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格尔补片迟发性感染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nwu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格尔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迟发感染的发病率、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4月1556例无张力疝修补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1011例采用李金坦氏手术,补片尾端未平整固定,迟发性感染10例,感染率0.98%,545例采用李金坦氏手术,精索上补片尾端周边平整固定,均无迟发性感染。结论:补片迟发性感染较多,内环上补片游离、扭曲、重叠是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迟发性感染的主要因素。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感染后补片必须取出,术中见格尔补片呈三明治样愈合,取出后疝不复发。
  【关键词】腹股沟疝,补片,迟发性感染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143-01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当前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手术方式,补片材料各种各样,格尔补片因不皱缩,术后舒适性较好,不影响生育,被广泛应用于基层医院,但格尔补片抗感染能力较差,易造成迟发性感染,我院通过对既往病历的研究,探索迟发性感染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治患者共1556例,均为平诊手术,年龄18岁-85歲,男性1423例,女性133例,其中包括复发性腹股沟疝149例(包括高位结扎和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者)
  1.2手术资料
  均采用格尔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和聚丙烯缝线。
  1.3 手术方法
  均采用lichtenstein氏法,其中1011例采用李金坦氏手术,尾端周边不做平整固定,腱膜下填塞,545例采用改良的李金坦氏手术方法:补片大小要修剪合适,内环下部分同李金坦氏手术方法,内环上部分尾端补片必须放置平整,将补片尾端外侧部分间断缝合于腹股沟韧带和腹内斜肌上,内侧部分间断缝合于腹内斜肌,将补片尾端剪开的两部分间断缝合在一起并固定于腹内斜肌上,注意两部分补片刚能对接为适,避免重叠。
  2 结果
  尾端未平整固定组1011例,术后迟发性感染10例,感染率0.98%。发生时间术后3个月—14个月,均为术后3-14个月出现切口局部微红,无痛性小窦道形成,经反复清创换药,引流,细菌培养,全身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后,切口均无法愈合,在局麻或腰麻下手术取出补片。其中4例放置引流条,一期缝合,均愈合良好,随访半年至三年均无复发。尾端平整固定组545例,未发现迟发性感染。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迟发性感染诊断:术后1个月以上,愈合好的切口,再次出现局部红肿,无痛性小窦道形成,多无发热等全身症状,血WBC计数多不高,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大肠杆菌。造成补片迟发性感染的原因很多,如患者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体质弱,术中用线不适当,操作不规范,补片材料缺陷等。目前补片种类很多,格尔补片因不皱缩,术后舒适性较好,不影响生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但格尔补片抗感染能力较差,术后补片感染或迟发性感染率较高。
  本组患者中均应用格尔补片,1011例患者中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法,尾端不做平整固定,迟发性感染10例,均发生于术后3-14个月,其中伴有糖尿病患者1例,感染率0.98%。545例采用lichtenstein补片尾端平整固定,周边缝合,均未发生迟发性感染,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10例迟发性感染患者研究发现,小窦道多位于切口中上端,术中见补片尾部游离、重叠、扭曲致局部形成腔隙,腔隙内积脓。由于格尔补片为高度均匀多微孔的纤维材料,细菌能够通过,但巨噬细胞穿行困难,容易发生感染。所以手术时补片需放置平整,周边缝合固定,避免局部腔隙形成,从而有效预防补片迟发性感染的发生。补片前后均形成较坚韧的纤维组织层,呈三明治样愈合,覆盖了原本形成疝的薄弱区域,补片较易取出,且取出后随访半年至3年疝均不复发。
  参考文献:
  [1] 时德.疝修补材料特征与新概念[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2012,6(1):517-520.
  [2] 陈双,杨斌,姜志鹏,等.欧洲疝学会《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的解读[J].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5:251-255.
  [3] 唐建雄.腹股沟疝修补的现状与进展[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07,1:65-67.
  [4]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和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2003年修订稿)[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834-83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觀察金属烤瓷联冠对牙周病患者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用我科进行修复治疗的牙周病患者30例,修复后6个月、1年、2年随诊,检查修复效果。结果:30例牙周病患者中疗效较好27例,进步2例,失败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金属烤瓷联冠修复体在牙周病修复中有较满意治疗效果.  【关键词】金属烤瓷桥;慢性牙周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对于因病情需要长期卧床的清醒患者,传统便盆在为患者接尿时,尿液易流入臀后部,这样很容易弄湿床单及衣服,使患者感觉不适甚至会诱发褥疮.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简易的尿盆,现介绍如下。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和(或)糖耐量受损(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是最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是目前减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措施,而其中的关键是搞好糖尿病教育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然而以往的教育方法多以抽象的理论知识灌注为主,缺少互动性和趣味性,教育效果差。“看图对话”是2008年美
期刊
为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医患交流在门诊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能使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的技术性服务和功能性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患者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