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0号”文破冰后,2008年可能掀起银行收购保险公司的第一波浪潮
历经两年的监管互动后,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在政策层面终获突破。
新年伊始,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下称“160号”文)。“160号”文原则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试点范围为三至四家银行。
目前,银监会及保监会两大部门就如何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已确定了原则框架。在银监会、保监会多番公文往来之后,《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于1月16日签署。不过,据《财经》了解,监管层对于混业经营的推进仍持谨慎态度,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数量、持股比例等核心问题以及配套细则都在高层讨论之中。
尽管如此,业界已是一片繁忙。多家银行对入股保险公司已作了充分的准备,并与监管当局进行过反复沟通,希望尽快递交正式申请。《财经》记者获悉,交通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28,香港交易所代码:3328)、工商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98,香港交易所代码:1398)、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39,香港交易所代码:0939)等,都锁定了保险公司股权收购的目标。
倘若一切顺利,2008年,有望掀起银行收购保险公司的第一波浪潮。
难得的突破
银行和保险的相互渗透为时已久。
银行与保险公司在基层销售网点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约30%来自兼业代理渠道,其中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占据了兼业代理渠道的半壁江山。2007年前三季度,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录得保费收入1006.45亿元,占兼业代理渠道的保费收入的61.49%。
银保合作,对于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保险公司提升保费规模都有着重要作用。双方对业务合作亦重视有加,银保合作一直是战略重镇,多家大型银行与保险公司纷纷签订银保合作的战略协议,将银保合作由基层提升至总公司层面。
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更高层面的银行保险业务(Bankassurance)更成为业界讨论的新热点。银行保险以股权为纽带,银行、保险公司不仅仅在产品的销售层面进行合作,更是介入经营管理,在销售、产品、服务等各个领域寻求业务整合。
保险公司首先打开了入股银行的通道。2006年9月21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并且在投资比例、资金来源、投资资格、投资目标选择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此后,保险机构已经有了数笔对银行的股权投资,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代码:2628、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FC,上海交易所代码:601628)以56.7亿元入股广东发展银行20%;中国平安(香港交易所代码:231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则通过收购与整合,将平安银行完全纳入其金融控股结构之中。
保险公司入股银行以财务投资为主,惟有中国平安对于平安银行享有管理权。不过,平安银行规模尚小,银行保险的潜力并不能完全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开始寻找进入保险公司的通路。
中国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香港交易所代码:3988)和交通银行都通过海外分支机构,在香港设立了保险公司,从而在公司内部发展出经营保险业务的能力。这种取道海外的尝试,可说是中国银行业进入保险领域的第一种尝试。
随着银行纷纷上市,资本金得到充实,加上外部经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银行业务转型以及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压力和需求都大为增强。而银行在中国境内进入保险行业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
由于中国在混业监管层面首次开闸,金融监管当局都在谨慎地规划着混业监管的边界。银行入保险的方式和时间也随之一再调整。
据悉,2006年,就有多家银行向银监会提出了设立或投资入股保险公司的申请。结合商业银行的申请,银监会和保监会经过多次研究论证与沟通协调,探索推动相关工作。当年,坊间曾经传出银保共同出资新设立保险公司的说法,反映出当时银行寻求进入保险行业的一种主流思路。
然而,2007年7月确立的银行保险合作框架中,这种出资设立的入口已经被否决。“从资产规模来看,目前仍然是大银行、小保险。银行入股保险肯定会对保险行业带来影响,此外银行的网络非常强大,可能对保险代理人队伍也带来影响,所以保监会对此非常谨慎。”一位保险业的资深人士称。
银监会也在探讨银行入股保险的成功模式,花旗银行1998年收购旅行者集团(Travelers)的前车之鉴令人生畏,毕竟,保险与银行的业务性质、考核方式乃至内部文化都有所不同。
2007年9月,银监会和保监会向国务院正式上报了“160号”文。与先前银行方面提请的投资、设立保险公司的要求所不同,“160号”文只是放开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的渠道,银行新设保险公司并不在这一文件的许可范围内。各家银行也已经据此纷纷调整了进入保险行业的计划,开始寻找潜在收购目标。
“银监会担心银行进入保险行业要面临的风险控制、人才需求等问题。以股权收购的形式进入保险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监管机构的担忧。”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
不过,银行可以入股保险公司的很多细节尚未确定,目前市场猜测,每家银行可以投资一家寿险公司和一家财险公司。但接近监管层的人表示,目前银行入保险最多是四家试点,每家银行允许投资一家保险公司,或寿险或财险,不存在一家多投的可能。
“获得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政策许可,这是制度上的重大突破。下一步还是要以具体的投资案例来推动规则的明晰化。”知情人士分析称。
对于合作的推进速度,似乎也难以估量。一位接近银监会的人士乐观地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能否控股保险公司,要看双方的商业谈判,一旦大的监管框架定下来,入股的个案会很快推进。”
银行争锋
虽然银行入股保险的放行绿灯尚未正式亮起,但已经有多家银行为此做好了准备。
“中国银行业这几年高速发展,有的银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30%,但是这种高速增长的状态不会一直维持。相比之下,现有的银行市场已经成熟,而保险行业未来二三十年还会维持高增长。从战略层面看,现在是进入保险行业的时机。”一位大型银行高管从银行业发展的战略做出如此分析。
据《财经》记者了解,多家银行早已做好了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的准备。在“160号”文出台之前,交通银行已正式向监管部门上报了方案,拟收购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的股权,股权来自中保康联现有大股东中國人寿。
中保康联董事长何静芝向《财经》记者表示,有意洽购中保康联股权的买家有不少,外方股东对银行方面的买家比较欢迎,但此前一直担心政策限制。目前政策有所松动,银行方面的买家便可能成为首选。但何称,“目前有关公司的股权转让,尚未有确切信息。”
北京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169)拟收购ING集团在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的股份,也已经就此事与监管当局展开沟通。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尚处于改制过程中的中国农业银行,也有意向收购一家小型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份,并就此事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意见交流。建设银行准备收购平安保险旗下的一个寿险牌照,工商银行也已经锁定了一家业务结构比较齐全的保险公司。
“银行入股保险可能是两种路径,一类是以获得牌照为目的,收购壳公司或规模很小的保险公司,将来主要由银行来管理;另一类是入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在已有的平台上发展。建行、农行属于前者,工行可能是后者。”一位市场人士分析称。
接近工行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工行准备收购一家保险公司“相当比例”的股份,虽然不会绝对控股,但会保持对入股公司的影响力。
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消息一出,国际投资银行也纷纷对此事作出了反应。中银国际认为,中保国际(香港交易所代码:0966)将成为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主要受益者,“中保国际是惟一已经拥有主要银行股东(工银亚洲,持股比例6.9%)的上市中国保险公司;其次,中保国际控股的太平人寿已经建立了银行保险销售模式。它的保单的58.8%都是通过银行销售,行业平均水平只有30%;银行和中保国际之间加强持股,将使得中保国际能够获得更多银行保险的销售渠道,从而更好地激励银行销售其产品,并在相同渠道的竞争中先发制人。”
无独有偶,瑞信在报告中列举了中保国际和工商银行的种种关联,并且在报告中指出:“工商银行很可能成为太平人寿的潜在合作者,不过,也应该注意到,安联集团是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之一。”但《财经》获悉,工行与安联的战略协议中并不包括成立合资保险公司。
“多元化经营是当前大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而消费者对风险管理与理财服务需求的多元化是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重要驱动力。”埃森哲保险行业总监罗卫华说。“品牌、渠道和客户资源是银行进入保险行业的最大优势。”
混业考验
由于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银行进入保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保险行业的神经。邮储银行、农行和工行,是众家银行中销售网络最强的三家银行。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上半年,上述三家机构代理的保费收入就超过750亿元,手续费收入约21亿元。此外,工行等机构还有强大的网上银行可资利用。
如果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样的机构拥有了保险牌照,会不会在渠道上对自己的产品有所倾斜?会不会就此与保险公司展开正面竞争?保险业务又将会给银行带来怎样的业绩贡献?
我们相信在未来,银行系的保险公司将会显著改变保险市场的格局。”瑞信的研究报告指出,“不过,银行进入保险市场的速度仍会受到限制,银行还是会继续通过自己的分支机构提供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并且逐渐发展自己的保险能力。”
“银行保险初期估计还是简单复制原有产品,给消费者多提供一种选择。对于银行来说,拥有资本和渠道固然是优势,但是对保险行业的理解,是否拥有这种人才储备等等,都是当前制约银行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信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黄华民说。
罗卫华则表示,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优势,特别是个人存款客户,开发其保险需求,更好地将保险风险保障与理财功能相结合,推动中国保险行业渗透率的提高。“渠道固然重要,但渠道只是将产品与客户联系起来的纽带,我们更不能忽视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带来的市场竞争力,这三者的有效匹配是金融机构竞争的核心所在。” 罗卫华说。
另一方面,银行入保险业意味着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型。银行保险的协同效应和利润贡献,还要看今后的商业实践。
“银行以销售渠道代理保险产品是在风险很低的情况下获取手续费收入,现在开始提供保险产品,从本质上说是将负债业务转为或有负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原来主要赚取息差的,现在变成了赚取管理费和‘三差’。”黄华民称,“银行具有渠道和客户的优势,进入保险行业之后银行可以把存量调整,把存款客户挖掘出来变成保单客户。但银行是否能够适应这种盈利模式的转变还有待观察。银行代理保险产品可以赚到1-2%的手续费,属于中间业务没有资本金要求,而保险业务尽管利润率高些但对偿付能力有要求。”
一位长期关注银保合作的人士对《财经》记者指出,“中国的兼业代理发展了20多年,虽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总部层面签署了合作协议,但现在的兼业代理主要是代销产品,在广告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还有潜力可挖。资本层面的合作,还是要落实在具体业务内容上。”
混业经营无疑也向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于2004年7月达成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并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对监管活动中出现的不同意见,通过及时协调来解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仍未充分发挥。
银监会常务副主席蒋定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银保合作方面,银监会的设想,第一是资本主导,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投资进入保险公司;第二是市场资源主导。银行网点渠道资源丰富,可以和保险业发挥协同效应,但在经营上仍然强调专业化。
他也提到,最近即将颁布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将为银监会监控银行综合经营后的风险提供基础机制。
纵观国际金融业百年历史,不同时期的金融机构始终在分业和混业之间摇摆。1998年,花旗集團收购保险公司旅行者集团,2005年又将人寿和年金业务售出,中间只不过几年的时间。哈佛大学教授、美联储波士顿分行前主席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花旗收购旅行者集团之际,他曾经询问一位花旗高管收购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可以把客户名单合并”。
“如果仅仅是合并客户名单,那这样的逻辑还远远不够。”库珀说。
本刊记者付涛对此文亦有贡献
历经两年的监管互动后,商业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在政策层面终获突破。
新年伊始,国务院批准了银监会和保监会联合上报的关于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问题的请示文件(下称“160号”文)。“160号”文原则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试点范围为三至四家银行。
目前,银监会及保监会两大部门就如何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已确定了原则框架。在银监会、保监会多番公文往来之后,《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于1月16日签署。不过,据《财经》了解,监管层对于混业经营的推进仍持谨慎态度,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数量、持股比例等核心问题以及配套细则都在高层讨论之中。
尽管如此,业界已是一片繁忙。多家银行对入股保险公司已作了充分的准备,并与监管当局进行过反复沟通,希望尽快递交正式申请。《财经》记者获悉,交通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28,香港交易所代码:3328)、工商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98,香港交易所代码:1398)、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39,香港交易所代码:0939)等,都锁定了保险公司股权收购的目标。
倘若一切顺利,2008年,有望掀起银行收购保险公司的第一波浪潮。
难得的突破
银行和保险的相互渗透为时已久。
银行与保险公司在基层销售网点的合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约30%来自兼业代理渠道,其中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占据了兼业代理渠道的半壁江山。2007年前三季度,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录得保费收入1006.45亿元,占兼业代理渠道的保费收入的61.49%。
银保合作,对于银行提升中间业务收入、保险公司提升保费规模都有着重要作用。双方对业务合作亦重视有加,银保合作一直是战略重镇,多家大型银行与保险公司纷纷签订银保合作的战略协议,将银保合作由基层提升至总公司层面。
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兴起,更高层面的银行保险业务(Bankassurance)更成为业界讨论的新热点。银行保险以股权为纽带,银行、保险公司不仅仅在产品的销售层面进行合作,更是介入经营管理,在销售、产品、服务等各个领域寻求业务整合。
保险公司首先打开了入股银行的通道。2006年9月21日,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境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未上市银行的股权,并且在投资比例、资金来源、投资资格、投资目标选择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此后,保险机构已经有了数笔对银行的股权投资,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代码:2628、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LFC,上海交易所代码:601628)以56.7亿元入股广东发展银行20%;中国平安(香港交易所代码:2318,上海交易所代码:601318)则通过收购与整合,将平安银行完全纳入其金融控股结构之中。
保险公司入股银行以财务投资为主,惟有中国平安对于平安银行享有管理权。不过,平安银行规模尚小,银行保险的潜力并不能完全显现出来。
与此同时,银行业也开始寻找进入保险公司的通路。
中国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988,香港交易所代码:3988)和交通银行都通过海外分支机构,在香港设立了保险公司,从而在公司内部发展出经营保险业务的能力。这种取道海外的尝试,可说是中国银行业进入保险领域的第一种尝试。
随着银行纷纷上市,资本金得到充实,加上外部经营及竞争环境的变化,传统银行业务转型以及多元化综合经营的压力和需求都大为增强。而银行在中国境内进入保险行业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一年有余。
由于中国在混业监管层面首次开闸,金融监管当局都在谨慎地规划着混业监管的边界。银行入保险的方式和时间也随之一再调整。
据悉,2006年,就有多家银行向银监会提出了设立或投资入股保险公司的申请。结合商业银行的申请,银监会和保监会经过多次研究论证与沟通协调,探索推动相关工作。当年,坊间曾经传出银保共同出资新设立保险公司的说法,反映出当时银行寻求进入保险行业的一种主流思路。
然而,2007年7月确立的银行保险合作框架中,这种出资设立的入口已经被否决。“从资产规模来看,目前仍然是大银行、小保险。银行入股保险肯定会对保险行业带来影响,此外银行的网络非常强大,可能对保险代理人队伍也带来影响,所以保监会对此非常谨慎。”一位保险业的资深人士称。
银监会也在探讨银行入股保险的成功模式,花旗银行1998年收购旅行者集团(Travelers)的前车之鉴令人生畏,毕竟,保险与银行的业务性质、考核方式乃至内部文化都有所不同。
2007年9月,银监会和保监会向国务院正式上报了“160号”文。与先前银行方面提请的投资、设立保险公司的要求所不同,“160号”文只是放开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的渠道,银行新设保险公司并不在这一文件的许可范围内。各家银行也已经据此纷纷调整了进入保险行业的计划,开始寻找潜在收购目标。
“银监会担心银行进入保险行业要面临的风险控制、人才需求等问题。以股权收购的形式进入保险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监管机构的担忧。”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士表示。
不过,银行可以入股保险公司的很多细节尚未确定,目前市场猜测,每家银行可以投资一家寿险公司和一家财险公司。但接近监管层的人表示,目前银行入保险最多是四家试点,每家银行允许投资一家保险公司,或寿险或财险,不存在一家多投的可能。
“获得银行投资保险公司的政策许可,这是制度上的重大突破。下一步还是要以具体的投资案例来推动规则的明晰化。”知情人士分析称。
对于合作的推进速度,似乎也难以估量。一位接近银监会的人士乐观地对《财经》记者表示:“银行能否控股保险公司,要看双方的商业谈判,一旦大的监管框架定下来,入股的个案会很快推进。”
银行争锋
虽然银行入股保险的放行绿灯尚未正式亮起,但已经有多家银行为此做好了准备。
“中国银行业这几年高速发展,有的银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可以达到30%,但是这种高速增长的状态不会一直维持。相比之下,现有的银行市场已经成熟,而保险行业未来二三十年还会维持高增长。从战略层面看,现在是进入保险行业的时机。”一位大型银行高管从银行业发展的战略做出如此分析。
据《财经》记者了解,多家银行早已做好了收购保险公司股权的准备。在“160号”文出台之前,交通银行已正式向监管部门上报了方案,拟收购中保康联人寿保险有限公司51%的股权,股权来自中保康联现有大股东中國人寿。
中保康联董事长何静芝向《财经》记者表示,有意洽购中保康联股权的买家有不少,外方股东对银行方面的买家比较欢迎,但此前一直担心政策限制。目前政策有所松动,银行方面的买家便可能成为首选。但何称,“目前有关公司的股权转让,尚未有确切信息。”
北京银行(上海交易所代码:601169)拟收购ING集团在太平洋安泰保险公司的股份,也已经就此事与监管当局展开沟通。
另据《财经》记者了解,尚处于改制过程中的中国农业银行,也有意向收购一家小型保险公司的控股股份,并就此事与相关部门进行了意见交流。建设银行准备收购平安保险旗下的一个寿险牌照,工商银行也已经锁定了一家业务结构比较齐全的保险公司。
“银行入股保险可能是两种路径,一类是以获得牌照为目的,收购壳公司或规模很小的保险公司,将来主要由银行来管理;另一类是入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保险公司,在已有的平台上发展。建行、农行属于前者,工行可能是后者。”一位市场人士分析称。
接近工行的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工行准备收购一家保险公司“相当比例”的股份,虽然不会绝对控股,但会保持对入股公司的影响力。
银行入股保险公司消息一出,国际投资银行也纷纷对此事作出了反应。中银国际认为,中保国际(香港交易所代码:0966)将成为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主要受益者,“中保国际是惟一已经拥有主要银行股东(工银亚洲,持股比例6.9%)的上市中国保险公司;其次,中保国际控股的太平人寿已经建立了银行保险销售模式。它的保单的58.8%都是通过银行销售,行业平均水平只有30%;银行和中保国际之间加强持股,将使得中保国际能够获得更多银行保险的销售渠道,从而更好地激励银行销售其产品,并在相同渠道的竞争中先发制人。”
无独有偶,瑞信在报告中列举了中保国际和工商银行的种种关联,并且在报告中指出:“工商银行很可能成为太平人寿的潜在合作者,不过,也应该注意到,安联集团是工商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之一。”但《财经》获悉,工行与安联的战略协议中并不包括成立合资保险公司。
“多元化经营是当前大型金融机构发展的趋势,而消费者对风险管理与理财服务需求的多元化是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重要驱动力。”埃森哲保险行业总监罗卫华说。“品牌、渠道和客户资源是银行进入保险行业的最大优势。”
混业考验
由于银行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优势地位,银行进入保险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保险行业的神经。邮储银行、农行和工行,是众家银行中销售网络最强的三家银行。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上半年,上述三家机构代理的保费收入就超过750亿元,手续费收入约21亿元。此外,工行等机构还有强大的网上银行可资利用。
如果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样的机构拥有了保险牌照,会不会在渠道上对自己的产品有所倾斜?会不会就此与保险公司展开正面竞争?保险业务又将会给银行带来怎样的业绩贡献?
我们相信在未来,银行系的保险公司将会显著改变保险市场的格局。”瑞信的研究报告指出,“不过,银行进入保险市场的速度仍会受到限制,银行还是会继续通过自己的分支机构提供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并且逐渐发展自己的保险能力。”
“银行保险初期估计还是简单复制原有产品,给消费者多提供一种选择。对于银行来说,拥有资本和渠道固然是优势,但是对保险行业的理解,是否拥有这种人才储备等等,都是当前制约银行保险发展的重要因素。”中信证券金融行业分析师黄华民说。
罗卫华则表示,银行可以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优势,特别是个人存款客户,开发其保险需求,更好地将保险风险保障与理财功能相结合,推动中国保险行业渗透率的提高。“渠道固然重要,但渠道只是将产品与客户联系起来的纽带,我们更不能忽视产品和服务差异化带来的市场竞争力,这三者的有效匹配是金融机构竞争的核心所在。” 罗卫华说。
另一方面,银行入保险业意味着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型。银行保险的协同效应和利润贡献,还要看今后的商业实践。
“银行以销售渠道代理保险产品是在风险很低的情况下获取手续费收入,现在开始提供保险产品,从本质上说是将负债业务转为或有负债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原来主要赚取息差的,现在变成了赚取管理费和‘三差’。”黄华民称,“银行具有渠道和客户的优势,进入保险行业之后银行可以把存量调整,把存款客户挖掘出来变成保单客户。但银行是否能够适应这种盈利模式的转变还有待观察。银行代理保险产品可以赚到1-2%的手续费,属于中间业务没有资本金要求,而保险业务尽管利润率高些但对偿付能力有要求。”
一位长期关注银保合作的人士对《财经》记者指出,“中国的兼业代理发展了20多年,虽然保险公司和银行在总部层面签署了合作协议,但现在的兼业代理主要是代销产品,在广告推广、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还有潜力可挖。资本层面的合作,还是要落实在具体业务内容上。”
混业经营无疑也向监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于2004年7月达成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并建立“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对监管活动中出现的不同意见,通过及时协调来解决。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仍未充分发挥。
银监会常务副主席蒋定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银保合作方面,银监会的设想,第一是资本主导,商业银行以资本为纽带,投资进入保险公司;第二是市场资源主导。银行网点渠道资源丰富,可以和保险业发挥协同效应,但在经营上仍然强调专业化。
他也提到,最近即将颁布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将为银监会监控银行综合经营后的风险提供基础机制。
纵观国际金融业百年历史,不同时期的金融机构始终在分业和混业之间摇摆。1998年,花旗集團收购保险公司旅行者集团,2005年又将人寿和年金业务售出,中间只不过几年的时间。哈佛大学教授、美联储波士顿分行前主席理查德库珀(Richard Cooper)对《财经》记者表示,在花旗收购旅行者集团之际,他曾经询问一位花旗高管收购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我们可以把客户名单合并”。
“如果仅仅是合并客户名单,那这样的逻辑还远远不够。”库珀说。
本刊记者付涛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