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抢救中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jun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研究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抢救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胃出血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的平均止血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的对应值;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胃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仅能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急诊胃出血 抢救 优质护理
  急性胃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胃疼、呕吐、消化道功能紊乱等,暴饮暴食、长期使用刺激性食物、饮食过冷过热或饮食不规律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引发该病症[1]。对胃出血患者实施适宜的护理手段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重要影响,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质护理能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为其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法,具有个性化、专业化的特点,是一整套科学的护理方案[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胃出血患者120例,按照对其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31:29;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51.24±3.64)岁;其中,7例胃癌、19例消化性溃疡、34例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组中,患者男女比例为32:28;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51.38±3.17)岁;其中,8例胃癌、20例消化性溃疡、32例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病况等一般资料,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案
  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其方法主要包括为患者止血、抑制患者胃酸分泌、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止血护理:为患者止血时,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体位,抬高下肢,使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由大量呕血导致患者窒息。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迅速止血,采用粗大血管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处理,以恢复患者的血容量。在止血过程中,若患者出现腹痛、恶心等情况,要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处理,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2)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观察患者有无再次出血的现象。若患者出现精神状态萎靡、意识不清、嗜睡等症状时,说明患者的病情较危险,护理人员要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对其进行治疗。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先向患者宣教胃病的相关常识以及疾病治疗的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其情绪。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用激励的语言增加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家属保持患者愉悦、乐观精神状态的方法,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并比较两组数据间的差异。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评分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内容包括護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巧、护理舒适度等。85分以下为不满意;85~95分为基本满意;95~100分为非常满意,0~100分范围内,分数越高则表明满意程度越高。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将所有统计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x2检验,采用率(%)表示,若检验结果为P<0.05,表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7.59±5.21)h,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26.47±6.32)h,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对比
  护理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1.67%,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07,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与习惯的转变,急性胃出血疾病的发生概率呈逐年上升趋势[3]。在治疗急性胃出血患者的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模式成为了医护人员及患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制造舒心的治疗氛围不仅能为实现早日康复的目标,还能促进护患之间和谐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7.59±5.21)h,显著长于观察组患者的(26.47±6.32)h;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两组数据间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参考文献
  [1]陈雪英,吴晶晶.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临床医刊,2016,1(29):1931-1932.
  [2]李旭梅.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08):246-247.
  [3]陈涵.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学工程,2015,8(23):119.
  [4]杨楠.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0(15):247.
  [5]覃闽桂.优质护理对急诊胃出血患者抢救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05):1-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就诊未接受过优质护理的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以及2015年12月收集的45例就诊接受了优质护理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45例,常规组45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最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满意情况。结果:本研究对比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满意情况,发现实验组中患者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比针对性护理对于小儿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6年3月儿科收治入院的小儿肺炎患儿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儿肺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的护理方法后,观察组患儿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回顾自2011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患儿33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予以分析及总结。结果:本次研究的3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33例患儿中有32例为显效,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结论:认真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做好心理、饮食以及生活等方面的护理,有助于病情的恢复,提高患儿生活质
【摘 要】 文章选取了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护理的资料,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所开展的术后护理中应当注意的要点部分,针对呼吸道护理以及术后出血控制措施等方面来进行。掌握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更快速的恢复健康。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术后护理 会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所研究的案例组中,共有125名患者,其中难以比例为3:5,最小年龄为17岁,最大年
【摘 要】 目的:总结出神经外科重症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解决的策略。方法: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患者的心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院的基础设施、健康指导等都是神经外科重症疾病护理中存在风险。结论:对患者的心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院的基础设施、健康指导等进行必要的风险管理,对神经外科重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腹外疝患者进行无张力疝片修补治疗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普外科收治的9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对他们实施无张力疝片修补手术,并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护理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经过诊治护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