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快乐学习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挖掘知识内容美,强化基本功训练,磨练意志,增强成就感是进入快乐学习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快乐;学习;体会
快乐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是至高境界,作者一直致力于倡导并实践着快乐学习,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中感受快乐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独立、静止的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的进步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结果,而情感又是激发非智力因素的特效药,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补偿学生在智力活动中某些弱点和不足,使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把他们当成学生去交往,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前提下,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教师还应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把他们当成朋友去交往,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们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学生真正钦佩、喜爱老师了,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兴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去年刚开始上钳工班数学时,学生把上课铃声当作“熄灯号”,把下课铃声当作“冲锋号”,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心不厌,气不馁,以自身的积极进取,生动有趣的讲课、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气氛,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到学期结束时,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而且还有很多同学希望下学期继续开设这一学科。
2.挖掘知识内容美,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而辛苦的过程,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当好导游,引领学生在辛苦的过程中寻找“迷人的风景”——学习的内容美。然而这种美是内在的、冷而严肃的,它不象看小品或做游戏那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需要人们耐心去熔化和仔细去探寻,一旦能找到深埋在知识背后的秘密,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且是稳定而持久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理引导学生去挖掘、体验和感悟这种美,在科学的博大精深中增进知识、提高兴趣。如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中挖掘内容的“精炼美”。一个“公有”与“所有”就将交集与并集点破;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内容的“统一美”。数a+bj与复平面的点二者是统一的,都是用来表示数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在逻辑推理、依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内容的“严谨美”。集合的交并集运算,对错分明、界限清楚,多一个或少一个元素都不符合交并集的运算规律;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内容的抽象美。十字路口红绿灯交替上岗和太阳照射下人影的长短;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中挖掘内容的“奇异美”。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判别式法,尽管是选择“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路,却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美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只要教师当好智慧的舵手,驾驭学生在知识的大海中航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在找寻美中得到提高。
3.强化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在会学习中获取快乐
教学应关注学生会学习。学会学习与会学习是学习过程的两个阶段。学会学习有如“授人以渔,仅供一餐之需”,它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不“学会学习”就无从谈学习兴趣,更不可能“会学习”。会学习有如“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它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的学习进入这一阶段,他们的学习就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从不知到知之较少,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由接受教师的“渔”变为亲自“摸渔”。要使学生的学习达此境界,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各学科的基本功不仅是进入科学殿堂的敲门砖,也是养成用科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与自然问题的基石,更是建立学习兴趣的前提。而这些基本功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一定量的反复训练,这一点教师乃至专家们也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通过強化训练,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使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达到最优效果。在我从事数学的初始阶段,用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只重视“教”而忽略“学”,只注重“灌”而淡化“练”,这样一堂课下来,人累得半死,而教学效果不佳,真所谓吃力不讨好。后来,对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是:课堂上他们懂,可就是课后自己不会做。这就说明还需必要的训练。
4.磨练意志力,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寻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习绝不是“娱乐性”活动,单凭兴趣而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是搞不好学习的。皮亚杰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解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克服一个又一知识疑点和思维障碍走向成功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在情境陌生、思路堵塞、智慧压抑时,不要打退堂鼓,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有成年累月含辛茹苦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让他们明白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不懈的努力、不言放弃的馈赠;还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分析丛生的疑窦和内部环环相扣的结构,找出问题的主要脉络,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强,意志在细微处磨砺。
5.增强成就感,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然而,客观地说通过普及教育的初中阶段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想用传统教学方法“一锅煮”、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类要求,分别对待,采用“登门槛效应”,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如在教学中,将学习分为优、中、差不同层次,让他们吃不同数量的“苹果”,如果要求优等生吃三个,那么中等生最起码要吃两个,而差生至少要吃一个,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苹果吃。其次,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真正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就是我自己时,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做一个精心的设计者和策划者,要让学生获得成功,制订的目标要切合学习实际,不能过高获过低。过高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不足,半途而废;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只有高低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在这一跳中,增强自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关键词】快乐;学习;体会
快乐学习是学习过程中是至高境界,作者一直致力于倡导并实践着快乐学习,这里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中感受快乐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不是学生独立、静止的过程,而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师生心灵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一方面学生的发展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非智力因素起着决定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学生的进步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结果,而情感又是激发非智力因素的特效药,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剂。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情境,补偿学生在智力活动中某些弱点和不足,使人的智力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把他们当成学生去交往,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的前提下,以真诚的爱心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各方面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教师还应从传统角色中走出来,把他们当成朋友去交往,允许他们犯错误,并帮助他们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逐渐成长,走向成熟;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融入到学生之中,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一旦师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积极的情感,学生真正钦佩、喜爱老师了,由于“爱屋及乌”而导致的学习兴趣是不可估量的,也是在教育实践中屡见不鲜的事实。去年刚开始上钳工班数学时,学生把上课铃声当作“熄灯号”,把下课铃声当作“冲锋号”,面对这样一群学生,我心不厌,气不馁,以自身的积极进取,生动有趣的讲课、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创设了和谐的学习气氛,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这样到学期结束时,大多数学生的成绩提高了,而且还有很多同学希望下学期继续开设这一学科。
2.挖掘知识内容美,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而辛苦的过程,要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当好导游,引领学生在辛苦的过程中寻找“迷人的风景”——学习的内容美。然而这种美是内在的、冷而严肃的,它不象看小品或做游戏那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需要人们耐心去熔化和仔细去探寻,一旦能找到深埋在知识背后的秘密,那种喜悦的心情是无法形容的,且是稳定而持久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运用教学原理引导学生去挖掘、体验和感悟这种美,在科学的博大精深中增进知识、提高兴趣。如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容中挖掘内容的“精炼美”。一个“公有”与“所有”就将交集与并集点破;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内容的“统一美”。数a+bj与复平面的点二者是统一的,都是用来表示数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在逻辑推理、依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内容的“严谨美”。集合的交并集运算,对错分明、界限清楚,多一个或少一个元素都不符合交并集的运算规律;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内容的抽象美。十字路口红绿灯交替上岗和太阳照射下人影的长短;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教学中挖掘内容的“奇异美”。求函数最值的方法有配方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判别式法,尽管是选择“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路,却达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效果。美无处不在无奇不有,只要教师当好智慧的舵手,驾驭学生在知识的大海中航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会在找寻美中得到提高。
3.强化基本功训练,让学生在会学习中获取快乐
教学应关注学生会学习。学会学习与会学习是学习过程的两个阶段。学会学习有如“授人以渔,仅供一餐之需”,它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不“学会学习”就无从谈学习兴趣,更不可能“会学习”。会学习有如“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它是学习的高级阶段,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实践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的学习进入这一阶段,他们的学习就会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从不知到知之较少,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由接受教师的“渔”变为亲自“摸渔”。要使学生的学习达此境界,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各学科的基本功不仅是进入科学殿堂的敲门砖,也是养成用科学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与自然问题的基石,更是建立学习兴趣的前提。而这些基本功的形成离不开必要的、一定量的反复训练,这一点教师乃至专家们也是有切身体会的,因此,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通过強化训练,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使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培养达到最优效果。在我从事数学的初始阶段,用传统的填鸭式教法,只重视“教”而忽略“学”,只注重“灌”而淡化“练”,这样一堂课下来,人累得半死,而教学效果不佳,真所谓吃力不讨好。后来,对部分同学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共同存在的问题是:课堂上他们懂,可就是课后自己不会做。这就说明还需必要的训练。
4.磨练意志力,让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追寻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学习绝不是“娱乐性”活动,单凭兴趣而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是搞不好学习的。皮亚杰说“教学生解题是意志教育”。解题的过程实质上是克服一个又一知识疑点和思维障碍走向成功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失败了。一个有责任的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在情境陌生、思路堵塞、智慧压抑时,不要打退堂鼓,要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有成年累月含辛茹苦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让他们明白成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不懈的努力、不言放弃的馈赠;还应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分析丛生的疑窦和内部环环相扣的结构,找出问题的主要脉络,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强,意志在细微处磨砺。
5.增强成就感,让学生在不断成功中感受快乐
成就感是一个人保持对于某一活动的兴趣的原动力。然而,客观地说通过普及教育的初中阶段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要想用传统教学方法“一锅煮”、一刀切的要求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成就感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因材施教原则,分类要求,分别对待,采用“登门槛效应”,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每前进一步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积累成功中得到强化;如在教学中,将学习分为优、中、差不同层次,让他们吃不同数量的“苹果”,如果要求优等生吃三个,那么中等生最起码要吃两个,而差生至少要吃一个,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苹果吃。其次,教师要真正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学生真正感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就是我自己时,由此而产生的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教师要做一个精心的设计者和策划者,要让学生获得成功,制订的目标要切合学习实际,不能过高获过低。过高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自信心不足,半途而废;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只有高低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在这一跳中,增强自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