宝,并为谷金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为了让谷金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戒掉谷金在南墟镇上染上的游戏机瘾,他毅然放弃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带着儿子来到县城,靠修理自行车维持父子俩的生计。小谷金在放学路上受到几个小流氓欺负,“拉尾”居然一改往日的怯懦,亲自上阵去教训小流氓,不过“拉尾”是很有策略的,他去见小流氓之前把自己扮成乞丐,浑身弄得脏兮兮,成功唬住了几个还是半大孩子的小流氓。其实从“拉尾”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并不是麻木到任命运和他人摆布的那种“弱者”,对于命運的不公和他人的欺侮,他其实是有抗争的,只是这种抗争带有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柔性色彩。当然,大多数人可能更欣赏《被雨淋湿的河》(北村)中的“晓雷”所做的激烈的抗争,如杀掉故意欠薪的包工头,公然和强权对抗等,可是“拉尾”的这种柔和的抗争方式,能够让他在遇到困境和外来的伤害时得以自保,只有自保住了,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拉尾”的抗争还体现在他对于周遭庸俗环境的抵抗上。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拉尾”,见证了“文革”、改革开放、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商品经济大潮的来袭使得“拉尾”家乡这个地处华南地区的原本荒凉落后的小村镇迅速发展了起来,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也盛行了起来,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只要有钱,就会受到追捧和羡慕,不管钱的来路是否正当。“拉尾”身边的很多脑子“活络”的人通过走私、印假钞、欺骗等不法手段赚到了大钱,而“拉尾”却始终不为所动,不顾别人的嘲讽,依旧走着自己的路。“拉尾”没受过多少教育,身边又大多是些金钱至上的人,按理说他应该很容易被蛊惑才对,可是他却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没有让自己的人性崩溃。他的这种坚守,实际是他对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庸俗社会的一种抗争。
小说中多次出现沼泽意象,书名也叫爬过沼泽,实际上暗示了柔性抗争方式的意义所在,在不幸掉进沼泽地的时候,若是拼命挣扎,定会越陷越深,挣扎的幅度越剧烈陷得越快,若想逃离沼泽,就不能做无谓的挣扎,而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泥潭的接触面积,慢慢游动到安全地带。在小说的最后,“拉尾”虽然依然是个穷光蛋,可是比起锒铛入狱的“鬼头马”,离婚后过得潦倒不堪的“凤娟”等人,生活得自由又安稳的他已经算很幸福了。这样的结局,不仅传达了善恶有报的朴素民间观念,还昭示了柔性抗争的意义。
三、用心感受照耀在苔藓上的阳光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很多底层叙述中,没钱没地位的底层弱势群体常处于一种被代言、被叙述的位子上,很多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想通过书写底层,达到为底层发声,改善底层生存境遇的目的,而由于底层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习惯于运用想象来构建文本中的底层世界。在他们的想象中,底层世界是灰蒙蒙的,充满着凄风苦雨,因此在具体写作的时候,他们喜欢渲染苦难,里面的卑微小人物的生活,总是被一个接一个的巨大灾难填满,幸福和快乐从来都和这些小人物无缘。这类底层叙述常常用第三人称,文本中总有一个超然的叙述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审视着这些命途多舛的卑微小人物,大量议论性的叙述将小人物真实的情感、感受和内心世界遮蔽了。
而《爬过沼泽》把“拉尾”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选择了以“拉尾”为第一人称叙述,也就是赋予了底层自己说话的权利。这样的叙事视角使得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底层生活的日常生活细节以及底层小人物真实的心灵世界。“拉尾”出身贫寒,没受过多少教育,没有多么崇高的精神追求,人生路上也频频受挫,可是他的生活也并不是暗无天日的,他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刻,比如他带着谷金扛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山清水秀的谷金外婆家,路上绿油油的稻田和和煦的阳光让他忍不住放声歌唱;比如他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驻足欣赏南岭墟镇雨过天晴的风景:“艳丽的晚霞把远处起伏的山峦勾勒得轮廓分明”,“街道、骑楼、行人、树木,在夜色和雾霭交融下,如影如幻”。比如他在田春苗简陋的出租屋里,和田春苗母子给田春苗慈祥的婆婆庆祝生日,并收到田春苗亲手为他编织的毛衣。这些简单的幸福时刻看上去微不足道,却是踏踏实实的,苦难其实是把双刃剑,它让人痛苦,也会让人对这种微小的幸福更加敏感,就像在沙漠里跋涉饥渴难耐的旅人,一点点的水和食物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拉尾”人生路上遇见的,也不全是坏人,把自行车铺送给“拉尾”,把“拉尾”当儿子一样看待的“单车谷”,在“拉尾”受到欺侮时挺身而出,仗义直言的“田春苗”,都给了“拉尾”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他感觉到“人间还有温暖,感觉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感觉这世界还是一片光亮。”就像苔藓,虽然长期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可是依然会有阳光洒在它们身上,这些偶尔照过来的阳光,已足以让它们得以存活下去。
由于《爬过沼泽》的叙述姿态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性的,作者的写作目的也不是为了刻意批判社会不公和揭露底层小人物的苦难生活,小说的节奏因此显得比较舒缓,大量关于南岭墟镇的“闲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南方小村镇几十年的变迁。从小说中我们得知,在“拉尾”出生的乡村,昔日稻田被果园、绿化苗木场、鱼塘和工厂代替,沼泽地已挖出几眼鱼塘,旁边搭建的几间茅舍圈养着密密麻麻的鸭子;南岭墟镇的变化就更大了,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毗邻港澳及经济特区的地理优势,一个本只有一条小街道的荒凉小镇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高楼林立、街道宽敞的现代化城镇:“弯弯曲曲的米市街,幢幢骑楼统一粉刷成米黄色,彰显民国时期岭南特色建筑风格,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街上竖起一排古罗马柱的街灯,家家商店装上厚厚的透明玻璃,店内铺上高档的地板砖。”可以看出,对于市场经济及新兴事物的到来,作者并不是完全持抵触情绪的,我们能从小说中看到商品经济大潮带来的拜金主义盛行等不好的社会风气,也能看到作者对现代化的赞扬。这样的写作,与很多着力于撕破“现代性神话”的底层写作有着明显不同。
读《爬过沼泽》,我们会感受到,无论是作者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拉尾”,都是宽厚包容的,他们心境平和,没有戾气,也没有怨恨。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对世界,对他人,对命运,对岁月都存着一份宽恕之情,所以他们的内心是敞亮的,坦荡而放松。比起极端化的、不断刺激读者神经的、热衷于比惨比狠的底层写作,《爬过沼泽》的情节似乎没那么曲折离奇,可是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人遭遇,看到了底层“弱者”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看到了“弱者”柔弱却有力量的生存哲学,这样的写作,能够给予读者最为真实的感动。
在现代以来的文学中,弱者书写谱系可追溯到五四时期,在当时的作家笔下,我们能见到很多社会地位低下,基本利益得不到保障,为了活下来都得竭尽全力的弱者,孔乙己如此,祥林嫂也是如此,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被侮辱被伤害的悲惨处境。这里的弱者书写是与当时的启蒙语境密切相关的,五四时期社会动荡,落后的制度和文化引起了受过欧风美雨洗礼过的知识分子们的不满,为了批判腐朽黑暗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很多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一批备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弱者形象。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模式以及弱者书写就这样延续了下来,在“十七年”文学和八十年代初期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里面我们也常常能见到这样的书写模式及弱者形象。但阅读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文学作品中的弱者,要么是待拯救,待启蒙的对象,要么就是黑暗现实的牺牲品,他们大多处于一种被言说的状态,起着一种工具性的作用,而他们的真实想法,心灵世界都被遮蔽了。
与启蒙话语对于“弱者”的书写相比,《爬过沼泽》显得有点另类,我们发现,以前那些在启蒙话语中常常作为符号或配角出现的“弱者”在这部作品中一跃成了主角,整部作品也是围绕弱者“拉尾”的视角和立场来展开。以“弱者”的视角来叙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少了启蒙话语中常有的悲天悯人或怒其不争之感,更多的鲜活的底层生活细节以一种呈现而非讲述的方式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了“弱者”的心灵世界,也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的底层世界。
“弱者”常常是受压迫的对象,是没钱没势的卑微小人物,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眼界狹窄,社会地位不高,他们身上也常有着蒙昧、麻木、怯懦等缺点,因此在启蒙话语中,他们往往也是被批判的对象。《爬过沼泽》中的“拉尾”从小就备受欺辱和戏弄,却习惯于忍气吞声自我安慰,让我们不禁联想起善用“精神胜利法”的阿Q。“拉尾”身上的怯懦、窝囊定会让不少以启蒙者自居的作家摇头叹息,觉得他的生存状态,他的忍气吞声和自我安慰都不过是一种麻木的表现。可是读完整部作品后,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作者对“拉尾”的批判,反而可感受到作者对“拉尾”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赞许。准确地说,作者赞许的是一种“弱者”的生存哲学。
一、与命运和平共处
“拉尾”从一出生起,就注定了其人生路不会太平坦。他出身贫寒,父亲早逝,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境贫困也就罢了,偏偏他自身条件也不好,愚钝不说,体力也差劲,跟小学同学一起跑步,虽然拼尽全力依然被甩在最后一大截。可以说,“拉尾”从出生起就不是命运之神眷顾的对象。
类似这种不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小人物,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底层叙述作品中广泛存在,那些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家,喜欢通过书写卑微小人物的一系列悲惨遭遇来突显社会的不公和制度的不合理,在他们的作品中,小人物遇到的困难和灾难大都与下岗、强权压迫等社会问题有关,矛头直指小人物悲惨遭遇背后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黑暗社会现实。而《爬过沼泽》虽也涉及到了两极分化,官场腐败,官商勾结,拜金主义泛滥,人欲横流等社会现象,可这并不是作家叙述的重点,“拉尾”碰到的困难和打击,大多也与社会环境无直接联系。比起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作家更在意的,是弱者“拉尾”在面对一系列的打击和苦难时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反应,是一个普通人怎样活过了几十年,这也许是作者让“拉尾”身兼叙述者和主人公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吧!从这一点看,《爬过沼泽》接续了《活着》(余华)的写作传统,不以高高在上和悲天悯人的姿态俯瞰“弱者”,对于“弱者”的性格和处世态度,不评判,不批判,而是以一种理解的姿态,让“弱者”的遭遇及内心世界自然地呈现出来。
在很多人眼里,“拉尾”活得很窝囊,寒酸愚钝的他从小就是小伙伴嘲笑和捉弄的对象,而他因为性格软弱且害怕孤独,习惯了忍气吞声,遇到欺侮从不敢当面顶撞。这样的性格到“拉尾”成年也没多大改变,成年后的“拉尾”,依然是那个受到欺负不敢还击的窝囊废,鬼头马让他给自己修自行车,不给钱不说,修慢了还要发脾气;坐车尿急,司机不让下车,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敢幻想有个鲁莽汉子能够替自己挺身而出惩治司机;更让人觉得憋屈的是,“拉尾”曾两次撞见老婆凤娟和鬼头马在自家偷情,最后却都不了了之,甚至凤娟生的第一个儿子谷金,周围人的反应和种种迹象已经很明确地表明这是个凤娟和鬼头马的“野种”,“拉尾”却依然用自我宽慰自我欺骗的方式来麻痹自己,极力想凤娟的优点,并认为退一万步来说,自己也是法律上的父亲,居然还暗自高兴起来。中国人向来看重人伦秩序和血缘传承,男子被老婆带绿帽,老婆和别人生了孩子,这都是不可饶恕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中国人大都欣赏“士可杀不可辱”,欣赏“快意恩仇”,因此宋江杀妻,武松杀潘金莲都让人拍手称快。而“拉尾”面对此事的处理方法,是让人失望的。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拉尾”的精神胜利法“未尝不是处于最屈辱生存遭际之中,人的一种本能的生存策略。”它让“拉尾”降低了人格尊严的敏感度,让他在遭受屈辱和打击后能够快速调整心态,让他能够在受到欺侮和伤害之后依旧开心地活着,不怨恨,没有戾气,没有对社会心怀不满,仍然对生活对世界充满信心。
“拉尾”不光是个窝囊废,还是个倒霉蛋,好心的单车谷把自己位于镇上的自行车修理店铺送给“拉尾”,本来凭着老实勤奋,“拉尾”可以从此过上很不错的日子,可是他却没能守住,唯一一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店铺,最终却让凤娟和她的情人鬼头马夺了去。“拉尾”为了让儿子受到更好的教育搬去县城开修车铺,可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儿子也不学好,有好几次以为命运会有转机,最后却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拉尾”的一系列遭遇其实反映的是人生的残酷真相,以为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肯定会有柳暗花明,可悲哀地发现,在跋涉了那么漫长的艰难路途之后,等待自己的依然是艰难和坎坷。一些人可能就此在灰蒙蒙的人生中一蹶不振,可是看上去窝囊怯懦的“拉尾”却在一次次打击之后一次次站起来,就像生长在裸露石壁和阴暗沼泽地里的苔藓,渺小卑微,一点点的水和阳光就可以存活,却具有极强的修复能力和再生能力。“拉尾”身上的这种坚韧,与其说是他的性格使然,不如说这是他面对命运的方式和生存的哲学,坦然接受命运施加给自己的一切,无论是幸福,还是苦难。就像在小说最后“田春苗”对“拉尾”说的一句话:“人不能跟别人、与过去较劲,即使遇到最大不幸,我们还是要生活的。” 二、带有柔性色彩的抗争
在启蒙思想强调的“人的发现”里,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一个方面,探寻人活着的意义是另一个方面,很多人甚至认为,没有意义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在他们眼中,没有远大理想,没有崇高精神追求,活着只为了生存的诸多底层民众的生活就是缺少意义的。“蒙昧的生命等待着被唤醒之后赋予‘意义’。”在启蒙眼光的审视下,像“拉尾”这样窝囊怯懦,挣扎妥协不外乎为了求口饭吃的人,遇到欺侮不敢正面反抗和还击的人,只是在苟活而已,他的自我宽慰,逆来顺受,都是麻木的表现,是需要被启蒙被唤醒的。
可是,只有拥有远大理想和精神追求,胸怀天下,为社会做出贡献才叫活得有意义吗?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谓的意义很多时候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呢?一朵开在深谷里的野百合,热烈盛开后又悄然离去,从生到死,从未被人看见过,可是它依然跟那些供人们观赏的花一样,生根,发芽,开花,凋零,走完了属于自己的一生。其实很多时候,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忠实于活着本身,生存和生命便会自显庄严。
从活着这个角度上来说,“拉尾”其实并不麻木,同为不被命运眷顾的“弱者”,比起穷困潦倒,好喝懒做,习惯用酒精麻醉自己的孔乙己,以及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死后和来世的祥林嫂,“拉尾”要积极得多,他自初中退学后就开始自谋生路,种过地,卖过冰棍,学过木匠和修理自行车,虽然经历过把赚来的钱蚀光,想给别人当徒弟却被当免费劳力使了好几个月等一系列糟心事,他却从不气馁,一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日子过得更加美好。对于自己这个很大可能非亲生的儿子谷金,他视若珍宝,并为谷金的教育和发展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为了让谷金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戒掉谷金在南墟镇上染上的游戏机瘾,他毅然放弃镇上安逸稳定的生活,带着儿子来到县城,靠修理自行车维持父子俩的生计。小谷金在放学路上受到几个小流氓欺负,“拉尾”居然一改往日的怯懦,亲自上阵去教训小流氓,不过“拉尾”是很有策略的,他去见小流氓之前把自己扮成乞丐,浑身弄得脏兮兮,成功唬住了几个还是半大孩子的小流氓。其实从“拉尾”的一系列行为来看,他并不是麻木到任命运和他人摆布的那种“弱者”,对于命運的不公和他人的欺侮,他其实是有抗争的,只是这种抗争带有中国文化特有的一种柔性色彩。当然,大多数人可能更欣赏《被雨淋湿的河》(北村)中的“晓雷”所做的激烈的抗争,如杀掉故意欠薪的包工头,公然和强权对抗等,可是“拉尾”的这种柔和的抗争方式,能够让他在遇到困境和外来的伤害时得以自保,只有自保住了,人生才会有更多的可能。
“拉尾”的抗争还体现在他对于周遭庸俗环境的抵抗上。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拉尾”,见证了“文革”、改革开放、场经济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商品经济大潮的来袭使得“拉尾”家乡这个地处华南地区的原本荒凉落后的小村镇迅速发展了起来,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也盛行了起来,金钱成了衡量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标准,只要有钱,就会受到追捧和羡慕,不管钱的来路是否正当。“拉尾”身边的很多脑子“活络”的人通过走私、印假钞、欺骗等不法手段赚到了大钱,而“拉尾”却始终不为所动,不顾别人的嘲讽,依旧走着自己的路。“拉尾”没受过多少教育,身边又大多是些金钱至上的人,按理说他应该很容易被蛊惑才对,可是他却始终出淤泥而不染,坚守着自己的原则,没有让自己的人性崩溃。他的这种坚守,实际是他对这个“一切向钱看”的庸俗社会的一种抗争。
小说中多次出现沼泽意象,书名也叫爬过沼泽,实际上暗示了柔性抗争方式的意义所在,在不幸掉进沼泽地的时候,若是拼命挣扎,定会越陷越深,挣扎的幅度越剧烈陷得越快,若想逃离沼泽,就不能做无谓的挣扎,而应采取平卧姿势,尽量扩大身体与泥潭的接触面积,慢慢游动到安全地带。在小说的最后,“拉尾”虽然依然是个穷光蛋,可是比起锒铛入狱的“鬼头马”,离婚后过得潦倒不堪的“凤娟”等人,生活得自由又安稳的他已经算很幸福了。这样的结局,不仅传达了善恶有报的朴素民间观念,还昭示了柔性抗争的意义。
三、用心感受照耀在苔藓上的阳光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很多底层叙述中,没钱没地位的底层弱势群体常处于一种被代言、被叙述的位子上,很多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的作家想通过书写底层,达到为底层发声,改善底层生存境遇的目的,而由于底层生活经验的缺乏,他们习惯于运用想象来构建文本中的底层世界。在他们的想象中,底层世界是灰蒙蒙的,充满着凄风苦雨,因此在具体写作的时候,他们喜欢渲染苦难,里面的卑微小人物的生活,总是被一个接一个的巨大灾难填满,幸福和快乐从来都和这些小人物无缘。这类底层叙述常常用第三人称,文本中总有一个超然的叙述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审视着这些命途多舛的卑微小人物,大量议论性的叙述将小人物真实的情感、感受和内心世界遮蔽了。
而《爬过沼泽》把“拉尾”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选择了以“拉尾”为第一人称叙述,也就是赋予了底层自己说话的权利。这样的叙事视角使得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底层生活的日常生活细节以及底层小人物真实的心灵世界。“拉尾”出身贫寒,没受过多少教育,没有多么崇高的精神追求,人生路上也频频受挫,可是他的生活也并不是暗无天日的,他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刻,比如他带着谷金扛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去山清水秀的谷金外婆家,路上绿油油的稻田和和煦的阳光让他忍不住放声歌唱;比如他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驻足欣赏南岭墟镇雨过天晴的风景:“艳丽的晚霞把远处起伏的山峦勾勒得轮廓分明”,“街道、骑楼、行人、树木,在夜色和雾霭交融下,如影如幻”。比如他在田春苗简陋的出租屋里,和田春苗母子给田春苗慈祥的婆婆庆祝生日,并收到田春苗亲手为他编织的毛衣。这些简单的幸福时刻看上去微不足道,却是踏踏实实的,苦难其实是把双刃剑,它让人痛苦,也会让人对这种微小的幸福更加敏感,就像在沙漠里跋涉饥渴难耐的旅人,一点点的水和食物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拉尾”人生路上遇见的,也不全是坏人,把自行车铺送给“拉尾”,把“拉尾”当儿子一样看待的“单车谷”,在“拉尾”受到欺侮时挺身而出,仗义直言的“田春苗”,都给了“拉尾”无穷无尽的力量,让他感觉到“人间还有温暖,感觉这世界并非那么凄凉,感觉这世界还是一片光亮。”就像苔藓,虽然长期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可是依然会有阳光洒在它们身上,这些偶尔照过来的阳光,已足以让它们得以存活下去。
由于《爬过沼泽》的叙述姿态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性的,作者的写作目的也不是为了刻意批判社会不公和揭露底层小人物的苦难生活,小说的节奏因此显得比较舒缓,大量关于南岭墟镇的“闲笔”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南方小村镇几十年的变迁。从小说中我们得知,在“拉尾”出生的乡村,昔日稻田被果园、绿化苗木场、鱼塘和工厂代替,沼泽地已挖出几眼鱼塘,旁边搭建的几间茅舍圈养着密密麻麻的鸭子;南岭墟镇的变化就更大了,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和毗邻港澳及经济特区的地理优势,一个本只有一条小街道的荒凉小镇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高楼林立、街道宽敞的现代化城镇:“弯弯曲曲的米市街,幢幢骑楼统一粉刷成米黄色,彰显民国时期岭南特色建筑风格,挂上了五颜六色的彩灯。街上竖起一排古罗马柱的街灯,家家商店装上厚厚的透明玻璃,店内铺上高档的地板砖。”可以看出,对于市场经济及新兴事物的到来,作者并不是完全持抵触情绪的,我们能从小说中看到商品经济大潮带来的拜金主义盛行等不好的社会风气,也能看到作者对现代化的赞扬。这样的写作,与很多着力于撕破“现代性神话”的底层写作有着明显不同。
读《爬过沼泽》,我们会感受到,无论是作者还是小说中的主人公“拉尾”,都是宽厚包容的,他们心境平和,没有戾气,也没有怨恨。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对世界,对他人,对命运,对岁月都存着一份宽恕之情,所以他们的内心是敞亮的,坦荡而放松。比起极端化的、不断刺激读者神经的、热衷于比惨比狠的底层写作,《爬过沼泽》的情节似乎没那么曲折离奇,可是它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个人遭遇,看到了底层“弱者”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看到了“弱者”柔弱却有力量的生存哲学,这样的写作,能够给予读者最为真实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