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钢琴曲《水之嬉戏》是20世纪伟大作曲家拉威尔的标志性作品之一,奠定了他在印象派作曲家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此曲标志着拉威尔个性化风格完全成熟,精雕细琢是拉威尔音乐的显著特点,在钢琴音乐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他将印象派风格与扩展的调性相结合,造就了其独特的曲风。
关键词:拉威尔;水之嬉戏;创作特征;演奏要点
一、拉威尔创作特征
㈠创作特征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是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能表达主观感情的客体,用联想、暗示和象征作为沟通主客观世界的媒介,其创作手法随意、玄妙朦胧、追求其音乐性。
1.创作的独特性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 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派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他早年受到于德彪西相同的文学思潮与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影响,因此人们常常把拉威尔和德彪西相提并论。虽然他和德彪西的确有不少共同之处,但从拉威尔后来的创作发展来看,他逐渐摆脱了印象主义美学思想的约束,不少作品中带有一些古典主义特征,比较注重作品的形式和秩序。如果说德彪西比较注重钢琴语汇内向型的表达,那拉威尔就是注重钢琴外向炫技;德彪西偏爱柔和的中音区和弦,拉威尔喜欢明亮的钢琴音色。
2.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
拉威尔早期的钢琴创作是从1900到1911年。在德彪西创新手法的影响下,开始使用色彩和声,并进行各种和弦的实验。他力图从德彪西的影响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音乐作品。拉威尔晚期的钢琴创作是从1911-1931年间,从后期的音乐作品中不难看出,拉威尔在逐渐摆脱印象主义美学思想的约束,体现出更多法国式的古典性来,在后期的钢琴创作中,各类舞曲题材得到更广泛的用运,从巴洛克宫廷舞到现代爵士舞都有涉及。
二、钢琴曲《水之嬉戏》的音乐分析及演奏风格
(一)钢琴曲《水之嬉戏》的概述
《水之嬉戏》是拉威尔1901年创作的钢琴作品,是献给“最敬爱的老师福雷”的。他认为这是他作品中所具有的各种钢琴语汇创新的起源,这首作品是以“水”为创作题材,乐曲中对各种水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有瀑布、溪流、喷泉等,通过各种和声及技术效果,体现出水花四溅、水平如镜、波涛汹涌和暗流涌动的华丽效果。整首作品将波涛汹涌和细腻的感情相结合,把“水”的各种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描绘出一幅具有丰富色彩和动感的油画来。
(二)《水之嬉戏》音乐分析
《水之嬉戏》采用了单乐章奏鸣曲式结构,整体调性布局平衡,继承了古典传统曲式特点。他在《水之嬉戏》中运用了大量的大小七和弦、具有增四度的九和弦及九和弦的平行进行,在调性上仍属于大、小调的范畴。在作品开篇,采用功能性和声使得E自然大调调性明确,旋律是由九和弦和下属七和弦分解构成,表现出湖面平静的形象。在4到6小节,运用全音音阶,与自然音阶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平静的水面突然出现的一阵涟漪。在朦胧的音乐中,从来不失旋律的清晰,如第19小节,宽广、优美的旋律线条,衬托出整首乐曲的浪漫形象。在第38、39小节出现了高叠和弦①,表现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在第29、30小节,采用了平行和弦的手法,左手一三度平行和弦的进行为主,表现出一种异样的音乐。
《水之嬉戏》中还采用许多不同的音型织体。该作品中作者就采用了不同音域的、各种形态的琶音音型,以表现不同形态的“水”的形象及变化。如第19小节,作者对于右手就采用了双琶音的音型织体,通过演奏者对于指尖的控制,来表现“水花四溅”的音乐形象。作品中第44小节,采用震音的音型,将波涛汹涌的流水用震音来表现。此作品中还采用滑音音型织体,在第48小节,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模进,音乐情绪达到高度的紧张感,通过滑音音型织体,将音区迅速的由高音区降到低音去,宛如瀑布一泻千里,同时渐渐步入宁静的氛围。
《水之嬉戏》中,拉威尔通过复杂的节奏,为音乐增添色彩。此作品一开始是整齐的四对二,到后来演变为三对四、三对八、六对八等,随着节奏的变化,音乐的紧张度也不断增加,体现出水无处不在的特点。音乐中还采用了切分节奏,为音乐增添了动感。在拉威尔的音乐中,与德彪西相比他更喜欢大幅度的力度对比,全曲力度变化十分明显,力度变化幅度之大形象地表现出各种水的状态。
3.《水之嬉戏》演奏风格的把握
拉威尔因为受到李斯特晚年之作《艾斯特别墅的喷泉》影响,写下了这部“水性音响”之作。全曲钢琴音响声音要求清晰、晶莹、透明,力度对比明显。拉威尔注重作品结构,遵循古典传统,大量采用了模进、变奏等方法展开。
①触键的把握
《水之嬉戏》中表现了不同的水的音响效果,声音层次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掌握不同的触键方法,没有多变的触键就没有多变的音色。全曲具有多种声音层次,音域跨度较大,声音要求清晰、明亮、晶莹剔透,触键不能沉重、指尖稍稍放平、细腻而柔软的触键为主,为表现不同的水的音响效果,就要采用不同的触键。作品中力度变化明显,从ppp-fff大幅度变化,在ppp的地方就要求我们轻柔的触键,但在fff出现的地方,即使是强奏也不能敲击琴键,而是要通过柔和的触键达到强音的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运用多种触键方式,才能表现出音乐中丰富的色彩变化。
②踏板的运用
踏板在钢琴作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演奏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有特殊的作用。《水之嬉戏》虽然多为表现流水的潺潺声及朦胧氛围,但应当按谱面提示,严谨运用踏板,否则就会失去声音的透亮感,使音乐失去动感。在印象派作品中,弱音踏板使用平凡,为的是控制音色,使声音变得更为柔和。弱音踏板的使用要根据作品本身的需求,踏板就是为音乐的色彩而服务的,但弱音踏板只是使声音变弱的一种途径,声音最终的控制力量还是在于指尖。
③节奏的处理
在印象主义音乐中,常常提到“弹性节奏”,但在拉威尔音乐中,应当严格按照乐谱的标示演奏。全曲应当保持统一的速度,在有标记的地方,可以适当进行调整。作品中还采用大量的复节奏型,这种在时间上交错演奏的形式,在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中十分常见,这就要求演奏者计算出双手交错弹奏的时间,通过练习就可以弹准这种节奏了。
三、结语
拉威尔《水之嬉戏》可以说是众多有关“水”的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首,将古典主义的规整结构和印象主义手法相结合,作品中拉他对各种水声描写得栩栩如生。在钢琴技巧上,以《水之嬉戏》出现为标志,把钢琴作为表现炫技的乐器,沿袭了贝多芬、李斯特动力型的演奏风格,这部作品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展现出许多李斯特式的高超钢琴技巧,同时也把钢琴演奏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2]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释】
①高叠和弦:又称三度高叠和弦,它是一种由三度叠至而成的多于五个音的现代和弦.
关键词:拉威尔;水之嬉戏;创作特征;演奏要点
一、拉威尔创作特征
㈠创作特征
印象主义是19世纪末在欧洲文化活动中心巴黎萌生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是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能表达主观感情的客体,用联想、暗示和象征作为沟通主客观世界的媒介,其创作手法随意、玄妙朦胧、追求其音乐性。
1.创作的独特性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 1875-1937) 法国著名作曲家,印象派杰出代表作曲家之一。他早年受到于德彪西相同的文学思潮与德彪西音乐风格的影响,因此人们常常把拉威尔和德彪西相提并论。虽然他和德彪西的确有不少共同之处,但从拉威尔后来的创作发展来看,他逐渐摆脱了印象主义美学思想的约束,不少作品中带有一些古典主义特征,比较注重作品的形式和秩序。如果说德彪西比较注重钢琴语汇内向型的表达,那拉威尔就是注重钢琴外向炫技;德彪西偏爱柔和的中音区和弦,拉威尔喜欢明亮的钢琴音色。
2.不同时期的创作特点
拉威尔早期的钢琴创作是从1900到1911年。在德彪西创新手法的影响下,开始使用色彩和声,并进行各种和弦的实验。他力图从德彪西的影响中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音乐作品。拉威尔晚期的钢琴创作是从1911-1931年间,从后期的音乐作品中不难看出,拉威尔在逐渐摆脱印象主义美学思想的约束,体现出更多法国式的古典性来,在后期的钢琴创作中,各类舞曲题材得到更广泛的用运,从巴洛克宫廷舞到现代爵士舞都有涉及。
二、钢琴曲《水之嬉戏》的音乐分析及演奏风格
(一)钢琴曲《水之嬉戏》的概述
《水之嬉戏》是拉威尔1901年创作的钢琴作品,是献给“最敬爱的老师福雷”的。他认为这是他作品中所具有的各种钢琴语汇创新的起源,这首作品是以“水”为创作题材,乐曲中对各种水声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有瀑布、溪流、喷泉等,通过各种和声及技术效果,体现出水花四溅、水平如镜、波涛汹涌和暗流涌动的华丽效果。整首作品将波涛汹涌和细腻的感情相结合,把“水”的各种形态表现的淋漓尽致,描绘出一幅具有丰富色彩和动感的油画来。
(二)《水之嬉戏》音乐分析
《水之嬉戏》采用了单乐章奏鸣曲式结构,整体调性布局平衡,继承了古典传统曲式特点。他在《水之嬉戏》中运用了大量的大小七和弦、具有增四度的九和弦及九和弦的平行进行,在调性上仍属于大、小调的范畴。在作品开篇,采用功能性和声使得E自然大调调性明确,旋律是由九和弦和下属七和弦分解构成,表现出湖面平静的形象。在4到6小节,运用全音音阶,与自然音阶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平静的水面突然出现的一阵涟漪。在朦胧的音乐中,从来不失旋律的清晰,如第19小节,宽广、优美的旋律线条,衬托出整首乐曲的浪漫形象。在第38、39小节出现了高叠和弦①,表现出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在第29、30小节,采用了平行和弦的手法,左手一三度平行和弦的进行为主,表现出一种异样的音乐。
《水之嬉戏》中还采用许多不同的音型织体。该作品中作者就采用了不同音域的、各种形态的琶音音型,以表现不同形态的“水”的形象及变化。如第19小节,作者对于右手就采用了双琶音的音型织体,通过演奏者对于指尖的控制,来表现“水花四溅”的音乐形象。作品中第44小节,采用震音的音型,将波涛汹涌的流水用震音来表现。此作品中还采用滑音音型织体,在第48小节,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模进,音乐情绪达到高度的紧张感,通过滑音音型织体,将音区迅速的由高音区降到低音去,宛如瀑布一泻千里,同时渐渐步入宁静的氛围。
《水之嬉戏》中,拉威尔通过复杂的节奏,为音乐增添色彩。此作品一开始是整齐的四对二,到后来演变为三对四、三对八、六对八等,随着节奏的变化,音乐的紧张度也不断增加,体现出水无处不在的特点。音乐中还采用了切分节奏,为音乐增添了动感。在拉威尔的音乐中,与德彪西相比他更喜欢大幅度的力度对比,全曲力度变化十分明显,力度变化幅度之大形象地表现出各种水的状态。
3.《水之嬉戏》演奏风格的把握
拉威尔因为受到李斯特晚年之作《艾斯特别墅的喷泉》影响,写下了这部“水性音响”之作。全曲钢琴音响声音要求清晰、晶莹、透明,力度对比明显。拉威尔注重作品结构,遵循古典传统,大量采用了模进、变奏等方法展开。
①触键的把握
《水之嬉戏》中表现了不同的水的音响效果,声音层次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掌握不同的触键方法,没有多变的触键就没有多变的音色。全曲具有多种声音层次,音域跨度较大,声音要求清晰、明亮、晶莹剔透,触键不能沉重、指尖稍稍放平、细腻而柔软的触键为主,为表现不同的水的音响效果,就要采用不同的触键。作品中力度变化明显,从ppp-fff大幅度变化,在ppp的地方就要求我们轻柔的触键,但在fff出现的地方,即使是强奏也不能敲击琴键,而是要通过柔和的触键达到强音的效果。这就要求演奏者运用多种触键方式,才能表现出音乐中丰富的色彩变化。
②踏板的运用
踏板在钢琴作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演奏印象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品有特殊的作用。《水之嬉戏》虽然多为表现流水的潺潺声及朦胧氛围,但应当按谱面提示,严谨运用踏板,否则就会失去声音的透亮感,使音乐失去动感。在印象派作品中,弱音踏板使用平凡,为的是控制音色,使声音变得更为柔和。弱音踏板的使用要根据作品本身的需求,踏板就是为音乐的色彩而服务的,但弱音踏板只是使声音变弱的一种途径,声音最终的控制力量还是在于指尖。
③节奏的处理
在印象主义音乐中,常常提到“弹性节奏”,但在拉威尔音乐中,应当严格按照乐谱的标示演奏。全曲应当保持统一的速度,在有标记的地方,可以适当进行调整。作品中还采用大量的复节奏型,这种在时间上交错演奏的形式,在拉威尔的钢琴作品中十分常见,这就要求演奏者计算出双手交错弹奏的时间,通过练习就可以弹准这种节奏了。
三、结语
拉威尔《水之嬉戏》可以说是众多有关“水”的作品中颇具特色的一首,将古典主义的规整结构和印象主义手法相结合,作品中拉他对各种水声描写得栩栩如生。在钢琴技巧上,以《水之嬉戏》出现为标志,把钢琴作为表现炫技的乐器,沿袭了贝多芬、李斯特动力型的演奏风格,这部作品的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展现出许多李斯特式的高超钢琴技巧,同时也把钢琴演奏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
[2]余志刚,西方音乐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释】
①高叠和弦:又称三度高叠和弦,它是一种由三度叠至而成的多于五个音的现代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