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C6+注入小麦种子胚乳引起M1代的变化

来源 :激光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kyky666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控制单核能大小,将12C离子注入小麦种子胚乳,结果引起M1代植株的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生物学性状的变异;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显著提高;POD酶活性显著提高和CAT酶活性、MD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较大程度的下降等.本文也讨论了诱变胚乳对胚作用的可能机理.
其他文献
毛细胞白血病经常与 5q1 3.3断裂位点相关联 ,该断裂位点区域及位于这一区域的重要基因有待研究 .我们探索了 DNA纤维荧光原位杂交方法 (即 DNA纤维 FISH)检测该断裂位点的可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of the induction of buds and roots from the explants of cotyledon, hypocotyl and young leaves of %Hypericum perforatum %L. under the different kinds and concentrations of hor
分析了转基因中DNA超微量注射的技术状况及微量流体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给出了用亲水/憎水材料来控制离散微量流体的原理及系统方案.
概述了近年来利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闭塞性血管病的成果,初步探讨了VEGF基因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的安全性.
双低温敏核不育水稻 (96-5-2S)干种子通过350 Gy 60 Co γ-射线直接辐射,处理后的M1 代在育性转换敏感期让其感受自然低温而自交繁殖.M2 代单本或双本密插(10 ×13.33 cm),从
该综述对逆胶束系统脂肪酶的催化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总结了水含量、水活度、pH值、表面活性剂、温度、有机溶剂、压力等催化对逆胶束系统中脂肪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介绍了隆线溞的形态、生理、生殖、生活史和培养方法、观察方法和多种用途.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钙 -钙调蛋白 (Ca2 +- Ca M)和蛋白激酶 C(PKCs)在底物的共享结构域中聚集现象的研究现状 :1 Ca M贮存蛋白 (如神经颗粒素 NG、神经调节
目的: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水平,更有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方法:对23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从术前情况,术中的麻醉处理及术后恢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术中以大剂量芬太尼
目的:构建膜结合型人肿瘤坏死因子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基因表达载体。方法:用RT-PCR一步法扩增出人膜结合型TNF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质粒pUC19中。再通过定向亚克隆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