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像造型中的观测方法教学点滴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123456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在素描石膏像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水平线、竖直线、几何形状、几何角度观测法和人物透视观测法及其相互关系,并在素描中合理使用,从而在石膏像造型能力方面取得突破性提升。
  【关键词】 水平线观测法;竖直线观测法;几何形体观测法;几何角度观测法;人物透视观测法
  
  在我们素描石膏像教学中,常常会有学生抱怨自己的造型能力差,不是形体比例不对,就是动态有偏差,那么这些学生是否都是造型能力差呢?非也!诚然学生天资有别,另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也不一,但笔者以为缺乏正确有效的观测方法是导致他们造型困难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长期的素描教学中,笔者经过仔细观测与研究,总结出几个方面对于石膏像造型行之有效的观测方法,下面逐一解析。
  
  1 水平线观测法
  
  这种观测方法是在石膏像造型教学中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指通过观测石膏像确定你所要表现的形体某一点为基点,选择该基点水平方向已确定形体的另一点为参照点,然后从画面参照点引出水平线,来观测基点与水平线的关系,从而确定基点的准确位置。
  在观测中有三种情况:(1)基点位于水平线,基点可马上确定。(2)基点接近水平线,凭目测感觉也可确定基点。(3)基点远离水平线,则重新选择参照点,引出水平线,再确定基点的准确位置(有时可用直尺帮助观察)。
  在造型实践中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如果从正面表现一个头部端正,双目平视的石膏像,如《荷马》、《古战士》等,因人的外部形态左右对称的缘故,所以假如我们把形象左侧某一点作为参照点,那么可很快在其水平线右侧确定基点或叫对称点的相应位置,比如五官等。这是最易表现的一种石膏像造型。
  第二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石膏像都是形态各异,动态各异的。立像多以大卫或维纳斯式,前腿稍弓,后退稍撑,既显优美和力度又不失稳定。头像多微侧状或仰或倾,如仰啸的《马赛》,倾诉的《琴女》等等。另外,学生在表现石膏像时,从审美角度考虑也多选半侧或微侧面。从以上两点而言,学生要从一个合适的角度将一个形态多变的石膏像画得准确而生动,靠以上简单的水平线观测法显然不够,这就要求学生拓宽思路,举一反三,不要拘泥于以五官或形体关节点(如肩、腰、肘、膝等)作为参照点,而要灵活地选择任何一个你需要的参照点,比如任意两条轮廓线交汇点,或形体的凹凸点等,引出水平线来观测你所要确定的基点与形体位置。如《被缚的奴隶》的侧面像,如果你的视平线位于其腰部,从其嘴角向右引水平线,那么正好切在右肩顶点;《拉奥孔》的右侧像,如视平线位于其胸部时,从其左眼外眼角引一水平线正好切在左侧鼻翼的下点;《断臂的维纳斯》的正面像,如你的视平线在其腰部,从其下巴底点引一水平线正好切在其左肩顶点;两点一线,所以可以马上确定左肩的位置。
  以上情况表明,充分的运用水平线观测法,敏锐选择恰当的参照点可使你在石膏像横向造型中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 竖直线观测法
  
  这种方法指通过观测雕像确定你所要表现的形体某一点为基点,选择该基点竖直方向已确定形体的另一点为参照点,然后从画面参照点引出竖直线,来观测基点与竖直线的关系,从而确定基点的准确位置。该法多用于确定石膏立像的动态和纵向造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从形体两侧的最外点如髋点肩点等和最内点如腰际点、脚外踝点、肩颈交汇点等,分别引竖直线来检测你所要确定的基点与该线的距离差别,这种方法可以叫边缘线观测法;其二,从石膏立像的重心线(即以其咽部为定点向下引的竖直线)出发,重心线必然会落于两脚之间或某一撑重脚上,如果该线偏出双脚之外,那么该雕像重心不稳,必须重新确定腿脚的位置,这种方法可以叫重心线观测法。如《断臂的维纳斯》正面稍左侧像,可以观测到维纳斯的右肩项交汇点,与右侧腰际点及右脚外踝点三点基本处于同一竖直线,而左肩项交汇点与其肚脐点位于同一竖直线,该线经左膝外侧落于右脚跟部;从正面看《被缚的奴隶》,其右侧腰际点与右脚外踝点位于同一竖直线,其头背交汇点同大腿内侧交汇点位于同一竖直线,整个作品既显示了力和美,又体现了静与永恒。
  
  3 几何形体观测法
  
  几何形体观测法是以几何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等为基本形状来概括石膏像某部分形体,以达到整体而准确造型的目的,这种方法对于雕像的形体比例结构的把握更有效。如头像的正面为矩形,正侧面为正方形,人的腹髋部为梯形,肩胸部为倒梯形,四肢则是上粗下细的圆柱体等等。
  但是在实际作画中,学生应主观能动的利用这些观测法,并且举一反三,能够在特定对象特定角度下,针对特定形体,敏感地捕捉到其生动而明确的几何造型。如《拉奥孔》左侧面像,如果你视平线在其腰部,其头部显然是一个三角形,且基本是个以头后下部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再如《被缚的奴隶》的正面像,可观测到其双腿之间的空隙处恰好是一个以大腿交汇点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这些实例表明只有对该方法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才能将石膏造型画的严谨而富有生趣。
  
  4 几何角度观测法
  
  该法常结合水平线和竖直线观测法主要用来确定形体间的关系与动态趋势。在作画中,可以将既定线作为参照线,以将要确定的线作为基线,观测二者夹角是否与人们较易识别的某个角度接近,譬如是直角还是45°角、30°角等从而确定基线的准确位置,和相关形体的准确造型。
  例如《断臂的维纳斯》,如果你的视平线位于腰部,观其半右侧像,其项与右肩之夹角几乎是一直角,如果你的视平线位于小腿再观其半右侧像,其项与左侧肩之夹角也基本为直角,这些观测依据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造型。再如《掷铁饼者》将视平线放于其腰际,观其正右侧像,可看到许多直角造型。如其头后侧与右肩夹角,后背髋与右大腿夹角,右腿腕夹角,及右脚跟夹角,几乎全为直角,这些直角造型充分体现了雕塑力和美的结合,当然也是学生严格造型,具体刻画的绝好佐证。
  
  5 人物透视观测法
  
  人的形体结构较为复杂,具有立方体与曲线体的综合特征,体现人体基本结构和结构变化因素都要与透视发生联系,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内容:
  5.1 人体对称因素与观测角度
  人体各部位都有平衡的对称因素,正面直立的人处于平行透视状态,左右对称呼应点连线彼此平行,如各个关节点及五官的连线;而当人物侧立时,进入成角透视状态,对称连线就会随之发生消失变化。当然头部及五官的透视也是与之相似的,同时要掌握其运动中俯仰、倾斜的透视变化,以及五官相互遮掩和其轮廓线符合卵圆头部的曲度变化等。
  5.2 人体动态变化中的透视关系观测
  关于人体动态变化中的透视关系观测有两方面内容:其一,当人局部形体运动时,如臂与腿的轴动,当与画面作平行运动时,如同画正圆的弧线,臂与腿如同正圆半径仍保持原长;当与画面成角运动时,就产生了前后轴动,臂与腿就短于原长,垂直于画面时最短。如《垂死的奴隶》从正面看其左腿明显短于右腿。其二,当人体全身运动时,胸部与腹部运动关系是矛盾互异的,若胸部左低右高,那么相对而言腹部就是左高右低,这是符合人体重心稳定规律的,从雕像《垂死的奴隶》可清楚观测到。
  以上这些观测法在实际作画中应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也是规范于从整体到局部的作画要求的。
  总而言之,我们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勤学善悟的良好习惯,在造型时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多动脑筋少钻牛角,多用方法少走弯路,主动灵活地驾驭不同的观测与造型方法,最终画出较为理想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美术技法理论(魏永利殷金山主编)
其他文献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教学策略成为既易操作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助手。    1 进行“学案导学”的目的    1.1
期刊
基础教育由单纯“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轨。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跨世纪的改革科研总课题。初中化学学科应如何实现这一重大的变革?从化学学科角度讲主要注重两个问题:(1)注重观察实验;(2)注重即时反馈调节。  1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如进行元素符号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把元素符号制成双面书写的卡片,正面写拉丁文字母符号,背面写汉字名称,用“钅”旁、“石”旁、“气”旁、“水”底、“氵”旁区分金属元素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减少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使我国很多动植物都处于濒危状态,甚至正处于灭绝的边缘。人类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危及整个生物圈,人类自身也在劫难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近指出, IUCN表示将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发布一份拥有超过12000种受威胁物种的“红
期刊
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如何做好中学生的思想工作,历来是教育部门面临的一大重点和难点问题。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怎样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是摆在广大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神圣而又光荣的任务。思想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要常抓不懈,讲究方法,灵活多样,要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及时且耐心,用爱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完成传道授
期刊
【摘要】 初中历史课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再加上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不明,学习兴趣不浓,这一切极大地影响了历史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历史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因此,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为历史课教学创造一种全新的教学境界,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试图就初中历史课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 初中;历史;多媒体课件;运用    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
期刊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着力于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     1 让学生认识教材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这些内容大
期刊
【摘要】 本文以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实际中存在的弊端为切入口,在“诱导”教学的理论指导下,在“百家讲坛”风格的影响下,曾经试图以趣味性的故事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间与生生间通过故事情节推理、合作探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该教学方法的实施虽然确实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但课堂教学的效率却不尽如人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怎么办?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期刊
地理难学,加上中考取消地理,人们歧视,导致学生厌学地理的现实,影响到了地理素质教育,也导致地理教学在艰难中前行。如何改变现状,值得我们地理教师深思。通过教学,笔者感觉在教学中教师有意点燃学生学习激情和兴趣,可让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兴趣,使地理教学和地理学习得以顺利、高效的完成,地理素质教育水平也同步提高。现就教学中几个实例,谈点“从教师角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激情”的粗浅看法。    1 通过感情,培
期刊
不少学生在学习了电流做功和焦耳定律部分内容后,对电功和电热这两个物理量理解不够,认识模糊。因而在利用它们处理有关问题时,常常容易把这两个物理量混淆不清,造成错误。为了减少错误,特在此对这两个物理量加以认识比较。    1 电功和电热的含义不同    电功是电路中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它是电能转为其它形式能的量度。  电热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它只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量度。    2
期刊
在平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这样一些情况,如:学生回答问题常与课文内容、观点、术语相脱节;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活动经常停留在肤浅阶段,难以深入;在讨论问题时,往往启而不发,进展缓慢,教师教学感到十分吃力,有时不得不干脆采用一言堂教学,一包到底。造成这些情况的因素很多,认真分析,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未能很好地安排学生阅读自学,未能很好地养成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活动的习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