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展开,电脑、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它毕竟是一项辅助手段,它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一把双刃剑。恰当地使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使用不当,则可能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表面热闹,实则“低效”。造成如何克抗教授所讲的“大投入小生产,高投资低效益”的现状,而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而弱化学科素质,影响教学质量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和听课,发现许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上课时,进入了诸多“误区”。
“误区”一:多媒体使用过多
使用多媒体上课,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视听并举,趣化了教学氛围。然而有一节这样的语文课,开头以一个视频导入,轰轰烈烈,然后由一位著名播音员朗读的音频进入,如痴如醉,再后,花哨的设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两耳嗡嗡不止。试问,这样的语文课热闹吗?“热闹,学生热情高涨,他们的视听等感官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是收益呢?课堂上的一幕幕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过程,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主体的过程。这样的多媒体课不是语文课,它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西方学者的主导思想和行为是:将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课前(搜集资料)、课后(专题导向研究),而在课堂上还是以进行师生教学互动为主。笔者以为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作为辅助手段的电教设备,如果恰当地使用,则收效很高。海门教研室张老师在评价周老师执教的《狼》这篇课文时说:“周老师运用得可谓恰到好处。她没有过多地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语言感悟、体验和理解,凡涉及语言揣摩、品味的环节,都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严格地说,课件在整堂课上只用了两次:上课伊时,放了两段“狼”嚎叫和“狼”追击猎物的录像,这一设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狼”的声音和形象,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还有一处是课的最后放了两段“狼”作为地球生命个体存在的另一种生活画面,把学生引向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狼”有了重新认识。这两处既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形象化、情境化的作用,又使之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误区”二:对现成课件的过分依赖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做一个课件,既要设计版面,又要寻找素材。几个课件设计下来,人已是精疲力竭。因此网上一些现成课件,以花样繁多,省时省力,“拿来即用”,成为我们的首选。但数节多媒体课上下来,体会颇深。有的课件容量太大,内容太碎,操作起来伤神费力;有的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画面变化频繁,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还有的课件,只需鼠标一“点”到底,课件内容则按部就班,而不能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地调用相关内容进行演示。这样的多媒体课竟成了“流水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它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所以,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上成多媒体课,不是所有的多媒体课都是好的语文课。对于辅助手段的多媒体课,不可过分依赖,要用的话,或精心设计,或加以增删,要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都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有情有态的、生动活泼的、快捷高效的师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实效课堂。
“误区”三:课件占据“主体”又“主导”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今,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展示课。这些课件从开头的“版本、题目”到结尾的“谢谢指导”,整个课堂都被课件主宰着,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解忘了换画面,造成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的不同步。学生变成“看电影”的观众,教师成为“解说员”,而课件既占据“主体”又“主导”的地位。这样的结果使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学生思维不断禁锢,师生、生生不能互动,原本和谐的人性关系,却被冷若冰霜的电脑、白板割裂。这样的课堂,没有了思辨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奔泻的激情,岂不悲哉?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时,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电视的视频功能,电子白板的演示功能等,使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新授演讲辞《悼念玛丽·居里》一文时,只须通过课文音频,向学生展示演讲时的语气、语调等。而在新授《有的人》一文时,则可以通过投影,展示两种人的不同图片,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比起文字来,图文并茂的内容更直观、形象、生动,也更易于让学生了解其主题。
总之,一节多媒体课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但滥用多媒体,会让语文课远离文本,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画蛇添足”。探讨它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它,使它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真正“锦上添花”!
“误区”一:多媒体使用过多
使用多媒体上课,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视听并举,趣化了教学氛围。然而有一节这样的语文课,开头以一个视频导入,轰轰烈烈,然后由一位著名播音员朗读的音频进入,如痴如醉,再后,花哨的设计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两耳嗡嗡不止。试问,这样的语文课热闹吗?“热闹,学生热情高涨,他们的视听等感官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是收益呢?课堂上的一幕幕如过眼烟云,稍纵即逝。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的对话过程,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主体的过程。这样的多媒体课不是语文课,它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西方学者的主导思想和行为是:将信息技术主要运用于课前(搜集资料)、课后(专题导向研究),而在课堂上还是以进行师生教学互动为主。笔者以为这种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其实,作为辅助手段的电教设备,如果恰当地使用,则收效很高。海门教研室张老师在评价周老师执教的《狼》这篇课文时说:“周老师运用得可谓恰到好处。她没有过多地用多媒体来代替学生的语言感悟、体验和理解,凡涉及语言揣摩、品味的环节,都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严格地说,课件在整堂课上只用了两次:上课伊时,放了两段“狼”嚎叫和“狼”追击猎物的录像,这一设计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狼”的声音和形象,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还有一处是课的最后放了两段“狼”作为地球生命个体存在的另一种生活画面,把学生引向对自然生命的关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狼”有了重新认识。这两处既发挥了多媒体课件形象化、情境化的作用,又使之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误区”二:对现成课件的过分依赖
笔者有这样的体会,自己做一个课件,既要设计版面,又要寻找素材。几个课件设计下来,人已是精疲力竭。因此网上一些现成课件,以花样繁多,省时省力,“拿来即用”,成为我们的首选。但数节多媒体课上下来,体会颇深。有的课件容量太大,内容太碎,操作起来伤神费力;有的课件颜色过多,背景过于复杂,画面变化频繁,极易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的欣赏上,而忽视知识的接受和能力的培养。还有的课件,只需鼠标一“点”到底,课件内容则按部就班,而不能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实际,灵活地调用相关内容进行演示。这样的多媒体课竟成了“流水课”,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它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所以,笔者认为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要上成多媒体课,不是所有的多媒体课都是好的语文课。对于辅助手段的多媒体课,不可过分依赖,要用的话,或精心设计,或加以增删,要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都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上去。要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有情有态的、生动活泼的、快捷高效的师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实效课堂。
“误区”三:课件占据“主体”又“主导”的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今,在运用多媒体设计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把整堂课设计成多媒体展示课。这些课件从开头的“版本、题目”到结尾的“谢谢指导”,整个课堂都被课件主宰着,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解忘了换画面,造成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的不同步。学生变成“看电影”的观众,教师成为“解说员”,而课件既占据“主体”又“主导”的地位。这样的结果使教学活动不能正常,学生思维不断禁锢,师生、生生不能互动,原本和谐的人性关系,却被冷若冰霜的电脑、白板割裂。这样的课堂,没有了思辨的火花、迸发的灵感、奔泻的激情,岂不悲哉?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时,不必过分强调课件的整体性,而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常规媒体的许多特色功能。如投影的静态展示功能,录音机的播音功能,电视的视频功能,电子白板的演示功能等,使媒体真正起到辅助作用,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新授演讲辞《悼念玛丽·居里》一文时,只须通过课文音频,向学生展示演讲时的语气、语调等。而在新授《有的人》一文时,则可以通过投影,展示两种人的不同图片,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比起文字来,图文并茂的内容更直观、形象、生动,也更易于让学生了解其主题。
总之,一节多媒体课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重心。但滥用多媒体,会让语文课远离文本,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画蛇添足”。探讨它的问题,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它,使它更好地辅助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真正“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