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enking34875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表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应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营造温馨的健康心理环境
  环境对幼儿能否健康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年龄越小的幼儿对心理环境要求比物质环境的要求更为重要。教师与幼儿心灵的沟通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如果幼儿得不到老师的支持和帮助,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不安全感就会增加;如果挖苦、嘲笑孩子,会使孩子失去自尊;长期得不到肯定,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不会有自信心。因此,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体察他们童心的需要。同时,为幼儿创设和谐的班级环境,平等鼓励的师幼关系,如在活动区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增设新入园幼儿园亲子区、聊天室、娱乐天地等.给予幼儿充分抒发情感,增进交往空间。幼儿在安全、温馨的氛围中生活,有助于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因此,老师必须给予实践锻炼机会,放手让幼儿去独立完成一些单的、力所能及的任务,给予他们充分表现的情感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自身能力,从而提升自我评价水平。老师要善于抓住每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引导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营造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二、利用适龄幼儿群体构建和谐的同伴关系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视“小皇帝”被捧着。但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协作、谦让、友爱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独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如:有些幼兒性格内向、不合群,老师提醒他们去活动区玩也只是摇摇头,不吭声。我们就充分利用机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愿望,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我们每天跟这个小朋友一来园,老师就让一些主动、热情的同伴约他们,商量是玩“肯德基”还是“娃娃家”,同时,在活动区玩时,教师还有意识地把这些小朋安排在活跃的孩子周围,让他们身临其境,获得直接交流和感受,渐渐地这些小朋友在同伴的影响下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多利用游戏活动为幼儿创造交往的机会
  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各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如:幼儿在体育游戏中,躯体大动作和手指精细动作的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而智力游戏对幼儿认知能力的正常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造性游戏满足了幼儿的情绪、培养了社会交往能力和良好的性格。譬如,在中、大班的表演游戏中.幼儿对“大风车”的主题很感兴趣。开始时,几个孩子为扮演自已喜欢的“金龟子”、“小鹿姐姐”等角色发生争执,而使表演难以进行下去,这时他们也逐步意识到需要商量一下角色的分配、表演哪些节目等内容。于是,幼儿通过与同伴在游戏中协商、分工、合作、谦让等,锻炼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对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很大促进作用。在游戏中,要注重对个别幼儿的教育。在游戏的趣味中感受规则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幼儿意志品质。
  四、充分发挥家庭、社区教育合力
  幼儿是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成长的。需要发挥家庭、社区、幼儿园教育合力,共筑幼儿心理健康环境,以此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将幼儿园教育和家教指导工作辐射到社区环境中去。我们常利用社区环境优势,开展系列活动:如到军营,了解解放军叔叔的生活、训练,并请他们中的代表来园讲“英雄解放军”的故事,帮助幼儿树立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从小立志保卫祖国的远大抱负,生成活动“我是一个兵”等主题,得到部队和家长的一致配合,达到了教育效果。又如培养关心帮助他人的品德。教师观察到幼儿对社区街道搞的为灾区人民损款物活动。引起了大部份幼儿的注意,不停地问“你们带这么多旧衣服给谁,幼儿园这几天怎么摆了一个红箱子,看见许多老师在里面放钱干什么呢”此时.老师不是如何尽快给孩子答案,而是围绕孩子关心的问题,开展谈话活动,生成了“献出我的爱”的活动主题。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参与社会实践。如组织大班幼儿到广场“卖报”,将卖报款集中统一,分送到“周边农村幼儿园”,与他们开展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帮助幼儿从小树立关心帮助他人等优良品质,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环境,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以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等等。
其他文献
【摘 要】 问题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是鼓舞学生追根求源、理解知识真谛的动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学生的知识准备和能力基础,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巧妙地设疑、布疑,造成悬念,让学生在问题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在问题的探索中有所发现,形成新颖、独特的见解,才能学会学习。  【关键词】 生物课堂;设疑;问题;导课  【中图分类号】G63.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
目的:探讨急诊中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0年8月-2011年12月应用胺碘酮治疗64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
土地利用/植被覆盖是影响陆地上植被碳循环重要因子之一。该研究采用2000、2005、2010年3期的遥感影像,综合运用GIS和RS技术提取芜湖县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再根据前人对
摘要 以森林水文学为理论基础,从森林涵养水源的角度运用生态定位研究方法,选择松花江干流方正县高楞林业局为观测地点,以当地具有代表性的红松人工林、水曲柳山杨林、水曲柳落叶松林、糠椴次生林、蒙古栎次生林和胡桃楸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并以就近的空旷地降雨作为对照,对不同森林类型的林冠层截水性能、林内穿透雨量、树干径流等水文特性进行了定量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各森林类型的林内雨透流率都小于50.0%,说明5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发展对教育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全区教育工作者,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动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与本校教育改革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课题 研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54-0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发展对教育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3-0-01  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艺术,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历史教师在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周密思考,设计出一套循序渐进的问题,不失时机,恰如其分
目的:观察分析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共40例进行血管介入法治疗以及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患者为观察对象,总结治疗与护理后的效果。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