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鳖俗称甲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名优品种之一,不但味道鲜美、高蛋白、低脂肪,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很好的滋补珍品,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华鳖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放养密度、增加饲料的投喂和延长生长期来实现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但很容易引起养殖水体的恶化,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鳖的品质,还易造成各种疾病的暴发。2012~2013年,汶上县水产站联合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济宁市渔业环境监测站等在汶上县东豪特种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水质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利用纳米微孔曝气盘增氧、撒施微生态制剂、种植水生植物和搭配滤食性鱼类“四部疗法”,改善了中华鳖生长环境,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综合效益,对中华鳖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本试验安排在精养外塘西区1~3排8号、10号共6个池塘和苗种温室5号、6号池中进行,8号、10号为对照组,5号、6号为对照组。
2. 微孔增氧设施安装调配使用技术
①设备和安装。a.主机。在场南、北温室区安装5.5千瓦罗茨鼓风机各1台;在精养外塘安装7.5千瓦罗茨鼓风机2台。鼓风机安装固定在水泥平台上,正常开机气压应在4千帕以上。b.主管道。鼓风机出口5~6米内连接镀锌管,后部采用PVC管。主管道上安装截止阀、排气阀。截止阀用于连通或截断通道,排气阀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主管道直径为50毫米,充气管道直径为32毫米。主管道采用并联的形式顺着池塘呈“非”字形安装在池壁上方,下部用钢筋固定。c.充气管道。充气管道由PVC管、PVC软管和纳米曝气盘组成。在通往每个池塘的充气管道上安装球形节气阀,便于调节气量大小和开关等。每个池塘中通过软管连接充气管道和纳米曝气盘。软管直径为7×1.9毫米,曝气盘直径为80厘米。曝气盘每4个、6个或8个呈“井”字形或“田”字形排列,具体数量根据池大小决定。曝气盘固定在“十”字形钢架上,防止在使用增氧设备时搅动淤泥使曝气孔堵塞,钢架高60厘米,其中20厘米伸入泥土中,40厘米在水中。
②使用方法。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前后再开机2~3小时,如遇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21~22时开机至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以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开机前后进行溶氧水平检测,水体溶氧以6~8毫克/升为佳。
③维护与保养。a.主机发热。由于PVC管内注满了水,主机负荷加重,引起主机和输出头部发热,导致主机烧坏或主机引出的塑料管发热软化。解决办法:一是提高功率配置,一般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0.25~0.3千瓦/亩。二是主机引出部分采用镀锌管连接,长约5~6米,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三是在增氧管末端加装一个出水开关,在每次开机前先打开开关,待增氧管中的水全部排尽后再将开关关上。b.定期检查管道。每天开启增氧机或投喂后定期巡塘,检查管道是否漏气、是否损坏等,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等。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微孔时,晒1天后轻拍抖落附着物,或采用20%洗衣粉浸泡1小时后清洗干净,晒干再用。c.定期保养。罗茨鼓风机定期润滑保养,雨季要防锈,高温季节要防曝,可搭凉棚,发现接口松动要及时固定。此外,要保证电源箱不漏电。
3. 微生态制剂ETS菌使用技术
①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本次所用的ETS复合菌群是由水质净化剂801、803(均为水剂)、水质净化剂(粉剂)、水底净化剂(生物弹丸)等四种产品构成,每种产品含有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因此作用不同。水质净化剂801、803作用是调节水质、抑菌抗病;水质净化剂(粉剂)作用是培菌育藻;水底净化剂(生物弹丸)作用是改良底质。四种物质多角度全方位净化处理中华鳖恒温养殖池塘水质。以上产品均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ETS环境和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刘长生研究员提供。
②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选择温室5号、6号池作为试验池和对照池。中华鳖放养密度为10只/米2。水体温度维持在25℃。试验池使用ETS复合菌群,而对照池不使用。复合菌稀释后于晴天上午泼洒,然后开启增氧机曝气1~2小时,之后每天分时段共曝气4~5小时,试验期每两周泼洒1次,用量为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试验池和对照池每7天监测1次水质的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亚硝酸盐四个指标,其中总大肠菌群采用多管发酵法、氨氮采用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化学需氧量采用重铬酸盐法、亚硝酸盐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③养殖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含量变化。2012年11月1日,喷洒ETS复合菌群前,试验池养殖水体总大肠菌群为7.4×102 cfu/升,对照池为6.2×102 cfu/升,使用复合菌全池泼洒1周后,试验池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降低到45 cfu/升,对照池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为7.4×102 cfu/升,可见水质有恶化现象。11月15日,试验池中总大肠菌群为3.4×102 cfu/升,总大肠菌群含量有回升迹象,分析认为ETS复合菌群有效活菌数量已明显降低,使总大肠菌群等致病菌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遂第二次施用ETS复合菌群。11月22日,试验池总大肠菌群数降低到36 cfu/升,再次验证总大肠菌群数量的回升是因ETS复合菌群活力降低,笔者认为ETS复合菌群每2周全池施用1次,可有效避免水质的恶化。
④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变化。试验池水体中氨氮含量由试验前的5.63毫克/升降到试验结束的3.98毫克/升,降低了29.3%,而未添加ETS复合菌群的对照池氨氮含量有小幅升高的趋势。
⑤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试验池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由开始的37.78毫克/升降低到25.81毫克/升,降幅达到31.68%,而对照池化学需氧量由36.57毫克/升上升到39.65毫克/升,上升幅度为8.42%。 ⑥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试验期间随着ETS复合菌的施用,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逐步下降,由开始的0.218毫克/升降低到0.025毫克/升,降幅达到88.53%,而对照池中亚硝酸盐含量由0.224毫克/升上升到0.260毫克/升,上升幅度为16.07%。
⑦小结。研究人员通过对试验池和对照池详细检测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数据,通过DP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认为在95%置信区间内,试验池和参照池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检测项目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ETS复合菌群对水质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试验池的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出现明显的降低,分别降低了93.9%、29.30%、31.68%和88.53%。试验池中华鳌生长良好且没有病害发生,摄食量有所增加,而对照池中华鳌摄食情况不如试验池,且对照池水体时有腥臭气味发出。本次研究应用的ETS复合菌群含有六十多种有益微生物,其中芽孢杆菌分泌的伴孢晶体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被广泛认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具有硝酸还原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可去除养殖水体中多种形态的氮。所以说,ETS复合菌群作为生物制剂改良养殖水体水质有显著的效果。
4. 水生植物种植技术
在每年四五月份种植凤眼莲、水花生、水白菜、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用竹竿、塑料泡沫或网绳等在水面上方隔离,面积占总水面的20%~25%,一般每亩种植500千克,能起到净化水质、遮阴的作用。因水生植物繁殖过快,应定期做好分株移栽工作,10月份以后移到温室育苗留种,到第二年继续使用,也可翌年另外培养再移栽。
5. 滤食性鱼类的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为8~10尾/千克的鲢、鳙鱼鱼种(3∶1)200尾。
6. 鳖的饲养管理
①放养前清池。放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15厘米厚,用铁耙或铁锹按同一方向将淤泥翻1遍,日晒3~5天,再用生石灰按300克/米3的量以少量水化成浆后全池泼洒,隔日注水并进行肥水,透明度保持为20~30厘米,7天后放鳖。
②放养密度。池塘面积700米2/池,每池放养规格为500克/只左右的稚鳖2000只。
③消毒。放养前,稚鳖用20克/米3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分钟,或用3%食盐水浸浴10~15分钟,具体时间视鳖的忍受程度灵活掌握。
④放养方法。放养时,选择规格整齐的鳖放入同一池中,以免发生相互撕咬。将装有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在水边,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以免呛伤。
⑤饲养管理。a.投喂饲料种类。一是投喂全价饲料(杭州皇冠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温室与外塘的饵料系数分别为1.2~1.8∶1和2∶1)。二是投喂动物性饲料。将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面包粉、食用油、黄粉虫、中草药和黏合剂等按照一定比例用饲料加工设备加工成糜状投喂。三是投喂植物性饲料。将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和马齿苋等消毒处理后投喂。b.投喂方法。投喂时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定质: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均应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定量:配合饲料的日投量为鳖体重的3%~8%;鲜活饲料的日投量为鳖体重的5%~10%;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和鳖摄食强度进行调整,应控制在1.5小时内吃完。定时:水温18~20℃时,每两天投喂1次;水温20~25℃时,每天投喂1次;水温25℃以上时,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8时前和下午4时后。定位:饲料投在未被水淹没的饲料台上,均匀投喂。c.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情况;随时掌握鳖吃食情况,以调整投饲量;观察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行为异常或患病的鳖及时治疗或隔离;及时清除剩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养殖期间适当施生石灰、EM菌和海中宝(离子交换水质净化剂)等,使池水酸碱度保持在7~7.5之间,定期注水、排水,使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定期用大蒜素拌料投喂和中药液泼洒防病;写好巡塘日志。
⑥疾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药物使用方法应符合NY 5071规定的要求。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尽量使用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一是生态预防。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养鳖场建筑配套设施合理,满足鳖喜洁、喜阳、喜静的生态习性要求;经常用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以及施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使水色呈黄绿或茶褐色。二是生物预防。在鳖池中搭配放养少量鲢、鳙鱼,调节浮游生物量,在鳖池中种植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三是药物预防。进行环境消毒、池水消毒、鳖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饲料台与晒台消毒、体内药物预防等,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ETS菌改良水质等。
二、试验结果
经专家组测产:8号池鳖平均规格为0.86千克/只,10号池鳖平均规格为0.75千克/只左右。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步疗法”水质综合调控技术后,中华鳖产量提高14%以上。
三、分析与讨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快速的规模化、工厂集约化养殖,只重产量不重质量,造成鳖的品质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崇尚野生鳖或仿野生鳖。通过使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净化、种植水生植物和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的水质综合调控技术,达到了改善池塘养殖的内部环境和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中华鳖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发病率,真正实现了生态健康养殖,对中华鳖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微孔增氧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一项新型渔业高效增氧技术,有利于推进生态、健康、优质、安全养殖,是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又一次革命。微孔增氧具有八大优势:一是高效溶氧;二是曝气水体;三是恢复水体自净功能;四是超低能耗;五是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养殖效益;六是安全、环保;七是安装方便;八是维护简单。
ETS复合菌群含有六十多种微生物菌,其中好氧性微生物占40%、厌氧性微生物占60%。ETS复合菌群可以有效地吸附、分解多种无机或有机物质,从而将水土中的有害杂质分解转化为有益成分,快速恢复并长久保持水土系统自有的生态平衡状态。经过多年的推广,ETS复合菌群已经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农林花卉种植、畜牧、水产品养殖、土壤治理、水体净化和保护等领域应用。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 邮编:272500)
中华鳖传统的养殖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高放养密度、增加饲料的投喂和延长生长期来实现养殖产量和效益的提高,但很容易引起养殖水体的恶化,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不仅影响鳖的品质,还易造成各种疾病的暴发。2012~2013年,汶上县水产站联合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济宁市渔业环境监测站等在汶上县东豪特种水产养殖场开展了水质综合调控技术研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利用纳米微孔曝气盘增氧、撒施微生态制剂、种植水生植物和搭配滤食性鱼类“四部疗法”,改善了中华鳖生长环境,降低了发病率,提高了产量和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综合效益,对中华鳖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地点
本试验安排在精养外塘西区1~3排8号、10号共6个池塘和苗种温室5号、6号池中进行,8号、10号为对照组,5号、6号为对照组。
2. 微孔增氧设施安装调配使用技术
①设备和安装。a.主机。在场南、北温室区安装5.5千瓦罗茨鼓风机各1台;在精养外塘安装7.5千瓦罗茨鼓风机2台。鼓风机安装固定在水泥平台上,正常开机气压应在4千帕以上。b.主管道。鼓风机出口5~6米内连接镀锌管,后部采用PVC管。主管道上安装截止阀、排气阀。截止阀用于连通或截断通道,排气阀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主管道直径为50毫米,充气管道直径为32毫米。主管道采用并联的形式顺着池塘呈“非”字形安装在池壁上方,下部用钢筋固定。c.充气管道。充气管道由PVC管、PVC软管和纳米曝气盘组成。在通往每个池塘的充气管道上安装球形节气阀,便于调节气量大小和开关等。每个池塘中通过软管连接充气管道和纳米曝气盘。软管直径为7×1.9毫米,曝气盘直径为80厘米。曝气盘每4个、6个或8个呈“井”字形或“田”字形排列,具体数量根据池大小决定。曝气盘固定在“十”字形钢架上,防止在使用增氧设备时搅动淤泥使曝气孔堵塞,钢架高60厘米,其中20厘米伸入泥土中,40厘米在水中。
②使用方法。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前后再开机2~3小时,如遇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21~22时开机至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以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开机前后进行溶氧水平检测,水体溶氧以6~8毫克/升为佳。
③维护与保养。a.主机发热。由于PVC管内注满了水,主机负荷加重,引起主机和输出头部发热,导致主机烧坏或主机引出的塑料管发热软化。解决办法:一是提高功率配置,一般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0.25~0.3千瓦/亩。二是主机引出部分采用镀锌管连接,长约5~6米,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三是在增氧管末端加装一个出水开关,在每次开机前先打开开关,待增氧管中的水全部排尽后再将开关关上。b.定期检查管道。每天开启增氧机或投喂后定期巡塘,检查管道是否漏气、是否损坏等,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维修等。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微孔时,晒1天后轻拍抖落附着物,或采用20%洗衣粉浸泡1小时后清洗干净,晒干再用。c.定期保养。罗茨鼓风机定期润滑保养,雨季要防锈,高温季节要防曝,可搭凉棚,发现接口松动要及时固定。此外,要保证电源箱不漏电。
3. 微生态制剂ETS菌使用技术
①微生态制剂的种类。本次所用的ETS复合菌群是由水质净化剂801、803(均为水剂)、水质净化剂(粉剂)、水底净化剂(生物弹丸)等四种产品构成,每种产品含有不同的微生物菌群,因此作用不同。水质净化剂801、803作用是调节水质、抑菌抗病;水质净化剂(粉剂)作用是培菌育藻;水底净化剂(生物弹丸)作用是改良底质。四种物质多角度全方位净化处理中华鳖恒温养殖池塘水质。以上产品均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ETS环境和农业微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刘长生研究员提供。
②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选择温室5号、6号池作为试验池和对照池。中华鳖放养密度为10只/米2。水体温度维持在25℃。试验池使用ETS复合菌群,而对照池不使用。复合菌稀释后于晴天上午泼洒,然后开启增氧机曝气1~2小时,之后每天分时段共曝气4~5小时,试验期每两周泼洒1次,用量为水体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试验池和对照池每7天监测1次水质的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和亚硝酸盐四个指标,其中总大肠菌群采用多管发酵法、氨氮采用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化学需氧量采用重铬酸盐法、亚硝酸盐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③养殖水体中总大肠菌群的含量变化。2012年11月1日,喷洒ETS复合菌群前,试验池养殖水体总大肠菌群为7.4×102 cfu/升,对照池为6.2×102 cfu/升,使用复合菌全池泼洒1周后,试验池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降低到45 cfu/升,对照池水体中的总大肠菌群为7.4×102 cfu/升,可见水质有恶化现象。11月15日,试验池中总大肠菌群为3.4×102 cfu/升,总大肠菌群含量有回升迹象,分析认为ETS复合菌群有效活菌数量已明显降低,使总大肠菌群等致病菌不能得到有效遏制,遂第二次施用ETS复合菌群。11月22日,试验池总大肠菌群数降低到36 cfu/升,再次验证总大肠菌群数量的回升是因ETS复合菌群活力降低,笔者认为ETS复合菌群每2周全池施用1次,可有效避免水质的恶化。
④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的变化。试验池水体中氨氮含量由试验前的5.63毫克/升降到试验结束的3.98毫克/升,降低了29.3%,而未添加ETS复合菌群的对照池氨氮含量有小幅升高的趋势。
⑤养殖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的变化。试验池水体中化学需氧量由开始的37.78毫克/升降低到25.81毫克/升,降幅达到31.68%,而对照池化学需氧量由36.57毫克/升上升到39.65毫克/升,上升幅度为8.42%。 ⑥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试验期间随着ETS复合菌的施用,水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逐步下降,由开始的0.218毫克/升降低到0.025毫克/升,降幅达到88.53%,而对照池中亚硝酸盐含量由0.224毫克/升上升到0.260毫克/升,上升幅度为16.07%。
⑦小结。研究人员通过对试验池和对照池详细检测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数据,通过DPS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认为在95%置信区间内,试验池和参照池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检测项目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ETS复合菌群对水质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试验池的总大肠菌群、氨氮、化学需氧量、亚硝酸盐等出现明显的降低,分别降低了93.9%、29.30%、31.68%和88.53%。试验池中华鳌生长良好且没有病害发生,摄食量有所增加,而对照池中华鳌摄食情况不如试验池,且对照池水体时有腥臭气味发出。本次研究应用的ETS复合菌群含有六十多种有益微生物,其中芽孢杆菌分泌的伴孢晶体可以有效地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其安全性、有效性已经被广泛认可;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具有硝酸还原和亚硝酸还原能力,可去除养殖水体中多种形态的氮。所以说,ETS复合菌群作为生物制剂改良养殖水体水质有显著的效果。
4. 水生植物种植技术
在每年四五月份种植凤眼莲、水花生、水白菜、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用竹竿、塑料泡沫或网绳等在水面上方隔离,面积占总水面的20%~25%,一般每亩种植500千克,能起到净化水质、遮阴的作用。因水生植物繁殖过快,应定期做好分株移栽工作,10月份以后移到温室育苗留种,到第二年继续使用,也可翌年另外培养再移栽。
5. 滤食性鱼类的放养
每亩放养规格为8~10尾/千克的鲢、鳙鱼鱼种(3∶1)200尾。
6. 鳖的饲养管理
①放养前清池。放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只保留10~15厘米厚,用铁耙或铁锹按同一方向将淤泥翻1遍,日晒3~5天,再用生石灰按300克/米3的量以少量水化成浆后全池泼洒,隔日注水并进行肥水,透明度保持为20~30厘米,7天后放鳖。
②放养密度。池塘面积700米2/池,每池放养规格为500克/只左右的稚鳖2000只。
③消毒。放养前,稚鳖用20克/米3高锰酸钾溶液浸浴20分钟,或用3%食盐水浸浴10~15分钟,具体时间视鳖的忍受程度灵活掌握。
④放养方法。放养时,选择规格整齐的鳖放入同一池中,以免发生相互撕咬。将装有鳖的箱或筐轻轻放在水边,让鳖自行爬出,游入水中,以免呛伤。
⑤饲养管理。a.投喂饲料种类。一是投喂全价饲料(杭州皇冠特种水产饲料有限公司生产,温室与外塘的饵料系数分别为1.2~1.8∶1和2∶1)。二是投喂动物性饲料。将鲜活鱼、虾、螺、蚌、蚯蚓、禽畜内脏、面包粉、食用油、黄粉虫、中草药和黏合剂等按照一定比例用饲料加工设备加工成糜状投喂。三是投喂植物性饲料。将新鲜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和马齿苋等消毒处理后投喂。b.投喂方法。投喂时严格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定质:配合饲料、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均应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定量:配合饲料的日投量为鳖体重的3%~8%;鲜活饲料的日投量为鳖体重的5%~10%;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气候和鳖摄食强度进行调整,应控制在1.5小时内吃完。定时:水温18~20℃时,每两天投喂1次;水温20~25℃时,每天投喂1次;水温25℃以上时,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8时前和下午4时后。定位:饲料投在未被水淹没的饲料台上,均匀投喂。c.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检查,每天投饲前检查防逃情况;随时掌握鳖吃食情况,以调整投饲量;观察鳖的活动情况,如发现行为异常或患病的鳖及时治疗或隔离;及时清除剩余饲料,清扫饲料台;查看水色、量水温、闻有无异味;养殖期间适当施生石灰、EM菌和海中宝(离子交换水质净化剂)等,使池水酸碱度保持在7~7.5之间,定期注水、排水,使透明度不低于25厘米;定期用大蒜素拌料投喂和中药液泼洒防病;写好巡塘日志。
⑥疾病预防。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药物使用方法应符合NY 5071规定的要求。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生物制剂,尽量使用中草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一是生态预防。保持良好的养殖环境,养鳖场建筑配套设施合理,满足鳖喜洁、喜阳、喜静的生态习性要求;经常用换水和加水的方法以及施用生石灰调节水体pH值,使水色呈黄绿或茶褐色。二是生物预防。在鳖池中搭配放养少量鲢、鳙鱼,调节浮游生物量,在鳖池中种植水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三是药物预防。进行环境消毒、池水消毒、鳖体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饲料台与晒台消毒、体内药物预防等,经常使用微生态制剂ETS菌改良水质等。
二、试验结果
经专家组测产:8号池鳖平均规格为0.86千克/只,10号池鳖平均规格为0.75千克/只左右。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步疗法”水质综合调控技术后,中华鳖产量提高14%以上。
三、分析与讨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快速的规模化、工厂集约化养殖,只重产量不重质量,造成鳖的品质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崇尚野生鳖或仿野生鳖。通过使用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净化、种植水生植物和搭配放养滤食性鱼类的水质综合调控技术,达到了改善池塘养殖的内部环境和减轻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提高了中华鳖的品质和产量,降低了发病率,真正实现了生态健康养殖,对中华鳖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微孔增氧技术是国家重点推广的一项新型渔业高效增氧技术,有利于推进生态、健康、优质、安全养殖,是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的又一次革命。微孔增氧具有八大优势:一是高效溶氧;二是曝气水体;三是恢复水体自净功能;四是超低能耗;五是实现生态养殖,保障养殖效益;六是安全、环保;七是安装方便;八是维护简单。
ETS复合菌群含有六十多种微生物菌,其中好氧性微生物占40%、厌氧性微生物占60%。ETS复合菌群可以有效地吸附、分解多种无机或有机物质,从而将水土中的有害杂质分解转化为有益成分,快速恢复并长久保持水土系统自有的生态平衡状态。经过多年的推广,ETS复合菌群已经在日本、美国和欧洲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在农林花卉种植、畜牧、水产品养殖、土壤治理、水体净化和保护等领域应用。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 邮编:2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