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临床诊治中儿童心理特点及治疗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在口腔科就诊的儿童,根據儿童时期的心理特点及治疗中的心理反应、行为特点而采取因人而宜、因时而宜的方法,使口腔医务人员与患儿之间进行语言与情感交流,有效消除了患儿的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使患儿能充满信心地接受治疗。
  关键词 儿童 心理特点 治疗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780例患儿,其中男430例,女350例,年龄12~10岁,97.4%为独生子女。就诊龋病416例,黏膜病82例,进行恒牙窝沟封闭124例,乳牙滞留拔除132例,其它26例。
  方法:患儿就诊时应使患儿适应口腔诊室的环境,可以让患儿触摸口腔治疗的器械,具体上可以让他们照一照口镜,告诉他们口镜是用来照牙齿的,镊子是用来夹棉花用的,探针是用来检查龋洞的。特别要注意牙钻开动的声音,告诉他们牙钻是用来钻牙的,如果配合好,是不会疼痛的,以此可消除患儿对口腔器械的神秘感和恐惧感。
  要求我们医务人员要对儿童时期的口腔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儿童时期的乳牙及刚萌出的恒牙与成人有所不同。同时医务人员要有良好的技术,操作技术要熟练、准确、轻巧,尽可能地缩短治疗时间,治疗原则应由简到繁,初期操作时要简单、容易,待患儿适应后再进行较复杂的操作。
  通过以上措施患儿大多能配合,但仍有较少患儿不能配合,这样我们用些强制手段,如家长能密切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则家长在旁边能帮助医务人员对患儿治疗,否则让患儿家长离开诊室,使患儿没有依靠,反复多次说服,合作后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发挥患儿自我意识,为以后的治疗打下基础。
  
  结 果
  
  我们通过对患儿的心理反应、行为特点的观察把患儿分为3类。①强烈的拒不合作型,占21%;②为恐惧、害怕型,通过简单的说服后能够配合治疗,占68%;③能较好配合,占11%。
  
  讨 论
  
  通过上述调查可以看出就诊的患儿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可能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百依百顺,迁就或过度赞许,这会使孩子养成自我为中心,势必导致孩子任性,漫不经心,不考虑行为后果,孤独,至高无上,无礼貌,违拗,缺乏责任心和独立性,适应力和耐力都较差,甚至为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引人注意和要挟成人的办法。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环境成长的患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恐惧心理的表现也多种多样,那么医务人员要态度和蔼可亲,语言上要真诚、客观,使他们感到医务人员可亲、可信任,在心理上得到一种愉快的满足感。
  通过询问病史有时很难得到准确诊断,因患儿回答问题缺乏准确性,想逃避治疗而隐瞒病史,这样就要求我们医务人员要对儿童时期的口腔特点有充分的了解,儿童的口腔视野小、口底浅、口水多、隔湿效果差,张口时间短,乳牙牙体小,硬组织薄,钙化程度低,抗龋能力弱,龋病发展快,易导致牙髓病变,乳牙根管粗,根尖孔大,牙髓易感染,易形成慢性炎症和扩散到根尖孔外,对不同时期儿童牙病要有充分的认识,有效地正确诊断和治疗。
  总之,口腔科医务人员在治疗儿童疾病时,不但要掌握儿童时期的牙病特点,能熟练地进行操作还要掌握儿童的心理特点,控制好儿童行为,得到儿童的合作,这样才能使治疗操作顺利进行,获得满意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对中青年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我院治疗的中青年胃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干预组(n=50)和平行组(n=50).平行组患者
目的:探讨无差错操作流程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并确认其对防范护理缺陷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开始至今推行无差错操作流程,从医嘱处理到治疗单的执行,从服药、注射到输液
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阐述了如何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以及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实践的启示与指导,并且对如
税制结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状况,而且事关国民经济总量及各项重要经济指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我国税制结构出现了许多问题,优化税制结构
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陪伴待产到分娩的护理要点,通过进一步的心理干预,为减少中转剖妇产以降低产妇恐惧焦虑心理的发生寻求对策,迭到顺利完成分娩。方法:对106多例孕妇门诊产前宣教及心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助产士陪伴待产对产妇产时心理干预教育,无1例产妇发生恐惧和焦虑。结论:通过心理干预可提高产妇对自然分娩的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