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西藏地区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积极地引导,注重表扬鼓励,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是《曹冲称象》,一个是《司马光砸缸》。千百年以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作神童,并且成为我们教育儿童、开发智力的典范。可是他们两个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新思维,却一直没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孩子的创造力,认识了孩子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孩子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只有大力改进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探索,训练学生的敏锐眼光,创新能力便水到渠成,创新人才便呼之即出。那么,何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呢?
1.营造氛围,培养个性
现实的语文课堂,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活动严谨有余,活泼不足。这种教学极大地桎梏了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培养。课堂教学急需改进。我们的教师应该迅速转变观念,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潜心读书,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创造。我们可以打乱学生“秧田式”的做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进行讨论学习;如执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我们大可以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小实验从反面引出论题。
2.鼓励质疑,迸发智慧
如在教学《灰姑娘的时钟》一文时,当学生口述完这一童话故事后,我问:“读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答的是善恶因果报应。我又说:“难道你仅仅明白的是这些,就没发现这个故事有几处可疑的地方吗?”请细读课文,站在其他角度思考,搜索疑点。不久,学生就纷纷问道:(1)那个时代,有那么一种钟,能确保灰姑娘在11:45分听到报时声吗?(2)灰姑娘第二次的时候没有信守仙女的话,在12点以前离开城堡,为什么作者安徒生竟给她设计了露出马脚的可怜结局……从这些质疑中不难发现学生已意识到文章的重点,在老师的恰当鼓励、自己质疑下,触角已深入到文章核心,这是勇于质疑进发的智慧。学完课文后,我又一次的鼓励学生质疑:“一位经济史学家,从一个童话故事中翻出了新意——经济伦理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能否也打破常规,对以前学习的故事也‘横看成岭侧成峰’呢”?在融洽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充分开动大脑,彼此争辩,扬长避短,竞形成了很多自己的东西。
3.自主探究,自我创造
例如:教黄蓓佳的《心声》时,我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由于有前几课的铺垫,这一课我索性放开手脚,把阵地让给学生,让他们在研读、讨论、争辩中学习小说。学理思路、学析人物,学悟主题,学品语言,让学生之问相互发现彼此分析不准确的地方,互相探究,相互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不过稍加点拨,无须多费口舌,却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授之以鱼,不及授之以渔”,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以自我的空间,那么,学生的自我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的。
4.发展想象,倡导求异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说:“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在对学生进行“议论文观点的新颖、独到”的作文训练时,我有意识地在教材之外提供了许多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像“昙花一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班门弄斧”“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下意识的鼓励他们在争辩中打破传统、独树一帜、反彈琵琶,虽有些吹毛求疵之嫌,但我分明地感受到孩子的认识在飞跃。他们道:昙花一现虽短暂,但也曾经辉煌过;酒香固然好,但若能稍加渲染,岂不更火爆;班门弄斧又何妨?能得到名家指点,岂不进步地更快。再说,班门弄斧即便是败在名家门下,败得也值;虎门出犬子,名师手下未必皆高徒;虽有孟母三迁,但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徐虎、雷锋、任长霞等,都是这一方面的光辉典范;王婆的瓜若好,适当的毛遂自荐,岂不更好……从而很好地完善他们的思维模式,使其有了自己的风格。这样既加深了对俗语的理解,而且激活了学生潜在的资质、创新能力的提高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并非不再要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双基扎实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否则,创新素质的培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力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有两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一个是《曹冲称象》,一个是《司马光砸缸》。千百年以来,这两个主人公一直被人们当作神童,并且成为我们教育儿童、开发智力的典范。可是他们两个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创新思维,却一直没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发现了孩子的创造力,认识了孩子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孩子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所以,只有大力改进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活力,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和探索,训练学生的敏锐眼光,创新能力便水到渠成,创新人才便呼之即出。那么,何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呢?
1.营造氛围,培养个性
现实的语文课堂,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活动严谨有余,活泼不足。这种教学极大地桎梏了学生主体地位及个性培养。课堂教学急需改进。我们的教师应该迅速转变观念,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真正做到潜心读书,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创造。我们可以打乱学生“秧田式”的做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成一圈进行讨论学习;如执教《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我们大可以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小实验从反面引出论题。
2.鼓励质疑,迸发智慧
如在教学《灰姑娘的时钟》一文时,当学生口述完这一童话故事后,我问:“读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学生答的是善恶因果报应。我又说:“难道你仅仅明白的是这些,就没发现这个故事有几处可疑的地方吗?”请细读课文,站在其他角度思考,搜索疑点。不久,学生就纷纷问道:(1)那个时代,有那么一种钟,能确保灰姑娘在11:45分听到报时声吗?(2)灰姑娘第二次的时候没有信守仙女的话,在12点以前离开城堡,为什么作者安徒生竟给她设计了露出马脚的可怜结局……从这些质疑中不难发现学生已意识到文章的重点,在老师的恰当鼓励、自己质疑下,触角已深入到文章核心,这是勇于质疑进发的智慧。学完课文后,我又一次的鼓励学生质疑:“一位经济史学家,从一个童话故事中翻出了新意——经济伦理方面的问题,那么,我们能否也打破常规,对以前学习的故事也‘横看成岭侧成峰’呢”?在融洽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充分开动大脑,彼此争辩,扬长避短,竞形成了很多自己的东西。
3.自主探究,自我创造
例如:教黄蓓佳的《心声》时,我就采用了这一方法。由于有前几课的铺垫,这一课我索性放开手脚,把阵地让给学生,让他们在研读、讨论、争辩中学习小说。学理思路、学析人物,学悟主题,学品语言,让学生之问相互发现彼此分析不准确的地方,互相探究,相互解决问题,教师在旁边不过稍加点拨,无须多费口舌,却得到满意的学习效果。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授之以鱼,不及授之以渔”,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给学生以自我的空间,那么,学生的自我创造力也会与日俱增的。
4.发展想象,倡导求异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也说:“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如在对学生进行“议论文观点的新颖、独到”的作文训练时,我有意识地在教材之外提供了许多新素材、新刺激、新观点。像“昙花一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班门弄斧”“名师出高徒”“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下意识的鼓励他们在争辩中打破传统、独树一帜、反彈琵琶,虽有些吹毛求疵之嫌,但我分明地感受到孩子的认识在飞跃。他们道:昙花一现虽短暂,但也曾经辉煌过;酒香固然好,但若能稍加渲染,岂不更火爆;班门弄斧又何妨?能得到名家指点,岂不进步地更快。再说,班门弄斧即便是败在名家门下,败得也值;虎门出犬子,名师手下未必皆高徒;虽有孟母三迁,但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徐虎、雷锋、任长霞等,都是这一方面的光辉典范;王婆的瓜若好,适当的毛遂自荐,岂不更好……从而很好地完善他们的思维模式,使其有了自己的风格。这样既加深了对俗语的理解,而且激活了学生潜在的资质、创新能力的提高相信也是指日可待!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并非不再要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只有双基扎实了,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否则,创新素质的培养只能成为空中楼阁。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尽力铺垫学生创新的土壤,播撒学生创新的种子,促进学生创新的催化,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教学中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