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周水肿的CT灌注成像与MR灌注成像初步比较研究

来源 :临床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bu365H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对鉴别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与转移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同时行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检查的14例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WHOⅢ、Ⅳ级)和8例转移瘤患者,比较瘤周水肿rCBV的鉴别诊断效果。结果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均显示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瘤周水肿区rCBV高于转移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911和0.929。结论CT灌注成像和MR灌注成像瘤周水肿区rCBV对高级别神经上皮
其他文献
曝气-过滤一体化装置将生物反应器与过滤机理有机结合,较好地维持了反应器中的高污泥浓度,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分离。采用连续流间歇曝气工艺对该装置的脱氮
实验室常常用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测水样中总氮,但实际操作中常出现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较低,空白值偏高等问题,对测试结果影响加大。通过对总氮测定中空白水样的选择、试剂的
采用连续通水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了苯酚和三氯乙烯(TCE)在单一和共存条件下对污泥的驯化特性。结果显示:在持续的单一的低浓度苯酚驯化中,苯酚降解菌逐渐生长和富集,不能成
采用电化学转盘法处理模拟活性艳红X-3B染料废水,考察了电解槽电压、电化学转盘转速、废水pH、电解时间、电导率等因素对废水色度、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在废水pH为6、电
红楠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处于Ⅱb层即第二林层b亚层的常绿阔叶乔木树种,在侧方遮阴条件下生长良好,被列为生态公益林树种及园林工程景观绿化树种。对红楠随采随播和芽苗移
为得到加杨叶中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进行优选,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加杨叶总酚提取工艺的主要因素为乙醇浓度,其次是液料比和提取温度,而提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