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力度的加大,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户户通、农村饮水安全及村级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状况,完善了水源设施,提高了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到了饮用水标准。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各级政府对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不到位,工作经费得不到保障,现有管理队伍体制不完善,缺少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及长效管理机制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150-01
一、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工程建设标准低,建设规模小,并多以村为单位建立,且经多年运行,部分工程损坏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利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水量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水质也达不到饮用水安全标准;用水方便程度差,给群 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一)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材料采购关、设备购置关,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狠抓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水源保护
为全面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扎实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议由环保局、水利局组织,对已建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实地踏勘,编制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各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建立完善饮用水源污染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和水厂应急“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以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
(三)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培育农村供水服务市场,按照工程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用水公约,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以实现对改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墙上张贴公布,切实做好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类型
(1)通过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到农村。其特点是农村用水户距城镇水厂较近,居住相对集中,水厂供水规模较大,既对城镇工业、企业、机关等城镇中心供水,又将管网延伸到周边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一是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二是由自来水公司与乡镇分级管理。
(2)以乡镇政府所在地或联村建的分片集中供水工程。此类工程分几种情况: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厂覆盖面大,规模也较大,一般在3 000 t/d以上,水厂供水对象以农村居民为主,也有工业、企业用水,水厂虽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水质水量及运行管理能够保证,可按市场化运作。而在经济中等发达及欠发达的偏远山区,水厂规模一般为500~3 000 t/d,当地工业、企业较少,水厂供水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由于农民用水安全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实际用水量很低,水厂经济效益较差。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特点
(1)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农村居住分散,特别是偏远山区和小岛,为解决当地的饮用水,有些地方必须以自然村或几十户人家为单位建设饮用水工程。据统计,目前已建成日供水量在200 m3/d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l 700多处,日供水量20~200 m3/d的村级供水工程有7 000多处,还有一些20 m3/d以下的飲用水工程。这些偏远而又分散的饮用水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2)农民实际用水量小、成本高、供水工程效益差。由于目前农民安全用水意识还不是很强,为了减少水费支出,农民家里常备有2套水管:一是水厂自来水水管,用于饮用;另一套是自备浅井水管,用于生活用水。因此,实际用自来水水量很少,人均日用水量不足20 L水费收缴率低,直接影响水厂的经济效益。
(3)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低。通过调查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为0.5~1.0元/m3,水价过高,可能导致农民少用或不用自来水,返用不安全的土井水等情况发生。需要在相应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
四、长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责权清晰的工程管理体制
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由农村供水总站来管理,乡镇自来水管理站来完成运行管理、水费收缴等工作,工作覆盖面广,管理人员不足,经常出现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为此。一是明晰产权。建议对国家投资形成的产权。无偿划拨给农民或由农民自主选举产生的用水户协会。二是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农村饮水工程小而分散的特点,可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一新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由农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责任心强、威望高的农民组成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运行管理、水费收缴等事宜。为了确保当选者接受有效监督,协会实行定期选举,并且定期向农民公开水费收支等情况。为确保协会正常运转,政府加强对用水户协会的指导,建立协会登记、水价备案和水质监督等制度,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协会运行予以适当补助等。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上都是争取国家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牧民自筹资金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工程建设资金不足,工程规模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人畜饮水工程多已年久失修,不能正常供水,供水保证率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部分村民喝不上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管网建设覆盖范围,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安全水,让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1)确定合理水价的思路。一是要从补偿合理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出发,逐步按社会平均成本核定水价。以约束供水成本的上升。要大力推进区域供水,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要逐步做到同一供水区域内城乡用水同价,以减轻农民的水费负担。二是从紧核定农村供水价格。农村供水价格由制水成本、输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不能在供水价格外单独向农民收取水增容费、水厂建设费、材料费、施工费等。农村供水厂和管网的建设、运行费用应纳入到供水成本中,在水价中解决。三是针对农民安全用水意识较差的问题,利用水价的调节作用,逐步推行两部制水价、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来提高农民的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加强行业监察和社会监督,完善工程养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各级水利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和行业管理,规范经营管理者行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加快完善工程维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注重为规模较小的单村、联村供水工程提供维修、技术咨询等服务。
五、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能够让广大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加彰显水利改革发展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2-0150-01
一、引言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工程建设标准低,建设规模小,并多以村为单位建立,且经多年运行,部分工程损坏严重,影响效益发挥;水利设施老化,供水能力不足。水量已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水质也达不到饮用水安全标准;用水方便程度差,给群 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措施
(一)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严把材料采购关、设备购置关,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施工,狠抓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进度。组织骨干技术力量做好技术指导工作,搞好质量监督,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树立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的思想,加强工程建后管理,不断完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水源保护
为全面改善和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环境安全,扎实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建议由环保局、水利局组织,对已建农村饮用水水源进行实地踏勘,编制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并经各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建立完善饮用水源污染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和水厂应急“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以应对突发水环境事件,保障饮用水源的安全。
(三)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培育农村供水服务市场,按照工程建、管、用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用水公约,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以实现对改水工程的有效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要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在墙上张贴公布,切实做好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类型及特点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类型
(1)通过城镇水厂管网延伸到农村。其特点是农村用水户距城镇水厂较近,居住相对集中,水厂供水规模较大,既对城镇工业、企业、机关等城镇中心供水,又将管网延伸到周边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方式:一是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二是由自来水公司与乡镇分级管理。
(2)以乡镇政府所在地或联村建的分片集中供水工程。此类工程分几种情况: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厂覆盖面大,规模也较大,一般在3 000 t/d以上,水厂供水对象以农村居民为主,也有工业、企业用水,水厂虽然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经济效益相对较好,水质水量及运行管理能够保证,可按市场化运作。而在经济中等发达及欠发达的偏远山区,水厂规模一般为500~3 000 t/d,当地工业、企业较少,水厂供水对象主要是农村居民,由于农民用水安全的意识还不是很强,实际用水量很低,水厂经济效益较差。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特点
(1)分布广、规模小、数量多。农村居住分散,特别是偏远山区和小岛,为解决当地的饮用水,有些地方必须以自然村或几十户人家为单位建设饮用水工程。据统计,目前已建成日供水量在200 m3/d以上的集中供水工程l 700多处,日供水量20~200 m3/d的村级供水工程有7 000多处,还有一些20 m3/d以下的飲用水工程。这些偏远而又分散的饮用水工程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
(2)农民实际用水量小、成本高、供水工程效益差。由于目前农民安全用水意识还不是很强,为了减少水费支出,农民家里常备有2套水管:一是水厂自来水水管,用于饮用;另一套是自备浅井水管,用于生活用水。因此,实际用自来水水量很少,人均日用水量不足20 L水费收缴率低,直接影响水厂的经济效益。
(3)农民对水费的承受能力低。通过调查了解,欠发达地区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为0.5~1.0元/m3,水价过高,可能导致农民少用或不用自来水,返用不安全的土井水等情况发生。需要在相应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
四、长效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建立责权清晰的工程管理体制
饮水安全工程主要由农村供水总站来管理,乡镇自来水管理站来完成运行管理、水费收缴等工作,工作覆盖面广,管理人员不足,经常出现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现象。为此。一是明晰产权。建议对国家投资形成的产权。无偿划拨给农民或由农民自主选举产生的用水户协会。二是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农村饮水工程小而分散的特点,可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这一新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由农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责任心强、威望高的农民组成用水户协会,负责工程运行管理、水费收缴等事宜。为了确保当选者接受有效监督,协会实行定期选举,并且定期向农民公开水费收支等情况。为确保协会正常运转,政府加强对用水户协会的指导,建立协会登记、水价备案和水质监督等制度,同时根据实际需要对协会运行予以适当补助等。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上都是争取国家资金、地方财政配套、农牧民自筹资金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工程建设资金不足,工程规模达不到设计要求。同时,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人畜饮水工程多已年久失修,不能正常供水,供水保证率达不到设计要求。致使部分村民喝不上水的现象时有发生。建议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管网建设覆盖范围,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水、安全水,让惠民工程深入人心。
(1)确定合理水价的思路。一是要从补偿合理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出发,逐步按社会平均成本核定水价。以约束供水成本的上升。要大力推进区域供水,以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并要逐步做到同一供水区域内城乡用水同价,以减轻农民的水费负担。二是从紧核定农村供水价格。农村供水价格由制水成本、输水成本、费用、税金和利润构成,不能在供水价格外单独向农民收取水增容费、水厂建设费、材料费、施工费等。农村供水厂和管网的建设、运行费用应纳入到供水成本中,在水价中解决。三是针对农民安全用水意识较差的问题,利用水价的调节作用,逐步推行两部制水价、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累进加价)等制度,来提高农民的安全用水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三)加强行业监察和社会监督,完善工程养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各级水利部门要依法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和行业管理,规范经营管理者行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加快完善工程维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要注重为规模较小的单村、联村供水工程提供维修、技术咨询等服务。
五、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在水利改革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能够让广大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更加彰显水利改革发展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