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么一则笑话:一家三口上街赶集,一不留意,父亲与母女俩挤散了,情急下母亲四下呼喊:“Vobbad! vob bad!”这下赶集的、卖货的纷纷侧目,甚至于破口大骂:“真是苗老太,满大街喊wo ba,要拉屎不会去找厕所?”或许你听了也会忍俊不禁,但细细想来这似乎不光是个简单的笑话。“wob bad”在黔东南方言中是“拉屎”的意思,而苗语表达中则是通俗的“孩子他爸”的意思,这与“拉屎”根本扯不上关系。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具有不同语言,即使偶尔有发音相同的词句,意义却是相背或相反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因语言存在极大差异,苗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时无法摆脱母语的思维定式,固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诸如“wob bad”是“拉尿”的问题。下面就针对苗族学生汉语言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社会环境因素对汉语言学习的影響。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中互相传达各自的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在孤独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是不会说话的。由此看出,社会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点:
(一)、生活环境。
苗族学生自小生长于穷乡僻壤,地处偏远,城市文化接触不多,又加成日耳濡目染的是苗族文化,一旦要求他们学习汉文化时就出现了语言转化的困难,可以说他们在学习语言时要经过:学汉文字一译成苗语言一又译成汉语言三个阶段。如果学习过后又得不到语言环境的熏陶是很难巩固记牢的,所以,苗族学生要学好汉语言除自己多努力钻研外,生活环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学习环境。
苗族学生入校前大多未讲过汉语,教师对初学者只有采取苗汉双语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既教授汉语言又兼用苗语来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长此以往也致使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自己的母语,并把苗语的语序逻辑生搬硬套在汉语表达上,导致了他们汉语学习的滞后及表达上的语序混乱。另外,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不高,运用能力不强,加之在课堂外仍用苗语交流,这很不利于学好汉语言。
二、方言因素与地理因素对汉语言学习的影响。
黔东南州是苗、汉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长期的往来,相互交流的语言日益丰富多彩,也相互杂合。如果把这种融合了的语言带入汉语言的学习中就会出现一些语言障碍。例如,普通话中的“一会儿”在方言表达中是“yi gang gang”、“yi ha ha’,学生作文中也情不自禁的反映出“你等我一岗岗”、“休息一哈哈”之类,而汉语言文学里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所以让人了看不知所云,学生也分不清正确与否。
原始的.狭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语言的局限性。苗族是个生活在高山流水中的民族,古往今来他们的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语言创造的内容。随着与外界环境交流的不断扩大,苗族人民逐步打破封闭式的生活。与外界沟通时,苗族语言越显不够用,于是出现了有苗语汉用的现象:
(一)、苗汉语言表达上的直译性。
苗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时很少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往往会根据苗语的直接译成汉语。譬如,菜里盐不够向他人征询时人们会问:“感觉盐够没有?”而苗语中同样的意思表达则是“听香盐没有?”当然并不是说苗语中没有区别感觉的词语,只是听觉、触觉与嗅觉、味觉共同使用一个词语罢了。可也正是因为这种局限,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少量的词汇上,学汉语言时就照搬上去,自然就给汉语的学习造成困难。
(二)、汉语言学习中语序组合上的苗语化。
我们前面讲过苗族学生因长期使用苗语,学习汉语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习汉语言一—译成苗语一—又译成汉语言。那么当要他们写一篇文章时就出现了:先用苗语言组织一—再译成汉语的逆反思维。其实这就像我们写篇英文,当然也是先用汉语组织好再译成英文一样。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组合方式,只是你把这种语言的语序套在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上时就会夹缠不清。如“酸汤菜”在苗语中是“菜酸汤”;象“新衣”苗语中又成了“衣新”。或许有的人认为不必为此而大惊小怪,可总不能把“您穿新衣”讲成“你穿衣新”吧。正是这种语序组合上的苗语表达方式造成了苗族学生在学汉语时讲话颠三倒四,写作文时词不达意。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切实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逐步消除学生语言表达上的苗语化。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苗族学生学好汉语言呢?
首先,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渡过,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不光在课堂上,课间也应勉励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与学生用苗语交谈,即使是刚入学的儿童也尽量少用,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汉语言的重要性。
其次,一要鼓励学生增大阅读量,创造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泉源。大量的阅读课外书可开阔眼界又提高知识的含金量。语言学习照样也离不开书籍,如果任何一篇文章学生都能熟读成诵的话,相信他在运用和学习汉语言时就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反之,课文都读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那么写作时难免颠前倒后,语言不通。还有教学中应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如让他们经常口述一些有趣的故事,侧面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回答问题,多与他们进行知识性的讨论或多举办一点这方面的活动等等。
再次,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书面写作能力从某个方面来说衡量了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写作能力强的人语言表达上也相对较强。要彻底的改变学生汉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多布置作文写作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有了敏锐度较高、条理性较强的语言思维,才能最终克服语言表达中的不足方面。
总之,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要振兴,文化要强盛首当其冲的要扫除横梗于民族之间的语言屏障。苗族学生要学好汉语言,必须不断克服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努力积极的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达至预期的学习目的,更好的掌握开启民族兴盛繁荣的大门钥匙。
一、社会环境因素对汉语言学习的影響。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中互相传达各自的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在孤独的环境中长大的儿童是不会说话的。由此看出,社会环境对于语言学习的影响,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点:
(一)、生活环境。
苗族学生自小生长于穷乡僻壤,地处偏远,城市文化接触不多,又加成日耳濡目染的是苗族文化,一旦要求他们学习汉文化时就出现了语言转化的困难,可以说他们在学习语言时要经过:学汉文字一译成苗语言一又译成汉语言三个阶段。如果学习过后又得不到语言环境的熏陶是很难巩固记牢的,所以,苗族学生要学好汉语言除自己多努力钻研外,生活环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学习环境。
苗族学生入校前大多未讲过汉语,教师对初学者只有采取苗汉双语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既教授汉语言又兼用苗语来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但长此以往也致使部分学生过分依赖自己的母语,并把苗语的语序逻辑生搬硬套在汉语表达上,导致了他们汉语学习的滞后及表达上的语序混乱。另外,学生语言学习积极性不高,运用能力不强,加之在课堂外仍用苗语交流,这很不利于学好汉语言。
二、方言因素与地理因素对汉语言学习的影响。
黔东南州是苗、汉民族共同聚居的地方,经过历史的演变和长期的往来,相互交流的语言日益丰富多彩,也相互杂合。如果把这种融合了的语言带入汉语言的学习中就会出现一些语言障碍。例如,普通话中的“一会儿”在方言表达中是“yi gang gang”、“yi ha ha’,学生作文中也情不自禁的反映出“你等我一岗岗”、“休息一哈哈”之类,而汉语言文学里根本不存在这种说法,所以让人了看不知所云,学生也分不清正确与否。
原始的.狭隘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语言的局限性。苗族是个生活在高山流水中的民族,古往今来他们的生活环境限制了他们语言创造的内容。随着与外界环境交流的不断扩大,苗族人民逐步打破封闭式的生活。与外界沟通时,苗族语言越显不够用,于是出现了有苗语汉用的现象:
(一)、苗汉语言表达上的直译性。
苗族学生学习汉语言时很少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往往会根据苗语的直接译成汉语。譬如,菜里盐不够向他人征询时人们会问:“感觉盐够没有?”而苗语中同样的意思表达则是“听香盐没有?”当然并不是说苗语中没有区别感觉的词语,只是听觉、触觉与嗅觉、味觉共同使用一个词语罢了。可也正是因为这种局限,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少量的词汇上,学汉语言时就照搬上去,自然就给汉语的学习造成困难。
(二)、汉语言学习中语序组合上的苗语化。
我们前面讲过苗族学生因长期使用苗语,学习汉语时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方式:学习汉语言一—译成苗语一—又译成汉语言。那么当要他们写一篇文章时就出现了:先用苗语言组织一—再译成汉语的逆反思维。其实这就像我们写篇英文,当然也是先用汉语组织好再译成英文一样。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组合方式,只是你把这种语言的语序套在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上时就会夹缠不清。如“酸汤菜”在苗语中是“菜酸汤”;象“新衣”苗语中又成了“衣新”。或许有的人认为不必为此而大惊小怪,可总不能把“您穿新衣”讲成“你穿衣新”吧。正是这种语序组合上的苗语表达方式造成了苗族学生在学汉语时讲话颠三倒四,写作文时词不达意。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切实的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逐步消除学生语言表达上的苗语化。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苗族学生学好汉语言呢?
首先,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中渡过,教师应当严格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不光在课堂上,课间也应勉励学生用普通话交流。教师也要严格要求自己,避免与学生用苗语交谈,即使是刚入学的儿童也尽量少用,要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汉语言的重要性。
其次,一要鼓励学生增大阅读量,创造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泉源。大量的阅读课外书可开阔眼界又提高知识的含金量。语言学习照样也离不开书籍,如果任何一篇文章学生都能熟读成诵的话,相信他在运用和学习汉语言时就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反之,课文都读得结结巴巴、吞吞吐吐的,那么写作时难免颠前倒后,语言不通。还有教学中应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如让他们经常口述一些有趣的故事,侧面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回答问题,多与他们进行知识性的讨论或多举办一点这方面的活动等等。
再次,加强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书面写作能力从某个方面来说衡量了个人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写作能力强的人语言表达上也相对较强。要彻底的改变学生汉语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多布置作文写作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有了敏锐度较高、条理性较强的语言思维,才能最终克服语言表达中的不足方面。
总之,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民族要振兴,文化要强盛首当其冲的要扫除横梗于民族之间的语言屏障。苗族学生要学好汉语言,必须不断克服自身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努力积极的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达至预期的学习目的,更好的掌握开启民族兴盛繁荣的大门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