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骨科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骨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均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1μg·kg-1·h-1,10 min后滴注速度调整为0.2~0.4μg·kg-1·h-1,持续静脉滴注,直至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0分时停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清醒后给予奥氮平片2.5
【机 构】
: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南通 226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骨科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2月于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全身麻醉下骨科手术的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入手术室后均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静脉滴注,滴注速度为1μg·kg-1·h-1,10 min后滴注速度调整为0.2~0.4μg·kg-1·h-1,持续静脉滴注,直至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0分时停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清醒后给予奥氮平片2.5 mg,每日1次,持续应用1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术前24 h及术后24、48、72 h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5.00%(2/40)、27.50%(11/40),谵妄持续时间分别为(4.12±0.65)、(4.51±0.72)d;观察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24、48、72 h时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时MMSE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24、48、72 h,观察组患者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24 h时血清5-HT、DA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5-HT、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可以显著降低骨科全身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发病率与病死率均较高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外泌体是广泛存在于各种体液并在细胞间通讯起到关键作用的物质,其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等过程密切相关.外泌体可调控COPD患者肺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气道重塑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通过干预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延缓上皮间质转化过程,有望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向.另外,外泌体具有高度的循环稳定性和靶向性,有望成为理想的靶向药物载体.基于此,本文就外泌体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COPD发生、发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尿微量白蛋白被广泛认为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临床诊断标志物,但有许多患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并未出现蛋白尿,因此,将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生物标志物存在局限性.本文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等新型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其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目前,UC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遗传、免疫、环境、微生物有关,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小檗碱是从中药黄连中提取的主要成分,可用于抗炎、抗微生物、抗肿瘤、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治疗.研究发现,小檗碱对UC有明确疗效,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炎、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肠黏膜屏障、调节免疫反应等多种途径,但各方面研究尚不完善.本文就小檗碱治疗UC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