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大学生创业大潮下,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其中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合理实施,都将决定最终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配套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创业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总体来说,开展此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创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开发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创业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总结教学方法,让就业学生在创业教育进程中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拥有更强的工作能力。
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高校更多地将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电子商务上,且只把创业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延伸,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形成从选择项目到项目预算筹措直至最后经营管理的整套体系。实践环节软硬件方面缺乏,师资方面倚重校内专任教师,学生更多地是在教室中模拟创业情境缺乏实战训练,很多知识还是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因此,新型的教学模式推广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总目标是推动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对于财务管理的整体框架有透彻的理解,基础为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有透彻理解。努力建立在以实际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考热情,鼓励学生将各种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上。此外,注重实践技能和逆境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加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创业学生关注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会计、财务、税收等方面的问题,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以后的诚信经营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与内容
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创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从初步实施情况,案例教学法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讲,就是描述创业环境中的具体场景,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如果单纯是课堂理论学习,难免单调乏味,此时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将基础财务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案例教学进程之中,应遵循基于实际,运用灵活原则,选取案例与实际情况必须密切联系,使学生提高趣,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可以通过理财计划报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辅助案例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都与我们的实际生后紧密联系,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针财务管理的整条理论主线,例如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融资分析、财务报表、税务分析、报酬分析等。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模块:创业知识,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
基本教学框架确立后,科学的实施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教学周期内,案例数量大致在2-3个,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选择。在正式教学三周左右公开可选案例以及对应的教学计划,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每组6人左右)。授课教师应在正式授课之前拟定各案例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完成正式学习前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讨论分析,辅以教师总结指导的模式进行。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各校创建的网络平台,将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提前在课外进行学习,然而再进行实际的案例教学,开展分组练习,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例情景中分饰不同角色,达到预期目标后再进行角色交换,尽可能地使学生得到锻炼。
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考核可以考虑采用小组自评、其他小组评价、授课教师评价、多方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模式。其中小组的自评和其他小组给予的评价各占35%,老师评价占30%。项目的考评成绩按照百分制来计,当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的总成绩为学习进程中所有独立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得。而对于单个学生的成绩,将以其所在学习小组的成绩为基准,综合考虑其对整个小组的贡献,分值可以上下浮动15%左右。引入这种评价机制,更加接近企业采用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考虑了集体运营成绩,将大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公平原则,即多劳多得的理念。在此评价体系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将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结语
如何帮助学生在创业大潮中更具有竞争力,是每一位教师应当不断探索的课题。作为创业中需要具備的重要素质之一,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合理实施,都将决定最终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最新的经济信息,与往届的创业学生保持交流,总结成败经验,将创业学生创业进程中接触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选择典型案例放入到新一轮教学之中,从而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梁红.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J] 商业会计,2010,( 7) : 77- 78.
[2] 王璐,赵士德,胡永政.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之创新实践[J] 商业会计,2010,( 8) : 78-80.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积极配套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创业工作。在此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总体来说,开展此类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增强创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开发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创业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总结教学方法,让就业学生在创业教育进程中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拥有更强的工作能力。
主要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高校更多地将创业教育的重点放在电子商务上,且只把创业教育作为日常教学的一个延伸,缺乏系统性,还没有形成从选择项目到项目预算筹措直至最后经营管理的整套体系。实践环节软硬件方面缺乏,师资方面倚重校内专任教师,学生更多地是在教室中模拟创业情境缺乏实战训练,很多知识还是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因此,新型的教学模式推广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
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总目标是推动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创新素质的培养。通过教学过程,使得学生对于财务管理的整体框架有透彻的理解,基础为财务管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有透彻理解。努力建立在以实际问题为引领,激发学生思考热情,鼓励学生将各种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上。此外,注重实践技能和逆境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加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创业学生关注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会计、财务、税收等方面的问题,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以后的诚信经营奠定基础。
教学方法与内容
以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创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从初步实施情况,案例教学法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具体来讲,就是描述创业环境中的具体场景,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业热情。对于财务管理课程来说,如果单纯是课堂理论学习,难免单调乏味,此时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更有利于将基础财务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案例教学进程之中,应遵循基于实际,运用灵活原则,选取案例与实际情况必须密切联系,使学生提高趣,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同时可以通过理财计划报告、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形式辅助案例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都与我们的实际生后紧密联系,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应针财务管理的整条理论主线,例如投资决策与风险分析、融资分析、财务报表、税务分析、报酬分析等。教学内容可分为三大模块:创业知识,财务知识和管理知识。
基本教学框架确立后,科学的实施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教学周期内,案例数量大致在2-3个,可以让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做有针对性的选择。在正式教学三周左右公开可选案例以及对应的教学计划,学生可以自由分组(每组6人左右)。授课教师应在正式授课之前拟定各案例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及完成正式学习前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学生讨论分析,辅以教师总结指导的模式进行。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各校创建的网络平台,将创业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以提前在课外进行学习,然而再进行实际的案例教学,开展分组练习,模拟实际工作场景。可以引导学生在具体案例情景中分饰不同角色,达到预期目标后再进行角色交换,尽可能地使学生得到锻炼。
考核评价机制
教学考核可以考虑采用小组自评、其他小组评价、授课教师评价、多方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模式。其中小组的自评和其他小组给予的评价各占35%,老师评价占30%。项目的考评成绩按照百分制来计,当一个教学周期结束后,每个学习小组的总成绩为学习进程中所有独立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得。而对于单个学生的成绩,将以其所在学习小组的成绩为基准,综合考虑其对整个小组的贡献,分值可以上下浮动15%左右。引入这种评价机制,更加接近企业采用的考核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考虑了集体运营成绩,将大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充分兼顾了公平原则,即多劳多得的理念。在此评价体系下,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将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结语
如何帮助学生在创业大潮中更具有竞争力,是每一位教师应当不断探索的课题。作为创业中需要具備的重要素质之一,财务管理方面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合理实施,都将决定最终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学习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最新的经济信息,与往届的创业学生保持交流,总结成败经验,将创业学生创业进程中接触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选择典型案例放入到新一轮教学之中,从而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梁红.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J] 商业会计,2010,( 7) : 77- 78.
[2] 王璐,赵士德,胡永政.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之创新实践[J] 商业会计,2010,( 8) :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