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化地处里下河腹地,常年种植水稻130万多亩,近几年水稻病虫属于中等发生年份,其中水稻纹枯病属于中等发生水平。水稻纹枯病不防治或防治效果不佳,会造成水稻2成以上的损失。据统计,我市每年由纹枯病造成的损失达1000多吨,如果防治不利损失更加严重,因此,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会极大程度的影响当年的产量。目前,市场上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大多防效较好,为丰富农户的药剂选择,并准确评价噻呋酰胺、井冈霉素的防治效果,笔者选择了16%井冈·噻呋酰胺SC、28%井冈霉素A SL两种药剂开展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示范,以此评价这两种药剂不同剂量对纹枯病的防效,为其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6%井冈·噻呋酰胺SC、28%井冈霉素A SL(均为浙江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2.试验方法
处 理 药 剂 施药剂量(制剂量) 用药时期
1 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ml/mu 第一次在8月8日(水稻分蘖末期)。第二次用药在8月23日(水稻孕穗期)。
2 16%井冈·噻呋酰胺SC 60ml/mu
3 28%井冈霉素A SL 17ml/mu
4 28%井冈霉素A SL 30ml/mu
5 空白对照(不施药)
示范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药剂处理区100m2,随机排列。
3.用药时间与方法
根据方案要求,共用两次药,第一次用药在8月8日(水稻分蘖末期),第二次用药在8月23日(水稻大肚末期)。施药前后3天均为晴好天气,天气条件不影响药效的发挥。施药时,采取二次稀释法,按亩剂量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器械采用市下牌SX-MD150A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1.3mm。
4.田间状况
本示范设在我市农技推广中心中试基地,试验共长势长相一致。土壤类型粘土,肥力中等,田间持水量30%左右,地下水层深度1.0米左右,当茬种植品种为南粳9108,中感纹枯病,种植方式为机插秧,6月18日栽插。
5.调查内容与方法
(1)安全性。调查各处理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矮化、褪绿、畸形等),记录药害的类型和为害程度。同时调查作物的增产效应。
(2)病害调查。试验于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发病丛数及病指。药效分别于第二次药后14天(9月9日)调查病害发展情况。定点调查,共50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严重度,按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100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次药后7天调查,结果表明,16%井冈·噻呋酰胺SC整体防效要高于28%井冈霉素A SL两种剂量,且两种药剂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效现增加,16%井冈·噻呋酰胺SC 60ml/mu防效最佳,达95.17%,其次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ml/mu、28%井冈霉素A SL 30ml/mu,两者防效分别为87.54%、83.34%,防效最差的28%井冈霉素A SL 17ml/mu,防效仅为77.79%。
第二次药后14天最终病情调查,防效趋势较药后7天较为一致。防效最佳的仍然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 60ml/mu,防效达90.06%,其次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ml/mu,防效为83.99%,但28%井冈霉素A SL 30ml/mu防效下降明显,防效仅为71.22%,最差的还是28%井冈霉素A SL 17ml/mu,防效仅为64.28%(见表1)。
三、结果与分析
1.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处理区水稻均无异常现象,16%井冈·噻呋酰胺SC不用剂量、28%井冈霉素A SL不同剂量对水稻均安全。
2.本试验供试品种南粳9108,中感纹枯病,加上秸秆还田,试验田搁田效果不理想,纹枯病发生非常严重,在此条件下, 16%井冈·噻呋酰胺SC整体防效要好于28%井冈霉素A SL,特别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60ml/亩,药后14天对纹枯病病指防效一直在90%以上,體现了较好的效果及持效性。
3.试验表明,井冈霉素作为防止纹枯病的常规药剂,使用时间较长,纹枯病对其抗性明显,要保持其的生命力,需与噻呋酰胺等药剂复配,这样可取得对纹枯病较好的防效。
4.综上所述,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60ml/mu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为理想,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示范,以便在大面积推广使用。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
16%井冈·噻呋酰胺SC、28%井冈霉素A SL(均为浙江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产品)。
2.试验方法
处 理 药 剂 施药剂量(制剂量) 用药时期
1 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ml/mu 第一次在8月8日(水稻分蘖末期)。第二次用药在8月23日(水稻孕穗期)。
2 16%井冈·噻呋酰胺SC 60ml/mu
3 28%井冈霉素A SL 17ml/mu
4 28%井冈霉素A SL 30ml/mu
5 空白对照(不施药)
示范设5个处理,不设重复,药剂处理区100m2,随机排列。
3.用药时间与方法
根据方案要求,共用两次药,第一次用药在8月8日(水稻分蘖末期),第二次用药在8月23日(水稻大肚末期)。施药前后3天均为晴好天气,天气条件不影响药效的发挥。施药时,采取二次稀释法,按亩剂量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施药器械采用市下牌SX-MD150A电动喷雾器,喷孔直径1.3mm。
4.田间状况
本示范设在我市农技推广中心中试基地,试验共长势长相一致。土壤类型粘土,肥力中等,田间持水量30%左右,地下水层深度1.0米左右,当茬种植品种为南粳9108,中感纹枯病,种植方式为机插秧,6月18日栽插。
5.调查内容与方法
(1)安全性。调查各处理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矮化、褪绿、畸形等),记录药害的类型和为害程度。同时调查作物的增产效应。
(2)病害调查。试验于药前调查水稻纹枯病发病丛数及病指。药效分别于第二次药后14天(9月9日)调查病害发展情况。定点调查,共50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严重度,按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及防效。严重度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
1级:第四叶片及其下各叶鞘、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一片叶);
3级:第三叶片及其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5级:第二叶片及其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7级:剑叶及以下各叶鞘、叶片发病;
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病情指数(%)=100
防治效果(%)=100
二、结果与分析
第二次药后7天调查,结果表明,16%井冈·噻呋酰胺SC整体防效要高于28%井冈霉素A SL两种剂量,且两种药剂随着剂量的增加防效现增加,16%井冈·噻呋酰胺SC 60ml/mu防效最佳,达95.17%,其次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ml/mu、28%井冈霉素A SL 30ml/mu,两者防效分别为87.54%、83.34%,防效最差的28%井冈霉素A SL 17ml/mu,防效仅为77.79%。
第二次药后14天最终病情调查,防效趋势较药后7天较为一致。防效最佳的仍然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 60ml/mu,防效达90.06%,其次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ml/mu,防效为83.99%,但28%井冈霉素A SL 30ml/mu防效下降明显,防效仅为71.22%,最差的还是28%井冈霉素A SL 17ml/mu,防效仅为64.28%(见表1)。
三、结果与分析
1.整个试验过程中,各处理区水稻均无异常现象,16%井冈·噻呋酰胺SC不用剂量、28%井冈霉素A SL不同剂量对水稻均安全。
2.本试验供试品种南粳9108,中感纹枯病,加上秸秆还田,试验田搁田效果不理想,纹枯病发生非常严重,在此条件下, 16%井冈·噻呋酰胺SC整体防效要好于28%井冈霉素A SL,特别是16%井冈·噻呋酰胺SC60ml/亩,药后14天对纹枯病病指防效一直在90%以上,體现了较好的效果及持效性。
3.试验表明,井冈霉素作为防止纹枯病的常规药剂,使用时间较长,纹枯病对其抗性明显,要保持其的生命力,需与噻呋酰胺等药剂复配,这样可取得对纹枯病较好的防效。
4.综上所述,16%井冈·噻呋酰胺SC 40-60ml/mu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为理想,建议进一步开展试验示范,以便在大面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