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但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必需符合物理学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的问题即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教师的提问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分层次进行。
(一)依据教纲、巧设疑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系统性,从各方面设疑。如在知识点上“设疑”,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有知识。例如对力的认识,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为什么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③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④力对物体的形态改变有什么影响?又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并用实验演示。②“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二)因材施教、分层提问: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对中等生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出结果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困难、有深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利。例如在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举例说明;让中等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让优秀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又例如在学习在牛顿第一定律时,对学困生可提出以下问题:物体为什么有的运动,有的静止?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亚里斯多德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用正确的观点又该怎样理解?让中等生回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包含几层含义?让优秀生回答:牛顿比伽利略的结论进了一步,体现在何处?你能举出几个运用惯性的概念分析应用惯性的实例吗?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顿时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三)设置悬念、逼人期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作为触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比如在学习动量定理之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从高处往下跳,为安全起见,为什么要脚先着地?运输瓷器时,为什么在货物之间要垫上纸屑或海绵垫子?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先把筷子斜插入水中,提出问题:为什么筷子成了“折条”?人在某处刚好看不到水中的石头,保持人、头的位置不变,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人看到水中的石头吗?并注入水示之。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带人一个亢奋状态,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二、启发释疑、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和设想,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表面较多,直接涉及本质的少。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忙于解答,要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说一下,弄清楚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疑问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疑问: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不够,对概念理解不透或理解错误,对某些定理、规律应用不当,导致疑问。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法则、定理,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深入的理解。比如学生问: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而石头为什么完好无损?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了,乙队输了,是因为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又比如学生提问:鞋底为什么要凸凹不平?要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应该怎么办?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可让学生复习摩擦力的概念,再进行启发,敲开疑惑之门。
(二)思维及方法上的疑问:由于思维不到或方法不得当,也是学生常常提出疑问的原因之一。对于这类疑问,教师除应指出其不当之处外,还应指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习题教学中还应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想、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及思维的流畅性。采用多题归一,锻炼求同思维能力;用反证法解题,锻炼逆向思维能力;用假设法解题,锻炼想象能力和产体思维能力;用等效法解题,锻炼相似思维能力;用多解择优法,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等等。
(三)涉及新知识的疑问: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材范围,或是后续章节的内容,这类问题不能一概以“不作要求”来打发学生,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对待。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敢于表现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潜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教师应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努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多做探索性的实验,在学习中巩固已有的知识。总之,教师答疑的艺术关系到答疑的效果,适当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
由于学生积极又创造性的介入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亲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头脑中片面的认识就会逐步发展成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成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营造一个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精心铺设台阶,调控引导,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但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必需符合物理学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的问题即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教师的提问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分层次进行。
(一)依据教纲、巧设疑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系统性,从各方面设疑。如在知识点上“设疑”,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有知识。例如对力的认识,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为什么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③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④力对物体的形态改变有什么影响?又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并用实验演示。②“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二)因材施教、分层提问: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对中等生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出结果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困难、有深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利。例如在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举例说明;让中等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让优秀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又例如在学习在牛顿第一定律时,对学困生可提出以下问题:物体为什么有的运动,有的静止?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亚里斯多德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用正确的观点又该怎样理解?让中等生回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包含几层含义?让优秀生回答:牛顿比伽利略的结论进了一步,体现在何处?你能举出几个运用惯性的概念分析应用惯性的实例吗?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顿时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三)设置悬念、逼人期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作为触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比如在学习动量定理之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从高处往下跳,为安全起见,为什么要脚先着地?运输瓷器时,为什么在货物之间要垫上纸屑或海绵垫子?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先把筷子斜插入水中,提出问题:为什么筷子成了“折条”?人在某处刚好看不到水中的石头,保持人、头的位置不变,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人看到水中的石头吗?并注入水示之。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带人一个亢奋状态,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二、启发释疑、发散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和设想,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表面较多,直接涉及本质的少。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忙于解答,要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说一下,弄清楚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疑问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方面的疑问: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不够,对概念理解不透或理解错误,对某些定理、规律应用不当,导致疑问。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法则、定理,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深入的理解。比如学生问: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而石头为什么完好无损?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了,乙队输了,是因为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又比如学生提问:鞋底为什么要凸凹不平?要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应该怎么办?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可让学生复习摩擦力的概念,再进行启发,敲开疑惑之门。
(二)思维及方法上的疑问:由于思维不到或方法不得当,也是学生常常提出疑问的原因之一。对于这类疑问,教师除应指出其不当之处外,还应指导学生应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在习题教学中还应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联想、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及思维的流畅性。采用多题归一,锻炼求同思维能力;用反证法解题,锻炼逆向思维能力;用假设法解题,锻炼想象能力和产体思维能力;用等效法解题,锻炼相似思维能力;用多解择优法,锻炼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等等。
(三)涉及新知识的疑问: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材范围,或是后续章节的内容,这类问题不能一概以“不作要求”来打发学生,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对待。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敢于表现自己、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潜能,使他们的特长得以发挥。教师应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努力使他们的想象力发挥出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多做探索性的实验,在学习中巩固已有的知识。总之,教师答疑的艺术关系到答疑的效果,适当正确的引导,对学生起到指点迷津的作用,使学生“豁然开朗”。
由于学生积极又创造性的介入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学生在亲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头脑中片面的认识就会逐步发展成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成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提出和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的听为“主动”的学,真正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锻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营造一个可供学生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精心铺设台阶,调控引导,就一定能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