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创新”教学思想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nydbw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教材、实验、习题、学法四个角度谈了作者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再创新” 的实践经验。
  关键词 再重新 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再创新” 教学是以荷兰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为代表所倡导的教学原则。“再创新”教学原则的运用,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注重的是学习方法的迁移和认知结构的拓展,使原来仅停留在思维层面的训练提升到了促进素养层面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其必要。现在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钻研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再创新”
  教师有必要对教材顺序进行重新安排,或提供背景材料,创设“创造”条件;或根据思维特点,模拟“似真”发现。
  例如: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这一节有关“烷烃”内容,因要考虑必修2中相关章节的基础知识,按常规要求,先复习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三个概念,再后讲烷烃的命名法。在某些环节上不利于学生对概念的深入了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先讲烷烃的命名法,后对同分异构体概念加以拓展,这样,在对烷烃的命名法的练习中,同时自然要联系到同系物,烃基等知识,使这些知识得到巩固,也可以使学生在命名中了解到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按结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从而推知同碳原子数的烷烃存在不同的结构,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同分异构体的观念。而且在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同时又能使命名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利用学科特点,对实验进行“再创新”
  在学习必修1中有关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与水的反应时,可以通过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其反应产物。(1)仔细观察一瓶新制氯水的颜色,小心闻一下它的气味。 在一支试管中倒入2—3ml氯水,再滴入2—3滴紫色石蕊试液,另一支试管中倒入2—3ml氯水,滴入几滴AgNO3溶液后,再滴入2滴稀HNO3。(2)取一支针筒(100ml)吸取40ml新制的氯水,封口,置于强光下一段时间。(3)据Cl2和H2O的电子方式分析
  通过观察、讨论、推理,得出结论:Cl2+H2O=HCl+HClO
  2HClO 光 照 2HCl+O2
  三、寻找典型习题,对习题进行“再创新”
  习题教学中如果能根据题目的题设多角度来变化设计问题,往往可以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问题的本质,达到以一抵十的效果。在《盐类水解》(教材第80页)第4题通过一题多变,笔者在讲解该题通过设计三个变式效果比较好。
  例.(教材第80页第4题)在1mol/L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_;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_____,原因是______
  变式一:有学生做如下实验,将盛有滴加酚酞的NaHCO3(0.1mol·L-1)的试管微热时,观察到该溶液的浅红色加深,若冷却至室温时,则又变回原来的浅红色,发生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变式二:为了区别五种无色溶液HCl、AlCl3、NaCl、Ba(NO3)2、Na2CO3,四位学生做实验,有三位同学另外用了试剂,一位同学没用任何试剂,其中操作步骤少的是 [ ]
  A.甲另用酚酞试液; B.乙另用NaON溶液; C.丙另用石蕊试液; D.丁不用任何试剂。
  变式三:碳酸钠溶液呈现碱性,分取10.00mlNa2CO3 溶液两份,进行如下实验: (1)加入甲基橙2~3滴,用标准盐酸滴定,耗用V1 ml盐酸时,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2)加入酚酞2~3滴,用标准盐酸滴定,耗用 V2ml盐酸时,溶液由红色,经浅粉色恰好变为无色。 写出上述(1)(2)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V1与V2的关系。
  仅通过题型变换或者条件变换,一题变四题, 每题都保持了原命题的发散点,就使得一组题焕然一新,将盐类水解重要考点都囊括其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明白“5€?<1€?”的道理,即围绕同一能力层次,同一类型做5个题目,其实效远小于“1€?”——让他们做一道题,不如指导他们从5个不同的能力层次进行讨论、探究。这5个层次是:(1)此题怎么做?(2)为什么这么做?(3)怎样做到这样做?(4)还有哪些方法能解此题?(5)改变一下条件或设问角度,此题还能变换什么形式?又能出现什么新的题型?是容易了还是更难了?
  我觉得能否用好一题多变,反映出一个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和观念的差异,是重形式还是重实质,是看过程还是看目的,是侧重知识的机械记忆,还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关系到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
  四、渗透化归思想,对学习方法进行“再创新”
  把一个复杂的、陌生的、未知的问题转化为简单的、熟悉的、已知的问题来解决的思想称为化归思想,化归思想实际上也是人类探索未知,认识世界的主要思想方法。中学化学中的守恒、极限、始终态、等效、关系式、十字交叉、差量等方法,无不蕴含着化归的思想,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归思想对增强学生创造性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想都具有重要作用。
  当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要组织讨论,圈型讨论方式值得推广。4~5个同学立即围成一个圆,当开始讨论时,按圆圈的顺序每一个学生最多有3分钟的时间发言(按阅读的表格的思路),并且不能受干扰,在每个人发言的时间内,其他人都不允许说话。为了使学生做到专心倾听,要求发言人先简短陈述前一个发言人的内容,以此为出发点讲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后面发言的同学与前面同学的观点相同,也要重复别人的观点。
  教师要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变化的实质,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按照化学特点展开的同时,向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打破常规,自己提出解決问题的方法。通过这样的再创新,能提高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作者单位:公安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有熙.《浅谈迁移规律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学文摘》.2013年5月总第83期.
其他文献
商务谈判是有关各方团体通过讨论解决争议事项并达成协议的过程.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被认为是增强相互信任和理解的对话原则,目的是促成双方谈判成功.但是不同文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整合,有效的提升了企业财务工作的效率,二者进行整合可以更好的为企业工作服务,促进企业经济持续发展.
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信息交流的方式和工具越来越便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并且随着各种通讯工具的研发,成立了各种各样的公众通信平台
去年底纽约历史学会的“硅之城”展览展现了纽约市计算机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下是IEEE Spectrum高级编辑斯蒂芬·卡斯(Stephen Cass)的报道。为什么在纽约的办公楼里敲打出这
1951年,超高频(UHF)的出现如何引起那"震惊世界的一击"。"对于电视来说,这是一个新的时代!"《生活》杂志(Life)在1951年9月刊中写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宣布一个新的分配方案,就是除了现有的特高频带(VHF)外,电视广播还将开播超高频带(UHF)。这将使观众可收看的频道从12个增至82个,并且实现了美国东海岸至西海岸的跨海岸转播。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基础性学科,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受到文化差异、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会遇到一些困难。本文通过探讨对于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模
走进任何一间巴黎左岸的小咖啡店或者钟表商店,迟早你都会听见某人说:“什么事都不顺,事物在反对我们”。——保罗·詹宁斯放在2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现今的生活是如此的便利,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有不少伟大的作家都对人类未来表示过担忧.在《铁蹄》( 1908 )一书中,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曾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一小部分富有的企业巨头——也就是所谓的“
“Duck,duck,duck. ”玛蒂一边说,一边敷衍了事地触碰圆圈里每个人的脑袋,“duck,duck,” 她不知不觉间在一名金色鬈发的小姑娘面前停住,“外星人. ”rn这个名叫丽贝卡的小姑
巴菲特不买周期股?——巴菲特曾买入中石油(00857.HK)、溢价收购路博润。  巴菲特不买带窝轮的股票?——巴菲特拥有NETJET、买入比亚迪(01211.HK)。  巴菲特不买科技股?——巴菲特买入英特尔,并在IBM创新高之际重仓买入。  那些迷信巴菲特并根据巴菲特多年持股现象归纳“价值投资真理”的人们,是否又要修正“教义”了?   巴菲特这次买入IBM,很有意思,有三个看点:高价、科技、重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