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上课听听故事,临考前突击背背”,也就是说如果说学生喜欢历史,那不是指学生喜欢历史教材,而是喜欢教师上课精选典型史料给他们带来的“故事”。由此可见“史料”是历史课堂的生命线,调动学生45分钟高效学习的法宝就是引“料”入课,让史料活跃在历史学习中。
史料的类型很多,如文字资料、文物史料、图片等等。我根据所学模块的内容,依据所教年级学情,选用了不同的史料类型引入课堂。如学习《抗日战争》时为了实现“通过学习掌握日本侵华的事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并懂得要理性爱国”,我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兽行与人道
材料二:勃兰特“华沙之跪”与小泉拜“鬼”
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正确对待历史可以赢得朋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材料三: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烈的战争,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被忘记。我们记住国耻不是要背上历史的包袱,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汲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要让今天的我们,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中华民族近百年苦难、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树立忧患之心,激起强国之志。——爱国之无名氏
将上述史料引入课堂是因为高一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强,前两组图片从视角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性,能够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材料一中聂荣臻救日本孤兒的感人故事,学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可敬可爱、日军的惨无人道。材料二中,德日都是发动二战的法西斯国家,但对那场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进行战争反思,勇于承担责任,令人肃然起敬,学生感受到了灵魂高尚带给人的快乐;日本百般抵赖,推卸责任,虽然“站”着,可灵魂卑微,堕落在万劫不复的深渊中,让人嗤之以鼻。第三组文字材料让学生油然产生了一种发奋读书的强国之志,热血沸腾却也充满理性。这样设计教学就高效地完成了前面提到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在必修二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把握城市的发展这一子目,实现课堂的高效,我将诗歌这一史料引入了课堂。我选择的材料如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继续引诗追问:下面诗句各自反映了哪个朝代市的发展情况?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汴路即事》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
学生回答:两首诗都反映了唐代商业的发展,前者是草市,后者是夜市。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发展出现了什么状况?
学生回答: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张籍《贾客乐》
思考,这一首诗反映了商人怎样的生活?
反映了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刘驾《贾客词》
思考,这一首诗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回答:古代商人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
“文史不分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堂课通过引入诗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学生们在高效的氛围中总结出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总之,将历史史料引入课堂,用典型生动的材料模拟再现历史,让学生的手、眼、脑真正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是新课程之下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
史料的类型很多,如文字资料、文物史料、图片等等。我根据所学模块的内容,依据所教年级学情,选用了不同的史料类型引入课堂。如学习《抗日战争》时为了实现“通过学习掌握日本侵华的事实,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战争责任观,并懂得要理性爱国”,我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兽行与人道
材料二:勃兰特“华沙之跪”与小泉拜“鬼”
有的人下跪了,他显得更崇高;有的人还站着,他看着更卑微。正确对待历史可以赢得朋友。——德国前总理施罗德
材料三: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在我们脚下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最残烈的战争,侵略者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先烈们浴血抗战的惊天壮举……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都不应当被忘记。我们记住国耻不是要背上历史的包袱,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汲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要让今天的我们,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铭记中华民族近百年苦难、屈辱与抗争的历史,树立忧患之心,激起强国之志。——爱国之无名氏
将上述史料引入课堂是因为高一学生的感性认识比较强,前两组图片从视角上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性,能够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材料一中聂荣臻救日本孤兒的感人故事,学生能感受到中国军人的可敬可爱、日军的惨无人道。材料二中,德日都是发动二战的法西斯国家,但对那场战争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德国进行战争反思,勇于承担责任,令人肃然起敬,学生感受到了灵魂高尚带给人的快乐;日本百般抵赖,推卸责任,虽然“站”着,可灵魂卑微,堕落在万劫不复的深渊中,让人嗤之以鼻。第三组文字材料让学生油然产生了一种发奋读书的强国之志,热血沸腾却也充满理性。这样设计教学就高效地完成了前面提到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在必修二经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把握城市的发展这一子目,实现课堂的高效,我将诗歌这一史料引入了课堂。我选择的材料如下: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商业上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所,很不方便。
继续引诗追问:下面诗句各自反映了哪个朝代市的发展情况?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汴路即事》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杜荀鹤
学生回答:两首诗都反映了唐代商业的发展,前者是草市,后者是夜市。
陆游《杂赋》诗“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说明宋代的草市发展出现了什么状况?
学生回答: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金陵向西贾客多,船中生长乐风波。欲发移船近江口,船头祭神各浇酒。
停杯共说远行期,入蜀经蛮远别离。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张籍《贾客乐》
思考,这一首诗反映了商人怎样的生活?
反映了商人为了追逐利润而往来奔波的生活方式。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刘驾《贾客词》
思考,这一首诗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回答:古代商人常面对人身财产的安全风险。
“文史不分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堂课通过引入诗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在美的氛围之中,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学生们在高效的氛围中总结出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总之,将历史史料引入课堂,用典型生动的材料模拟再现历史,让学生的手、眼、脑真正地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才是新课程之下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真正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