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小学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在小学数学几何形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高效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识图能力、动手能力等有极大的帮助。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几何形体教学,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拓展变化,对学生都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间概念,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空间想象能力是一种物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能力,如果学生缺乏想象能力,对于掌握和理解某些知识就会碰到困难。如教学“在空间中两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此时,在二维面上无法表示出这三条直线的形象,如果形成的表象不清晰,教师则可以借助于三支铅笔或粉笔来展现三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获取正确解答。可见,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解决几何形体问题是很重要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性思维是教学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邏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基础,以语言为载体,每前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指抽象、比较、概括和分析、判断、推理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脱离概念,就谈不上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强化概念的教学,在教学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我在教学环形面积计算时,提示学生从表面看,环形的面积计算可以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得到,即πR2-πr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用这种方法太繁了,而且计算上不方便。因此我引导学生研究一下环形面积的内涵,分析乘法分配律的反馈,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外延,根据圆面积的平方所得的差,再乘以圆周率,即S环形=π(R2-r2)。这样,计算起来就较为简便了。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因此,在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既能增长学生才干,拓宽学生视野,又能发展学生智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视识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掌握空间形式的最基本要求。我认为在识图能力的教学中,应强化几何形体本质性的认识,注意处理好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的关系。变式图形是相对于标准图形而言的。标准图形一般是指放在标准位置上的几何图形。当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始终保持时,而几何图形的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时隐时现,这样的图形叫做变式图形。如三角形的外心同是三角形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锐角三角形的在内部,钝角三角形的在外部,直角三角形的却在直角顶点。了解这些图形的差异,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三角形类型的差异及实质。又如两圆位置关系不同,其内公切线、外公切线的位置、条数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它们的图形,就会发现与0、1、2、3、4数字规律相对应的图形特点,这样顺证逆推,上升到理论,就可以让学全面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所以利用图形的差异来处理概念或定理的教学,是理清概念和定理、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让学生“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画一画”等具体、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制作,把视觉、触觉协同起来,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如教学立体图形时,我着重以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通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教具,请学生通过触摸说出立体图形的名字。在学生对立体图形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把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平面与立体转换的过程。除了普通的教具,我还注重自制教学模型的运用,如用泡沫塑料自制教学模型,让学生通过切割泡沫塑料来感受立体图形的变化和转换,或是利用橡皮泥、萝卜、土豆等作为自制教具模型的原材料,让学生参与变式立体图形的模型制作。在学生自主参与、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便能运用已经学到的几何知识。动手实践、自主参与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确实,“智慧往往产生于手指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再实践的过程,获取了研究空间图形的经验。
责任编辑 罗峰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在小学数学几何形体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非常重要,对培养学生形成科学、高效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识图能力、动手能力等有极大的帮助。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众所周知,几何形体教学,不论是图形还是概念拓展变化,对学生都是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易建立空间概念,难以形成较为准确、直观的几何模型。空间想象能力是一种物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能力,如果学生缺乏想象能力,对于掌握和理解某些知识就会碰到困难。如教学“在空间中两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此时,在二维面上无法表示出这三条直线的形象,如果形成的表象不清晰,教师则可以借助于三支铅笔或粉笔来展现三直线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以获取正确解答。可见,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对解决几何形体问题是很重要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性思维是教学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邏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逻辑思维是以概念为基础,以语言为载体,每前进一步都有充分依据的思维过程。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指抽象、比较、概括和分析、判断、推理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脱离概念,就谈不上提高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强化概念的教学,在教学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我在教学环形面积计算时,提示学生从表面看,环形的面积计算可以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得到,即πR2-πr2。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现用这种方法太繁了,而且计算上不方便。因此我引导学生研究一下环形面积的内涵,分析乘法分配律的反馈,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外延,根据圆面积的平方所得的差,再乘以圆周率,即S环形=π(R2-r2)。这样,计算起来就较为简便了。这时,学生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因此,在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既能增长学生才干,拓宽学生视野,又能发展学生智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重视识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掌握空间形式的最基本要求。我认为在识图能力的教学中,应强化几何形体本质性的认识,注意处理好标准图形和变式图形的关系。变式图形是相对于标准图形而言的。标准图形一般是指放在标准位置上的几何图形。当几何图形的本质属性始终保持时,而几何图形的非本质属性时有时无,时隐时现,这样的图形叫做变式图形。如三角形的外心同是三角形三边的中垂线的交点,锐角三角形的在内部,钝角三角形的在外部,直角三角形的却在直角顶点。了解这些图形的差异,就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三角形类型的差异及实质。又如两圆位置关系不同,其内公切线、外公切线的位置、条数也不尽相同。通过比较分析它们的图形,就会发现与0、1、2、3、4数字规律相对应的图形特点,这样顺证逆推,上升到理论,就可以让学全面掌握好这部分内容。所以利用图形的差异来处理概念或定理的教学,是理清概念和定理、深化认识的有效途径。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就需要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感受各种几何形体的特征,让学生“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画一画”等具体、实际的操作,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触摸、观察、制作,把视觉、触觉协同起来,使学生掌握图形特征,形成初步的几何直观。如教学立体图形时,我着重以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几何直观的能力。通过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三棱柱等教具,请学生通过触摸说出立体图形的名字。在学生对立体图形有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把平面图形折叠成立体图形的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平面与立体转换的过程。除了普通的教具,我还注重自制教学模型的运用,如用泡沫塑料自制教学模型,让学生通过切割泡沫塑料来感受立体图形的变化和转换,或是利用橡皮泥、萝卜、土豆等作为自制教具模型的原材料,让学生参与变式立体图形的模型制作。在学生自主参与、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便能运用已经学到的几何知识。动手实践、自主参与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法,确实,“智慧往往产生于手指尖”,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再实践的过程,获取了研究空间图形的经验。
责任编辑 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