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中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m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旨在促进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的发展。
  关键词 建构主义;任务驱动;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489X(2008)12-0025-02
  
  为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一些大学纷纷开展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以补差为特点,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知识素养教育,对文科学生则进行自然科学素养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开展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不仅能有效改善文科学生数理基础薄弱、自然科学知识贫乏的现状,而且利于提高其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1],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应用于文科物理探索实验教学有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导下的教学模式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者对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体现“双主”的关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建构主义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4大要素。强调通过创设利于学习者意义建构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者在这种环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分析探讨、交流合作,从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
  
  2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学生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形式完成具体任务,最终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2]。该模式很好地体现了建构主义所强调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4大要素。其实施过程因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是该模式的关键。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任务,任务的提出遵循以下原则。1)情境性。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设置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任务。2)可操作性。任务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规律,易于让学生调动原有的智力背景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3)灵活性。完成任务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充分发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留给学生发挥、创造的余地。
  2.2 分析任务学生接受了所呈现的任务后,仔细分析完成任务需要做的事情,可能遇到的问题,即将教师所呈现的任务进一步明确化、具体化。
  2.3 完成任务完成任务是该模式的核心。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提供一种“暗箱式”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体现建构主义所强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2.4 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的及时反馈,主要是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对知识产生新的认识。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5 引申任务评价完成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对任务解决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比较不同解决方案的差异,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实现知识的系统化,完成意义建构。
  
  3 具体实施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协作会话、促进建构”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笔者以电学实验部分的“避雷针”实验项目为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
  3.1 创设情境,提出任务建构主义强调“情境”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3]。创设“问题情境”也即提出“任务”,就是在学习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3]。任务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技能,要贴近生活,有一定的灵活性。
  例如在“避雷针”这个实验项目中,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任务:1)雷雨天气在比较平坦空旷的地方行走安全吗?为什么?2)天空形成的闪电为什么都呈竖直状态而非横向?3)导体表面电荷的分布与导体的形状有关系吗?4)本实验中同时给等高的尖端导体与球形导体通电,哪个会先放电?5)你认为避雷“针”表面做成圆弧状好还是尖端好?为什么?6)摩天大楼顶部小小的避雷针是如何保护建筑物免遭雷击的?任务从生活常识引出,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然后逐步深入,让学生带着一个个的问题进行学习。
  3.2 分析任务,发现问题学生接受所呈现的任务后展开讨论,分析完成任务需要首先掌握的知识点,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此处提出的新问题实质就是将教师设计的任务进一步细化。例如学生在分析第3个问题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电荷在导体中是怎样分布的?学生提出问题后有效利用掌握的资料与小组成员协商讨论,解决问题。这里谈到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是学生在分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的初步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为顺利完成任务扫除障碍。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生不可能通过分析任务发现所有问题,对于任务中存在的其他问题,有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出并解决。
  3.3 协作学习,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并在亲自操作中发现新的问题。例如在这个实验中,学生发现等高情况下尖端导体先放电,进而产生疑问:如若高度不同,又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带着问题动手操作,经过实验验证,使学生进一步加强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形状有关,导体尖端电荷积聚较多的意义建构。需要强调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协商、会话,对于学生协作讨论仍无法解决的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答案的直接陈述,而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解决问题。
  3.4 及时评价,引申任务评价可以在小组成员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进行。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先进行组内互评,小组成员之间就各自对探索内容的最终认识以及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与感受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更为开阔。然后选出代表将小组探索的最终结果讲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探索成果应尽量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引导、纠错。在确认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应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分析实验原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整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感受,思考问题解决方法对自己的专业研究的启示等,并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教师批阅。
  
  4 结束语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有利于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有利于培养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创新思维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然,这种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教育者在现代教育观念的引导下,切实做好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预习,精心选择实验项目,维护实验仪器等工作,从而促进大学文科物理探索实验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敏,李长江,刘晓来.大学文科物理教学探索[J].物理与工程,2004,14(1):59
  [2]赵凯.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点思考[J].计算机教育报,2003(21)
  [3]何可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1.现状至2012年,浙江省湖州市已有农机专业合作社117家,从业人员l260人,其中全国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社10家、市级示范社19家;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6282户;农机维修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其应用已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对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这样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它必然会对传统的教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就是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既对立又统一的趋势、方面和倾向。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同样存在于政治课等各科教学之中。在教学活动中,用矛盾观点来指导教学实践,统率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比较、理解相关的概念。    1 道德与法律之间的矛盾关系    众所周知,道德是调整公民个人之间以及公民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而法律则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和重要物质基础内容,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科学评价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水平,对健全农业机械化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进而发挥农业机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而在课堂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将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形象化,还能将教师的思维方
近几年来,浙江省余姚市随着畜牧生产现代化不断推进,畜牧生产机械化应用得到了相应提高,畜牧生产以“稳供给、保安全、增效益、促生态、减风险”为目标,连年实现畜牧生产整体上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