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清:沉默的爱石者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jeej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亘古亿万年的汉江,赋予沿岸数千里栖居的儿女无数物质与精神的财富,仅静默于一江河谷的石头,足以让一方雅民乐于此且不疲于此。
  魏国清,即数这一方雅士中精于此道的一位,他不擅言谈,就像其身边默默无言的石头。从1992年与其弟弟魏国永开始玩石,到2004年把沙盘、水盘赏玩引进十堰,从有意识地赏玩到没想到的高度,二十几年他做得多说得少,却赢得了最多的尊敬与爱戴。


  村妇赐名“石疯子”
  认识魏国清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不雅的雅号叫“石疯子”,源于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地对奇石的孜孜以求和执着寻觅。
  “那是17年前一个夏天的周末,我穿上一身拣石头的‘工作服’,带着草帽,骑着自行车,到汉江边拣石头,在一块河滩地边的石坎中间,我看见一块黑色的石头露出一部分,感觉石质石色都很好。于是就一层一层把石坎上的石头扒下来,这时候,听见不远处传来一个男人的喊声:‘干啥的,谁在那儿扒石坎子?’接着又清楚地听到一位村妇说:‘不用管他,大太阳底下,除了疯子(郧阳方言,疯子是指神经病),谁能在那里做啥。’于是,在那里喊话的男人便不做声了。把那块石头扒出来之后,我非常满意,然后就赶紧把石坎砌好。事后,我就借用了这位村妇所言,自名‘石疯子’了。”
  魏国清对石头的情感倾注在“疯”字里面,随着年岁的增大,身体状况也许每况愈下,但是对奇石的情感却从未改变。多年来,不管天晴下雨,魏国清一直保持着经常到汉江沿岸觅石的习惯。但是,他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石头,而是经常去汉江边与大自然的石头见见面,说说话。不玩石头的人看玩石人的举动,都会觉得“疯了”,可玩石人是不自知的。这种疯到极致即是一种深入的境界,是对石头的寻觅和洞察。
  学得多说得少
  看一叶之绿,可知一林之茂;观一石之态,可读一世之悠。“每一块石头都有它的生成经历,就像世间的每一个人。”魏国清对待大自然中的每一块石头都是珍爱的,他从来不会把任何一块石头随意碰砸磕破,奇石是魏国清生活的全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除了爱石和书法以外,没有其他嗜好,在他的家里,满眼都是奇石藏品,而床头案尾,都是与奇石相关的杂志书籍。
  “他不喝酒、不会玩牌,所有空闲时间都在摆弄石头和研究石头方面的书籍,得了好石头,他看得饭都顾不得吃,来一本新杂志,他都一看到深夜。”魏国清的妻子说。二十几年的实践与知识积累,从没有成为他炫耀的资本,在十堰很多玩石者都是魏国清的学生,但他自己却说:“我还有很多东西要学。”国内出版的赏石刊物他基本都有订阅,还多方托人从台湾地区、韩国、日本购买赏石书籍,学习借鉴不同的赏石理论与方法,对奇石文章会反复阅读,并标注重点。在石界不乏学得少说得多的人,但真正二十几年一直在学而不说的人,太少。
  石头是魏国清的最爱,也是他生命最为宝贵的寄托,是他用生命换来的精神和物质的全部财产。两年前,魏国清得了一场大病,他曾经非常乐观地写了一封遗书,表明他能给家里留下的财产只有石头,在他百年之后,将石头分两部分分别留给妻子和女儿。万幸的是,魏国清战胜了病魔。
  沉默地奉献
  “奇石的功能与赏石境界,不单是它的经济价值,更重要是它的精神与思想获益。”魏国清对石头的喜爱不只停止在自我的感悟上,他还凭着一身硬骨头,坚持着对汉江奇石的对外推介、对内宣传。说不尽的事迹,多是从其他石友处得知。问他,却三言两语就揭过不提,仿佛在他眼里,这些都是平常事,做了就过了,不值得夸赞。
  “老魏的奉献精神和爱石情怀,让我们折服。”回想起六年前“十·一”到合肥参加第八届中国赏石展,一起前往的老石友赵兴友先生感慨良多。那一次,魏国清、赵兴友、邓兴军三人前去参加石展,为了节省路途费用,他们搭上了一辆从十堰到合肥的大巴车。不料想,此趟车不进合肥市区,凌晨三点,他们三人带着参展的20多块石头被撂在合肥高速路出口处。“无奈之中,我们最后请了一辆过路的菜贩手扶拖拉机,在天刚亮时,把我们带到展会门口。这时候,老魏被冻得瑟瑟发抖,不停打冷战。”说到这儿,老魏却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这一次参展,他们带着沉重的石头,先后转车八次,上车下车搬运十六次,一次次一块块地把汉江的石头摆上外地的展台。
  肩扛背驮,彰显的不仅是对一方石头的承载,更是对一方文化的承担。魏国清从政协退休之后,曾任郧阳奇石协会会长,凭着他的执着追求和人格魅力,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在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全国各类大展和交流活动,千方百计把郧阳汉江奇石不断推向全国。
  前浪引领,后浪逐推,才得江河汹涌澎湃,滔滔不绝。郧阳的奇石产业能如滔滔汉江水不绝跟如魏国清一样的老一辈赏石家的努力与不计得失的付出有着莫大的关系,他们培养了大批后起之秀,又指引他们不断前进。
其他文献
古时米芾拜石,现在大众赏石,这与文脉有关。  一个城市,假设经济不活跃,人们肚皮太瘪,则勾不出雅兴。即便经济活跃,但文化根底不深,文史苍白,雅也雅不到这份上来。再好的奇石在那儿躺着,也是白躺。  襄阳,自古是人杰地灵之地,商通财旺,人文厚重。前有穿石节渲染,又有米氏相石法传播,才使赏石文化得以代代相传。  石头对于城市来说,就像年轮和树的关系,它是城市发展最忠诚的记录者,是活生生的“活化石。”  
期刊
老王者,石农也。少辍学,捡石为生。至壮年,适逢石市繁盛,一夜发迹。自此不事稼穑,专营投机。负盛名于乡里,设石馆于闹市。耳濡情趣之闻,目染风雅之事,日久,便以文化人自居。又因与某江湖画家来往甚密,沆瀣一气,竟以白石门人自称。虽令人发笑,却有商贾小吏之流趋之若鹜、甘当拥趸。  某年外地石展,老王聚众前往,游览市场。午时,至一精品店中,见一石颇有造型,气韵非凡,遂开口问道:“老板,这块神龙喘气多少钱?”
期刊
以茂县为中心,聚居在川西莽莽群山中的羌族人民,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了躲避频仍而纷乱的战火与匪患,把羌寨都建在岷江两岸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坡上。从山下望去,羌族人的村落终年迷濛在缭绕的白云之中,让人的思绪情不自禁地走进“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意境里。也正因为此,羌族有了一个很诗意的称号——云朵上的民族。  在茂县境内的岷江河床上,有一种很奇特的石头,黑色石底上白色线条飘逸柔美、变化多姿,如同黛色峰峦上
期刊
老婆:  窗外下起了雨,又浇湿了我的心情。面对你和全家人对我日益猖獗的指责,我愈发没有了还手的力气,只有孤独的在石头堆里冷冷地哭泣。自从我喜欢上了奇石,从此便开始了噩梦,我失去了家庭的地位,我感受冷落和斥责,我变得孤僻,甚至学会偷偷摸摸,我有了小金库和躲避的眼神,还有了面对责骂而来的精神承受力。你总是叫嚷着我精神上火,需要石头的冰冷;你总是叫嚷着我心思抑郁,只会和石头交流;你总是叫嚷着,让我拿石头
期刊
王国维论诗歌:“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他指的是文学创作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式的主观情思流露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式的超然物外的对照。我们今天不妨借用他的概念,看看画面石上的有“我”之境——那些流连着人的风景,那些在风景中流连的人物。  油画石“赤壁怀古”中,那些看似毫无章法的色彩块面,是“乱石穿空”,是“惊涛拍岸”,令人生壮怀激烈之豪情。在这激越澎湃的景象之上,人物“羽
期刊
鑫隆夕阳红文化旅游生态博览园,是一座集生态旅游、文化展览、老年公寓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生态园区,总占地45亩,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近30000平方米。全新的理念和定位,将文化休闲、生态居住、文化展览、生态养生等多要素融入园区,是目前西北地区首家文化生态旅游融合文化产业的大型生态园区。  2014年10月1日将在博览园举办“中国·酒泉首届国际收藏品暨观赏石文化旅游博览会”。 为期半个月的博
期刊
菜菜有一些石头,底座是买时附带的,样式单一、质量差。可好马还得配好鞍,如何配座,还得请教老石。  菜菜:老石,我这些石头,想换换底座。  老石:好啊,你这些“流水线”出来的底座,只能“稳定、平衡”石头,这是最基础的。除此之外,底座对石头的角度确立、气场渲染以及主题表达等方面都能起到辅助作用。  菜菜:哦,看来底座的作用不小,举例说说。  老石:那得先让你了解一些底座的种类,比较常见的样式有线板座、
期刊
2011年,因山体剥落,滴水莲花石被发现于灵璧县平山子村。它不同于传统灵璧石赏磬音与蟠螭纹,形态以山形景观见长,当时就掀起了一股赏玩的热潮。然而,由于脱离富含水分的母体矿脉时间过长,经自然风雨侵蚀后,质地疏松,渐渐在石友间沉寂。  直到2014年5月,嶂渠滴水莲花石的出现……  嶂渠村紧邻平山子村,村民在山上采石材时偶然发现了与平山子滴水莲花石形态、体量、特点一致的石种。新出的滴水莲花石在初期并不
期刊
鸟鸣秋夜  张 超  华丽的羽毛,在秋之夜色中熠熠闪光,她站在水岸边,幻化成一幅明月般的曼妙光景。  凉风拂过,带着些许的惆怅,那双温柔黝黑的明眸,望向远方的同时大张着喙,清啼一曲对春天的希望,而非冬季的忧伤。  题名:【鸟鸣秋夜】  石种: 金沙江石  尺寸:18×24×10cm  廖 英电话:13795929705  朝 宗  张阳丹璐  四面十方普贤,用虔诚叩响极乐世界的大门,传递美好的心愿
期刊
湖北十堰郧阳县城关广场北路,一间店铺,两个主人,左边的王先生卖石头,右边的赵先生也卖石头,二人亲密得难分你我。王先生喜欢书法,没事练练笔;赵先生喜欢花草,打理得井井有条。店铺内容丰富,一派祥和。  每天,二人都会仔细打理石头,品茗赏石,这是他们最爱做的事情。  闲暇时,二人会一同关了店铺,到河边去捡石头,一呆就是一整天。捡回来的石头二人会一起清洁,然后互相帮忙摆放到各自的展架上。很多人说,他们不是
期刊