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injin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些具体做法和尝试,以期对高中英语新教材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一、 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次,创新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生产生活的各个行业中,各种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只有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使个人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最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高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必须要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二、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做法
  1. 营造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创新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和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是紧密联系的。愉快、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精神面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积极的发展;紧张、压抑的学习环境会严重压抑和束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思维空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课堂环境中无拘无束、充分自由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空间,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另外,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到快乐,在快乐中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启迪创新精神。
  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对奥秘的探索和对问题的思考过程。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所以,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重要策略之一就是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善于设疑、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善于迁移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所谓知识迁移指的是利用新、旧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能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与旧知以及相关学科发生联系,使学生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但有利于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提高学习效率,还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现行的高中英语新教材题材众多、内容广泛,涉及到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这给教师运用知识迁移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要善于把给定的情境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把对问题的理解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拓展和延伸,使学生通过知识迁移,运用联系的观点,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4. 通过创新练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课内外的学生练习主要是完成课本规定的有关练习,巩固课本所学知识点,训练相关的语言技巧和技能,这些练习只能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新练习是指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科学恰当地布置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运用语言进行创新活动能力的练习和活动,尽可能设置一些开放型或半开放型题目,给学生有充分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合理的推测,得到的是合理但又不是唯一的答案。
  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通过诸如演短剧、搞辩论、编故事等活动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辩论赛中,由于每个学生思考角度不同,研究的方法各异,会对同一个问题产生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看法。而且,在辩论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大脑都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学生全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接触,每个学生由于都受到其他学生的意见的刺激与启发,有利于激励创造性的设想,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三、 结论
  总之,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每个英语教师必须要认真考虑并不断实践的一个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戚桂敏.浅议中学生英语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
  2. 吴菲.如何激发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J].科技资讯,2010(26).
其他文献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sometimes the materials offered by textbooks are not sufficient enough. It is necessary to supplement the text with other materias, which is relevant with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